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聚肌胞对小鼠的一般毒性和致突变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聚肌胞对实验动物的毒理学效应,本试验通过急性毒性、蓄积毒性、亚慢性毒性和致突变作用等试验研究聚肌胞对昆明系小鼠的一般毒性和特殊毒性。结果表明,聚肌胞注射液对小鼠的LD50为83.5mg·kg-1,95%可信限为66.28~105.32mg·kg-1;聚肌胞注射液对小鼠的蓄积系数(K)大于5,为弱蓄积性,且小鼠对聚肌胞注射液小剂量长期染毒出现耐受现象;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高剂量组死亡小鼠呈现腹泻、肠道臌胀、肠道有水样内容物等消化系统毒性特征的毒性反应,中剂量组呈现微弱毒性反应,而低剂量组无明显毒性;骨髓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表明聚肌胞注射液的致突变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2.
亚硒酸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半数致死量(LD50)。给70只小鼠分别以2.77、4.3、6.67、10.3、16和24.8 mg.kg-1剂量的亚硒酸钠溶液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并观察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小鼠的LD50为10.8 mg.kg-1,其95%可信限为9.0~13.0 mg.kg-1。进而说明,亚硒酸钠有一定的毒性,需要进行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安全用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聚肌胞注射液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通过对昆明种小鼠进行腹腔注射聚肌胞注射液,对其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进行评价。急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4 h各组小鼠开始出现死亡,死亡时间多集中在用药后4~12 h,LD50为59.73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表明,用药后7 d高剂量组小鼠体重显著低于低剂量组,中剂量组脾脏系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和高剂量组,中、高剂量组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对照组。高剂量组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高剂量组白蛋白含量亦显著低于对照组。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小鼠肝脏有轻微炎症。聚肌胞的急性毒性较大,大剂量长期使用可导致贫血和轻微肝脏损伤,故临床应用要注意剂量和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用药安全性,为其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昆明系小鼠为试验对象,通过开展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急性毒性及亚慢性毒性试验,确定其临床应用的主要毒性作用及毒性作用靶器官.其中,急性毒性试验设20.00、10.00、5.00、2.50和1.25 g/kg 5个剂量组,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3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最大耐受量试验用药剂量为240.00 g/kg,试验开始当天在24 h内分2次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每次0.80 mL/只;亚慢性毒性试验设每天灌服0.16、0.08和0.04 mL/只3个剂量组,连续灌胃给药28 d.[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小鼠灌胃给药后30 min内精神萎靡,安静,呼吸变慢,但30 min后恢复正常,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现象,未能测出半数致死量(LD50).小鼠对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的最大耐受量大于240.00 g/kg.亚慢性毒性试验期间,各用药组小鼠的体重、脏器(肝脏、脾脏和肾脏)指数和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尿素氮和肌酐含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病理组织切片观察发现,仅高剂量组小鼠的肝脏有损伤,肝细胞有点状坏死灶,肝细胞索凌乱,细胞界限模糊不清,细胞核着色减弱,其他脏器组织切片均无异常变化.[结论]浓缩型兽用双黄连口服液对小鼠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连续用药也无亚慢性毒性作用,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以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研究蛹虫草基质多糖(Cordyceps militaris stroma polysaccharides,CMSP)的安全性,急性毒性试验采用ICR小鼠120只,随机分成6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不同剂量CMSP试验组(750、1 500、3 000、6 000、12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采用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4组,设空白对照组和低、中、高3个剂量CMSP试验组(150、300、600 mg/kg)。结果表明,在14 d的观察中,急性毒性试验中各组小鼠未出现中毒症状和死亡情况,且灌胃剂量超过10 000 m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在体重增加、摄食量、血液指标、血液生化指标、尿常规、脏器指数及组织病理相比无明显差异,由此可知,CMSP实际为无毒物,且对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水平为600 mg/(kg·d)。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对人体健康是否产生危害,进行了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的安全性毒理学评价。[方法]采用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微核实验、微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30 d喂养试验对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急性毒性、致突变性以及亚慢性毒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小鼠急性毒性试验LD50大于20.0 g/(kg.bw),属实际无毒;对基因、体细胞与生殖细胞无明显致突作用;受试物分别按1.00、2.00、4.00 g/(kg.bw)的剂量喂养大鼠30 d,结果表明动物未出现异常。[结论]根据试验结果,可判定聪贝优牌乳铁蛋白牛初乳颗粒为安全性食品。  相似文献   

7.
以转WMV-2CP基因西瓜(Citrullus lanatus var. lanatus)为例,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了安全性评价。对转WMV-2CP基因西瓜进行小鼠急性和亚急性毒性试验、致突变试验以及30 d喂养试验。结果表明,小鼠经口急性毒性半数致死量LD50〉150 g·kg^-1,属实际无急性毒性物质;经微核实验、精子畸变实验及Ames实验均未发现有致突变作用;30 d喂养试验,90 g·kg^-1、180 g·kg^-1、270 g·kg^-1各剂量组小鼠发育、增重、食物利用率、血常规、脏体比及病理组织学观察等各项指标与基础对照组比均无显著性差异。初步表明转WMV-2CP基因西瓜对小鼠没有毒性,属安全食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对Wistar大鼠的亚慢性毒性作用,评价其用药安全性,为复方苦玄参颗粒的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急性毒性试验以SPF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分3次灌胃,测定复方苦玄参颗粒对昆明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亚慢性毒性试验选取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设高、中、低3个剂量组[13.40、6.70和3.35 g/kg(以复方颗粒计)],每天灌胃给药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第1、7、14、21、28和35 d称重,给药结束后对各剂量组Wistar大鼠(雌、雄各半)进行眼球采血,用于血常规指标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同时采集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称重,计算各器官的脏器系数,以及固定后制作石蜡切片,用于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昆明小鼠在最大给药量(80.40 g/kg)下未表现出任何毒性反应,解剖也未发现明显可见的病理变化.亚慢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各剂量组Wistar大鼠的体重、血常规指标、血清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灌胃)Wistar大鼠相比均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经剖检和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高剂量组和对照组Wistar大鼠的脾脏、肺脏、肝脏、肾脏、胃、肠道、睾丸(♂)或子宫(♀)等器官组织均未出现异常病理变化.[结论]复方苦玄参颗粒无急性毒性作用,长期用药也不会产生亚慢性毒性作用,具有很高的用药安全性,可在兽医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茶多酚类毒理学试验及其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高纯度(含量大于90%)茶多酚类(TP)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性试验和致突变试验,并对其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作了评价.急性毒性试验结果为小鼠口服LD_(30)=2496±326mg/kg.蓄积性试验表明,有中等蓄积性.Ames试验,骨髓PCE微核率的测定,骨髓细胞SCE的测定,果蝇SLRL诱变性试验等遗传毒理试验均为阴性.以0.1%浓度饲喂小白鼠六周后,小鼠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白细胞数、体重、肝重、胸腺和脾脏的细胞数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雌雄小鼠均无显著差异.肝、脾、胸腺等器官体重比与对照组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慢性毒性试验表明,饲料中TP含量为0.1%时。对果蝇寿命无不良影响.试验表明,TP作为食品添加剂是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小白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亚慢性毒性试验评价"速康解毒口服液"治疗动物疯草中毒的安全性。选取4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5组,按200、400、800、1 600mg/kg剂量1次性灌胃给药,观察中毒症状,记录死亡数并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另取20只小白鼠,随机分为2组,给药组以最大质量浓度(1.0g/mL)、最大容积(0.8mL)1次性灌胃受试药物,对照组用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后连续观察7d,测定最大给药量;再取80只小白鼠,随机分成药物处理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药物组按3 200、1 600和800mg/kg剂量灌胃给药,连续30d,对照组用9g/L生理盐水,称量小白鼠体质量、检测血常规指标、血液生化指标、脏器系数及组织病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均无小白鼠死亡,无法计算LD50,经口给药的最大剂量为40.0g/kg,表明该受试物无毒;亚慢性毒性试验中,药物处理组小白鼠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提示临床合理使用"速康解毒口服液"不会对靶动物产生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