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谷物日粮对晋南牛瘤胃发酵、养分消化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我国北方地区主要种植作物玉米、小麦和高粱作为能量饲料来源,以我省特有牛种晋南牛为研究对象,采用3×3拉丁方试验设计。[结果]玉米组和小麦组无氮浸出物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玉米组和高粱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小麦组(P0.05),而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和粗脂肪的表观消化率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饲喂高粱组瘤胃乙酸含量显著高于玉米和小麦组(P0.05),瘤胃丙酸含量则是小麦组显著高于高粱组(P0.05),瘤胃乙丙酸比高粱组最高(P0.05);3组之间血液中血糖、白蛋白、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小麦和高粱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组(P0.05)。[结论]不同谷物日粮饲喂牛后具有各自的营养特性,玉米日粮的饲喂效果优于其它2种谷物日粮,小麦和高粱日粮在牛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中存在互补,两者可以组合应用替代玉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对小麦生长及重金属吸收积累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花生、水稻、玉米秸秆还田田间试验,对小麦农艺性状及Cd、As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3种处理不同程度地提高小麦叶面积指数(LAI)和小麦株高,显著提高了小麦产量,以花生秸秆增产效果最显著,达11.06%;花生秸秆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小麦根、茎秆、籽实对Cd的吸收,却促进了As的吸收;水稻秸秆处理对小麦吸收Cd的影响不显著,可降低茎秆、籽实对As的吸收;玉米处理可控制小麦对Cd、As的吸收。[结论]该研究为农艺措施调控Cd、As污染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DTNB直接法,对5种常见的禾本科作物小麦、高粱、玉米、大麦和水稻幼苗期不同器官的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的不同器官GSH-Px活力不同,小麦、高粱和玉米根的GSH-Px活力较高,且小麦>高粱>玉米;大麦茎段的酶活力最高;水稻叶片的酶活力最高。各作物最高酶活力出现的时间不同,种子出芽后7 d,大麦茎段和水稻叶片的GSH-Px活力达到峰值,分别为80.50 U和45.17 U;高粱、玉米和小麦根系的GSH-Px活力分别在出芽后11、15、19 d达到峰值,酶活力分别为41.00、71.00、79.08 U。本研究可为禾本科作物源GSH-Px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云南冬春季节旱区农作物因干旱造成的农业损失,采用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免耕+塑料地膜覆盖(处理2)、免耕+玉米秸秆覆盖(处理3)、免耕+水稻秸秆覆盖(处理4),比较对小麦土壤耕层含水率、温度变化以及对小麦株高、产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各层土壤含水率、土壤温度均高于不覆盖处理(CK)。0~10 cm土层,处理2、处理3和处理4与CK间的土壤含水率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4.41%,比CK提高17.75%,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12.03%和12.77%;10~2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处理2土壤平均含水率达到40.66%,比CK提高2.86%,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含水率比CK分别提高2.07%和2.58%;0~1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7.39℃,比CK提高2.18℃,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65和0.96℃。10~20 cm土层,处理2土壤平均温度达到16.97℃,比CK提高2.12℃,处理3和处理4土壤平均温度比CK分别提高0.52和0.96℃。小麦整个生长周期处理2的保水保温效果都明显优于处理3和处理4;3种免耕覆盖栽培模式对小麦的株高和产量影响显著。小麦增产顺序依次为处理2处理4处理3,其中处理2增产率最高达20.46%。产量提升的短期效果可考虑采用免耕+塑料地膜覆盖模式,但从可持续和无污染农业发展的长期效果考虑推荐免耕+秸秆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5.
张桂荣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75-9978
[目的]获得玉米隐花色素基因cry2的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通过玉米cry2基因的电子克隆和序列分析、不同物种间CRY蛋白同源性比较及进化分析研究了一种新的基因克隆方法。[结果]CRY2蛋白的分子量为78844.3,理论等电点为5.13,含有20种基本氨基酸,其中含量最高的是Leu和Ser,含量最低的是Cys;含有96个带负电荷的残基,68个带正电荷的残基,其水溶液在280nm处的消光系数约168705;其不稳定系数为54.82,脂肪系数为78.01,平均亲水系数为-0.440。预测到CRY2蛋白的二级结构中螺旋占33.4%,β折叠占7.9%,转角占58.6%。玉米CRY2蛋白与高粱、水稻、小麦、拟南芥、油菜、豌豆、烟草等植物的CRY2蛋白及玉米CRY1蛋白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玉米CRY1和CRY2蛋白均有699个氨基酸,氨基酸一致率达92.3%。[结论]电子克隆的结果为玉米cry2序列克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光学显微镜及透射和扫描电镜研究水稻、大麦、小麦、高粱、玉米5种谷物胚乳表层细胞的结构.结果表明:胚乳表层细胞的分化具有位置效应,且不同谷物胚乳表层细胞的发育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粒重较大的谷物其胚乳表层细胞比粒重较小的谷物发达.谷物胚乳传递细胞中壁内突皆为肋状内突,其长轴方向与溶质流运输方向一致.玉米、高粱胚乳传递细...  相似文献   

7.
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对玉米生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在淮北砂姜黑土区推广小麦玉米秸秆全量还田技术,采用大田定位试验,设置小麦玉米秸秆不还田、小麦玉米秸秆单季还田和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4种秸秆还田方式,研究了小麦、玉米秸秆全量粉碎还田对机播夏玉米出苗、生育、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玉米秸秆两季还田处理2008和2009年玉米出苗数分别比对照高3.25%和11.98%;出苗均匀度、株高整齐度、幼苗素质和耕层土壤含水率均高于对照,最终2008和2009年玉米产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7.92%、9.51%,土壤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了8.15%、9.48%。可见,砂姜黑土区小麦玉米秸秆两季全量还田有利于玉米生长发育,提高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热解温度和原料对生物质炭化学性质及官能团的影响,为优化生物质炭的化学性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为原料,在3种温度(350、450和550℃)下进行热解,分别得到小麦秸秆生物质炭(WB350、WB450和WB550)、水稻秸秆生物质炭(RB350、RB450和RB550)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CB350、CB450和CB550)。分析这些生物质炭的pH值、灰分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全碳和全氮含量,采用红外光谱法和13C核磁共振波谱法分析生物质炭化学结构。[结果]当温度从350℃升至550℃时,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炭的pH值和C/N值均显著提高,全氮含量均显著降低;水稻和玉米秸秆炭的灰分含量显著提高,而CEC显著降低。从不同原料来看,当温度为350和550℃时,水稻、玉米和小麦秸秆生物质炭的灰分含量依次递减。同一温度下,玉米秸秆炭的CEC显著高于小麦和水稻秸秆炭的CEC。同一温度下小麦、玉米和水稻秸秆炭的全碳含量依次递减;玉米、水稻和小麦秸秆炭的全氮含量依次递减;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的C/N值依次递减。随着温度的...  相似文献   

9.
5XC-60型谷物初清机是以鼠笼筛为主、辅以风选机构组成的风筛选谷物初清设备,适用于小麦、玉米、大豆、高粱及水稻等谷物初清作业.  相似文献   

10.
吕元春  许鹏程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5):17079-17080,17097
[目的]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碳对温度变化的响应。[方法]以水稻土和林地2种类型土壤为研究对象,90 d室内恒温(25和35℃)培养,测定土壤有机碳含量。[结果]2种类型土壤有机碳随时间的变化可用简单的指数方程来拟合,拟合系数达0.01显著水平。2种类型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大小顺序为水稻土>林地。温度每升高10℃,林地和水稻土土壤有机碳的分解速率分别提高1.5和1.6倍。[结论]温度升高,促进了土壤有机碳的分解,但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植物样品钛含量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更为准确、便捷的植物钛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对样品预处理方法做了一定改进,采用干灰化-NaOH熔融-二胺替吡啉甲烷比色法、干灰化-固体(NH4)2SO4、浓H2SO4联合溶解-二胺替吡啉甲烷比色法测定了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样品中的钛含量,并与目前常用的HNO3-HClO4湿灰化-H2O2比色法的精密度、稳定性和加标回收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干灰化-NaOH熔融-二胺替吡啉甲烷比色法的测定结果与常用方法极为接近,且其加标回收率为96%~102%,变异系数为1.79%~4.48%,精密度和稳定性均优越于其他2种方法。[结论]使用干灰化-NaOH熔融-二胺替吡啉甲烷比色法测定植物样品的钛含量,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精密度,且该方法操作便捷,安全性高,适用于大批量植物样品钛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杨小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22-4823
[目的]了解市售小麦和玉米中矮壮素的残留现状。[方法]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小麦和玉米中的矮壮素的方法,并对产自4个不同省份的玉米和小麦样品进行了抽样检测。[结果]小麦和玉米样品经甲醇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小麦中矮壮素添加浓度分别为0.5~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达96%~103%,变异系数为2.6%~4.3%,玉米中矮壮素添加浓度为0.5~10.0 mg/kg时,平均回收率达92%~98%,变异系数为2.0%~3.7%,最低检出浓度(LOQ)为0.01 mg/kg,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灵敏度均符合农药残留的分析要求;所测4个省份玉米和小麦样品中矮壮素的残留量水平均低于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0.01mg/kg)。[结论]为市场小麦和玉米中矮壮素残留监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二苯醚为母体衍生出氨基酸基团,改善二苯醚类化合物的传导性。[方法]从苯氧基苯甲醛出发,合成了不同取代的α-苯氧苯基-甘氨酸,并以水稻、黄瓜种子为试材,利用小杯法测定了目标化合物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对单、双子叶植物种子室内根、芽生长的影响;以3~4叶期玉米为材料,利用再生苗法检测了目标化合物在玉米苗中的传导性。[结果]供试化合物对水稻、黄瓜的根、芽生长基本表现出抑制作用。此外,在黑暗条件下,化合物I对水稻的根、芽在低浓度下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高浓度下表现出抑制生长的作用;在光照条件下,化合物I、II对黄瓜的根在低浓度下表现出促进生长的作用,在高浓度下表现出抑制生长的作用。2 000 mg/L目标化合物药液处理玉米苗后,对再生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二苯醚衍生氨基酸基团后,其生物活性和光活化活性得到了保留,具有潜在的除草剂或者生长调节剂的功能,并能改善二苯醚类化合物本身在植物韧皮部向下传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张大成  於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814-9815
基于Dickerson的圆筒瞬态热流法原理设计了一种导温系数的测定装置,对不同水分含量特种稻谷的导温系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测得在置信度为95%时,导温系数可以表示为(0.184±0.005)μm2/s,且导温系数与含水量线性不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根据辅料的抗氧化性大小来选择生产啤酒的最优辅料。[方法]研究5种啤酒辅料小麦、大麦、小碎米。大碎米、玉米粉抗氧化性大小,用超临界c0:法萃取辅料的油脂,然后测其碘值,通过其碘值与粗脂肪含量的比值来判断辅料抗氧化性大小,从而选择最优辅料。[结果]试验证明,啤酒辅料抗氧化性强弱顺序为:小碎米〉玉米粉〉大碎米〉大麦芽〉小麦芽,超临界萃取法和索氏提取法所测粗脂肪含量接近。[结论]以玉米粉和小碎米做啤酒的辅料,能提高啤酒的抗氧化能力和啤酒风味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郑卓  李健  圣忠华  彭智勇  罗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758-11759
[目的]探索高粱总DNA的快速、高效提取方法,为将其导入水稻提供大量、高质量的DNA。[方法]以高粱幼叶为材料,分别采用SDS法、CTAB法、尿素法和NaOH法提取高粱总DNA,并对不同方法提取DNA的纯度、浓度和产量进行检测。[结果]尿素法提取DNA纯度和质量最好,SDS法和CTAB法次之,NaOH法最差。采用尿素法、SDS法、CTAB法和NaOH法分别可从1g高粱样品中提取到约292.00、21.75、152.25和243.75μg的DNA。4种方法提取的高粱总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NaOH法不能有效提取高粱总DNA,其他3种方法在提取高粱总DNA时能较好地保证其完整性。高粱总DNA分子量约为50KB。[结论]尿素法提取DNA的纯度最好、产率最高,是一种理想的高粱总DNA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玉米幼苗生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玉米幼苗生长规律,为干旱条件下玉米幼苗的生长提供理论根据。[方法]以优良品种沈农大368玉米种子为材料,进行幼苗自然含水量、蛋白质含量、丙二醛含量、电导率、脯氨酸含量的测定。[结果]随着干旱程度的加强,玉米幼苗的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丙二醛、质膜透性及脯氨酸含量增加。[结论]在较长时间胁迫下,幼苗的损伤达到不可逆转的程度。  相似文献   

18.
谭芳  李翔  杨荣仲  李松  莫磊兴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50-17452
[目的]了解不同的分析方法对甘蔗蔗糖分测定结果的影响程度,探寻简便科学的甘蔗蔗糖分分析方法。[方法]设立几种甘蔗蔗糖分的分析方法,对各方法的相关系数和离差偏差进行分析。[结果]出汁率大于72%时相关系数最高,各种方法的相关系数都达到0.9900以上,而离差偏差最低;蔗渣水分大于55%、45%~50%时用不同方法测定甘蔗蔗糖分其离差偏差比较接近;用一次蒸煮法分析,当观测锤度小于18BX和大于22BX时,相关系数比较高;直接转光度在70%~85%时不同方法测定其相关系数都呈最大。[结论]根据不同的经验值来选择分析方法,可以提高分析的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太原市三大农业区布点采集成熟的农作物籽粒 (玉米、高粱、水稻、小麦、谷子)和相应的农田土壤进行Hg含量的测定 ,分析Hg在土壤和作物中的迁移转化的关系。结果表明 ,土壤和作物中的Hg含量有显著相关 ,尤以水稻对Hg的吸收富集最强 ,玉米和谷子次之 ,小麦和高粱较弱。对太原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Hg含量进行评价 ,得出土壤Hg有轻微超标 ,其含量分别为水稻土>高粱土>玉米土>谷子土>小麦土 ,作物中Hg含量不超标。  相似文献   

20.
方雷  李团结  胡小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443-6444
[目的]为合理利用秸秆资源,发展养驴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3头3-4岁雄性疆岳驴为试验动物,采用全收粪消化试验研究400g/d精料水平下疆岳驴对麦秸、稻草、玉米秸秆和青贮日粮的利用率。[结果]疆岳驴对青贮日粮干物质、有机物、NDF、ADF和能量的采食量分别为(2 909.08± 208.65)g/d、(2 565.20±166.25)g/d、(1 640.96±216.36)g/d、(1 036.48±138.23)g/d、(50.88±3.62)MJ/d,均低于其他3组,而对青贮日粮中这几种物质的消化率分别为(59.10±4.62)%、(64.20±4.03)%、(60.71±4.25)%、(52.79±5.13)%、(61.92±4.32)%,均高于其他3组;疆岳驴对麦秸、稻草和玉米秸秆干物质的采食量无显著差异,对麦秸、稻草中NDF、ADF、有机物和能量的消化率均低于玉米秸秆。[结论]疆岳驴对青贮日粮和玉米秸秆的利用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