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牛百叶干的主要症状之一是“大便秘结,初则粪便于少,后则不通”。中医学将便秘分为寒秘、热秘、虚秘、实秘。牛百叶干的便秘是什么性质,本文从“燥”的角度作一探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燥盛则干”。《类经》注释说:“燥盛者为津液枯涸、内外干涩之病。”《中兽医学基础·内燥证》中说:“内燥多由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病证阴液耗损,或吐泻、大汗、出血过多,或过用发汗、峻泻及温燥之  相似文献   

2.
牛百叶干的临床特征是“逐渐慢草、大便秘结、初则粪便干小、后则不通”。传统兽医学把便秘分为寒秘、热秘、实秘、虚秘四种类型。笔者仅以病因“燥”之特性 ,对牛百叶干病机提出一些管见 ,愿与同道一起探讨。《内经·阴阳应象大论》中有“燥”盛则干之说。又《类经》注释中说“内燥多由五脏积热伤津化燥、慢性消耗性病症阴液耗损、或吐泻、大汗、出血过多、或过用发汗、峻泻及湿燥之剂、使津液亏损而引起”。“津液不足的一般表现是口干、鼻镜干燥、甚至龟裂、皮紧毛焦、粪干、尿少”。据上所论 ,笔者认为牛百叶干的病机是以“津伤燥结”所…  相似文献   

3.
<正>牛百叶干亦称第三胃或瓣胃阻塞,是反刍动物的常见病。在我县养牛区域和冬春季节比较常见,其主要表现为反刍停止、食欲废绝、鼻镜干裂、被毛焦燥、消瘦、粪便干燥、使役力下降。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上用藜芦润燥汤结合西药治疗百叶干37例,治愈34例,治愈率达到91.8%以上,现介绍如下。1临床症状初期:食欲、反刍减少,精神不振,被毛焦燥,行走无力,卧多立少,粪便少而干燥,鼻镜汗珠少,口色红,听诊第三胃蠕动音减弱而  相似文献   

4.
多年来,在临床实践中,经过摸索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牛百叶干,共治疗128头,治愈116头,治愈率达90.6%,疗效满意. 1 病因 百叶干是牛常见的一种消化道疾病.多因饲养管理不善,乘热饲喂干草、干料太多,饮水不足,胃火炽盛,胃液枯燥,运化失常,或使役过度以及外感风寒暑热,日久脾虚胃燥津液损耗所致. 2 症状 病初精神倦怠,食欲减退,反刍减少,少饮或不饮,畜体日渐消瘦,体弱无力,喜卧,鼻镜干燥,出气稍粗,口气发臭,粪便形小、粗糙、干硬.严重者反刍停止,毛乍,鼻镜干裂,按压百叶有痛感,听诊瘤胃蠕动停止,卧地头弯于腹部或贴于地面,粪便干燥缩小,甚至如算盘珠样,色黑,排粪量很少.脉沉迟,口色青黄.  相似文献   

5.
百叶干又叫重瓣胃阻塞,它是由于饲养不善,过食干草,饮水不足,劳动过度,食物不能正常送入真胃,积聚于百叶,中津耗损,导致百叶干枯,胃道不通而成此患,从医至今,常用如下验方医治百叶干,特推荐此方,供同仁试用.  相似文献   

6.
牛羊百叶干临床多见,治法颇多,笔者根据酵母片治疗家畜结症、便秘和百叶干原理,用发面糊加盐治愈牛羊百叶干多例.  相似文献   

7.
牛百叶干病多发生于初冬季节,是由于使役过重,喂粗硬干枯不洁的饲草,饮水不足,草料集结在瓣胃中,水分被吸收而引起发病。病牛精神沉郁,减食,反刍停止,排粪减少、呈干球状,尿少而黄,腹痛,卧下头贴腹部,不愿起立,口流清涎,结膜红赤,鼻镜干燥,舌苔黄厚。  相似文献   

8.
大戟散加味治疗奶牛百叶干卢江(黑龙江省查哈阳农场新立兽医站162113)我站自1990年以来,运用“大戟散加味”治疗奶牛百叶干69例,治愈63例。一般轻症服药1剂即愈,重症连服2剂可愈,同时需配合强心补液疗法。(一)症状初期精神萎顿,食欲、反刍减退,...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的百叶即是奶牛的瓣胃,因其位置较深,因此从外部不容易检查,当患瓣胃阻塞时很不容易诊断。笔者从医多年有几点诊疗体会与同行们交流。1百叶干的诊断奶牛患百叶干不是一下就阻塞死的,是由于各种原因如:发烧、消化不良、用药不当等等引起奶牛反刍减少或停止,排便干少或只有少量黏液排出,直检:直肠内空虚。喜饮水,但水不能进入到皱胃,而是停留在瘤胃中,所以左侧触诊瘤胃往往有水波感,易反刍、胀气。一般体温无明显变化,鼻镜干燥、无食欲。当然,由于营养不良会出现背毛逆立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正牛百叶干病,又叫瓣胃阻塞病。本病的病程经过较为缓慢。多因饲喂粗硬干饲料太多,饮水不足,致使胃中津液耗损过甚,百叶干枯,故名百叶干。本病多发生于冬末春初之际。由于天气寒冷,多喂干草料,少喂青饲料,而又饮水不足,胃液枯竭致成其患。2017年10月笔者收治了1例患百叶干病的患牛,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患畜很快治愈,效果较好。现将治疗方法介绍如下,仅供各位参考。  相似文献   

11.
百叶干(瓣胃秘结)是因农民不习惯给牛饮水,导致牛长期饮水不足,津液亏损或过度劳役,以致脾胃机能减退,内容物逐渐停滞于三胃而变干,导致发病.病牛不食也不反刍,精神沉郁,鼻镜干燥,被毛逆立;粪干而小,如黑色算盘珠,排粪减少;体温升高,触击三胃区患牛疼痛不安,磨牙,听诊胃蠕动音消失.  相似文献   

12.
耕牛“百叶干”是冬春季节的一种常见病。患牛初期表现鼻镜干燥,食欲减退,反刍减少,粪少而干,粪呈球形,随后粪变算盘样,后期甚至不排粪,不喝不吃,用手触压右下腹壁,可摸到象西瓜一样坚硬的瓣胃,病牛变得毛焦体瘦,喜卧,鼻镜干裂,眼球凹陷,甚至发烧,呼吸加快,如治疗不及时很易死亡。由于冬春季节,青饲料缺乏,粗饲料也较单纯,如果大量地饲喂粗纤维饲料,如花生秧,大豆秸,地瓜秧,麦秸等,或过多地饲喂粉末状饲料,泥沙较多,加之饮水不足,或使役过重,喂饲料时饥饱不均等,都能引起消化系统机能紊乱,使瓣胃干燥,收缩力…  相似文献   

13.
正本病病程经过缓慢,多因长期饮水不足,津液亏损,或继发于伤津耗液之证。致使胃津缺乏,百叶干涩,无力磨化,而成百叶燥结之症。1病因1.1失水和饲料粗劣:多因长期饲喂粗硬的、难于消化的饲草,如半干半湿的的豆结、红薯藤、花生藤、麦秸、玉米秆等,或饲料混有泥沙,加之长期饮水不足,以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职,胃津逐渐枯竭,运化无力,积滞不行,致成百叶干燥之症。1.2劳役过度,饲喂失时,损伤脾气,胃纳不佳,营养缺乏,日  相似文献   

14.
牛百叶是牛消化道的常见病之一,由于长期缺乏青饲料,过多饲喂粗糙干硬料和过度使役、饮水不足等造成.也可继发于其它疾病.笔者1988年以来用自拟小米生地汤加减治疗牛百叶干24例,治愈2l例,治愈率87%.一,临床症状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减少,毛焦,日渐消瘦,眼窝下陷,鼻镜干燥,粪便算盘珠样,有的附有白色粘液.舌干燥,起芒刺.触压右侧7-9肋间肩端水平线部,有坚硬感,患牛有痛疼表现,听诊瓣胃蠕动音弱.后期患牛多卧地不起,头颈伸直  相似文献   

15.
牛百叶干 (牛重瓣胃阻塞 )治法颇多。笔者根据酵母粉治疗家畜结症、便秘和百叶干原理 ,用发面糊加盐治愈牛百叶干 2例。方法如下 :面粉 10 0 0g、曲种 (俗称“发面酵头子”) 10 0~ 3 0 0g ,加 2 0~40℃温水 2 0 0 0~ 40 0 0ml,搅匀 ,依室温高低放置 8~ 2 4h、待有发面的特殊酸味即可 ,加食盐 10 0~ 3 0 0g混匀 ,灌服 ,第 2日症状基本改善 ,也可再服 1次 (可减量 )。面粉加曲种经发酵后呈特殊酸味 ,并含有大量酵母菌、酸性物质和多种维生素、能刺激胃肠 ,增强胃肠蠕动。加入食盐既可助消化、去积滞 ,又能增加饮水量 ,促使瓣胃积食…  相似文献   

16.
百叶干又名瓣胃阻塞,是由于前胃运动机能障碍,瓣胃收缩力降低,其内容物停滞所形成阻塞的一种疾病.该病多发于冬春两季.自1993年以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牛百叶干18例,治愈17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牛百叶干是牛消化道常见病之一,由于长期缺乏青贮饲料,过多饲喂粗糙干硬和过度使役、饮水不足等造成。也可继发于其它疾病。笔者自从2010年以来用自拟小米生地汤加减治疗牛百叶干240例,治愈221例,治愈率87%。  相似文献   

18.
牛百叶干病,又叫牛瓣胃阻塞病,尤以冬季多发,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使役过度和运动不足,或长期饲喂细碎坚实而难以消化的饲料,或饲喂糠麸及附有大量泥沙的饲草,或长期大量饲喂粗纤维多的干硬饲料,加之饮水不足导致牛体内火盛,使停留在瓣胃里的饲料缺水而滞留,粘附于瓣胃小叶里难以下行,最终形成瓣胃阻塞,进而使瓣胃失去正常消化功能,引起“百叶干病”。  相似文献   

19.
瓣胃阻塞早期较难确诊,而症状明显后治疗,收效不佳,死亡率较高。笔者用加减猪膏散结合瓣胃注射的方法,治疗重症百叶干8例,治愈6例。 (一)主要病状精神沉郁,食欲废绝,鼻镜干燥,拱背,磨牙,粪干、量少,呈算盘珠样,深触瓣胃有痛感。 (二)治疗 1.猪膏散加减:大黄90克(后下)、当  相似文献   

20.
正本病在兽医临床中经常遇到,如治疗不及时或误诊,可导致预后不良,甚至引起死亡,笔者在实践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共治疗黄牛百叶干45例,治愈39例,治疗效果显著,现汇报如下。1病因病机1.1失水和饲料粗劣:多因长期饲喂粗硬的、难于消化的饲草,如半干半湿的豆秸、麦秸、玉米秆等,或饲料混有泥沙,加之长期饮水不足,以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职,胃津逐渐枯竭,运化无力,积滞不行,致成百叶干燥之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