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玉米、马铃薯是蕉城区种植面积较大的旱作。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耕作制度的创新,春玉米-秋马铃薯栽培模式取得较高经济效益,成为我区早作推广的主要模式。经示范片统计,春玉米亩产平均850公斤,亩产值750-800元;秋马铃薯亩产平均1340公斤,亩产值1100-1200元;两季产值计1850-2000元  相似文献   

2.
经过3年的研究与实践,潼南县成功地将原来杂交中稻一熟种植模式转变为杂交中稻(杂糯间栽)-秋马铃薯‖油菜高效栽培新模式,稻谷亩产可达576.7 kg,亩产值881.58元;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草覆盖,免耕种植秋马铃薯,马铃薯亩产可达1 120 kg,亩产值1 344元:10月中旬在秋马铃薯宽行间,免耕撬窝套栽油菜,亩产油菜籽105kg,亩产值394元.此种植模式不仅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培肥了地力,而且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新农村》1999,(1)
春马铃薯—头熟稻—再生稻,是浙南山区近两年始行的新三熟制。据1998年对龙泉市龙渊镇陈巧林、季松长等农户19亩新三熟制调查,春马铃薯亩产703.5公斤,亩产值1125元;再生稻的头季稻亩产566公斤,亩产值841元;再生季亩产357公斤,亩产值53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2496元,除去用工、农药、肥料、农膜等成本和农业税合计1170.8元外,亩净收入1314.2元。投入产出比为1:2.1。实践表明,这种新三熟制,能充分利用山区光温资源,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位  相似文献   

4.
翁海贤 《福建农业》2012,(11):15-17
"六月红"早熟芋是仙师乡的主栽品种,为了改变品种单一和"六月红"早熟芋种源紧张的现状,近年来,我乡从江西、浙江等地引进红芽芋试种,2010年引种80多亩,亩产1320公斤,平均亩产值4450元;2011年试种110多亩,平均亩产1346公斤,平均亩产值4346元;2012年试种160亩,平均亩产量达1384公斤,平均单价3.2元/公斤,亩产值4428元/亩,比"六月红"早熟芋平均亩产1370公斤,单价2.6元/公斤,亩产值3562元,亩增866元,增长24.87%,2010、2011年经济效益与"六月红"早熟  相似文献   

5.
梁作美 《新农村》2000,(10):12-12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两旱一水”型高产、高效种植制度正在山区扩展,鲜食春大豆-中稻-秋马铃薯三熟即是其中一种。据对妙高镇黄笠宗、钟先法等农户13.2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该种植制度的调查,春大豆亩产值1223元,中稻亩产500千克,产值600元,秋马铃薯亩产1500千克,产值2900元,全年合计亩产值4723元,扣除成本和农业  相似文献   

6.
2008年初我们根据区农业局的项目建设需要,在八工段垦种新塘街道属地实施了粮油高产高效示范工程,参加农户6户,面积100亩,全年采用“油菜、单季稻”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油菜品种为“沪油15”,平均亩产137kg,亩产值758.5元,亩净收入373.5元。晚稻品种为“嘉991”,平均亩产523kg,亩产值1146元,亩净收入352元,全年合计亩产值为1904.5元,  相似文献   

7.
大棚马铃薯上市早、产量高、效益好,一般比露地马铃薯早一个多月上市,平均亩产量1500kg,最高田块达2000kg,亩产值均在3000元以上;且种植大棚马铃薯省工、省管理,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掌握,值得在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一、马铃薯、棉花春马铃薯套种棉花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公斤左右,产值1500元;亩产皮棉105公斤左右,产值1900元,年亩产值3400元。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套种鲜食玉米设施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马铃薯和玉米两种作物,大家普遍认为栽培容易,效益不佳,但如果改变其传统的栽培方法,实行反季节栽培,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从2001年进行塑料大棚冬春茬马铃薯套种玉米栽培试验,经过三年的试验、示范,马铃薯平均亩产量1300千克~1600千克,亩产值3500元~5000元;鲜食玉米平均亩产3500个~4000个果穗,亩产值3000元~5800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棚早春礼品型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山市南港镇从1997年试种大棚礼品型西瓜,面积43.2亩,亩产量1468kg,亩产值11854.17元,亩均净收入6668.24元.到2001年,全市早春礼品型西瓜种植面积达883.2亩,平均亩产量2299.2kg,亩均产值9165.23元,亩均净收入4881.21元.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1997,(11)
缙云县五云镇弯潭村农民,利用近郊的优势积极推广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全村20多户农户种植早熟马铃薯22.5亩,亩产1406.7公斤,亩收入达2250.7元,是同期春粮(麦、油菜)产值的6~9倍。高产的叶土才户,0.8亩亩产2356.8公斤,收入2696.6元,亩产值达3770.8元。此外,早熟马铃薯在季节上不仅不影响早稻的播种,还有利于早稻增产,有利于实现马铃薯——稻——稻三熟制。根据今年的推广情况,有以下几点经验:1.播种期可安排在元月初,争取在4月底前收获完毕。  相似文献   

12.
于维江 《现代农业》2012,(11):14-15
为了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水浇地产出效益,增加复种指数,今年,在朝阳县根德营子乡南洼村10户连片土地安排13亩马铃薯、豆角两茬高效栽培示范田。上茬马铃薯平均亩产3517千克,亩产值5627元,下茬豆角亩产2355千克,亩产值7065元,两茬亩产值12692元,扣除生产成本1050元,两茬亩纯收入11642元,是种植玉米的8.7倍。主要  相似文献   

13.
郑秀华 《河北农业》2006,(10):18-19
玉田县亮甲店镇韩家林村张某,2005年在自家的2亩承包地上,采用中棚马铃薯-玉米-娃娃菜三茬种植,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平均亩产马铃薯2200公斤,亩产值3500元;亩产玉米420公斤,收入450元;娃娃菜每亩定植12000株,每株售价0.25元,每亩收入3000元,三茬产值达到6950元,扣除三茬全部投入1850元,亩纯效益达到5100元。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马铃薯、棉花 春马铃薯套种棉花一般亩产马铃薯1500公斤左右,产值1500元;亩产皮棉105公斤左右,产值1900,年亩产值3400元。  相似文献   

15.
平阴县店子乡在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通过近几年的探索,建立了马铃薯一鲜食玉米一大白菜的粮菜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和大白菜形成向外输出的优势蔬菜产品,亩收入3000元以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该模式一年三种三收,亩产马铃薯2000~2500kg,产值1200~1500元,嫩玉米3000穗,产值1000元以上,大白菜产4000kg,产值12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6.
<正>南通镇是农业大镇,目前是种植蔬菜大镇,全镇蔬菜面积有12万亩。上海青周年种植从2004年30亩开始试种,目前发展到7500亩,每年种植6茬,夏季平均亩产2000公斤,秋冬春平均亩产3000公斤,全年平均亩产量15000公斤,产地批发价平均15元/公斤,亩产值22500元,纯利润10000元。  相似文献   

17.
小番茄“千禧”是台湾农友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培育早熟果蔬型的番茄优良品种。2005年10月开始引进漳浦县深土镇示埔村试种,平均亩产量3486kg,亩产值近5000元。由于果实小巧可爱,外观、品质、风味俱佳,因而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相似文献   

18.
高台县巷道乡是城郊蔬菜大乡,近年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驻点技术干部积极探索早春西葫芦——越夏白菜一秋延芹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取得显著经济效益。亩产(0.50亩)西葫芦5000kg,产值3000元;大白菜3000kg,产值2400元;芹菜3500kg,产值3500元。年亩产值达到8900元,折合亩产值17800元,其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来滑县在部分乡镇推广小麦-西瓜-玉米栽培模式,小麦亩产约400kg,西瓜亩产约1500kg,玉米亩产约600kg,亩收益4600元左右,比常规小麦-玉米种植模式亩产值高1800元以上,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2007年杭州丁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地膜大豆套作丝瓜,再种一季大白菜的试验示范,种植面积50亩,鲜食大豆亩产600kg,亩产值1200元,亩利润550元;丝瓜亩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