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重庆市主城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指数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了解城市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之间的关系,便于城市管理相关部门针对城市规划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合理规划城市发展。以重庆市为研究区,以主城区2000年、2016年两期LandSat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研究2000~2016年期间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的关系。研究通过ERDAS9.2提取主城区NDVI,运用ENVI反演地表温度,并利用回归方程分析主城区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的相关性变化情况;选择火凤山、花卉园、云篆山水、双山晋愉公园、高滩岩生态湿地为样点通过ArcGIS10.1空间分析工具建立缓冲区,深入分析地表温度与植被覆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2000~2016年期间,重庆市主城区地表温度平均值由2000年7月22日的23.75℃增加到2016年8月11日的29.47℃,增加了5.72℃;受城市规划、经济发展以及太阳活动的影响,16年期间主城区地表温度高温区面积以主城区西南部为中心向四周扩展,到2016年高温区面积增加了227.75 km~2;主城区各地表温度分区面积转移主要发生在相邻地表温度分区之间;地表温度与NDVI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性,且相关性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强;通过建立缓冲区对两者关系的进行深入分析,验证地表温度与NDVI的负相关关系。结果可信,研究结果以期为重庆市以及其它城市的规划管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由于山地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山间谷地成为重庆市的城市建设用地,大量坡地、堡坎、崖壁分布在城区中。基于此,通过对主城区内307块边坡进行实地调研并总结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根据坡地所处的7类分布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景观设计研究,探讨边坡绿化的设计策略。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9年3月12日Landsat-8 TIRS遥感影像数据,通过大气校正法,在ENVI和ArcGIS软件的支持下,对合肥市主城区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并通过叠加矢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运用Landsat-8 TIRS遥感影像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方法可行;工业生产强度与城市地表温度高低可能呈正相关性;各地物类型表面温度由高到低排序依次是建筑物、道路、裸地、植被和水体;合肥市主城区地表温度由市中心向外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4.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人工绿地生长季的小气候特征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小气候观测资料,分析了塔里木沙漠腹地人工灌溉林地小气候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并与林地外原始流沙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人工灌溉林地具有调节地表温度和贴地层气温,缩小温差,提高大气湿度等重要生态作用.人工灌溉林地地表温度与流沙地差异极显著,白天林地的地表温度低于流沙地而夜间相反,林地土壤温度的日较差比流沙地低18.26℃;在09:00-15:00期间,林地的气温高于流沙地,平均温度高1.44℃,其它时段,林地的气温低于流沙地,平均温度低3.22℃;两者之间温差夜间大于白昼,林地的气温日较差较流沙地高4.41℃.全天林地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均大于流沙地.不同树种的林地温湿度存在差别,但是差异不显著.不同覆盖度林地地表温度、空气温湿度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研究结果对于进一步探讨极端干旱条件下人工灌溉林地近地层物质和能量交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主城区街道地表物中重金属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街道地表物的基本性质及As、Cd、Cr、Cu、Hg,Ni、Pb,Zn等元索的全置、模拟酸雨(pH4.5)的浸出量。结果表明:各功能区中街道地表物的自然组成均以中等粒径的为主;就元素而言,粒径越细对重金属的贡献率越高;就功能区而言.细粒径与中等粒径的颗粒对重金属贡献率较为接近。街道地表物呈碱性,有潜在的有机物污染。重庆市主城区街道地表物重金属元素含量有较大的差异,受人为活动干扰严重的重金属种类为Cr、Cd、Hg、Cu。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显示除Ni外,其他元素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各功能区均受到重金属的严重污染。重庆市主城区街道地表物中的重金属只与其中的磷素含量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李京忠  薛冰  刘永涛 《水土保持研究》2011,18(4):88-91,96,278
通过利用多期的TM数据定量反演晴空状态下许昌市地表温度、归一化植被指数,分析了地表温度空间分布状况以及地表温度分布和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发现城市化规模与城市热岛成正相关,城市热岛与绿地面积、绿地空间分布、绿地的构成以及长势呈负相关;老城区植被覆盖度较低,城区建筑集中,空气流动缓慢是造成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原因。郑许推进区由于工厂企业较多,增温现象明显,热岛效应显著。东城区在大力开发居民小区的同时,注重绿化建设,增温现象不明显,城市生态环境较好。因此,在以后的城市规划建设中,老城区和郑许推进区的规划建设应该借鉴东城区规划建设的经验,加强城市绿地建设,提高植被覆盖度,注意城市建筑的层次分布,预留城市空气流通带,提高空气流动速度,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宜居环境,增强许昌城市综合评价的竞争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及空间格局研究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7  
探索耕地资源贫困状态,揭示耕地资源贫困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对整治耕地资源与提高利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在引入“耕地资源贫困”概念的基础上,通过构建农村耕地资源贫困测度评价指标体系与耕地资源贫困指数模型,运用动态层次分析法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重庆市37个区县的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以及在空间上的集聚与异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时间序列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程度不断降低,各区县贫困程度差距巨大但逐年不断缩小;空间分布上,耕地资源贫困程度呈现出渝东北>渝东南>城市新区>主城区的特征,并且贫困程度高值区域由渝东南向渝东北转移,贫困程度低值区域由主城区向城市发展新区扩散;空间关联上,重庆市耕地资源贫困呈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效益,高值中心集聚于渝东南和渝东北,低值中心集聚于主城及城市发展新区.  相似文献   

8.
董磊磊  潘竟虎  王卫国  冯娅娅 《土壤》2018,50(2):404-413
兰州是河谷型城市的典型代表,利用多期Landsat遥感影像,定量反演兰州中心城区1990—2015年的夏季地表温度,分别采用普通线性回归模型(OLS)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GWR)拟合土地覆被变化比例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分析其空间非稳定性。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兰州市中心城区夏季地表温度高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北两山的未利用地,黄河流经的河谷盆地温度较低;城市热岛比例指数也呈现出先下降后增长的特点。土地覆被变化比例对地表温度的变化影响显著,且二者之间存在空间上的非稳定性,地理位置和周边环境是产生空间非稳定性的主要原因。OLS回归模型会高估或低估不同土地覆被类型的增温或降温能力,GWR模型的拟合结果优于OLS模型,能够更直观准确地量化土地覆盖比例与地表温度二者关系的空间非稳定性时空格局。  相似文献   

9.
张宇  赵伟  龙凤  黄婧  刘婷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5):191-196,203
使用Landsat数据对2001—2013年重庆市主城热岛进行研究,选取2001年、2007年的TM、2013年的TIRS三期夏季影像,采用单窗算法反演出地表温度。在此基础上,对主城热岛时空演化的整体特征、热岛强度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重庆市高温地表主要分布在主城建成区内,由过去呈一点向多点、零散向成片的分布,发展至目前呈多片块、多中心均衡分布,并有持续向外扩展的趋势;(2)市区内绿化较好或有水体覆盖区域,对城市高温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而长江、嘉陵江表面温度与陆上地表温度相差较大;(3)13年间交通线路的发展带动了周围地区及周边区县的城市化发展,使得传统的高温区温度有所降低,在交通路线所能达到的地方形成新的高温区;(4)2001年热场变异指数为0.63,2007年为0.49,2013年达到0.66,较高的热场变异指数使得重庆市热岛强度处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遥感监测地表裸露度动态变化及其热环境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流失造成的地表大面积裸土分布严重影响了区域生态环境,其表现之一就是导致了地表温度的上升。利用遥感技术对福建省长汀县水土流失区在1988-2010年间的地表裸露度变化及其热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近22a的水土流失治理,这些地区的地表裸露度降低了20.26%,高裸露面积减少了81.95%,土壤热通量降低了33.28%,综合热环境效应表现为裸露区温度逐渐下降,其与周边地区的温差降低了20.8%,区域热环境得到了改善。回归分析表明,地表裸露度每降低10%可使该区温度降低0.72~0.94℃,这一结果将对该区热环境的进一步改善提供定量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