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2003年7月~2004年9月,我们对大熊猫"祥祥"在野化培训阶段的体重、粪便量、采食部位等数据进行了收集,通过消化率估算了采食量,用丢弃竹子重量估算了竹子利用率,并结合采食变化规律分析了"祥祥"的采食策略。结果表明,经过1a多时间的野化培训,"祥祥"的体重从最初的62.2kg增加到68.2kg。但由于对野外环境的不适应和精饲料供给量的减少,体重曾有所下降。相关分析表明,体重与粪便之间并无显著相关关系(R=0.186,P〉0.05)。通过方差分析表明,"祥祥"的采食量比放归前期有明显增加(P〈0.01),比同时期的圈养个体采食量也有明显增加(P〈0.01);对竹子不同部位的选择可以明显地分为秆期、叶期和笋期,这与野生大熊猫的采食策略相似。大熊猫"祥祥"初步具备了野外生存的基础,与之相关的饲养管理方式为今后的野化培训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中国动物保健》2011,(3):84-84
2月19日,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二期野化培训大熊猫"草草"带仔转圈仪式在卧龙核桃坪大熊猫野化培训基地举行。"草草"的孩子、全球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中华竹鼠春季对栖息地环境因子的选择状况,试验采用样方的方法对环境因子进行量化,并对单个环境因子进行适合度χ2检验,采用Vanderloeg和Scavia选择系数(Wi)和选择指数(Ei)作为衡量对栖息地喜好的指标。结果表明:中华竹鼠喜欢郁闭度和避风性良好、坡向为东坡或南坡、坡位为中坡位或上坡位、坡度为20°-40°的斜坡作为栖息地,同时栖息地海拔要大于1 800 m,乔木密度小于30株,乔木距离为2-5 m,灌木密度为1 000-5 000株,灌木距离小于0.1 m,水源距离大于500 m,人为干扰距离大于1 000 m,食物丰富。郁闭度、人为干扰距离、避风性、灌木密度、灌木距离、食物丰富度、海拔对中华竹鼠春季栖息地选择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水源距离、坡向、坡位、乔木密度、乔木距离和坡度对中华竹鼠春季栖息地的选择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2021年7月2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核桃坪基地诞生了一个出生体质量为249 g的野化培训大熊猫幼仔。该幼仔健康状况良好,是有记录以来出生体质量最大的圈养活体大熊猫幼仔。本研究对2010~2021年参与野化培训项目出生体质量最大的幼仔进行比较,结果得出2021年超重幼仔在1~6月龄的体质量增长情况与其他年份幼仔的体质量增长情况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5.
中华秋沙鸭繁殖地生境选择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晓  王文 《野生动物》2009,30(5):255-259
中华秋沙鸭对岸边针阔混交林生境具有选择性。对岸边各生境河段出现中华秋沙鸭的频次进行卡方(Chisquare)检验,x~2值为29.424,相伴概率P〈0.001,说明在各生境河段中华秋沙鸭出现的频次有显著性差异。通过对中华秋沙鸭活动觅食地选择的研究,发现中华秋沙鸭利用与非利用样方各生境因子中隐蔽度(P=0.008)、乔木胸径(P=0.002)、乔木高度(P=0.000)、灌丛盖度(P=0.000)、草本盖度(P=0.006)、河段宽度(P=0.028)和距公路距离(P=0.001)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中华秋沙鸭喜欢利用隐蔽度高、乔木胸径大、乔木高度较高、灌丛盖度较大、草本盖度较大、河段宽度较窄、距公路距离较远的生境。对中华秋沙鸭活动觅食地各生境因子主成分分析表明,中华秋沙鸭生境选择的主因子为乔木因子、水平隐蔽因子、干扰因子、地形因子、高空隐蔽因子、水因子和乔木密度因子。  相似文献   

6.
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黑叶猴夜宿地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9月,对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群黑叶猴跟踪观察,对发现的27个夜宿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黑叶猴夜宿地多位于常绿阔叶林中,表观类型以岩洞和岩缝为主,周围植被层以灌木为主.夜宿地坡度均≥60°,对坡向没有明显的选择性,干扰生境中多位于中坡位,未干扰生境中多位于下坡位.影响夜宿地选择的定量生境因子夜宿地海拔、距最近人类活动距离、距水源距离、距河流海拔高度和距其所在悬崖顶部的高度显著差异(P<0.05),而距其所在悬崖底部高度、周围植被丰富度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选取20只40日龄、体重8.49 kg±0.51 kg的小尾寒羊公羔,随机分为5组(每组n=4),分别添喂不同剂量的气溶胶OT(0.0、0.4、0.8、1.2、1.6 g/kg日粮),以研究添喂气溶胶OT对羔羊自由采食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同时选取采食量和生长性能最佳的试验组,以无添喂羔羊为对照组,分别在70-80日龄、110-120日龄和170-180日龄,进行3次消化代谢试验,以研究气溶胶OT对羔羊消化代谢的影响,并在240日龄,对以上2组羔羊进行屠宰测定,以研究添喂气溶胶OT对羔羊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喂0.8 g/kg日粮气溶胶OT对羔羊生长和消化代谢的作用效果最好,40-240日龄期间羔羊自由采食量提高15.1%(P〈0.01),日增重增加15.6%(P〈0.01);3期消化代谢试验日粮干物质、有机物、粗蛋白、纤维素和总能的平均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19.2%(P〈0.01)、17.5%(P〈0.01)、32.8%(P〈0.01)、19.7%(P〈0.01)和17.9%(P〈0.01),氮、钙和磷平均保留量分别增加29.8%(P〈0.01)、17.5%(P〈0.01)和18.2%(P〈0.01);240日龄羔羊活体重、胴体重、屠宰率、胴体净肉重、胴体瘦肉重和眼肌面积分别增加12.9%(P〈0.01)、22.6%(P〈0.01)、8.6%(P〈0.05)、24.2%(P〈0.01)、32.3%(P〈0.01)和14.0%(P〈0.01),而饲料转化效率(体增重/耗料)不受影响。由试验得出结论:给羔羊添喂适量的气溶胶OT,可以提高羔羊的自由采食量,提高粗蛋白和纤维素的消化率,增加氮保留,改善羔羊的屠宰性能,因而具有较高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龙口自然保护区黑熊春季生境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洋  夏茜  王文  沈广爽 《野生动物》2010,31(2):63-68
分别于2008年4~5月和2009年4~5月,在龙口自然保护区对黑熊春季生境选择进行了研究,野外工作共设置87个10 m×10 m样方,并调查12个生态因子,其中利用样方41个,对照样方46个。通过Vanderploeg &Scavia选择指数得到,黑熊喜爱选择处于高海拔(〉450 m)、上坡位有石砬子且草本盖度适中(10%~40%)的生境,倾向选择乔木密度高(〉10株/100 m2)、郁闭度大(〉40%)、灌木密度较低(〈10%)、隐蔽级低(〈30%)、倒木密度大(〉1根/100 m2)、陡坡(〉30°)且向阳的针阔混交林。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分析共同得到海拔、坡度、坡位、植被类型对黑熊生境选择影响较大,坡向和倒木密度影响较小的结果。综合分析,将Vanderploeg & Scavia选择指数、主成分分析与资源选择函数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反映黑熊生境选择情况。  相似文献   

9.
以非免疫健康雏鸡为靶动物,对中药"复方黄金颗粒"治疗人工感染法氏囊病雏鸡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显示:①给药试验组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相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差异显著(P〈0.05),且Ast/Alt比值极显著(P〈0.01)低于阳性对照组,显著高于阴性对照组(P〈0.05)。②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B)在试验结束时试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③给药试验组鸡死亡率显著低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3.3%。④对治疗7 d未死的鸡只剖检,观察法氏囊损伤与肌肉出血程度,并对其病理变化程度进行了比较:给药试验组鸡的法氏囊损伤与肌肉出血程度病理分值均显著低于未给药感染对照组(P〈0.05);对试验鸡法氏囊进行病理组织观察,中药"复方黄金颗粒"可以明显降低法氏囊病毒对法氏囊的损伤。结论:以枸杞子、菟丝子等中药制成的复方黄金颗粒剂对人工感染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乳酸杆菌与中草药合生元对1~35日龄艾维因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生元组在整个试验期的平均体重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但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0~3周差异极显著(P〈0.01)。合生元组的周增重和日增重仅在第2周龄较乳酸杆菌组极显著提高(P〈0.01),在0~3周龄,均较乳酸杆菌组和中草药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料重比,0~5周龄合生元组均比对照组、乳酸杆菌组、中草药组极显著降低(P〈0.01),但各周龄合生元组与乳酸杆菌组无明显差异(P〉0.05),合生元组与中草药组在3周龄和4周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拉萨白鸡蛋品质的相关物理性状,对43周龄拉萨白鸡所产的30枚新鲜鸡蛋进行了蛋品质测定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蛋壳重量与蛋壳颜色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壳强度与蛋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蛋白重量与蛋壳颜色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蛋壳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壳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蛋白率与蛋壳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蛋白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黄重量与蛋壳重量、蛋白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壳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蛋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黄率与蛋形指数、蛋黄重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蛋壳重量、蛋白重量、蛋白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蛋黄比色与蛋壳强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哈氏单位与蛋壳颜色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蛋白高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蛋壳厚度与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血肉斑与蛋壳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哈氏单位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蛋壳厚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其他性状间也有相关性,但差异不显著。该研究为拉萨白鸡今后的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竹提取物对奶牛产奶性能及血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竹提取物对奶牛生产性能和生理机能的影响及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试验选择泌乳天数、胎次、产奶量相近中国荷斯坦牛9头,随机分为3组,采用3×3重复拉丁方设计。A组饲喂基础日粮;B、C两组在基础日粮上分别添加30 g/d和60 g/d的竹提取物。[结果]添加竹提取物对日产奶量无显著影响(P〉0.05),C组乳脂率分别高于A和B组10.55%(P〈0.01)和7.35%(P〈0.05),乳蛋白率高4.00%(P〈0.05),标准产奶量、乳干物质、非脂固型物均较A组极显著升高(P〈0.01)。血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和LDL-C浓度C组均极显著低于A组(P〈0.01);全血锌及血清HDL-C浓度C组均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在日粮中添加60 g/d竹提取物,可以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改善乳品质,优化奶牛体内物质代谢。  相似文献   

13.
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生长与发育规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4—10月,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某东北林蛙养殖场,对1龄、2龄和3龄人工养殖东北林蛙的体重(Y)、体长(1)、前臂及手长(f)、后肢长(X)和头宽(z)体尺指标进行测量与分析。结果表明:1龄、2龄东北林蛙在7月的绝对生长率最大,3龄东北林蛙在5月和8月的绝对生长率高于其他月;1龄、3龄东北林蛙5月的相对生长率最大,2龄东北林蛙5月和7月的相对生长率大于其他月;不同种源的1龄东北林蛙体重差别显著(P〈0.05);东北林蛙各体尺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均显著(P〈0.01);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建立了东北林蛙体重与其他体尺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18.374+4.417x+1.246z(R=0.923、R^2=0.853、校正R^2=0.851)。  相似文献   

14.
根据山西省沁水示范牧场2005—2008年度出生的183只羔羊的0-12月龄的生长记录,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了羔羊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出生类型、母亲年龄、哺育类型和性别等非遗传因素对南非肉用美利奴羊生长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出生年份和母亲年龄对初生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②出生年份、出生月份和性别对断奶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③出生年份和性别对周岁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④出生类型和性别对初生重的影响显著(P〈0.05);⑤其余各因素对体重影响均不显著(P〉0.05)。这些结果可为今后估计南非肉用美利奴羊遗传参数和育种值时固定效应的划分提供科学依据,为该品种早期选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分别选用处于抽穗期、乳熟期、蜡熟期和黄熟期的全株湘早籼24饲料稻做为青贮原料,以研究不同生长期和添加乳酸菌对全株湘早籼24饲料稻青贮料感官指标、营养成分和乳酸菌含量的影响。试验采用2×4两因子试验设计,每个生长期分别设对照组和乳酸菌组,乳酸菌组添加0.01g/kg(以鲜重计)的乳酸菌制剂,共8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区组,每个区组6个青贮罐,共144个青贮罐。试验结果表明:(1)随着水稻生长期的延长,水稻的DM、OM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CP含量在前三个生长期逐渐降低;前两个生长期的WSC含量和ADF含量极显著高于后两个生长期(P0.01)。(2)感官评定结果以第三个生长期最好,添加乳酸菌有改善青贮料色泽和气味的趋势。青贮料的pH值以抽穗期的最低,黄熟期的最高;随着生长期的延长,青贮料的DM含量极显著上升(P0.01),干物质回收率呈下降趋势(P0.05);氨态氮和氨态氮/总氮比值在前三个生长期呈上升的趋势。(3)添加乳酸菌明显提高了各生长期青贮料的pH值,极显著提高了各生长期青贮料的乳酸菌含量(P0.01),同时添加乳酸菌提高了青贮料中DM、OM含量(P0.05或P0.01)和干物质回收率(P0.01)。  相似文献   

16.
对蛋用鸡连续饲喂低蛋白低有效磷饲粮的安全性及添加植酸酶的效果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2~36周龄蛋用鸡在2~8、9~15、16~18和19~36周龄连续饲喂粗蛋白为17.0%、13.5%、13.0%、15.0%和有效磷为0.35%、0.3%、0.3%、0.3%的低蛋白中磷饲粮,除蛋重降低外,其他生产性能指标与粗蛋白为19.0%、15.0%、14.5%、16.5%和有效磷为0.45%、0.4%、0.4%、0.4%的高蛋白高磷饲粮无显著差异,并使8、15、36周龄鸡的氮、磷排泄量分别减少9.50%(P〈0.01)、18.81%(P〈0.01)、13.42(P〈0.05)和15.93%(P〈0.01)、16.18%(P〈O.01)、19.21%(P〈0.01)。连续饲喂粗蛋白为17.0%、13.5%、13.0%、15.0%和有效磷为0.25%、0.2%、0.2%、0.2%的低蛋白低磷饲粮,可显著降低2~18周龄生长鸡平均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但添加300IU/kg植酸酶后可达到高蛋白高磷的饲养效果,并使8、15、36周龄鸡的总磷和粗蛋白表观利用率分别提高12.55%(P〉0.05)、7.24%(P〉0.05)、32.66%(P〈0.01)和26.23%(P〉0.05)、15.70%(P〈0.01)、7.77%(P〈0.05),而氮、磷排泄分别减少17.70%(P〈0.01)、25.19%(P〈0.01)、17.63(P〈0.05)和37.41%(P〈0.01)、36.71%(P〈0.01)、43.17%(P〈0.01)。  相似文献   

17.
将45只体质量(35±1)g的普通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高脂组(高脂日粮)、处理组(添加0.1%芽孢杆菌B10的高脂日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结果显示,高脂日粮组小鼠的试验末期体质量和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和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小鼠肠黏膜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降低了28.34%(P〈0.01);肝脏中TrxR、SOD、GSH—Px和CAT活力分别降低了36.42%(P〈0.05)、22.91%(P〈0.05)、37.34%(P〈0.01)和47.47%(P〈0.01),血清中抗超氧阴离子、GSH含量、GSH—Px活性分别下降8.206%(P〈0.05)、30.73%(P〈0.05)、47.26%(P〈0.01)。与高脂组相比,处理组肝脏的抗氧化能力显著改善,GSH—Px活力提高了141.35%(P〈0.01),MDA含量降低了26.85%(P〈0.01)。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GSH含量、GSH—Px活力分别提高9.46%(P〈0.05)、28.50%(P〈0.05)、39.95%(P〈0.01)。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B10能够显著提高不同组织中部分抗氧化酶活力,缓解高脂日粮引起的小鼠氧化应激,在肝脏组织中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卵丘细胞对卵母细胞成熟、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从猪卵巢上获取的卵母细胞根据卵丘细胞层数的多少分为两类,并将这两类卵母细胞进行成熟培养、体外受精和孤雌激活,以验证两类卵母细胞的发育潜能.结果显示,将两类卵母细胞分别进行成熟培养时,优级卵的成熟率高于次级卵(67.42±177;1.52%vs 48.33±177;2.85%),且差异极显著(P<0.01);将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孤雌激活后,优级卵的囊胚率高于次级卵(58.00±177;2.88% vs 41.00±177;6.40%),且差异极显著(P<0.01),但囊胚总细胞教两者无显著差异(P>0.05);将成熟的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后,优级卵的囊胚率、囊胚总细胞数均高于次级卵(18.00土5.70% vs 4.25±177;2.31%,41.7±177;3.33 vs 36.2土2.10),且差异极显著(P<0.01);进行受精卵孵育时,未去除卵丘细胞的胚胎卵裂率、囊胚率、囊胚总细胞数均高于去除卵丘细胞的(88.14土7.48% vs 58.69±177;2.89%,51.2±177;7.33% vs 11.92±177;2.29%,41.7±177;3.33 vs 36.8±177;3.15),且差异极显著(P<0.01).以上结果说明:卵丘细胞层数较多的卵母细胞成熟率高,且其孤雌和体外受精胚胎的发育潜能也好;卵丘细胞存在时,有助于卵母细胞的受精及以后的胚胎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