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处皮肤上发生痘诊,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处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该病几乎各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惨重损失。病鸡生长发育迟缓,产蛋量下降,若并发其他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不良时,则易引起鸡群批量死亡,尤其是雏鸡感染鸡痘时则死亡率更高,严重地影响养鸡业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实验鸡群暴发鸡痘并发细菌感染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鸡痘是危害养鸡业发展的一种严重的传染病,不分日龄大小均可发病,发病后成鸡一般不造成死亡,雏鸡死亡率较高,5%~30%不等,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可造成更高的死亡率。粘膜型鸡痘症状较重,有时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本病一年四季都能发生,夏末和秋季最易流行,此时蚊虫多,经叮咬或破损的皮肤传播,多发生皮肤型鸡痘,其它季节易发粘膜型鸡痘。近年来鸡痘发病率及其造成的损失有增高趋势。本文报道了一起皮肤型鸡痘引起较高死亡率的病例,希望能够引起养殖业户的注意。一.发病鸡群山东省某实验鸡场于2002年9月购进500只海兰白商品代蛋公鸡。9日龄接种NDVIV系弱毒疫苗,同时接种新城疫油佐剂灭活苗皮下注射;14日龄接种IBDV弱毒疫苗;23日龄NDV进行第二次免疫。未接种鸡痘疫苗,其他按常规饲养管理方法进行。二.发病情况该鸡群于40日龄开始出现鸡痘发病率逐渐增加,50~60日龄达到高峰,至70日龄自然停止。发病鸡可见冠部、颜面部、颈部、背部、翅部(内外侧)、胸部、肛门周围等部位皮肤出现大面积痘疹,表面呈干硬结节,凸凹不平,有些相邻的痘疹互相融合,形成干燥、粗糙呈褐色的大的疣状结节,突出皮肤表面。发病率达到70%~80%,死亡率高达65....  相似文献   

3.
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全面认识鸡痘的流行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也就成了养鸡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一)发病原因及流行新特点1.本次流行主要以产蛋鸡和育成鸡为主,偶有肉鸡发生。2.各种日龄的鸡均可感染发病,但主要多发于50~200日龄。3.免疫过传喉疫苗的鸡群与未免疫过传喉疫苗的鸡群发病情况不同。免疫过传喉疫苗的鸡群呈温和型经过。4.免疫方法不当或免疫手法不熟练。有些养鸡户徒方便采用饮水免疫,有些养鸡户手法不熟练,给鸡滴眼免疫,只怕滴不足剂量,所以无意中加大了疫苗的用量,  相似文献   

5.
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病因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新城疫作为鸡的一种传染病早已列入鸡的免疫程序之中,但是,目前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或慢性新城疫已成为降低养鸡业效益的突出问题。该病多发生于雏鸡,尤其是30~40日龄雏鸡多发,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性新城疫原因很多,情况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6.
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的损失惨重。因此,全面认识鸡痘的流行新特点,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也就成了养鸡业的当务之急。[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近段时间,一种以育雏、育成鸡生长不良,消瘦,整齐度低,病程长,死淘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诊断确定是鸡痘并发腺胃炎。本病多发生于7-10月份,秋季是该病的高发时期。发病日龄多集中在30~60日龄,个别鸡群在80日龄以上和20日龄以内发病。该病病因复杂,但近2年秋季腺胃炎高发的主要原因是眼型鸡痘。  相似文献   

8.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者造成的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9.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I临床上主要有皮肤型、黏膜型和混合型三种.各种年龄和品种的鸡都能感染,但以锥鸡危害最重.发病后常引起鸡只大批死亡。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南于鸡痘病毒的传播媒介——蚊子等吸血昆虫的大量滋生,所以在夏末秋初是皮肤型鸡痘流行的季节,而黏膜型鸡痘则在冬春季节多发。就鸡群发病后的状况而言,以混合型鸡痘造成的危害最重.因为混合型鸡痘具有皮肤型鸡痘和黏膜型鸡痘的共同症状,而且常与其它疾病混合感染,因此在发病后往往病情严重.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是一种雏鸡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以幼龄雏鸡下痢和死亡高为特征.1流行特点鸡、火鸡、鸭及鹌鹑都易感,幼龄最易感染,7~12日龄雏鸡多发,15日龄左右出现死亡高峰,3周龄以后发病减少.成年鸡多呈慢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近年来,鸡的养殖量逐渐扩大,饲养密度越来越高,鸡的发病日龄也有所变化.一是发病日龄前移,多发于2~3日龄的雏鸡群;二是育成鸡屡有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增加,给养殖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陈健 《中国禽业导刊》2004,21(15):30-30
非典型新城疫多发生于免疫鸡群,是鸡群在具备一定免疫水平时遭受强毒攻击而发生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任何日龄的鸡均可发生,尤以30日龄左右的鸡和产蛋鸡多发,没有特征性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病情比较缓和,病程较长,发病率和死亡率不一。不同品种、性别的鸡均可感染发病,近几年本镇及周边地区养鸡户时有该病发生,给养殖户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通过大量的冶疗比较试验,笔者发现对非典型新城疫  相似文献   

12.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特征是在鸡的无毛或少毛处皮肤上发生痘诊,或在口腔、咽喉部黏膜处形成纤维素性坏死性假膜。该病几乎各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给养鸡业造成惨重损失。  相似文献   

13.
鸡球虫病是养禽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凡有鸡的地方就有球虫存在。临床表现主要以出血性肠炎、血痢,雏鸡的高发病率和死亡率为特征。它使养鸡业生产力下降,生产效益降低,危害性极大。1流行特点过去该病多发生于春夏季节,随着集约化规模饲养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几乎一年四季都有球虫病发生,其中以15~50日龄雏鸡最易感染,发病率极高。7日龄以内的雏鸡虽然较少发病,但成为带虫鸡;成鸡也感染,其产蛋和增重均受影响。鸡球虫病分布极广,几乎有养鸡场的地方都有球虫病的发生。就北流市而言,在温暖潮湿的春夏季是多发季节,阴雨潮湿的气候更有…  相似文献   

14.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可分为皮肤型、粘膜型、眼型、混合型,偶有败血型。随着现代养鸡业的发展,养鸡生产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的增加,鸡痘呈现出新的流行特点,该病几乎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小日龄雏鸡发病率增高,发病鸡的病程以及死亡率、淘汰率增加,  相似文献   

15.
<正>鸡痘是由疱疹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常分为眼型、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三种。夏末秋初是鸡痘的高发季节,蚊蝇肆虐时,吸血昆虫会迅速传播鸡痘病毒,引发鸡只感染发病。文中介绍了鸡痘流行特点和防控措施,供读者参考。1流行特点(1)鸡痘在养鸡生产中常发,具有分布地区广的特点。一年四季不分季节发病,有养鸡的地方,就会鸡痘发生,但多发于春秋两季和蚊蝇特别活跃的季节,若鸡群的饲养管理条件不好,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兽医临床上曾多次遇到过鸡支原体病例,由于处置不当引起鸡群继发感染合并感染的很多,给养鸡业造成了不小的经济损失,因此为防止类似的事件发生,现就该病的诊断和防治介绍如下。1流行特点各日龄鸡均可感染本病,以1~2月龄雏鸡发生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寒冷季节、高密度饲养、通风不良的肉  相似文献   

17.
1流行病学本病可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随着日龄的增加,易感性增强。慢性病鸡和康复后的带菌鸡是主要传染源。自然条件下以育成鸡和成年鸡多发,尤以产蛋鸡发生较多。此病每年各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冷季节多发。单独发生时病程约3~4星期,发病高峰时很少死鸡,但在流行后期鸡群开始好转,产蛋量逐渐回升时,常继发其他细菌性疾病,使病程延长,死亡增多。鸡场一旦发生本病,往往污染全场,致使其他鸡舍适  相似文献   

18.
鸡马克克氏病(MD)是由鸡疤疹病毒1型引起的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以内脏等器官出现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为主要特征,对鸡的危害极大,是目前鸡的主要疫病之一。现将近几年聊城市及附近地区MD的发生特点作以简单分析,并对该病的防制提出几点看法。1近几年鸡MD的流行特点1.1免疫鸡群发病严重免疫鸡群特别是HVT疫苗免疫过的鸡群,该病发生率很高,1.2发病日龄跨度大免疫过的鸡群发病日龄范围从42~250日龄,不用疫苗免疫的肉仔鸡发病可提前到25日龄,而且,因马立克氏强毒或超强毒引起的肉鸡早期综合死亡和免疫抑制相当严重。1…  相似文献   

19.
鸡痘是由鸡痘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病毒病。1特点本病各种鸡均可感染,以雏鸡、中鸡最易感染,雏鸡患鸡痘死亡率高。50日龄时,鸡群中少数出现喷嚏、张嘴、咳嗽、甩头、流眼泪,呼吸时有杂音等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秋季和初冬季节多发生皮肤型鸡痘,深冬粘膜型多发。病鸡脱落和散落的痘痂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通过损伤皮肤和粘膜感染,不能经健康皮肤和口感染。  相似文献   

20.
1病原 鸡新城疫病原是副粘病毒,国内主要流行的毒株是基因型新城疫强毒。该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秋冬季多发。各种日龄的鸡群都可发病,多发于20~50日龄、70~120日龄、200日龄左右的鸡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