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6 毫秒
1.
我国是世界禽蛋生产第一大国,禽蛋消费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鸡蛋的生产和消费在禽蛋生产和消费中占较大比例,因此提高鸡蛋品质对消费者和生产者具有重要意义。蛋品质性状作为重要的生产性状,直接影响养鸡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蛋品质的改良已经成为蛋鸡育种的重要研究方向。对蛋品质性状相关基因进行研究可以为进行分子育种做好准备。本文将选取与鸡蛋品质密切相关的部分基因进行介绍,并简要描述其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
蛋壳性状的变异与表型相关叶湘海(江苏农学院牧医系225001)蛋壳质量是蛋的品质之一,对蛋的经济价值有重要影响。在蛋鸡工业,每年平均有7~8%的蛋破损,经济损失严重。蛋破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蛋壳质量偏低,而间接原因是遗传、营养、环境和管理等因素影响着蛋...  相似文献   

3.
1遗传因素蛋壳质量是育种计划中一直受到重视的因素,它具有中等遗传力,与产蛋量、蛋重呈遗传负相关。一般而言,白壳蛋的蛋壳厚于褐壳蛋,而褐壳蛋的蛋壳抗破碎性能好,具有良好的蛋壳强度。蛋壳强度低、破损率高在刚刚开产的青年蛋鸡和老龄蛋鸡中发生较多。后备母鸡在达到性成熟时  相似文献   

4.
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壳质量是衡量饲养种鸡、蛋鸡经济效益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它与种鸡的种蛋入孵率、孵化率、鸡苗质量以及商品蛋鸡的鲜蛋产量密切相关。由于蛋壳质量下降,对许多养鸡场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严重。现将影响蛋壳质量的因素综述如下。1 品种方面 蛋壳强度、颜色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不同品种、品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一般白壳蛋比褐壳蛋的破损率高,产蛋多的鸡比产蛋少的鸡的蛋壳破损率高。通过育种选择可以改善蛋壳质量,且不损害其它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为量化全基因组选择的潜在价值,波兰波兹南农学院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等科研机构人员对用系谱或高密度SNP基因型得到的估计育种值(EBV)精确度进行评估,并在一商品化蛋鸡品系中进行应用比较。分析的性状包括产蛋量、蛋重、蛋壳颜色、蛋壳强度、性成熟年龄、体重、蛋白高度及蛋黄重,比较适合早期或晚期选择的预测法。2708只试验蛋鸡基因型含有23356个分离SNP,将无基因型的亲属表型纳入分析范畴(共  相似文献   

6.
蛋壳颜色是蛋外部质量的一个特征性状,是最直观的品种特性。在国内引进的高产蛋鸡品种中,有色蛋壳鸡种基本都属于褐壳蛋鸡。蛋壳色泽遗传力为0.58~0.76。  相似文献   

7.
影响鸡蛋蛋壳颜色变化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壳颜色是蛋外部质量的一个特征性状,是最直观的品种特性。在国内引进的高产蛋鸡品种中,有色蛋壳鸡种基本都属于褐壳蛋鸡。蛋壳色泽遗传力为0.58~0.76。褐壳蛋蛋壳中的色素主要是原卟啉-IX(protoporphyrin IX)。红蛋白的分解物,即与衰老、受损及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卟啉的破坏有关。  相似文献   

8.
蛋壳质量是评价蛋品质的重要指标,和鸡蛋的运输和保存过程中的破损率相关,且直接与种蛋的合格率、孵化率和鸡苗的健康密切相关,是影响蛋鸡生产效益的要素之一。蛋鸡老龄化是导致产蛋后期蛋壳质量下降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商品蛋鸡的产蛋周期大大延长,蛋鸡老龄化程度更高,这导致产蛋后期面临的蛋壳质量下降的问题更为严峻。本文对蛋壳的形成过程和钙代谢过程引起产蛋后期蛋鸡蛋壳质量下降的原因进行了概述,并对提高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调控措施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新扬州鸡蛋壳颜色与蛋品质及繁殖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蛋品质是评价一个鸡种优劣的重要指标,它不仅影响蛋的种用价值,而且影响蛋的食用价值和商用价值。如何提高蛋品质一直受到国内外养禽专家的普遍关注。我国养鸡业日益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蛋品质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蛋品质的各项指标中,研究得最多的是蛋壳质量方面的性状,无论是其测定方法,还是与遗传、营养、疾病方面的关系都有较为详尽的阐述。陈淑勤等(1994)发现蛋壳厚度、蛋壳强度与壳色有关,颜色深的蛋,其亮厚、强度大;在产蛋性能方面,与亮色也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褐壳蛋鸡的有种中必须充分考虑到蛋壳颜色…  相似文献   

10.
褐壳蛋蛋壳颜色与蛋品质及产蛋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30周龄褐壳蛋鸡群中,收集当日产的正常蛋393权,按蛋壳颜色分为奶黄、浅褐、紫粉和深褐色4个组,逐枚测定各项蛋品质,并根据产蛋个体记录分析各组母鸡的产蛋性能。通过最小二来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不同壳色组之间的蛋形指教、哈氏单位、平均蛋重均差异不显著,而紫粉色和深褐色组的蛋壳厚度和强度均显著大于2个浅色组,以紫粉色组最大(0.382mm和4.67kg/cm2),奶黄色组最小(0.369mm和4.25kg/cm2)。在产蛋性能方面,产紫粉色蛋的母鸡蛋重最大(61.16克),但40周龄产蛋数及总蛋重都是低(90.84枚和5549.77g),而产浅色蛋的母鸡产蛋数最多(98.63)、总蛋重(5961.21g)也最大。因此,在褐壳蛋鸡的育种中必须充分考虑蛋壳颜色与蛋品质性状及产蛋性能的密切关系,通过平衡育种避免因只考虑单方面因素的选择而造成其它性状的不利变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旨在研究蛋壳表型性状与蛋壳强度之间的相关与通径分析。试验选用40~43周龄的新鲜珍珠鸡蛋100枚,测定了其蛋重、蛋形指数、蛋壳厚度、蛋壳重、蛋壳比例、单位面积蛋壳重、蛋壳强度6个指标,计算其性状间的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以表型性状为自变量对蛋壳强度作因变量的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对各性状的影响大小进行分析。从通径分析结果看出,直接影响最大的是蛋壳厚度(P=0.657),间接影响最大的是蛋壳比例(0.746),并以蛋壳厚度指标建立回归方程为y=44.145x-9.229。在生产实践中,为获得好的蛋壳质量应着重注意蛋壳厚度和蛋壳比例,同时要协调蛋形指数、蛋重、蛋壳比例、单位面积蛋壳重与蛋壳强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蛋鸡养殖中把蛋壳质量归结为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颜色等,在实际生产中,蛋壳质量的中心问题是蛋壳破损率(可达5%~7%)和褐壳蛋蛋壳颜色变浅的问题.许多因素影响和控制蛋壳质量,如蛋鸡的品种、日龄、环境、疾病、饲养管理、营养水平等,本文就影响蛋壳质量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3.
蛋鸡的生产效益不仅取决于产蛋的数量,而且还取决于鸡蛋的质量,故蛋鸡的生产应追求优质高效,蛋鸡养殖中把蛋壳质量归结为蛋壳重、蛋壳强度、蛋壳颜色等方面.在实际生产中,蛋壳质量的中心问题是蛋壳的破损和蛋壳颜色变浅的问题.许多复杂因素影响和控制蛋壳质量,其中蛋鸡的品种、日龄、环境、疾病和饲养管理因素稳定的情况下,饲料营养水平和质量就尤为重要.目前预混料的厂家很多,为掌握部分产蛋期复合预混饲料的效果,给养殖企业选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牛磺酸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采用 14 4只 5 6周龄海兰褐蛋鸡 ,研究添加不同水平的牛磺酸对产蛋后期母鸡生产性能和蛋壳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添加 0 .0 5 %的牛磺酸能够提高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 ,并且可以降低蛋鸡的日采食量和料蛋比 ,对蛋壳品质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在蛋鸡生产中,人们主要关注其产蛋后期的蛋壳质量比较差,易碎.影响蛋鸡产蛋后期蛋壳质量的主要因素是蛋鸡的年龄和日粮中的钙.NRC(1994)估测蛋鸡钙的营养需要为每天每100g摄入的日粮中含有32.5 g/kg.然而,许多专家通过试验证实,当66~78周龄蛋鸡日粮中钙的含量由24~25 g/kg提高到36~40 g/kg时可以将产蛋率从79%提高到86%,蛋壳重量可以由5.64 g提高到6.12g,壳重/壳表面积由712提高到77.4mg/cm2.日粮中钙的含量提高至48~50 g/kg并不能进一步提高产蛋率,但是可以改善蛋壳重量和蛋壳厚度.58~73周龄伊莎蛋鸡日粮中添加40 g/kg钙就可以保证其产蛋性能和蛋壳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蛋鸡产蛋数和蛋品质性状选育改良提供依据,根据80周龄产蛋数量将668只褐壳纯系蛋鸡分为4组,分析了80周龄产蛋数量与36周龄、72周龄和80周龄蛋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不同组之间蛋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80周龄产蛋数量与72周龄、80周龄蛋壳厚度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72周龄哈氏单位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其余周龄蛋壳颜色、蛋壳强度和哈氏单位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个别组间72周龄和80周龄蛋壳厚度差异显著(P0.05),但是4组蛋鸡各周龄蛋壳强度、蛋壳颜色和哈氏单位均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蛋鸡的产蛋数量与蛋品质相关性较低,对蛋鸡进行提高产蛋数量的持续选育不会影响鸡蛋品质。  相似文献   

17.
蛋壳品质是蛋鸡生产中重要的经济性状和外观性状指标。蛋壳品质降低导致的蛋壳破损问题会给家禽生产和蛋品加工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微量元素不仅是蛋壳的化学组成成分,也可参与调控蛋壳晶体结构的形成,进而影响蛋壳的力学特性。本文基于饲粮中微量元素的水平和来源的合理选用这一实际问题,对几种主要微量元素调控蛋壳品质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褐壳鸡蛋的棕色素,是蛋壳外层釉质层的构成成分之一.褐壳鸡蛋的蛋色是鸡蛋在产出前由子宫腺体分泌的棕色素在蛋壳上沉积的结果.蛋壳颜色变浅,常常是蛋鸡生产将要出现变数的警示,在未来的时间里可能要影响产蛋数量和产蛋质量.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蛋壳颜色变化,分析研究蛋壳颜色变浅的原因,采取相应措施,阻止和杜绝蛋壳颜色变化,维护蛋鸡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19.
奶牛育种基因标记技术及在黑龙江省应用的前景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动物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原理,利用DNA重组技术来改良畜禽品种的新兴学科.本文从奶牛分子育种的角度,着重阐述了奶牛基因标记技术育种的研究进展,以及通过DNA分子标记技术来改良奶牛重要生产性状或筛选、培育优秀种公牛和种子母牛等.同时指出了奶牛分子育种是将来奶牛品种改良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蛋鸡育种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银花  孙汉 《中国家禽》2001,23(1):36-38
家禽产蛋量的遗传学研究大约始于1900年,早期蛋鸡育种主要是根据产蛋性能的表现值,估计其育种值。本世纪70年代末,育种学家们开始将家鸡血液的某些生化指标应用于蛋鸡的育种。经过大约10年的发展,人们开始热衷于现代分子生物技术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分子生物技术已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各种DNA标记的技术为加快蛋鸡的育种进展提供了可能。1蛋鸡常规育种方法  在本世纪初,人们开始对家鸡产蛋量的研究大多属于孟德尔式的遗传学研究,即对产蛋量性状的绝对遗传效应进行分类研究。Gowell(PearlandSurface,1909)用个体选择的方法改良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