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红松人工林季节周期生长与气象要素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亚布力林业局虎峰林场气象站资料,对红松人工林进行了连续5年的定期高、径生长量的观测。将所得的大量数据与对应的气象因子,经过计算机处理建立高生长季节周期与气象因子、径生长季节周期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模型。经筛选共建立四个季节周期生长模型,并找出了影响季节周期生长的主导因子和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2.
彩叶植物为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的植物.介绍了彩叶植物的分类方法、颜色分类、依据不同的季节选择不同的彩叶植物、市区主要栽植彩叶树种等.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省湘潭县湿地松不同配方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于不同生长季节分别在施肥区和对照区采集针叶进行N,P,K,Ca,Mg养分动态分析,并将各生长季节元素含量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变化是不同的。N、P、K、Ca、Mg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N、P9月最低,K、Ca、Mg速生期最低,Ca生长末期最高。NP、K、Mg含量在生长季节逐渐减少,Ca则逐渐递增。叶片中N、P、Mg含量在生长初期,速生期,末期与湿地松树高,胸径生长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定量分析毛竹叶片比叶质量随生长季节、冠层部位和竹龄的变化及其对截雨干旱的响应,为全球气候变化下毛竹人工林可持续高效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毛竹为研究对象,通过人工截雨干旱试验,对毛竹叶片比叶质量时空特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截雨干旱与自然生长下,毛竹叶片比叶质量存在显著季节差异和年龄差异;不同生长季节,毛竹叶片比叶质量均随竹龄增加而增加;各龄竹比叶质量随生长季节的变化趋势均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2)截雨干旱与自然生长下,各龄竹比叶质量冠层差异不显著;自然生长下,比叶质量随冠层高度的垂直变化在不同生长季节均为冠层上部冠层中部冠层下部;截雨干旱下,比叶质量随冠层高度的变化因生长季节变化而不同。(3)截雨干旱下,各龄竹不同季节的比叶质量均高于自然生长下的比叶质量。干旱缓解了各冠层比叶质量的季节差异。截雨干旱与自然生长间比叶质量差异显著性受竹龄影响。(4)不同处理下各季节毛竹叶片比叶质量与土壤含水量、竹龄呈线性正相关。[结论]毛竹属于低比叶质量物种,生长季节显著影响其比叶质量变化;与光照相比,土壤水分条件对毛竹比叶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江西银杏叶黄酮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江西省不同产地银杏叶在不同生长季节的黄酮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较大;不同生长季节含量也存在着差异,以10月份为最高。  相似文献   

6.
模拟干旱下毛竹叶片水势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定量分析毛竹叶片凌晨水势随生长季节和竹龄的梯度变化趋势及其对截雨干旱的响应特征,阐明毛竹不同年龄个体水分供给关系的季节差异。[方法]通过人工截雨模拟干旱试验,采用PSYPRO水势测量系统动态监测毛竹叶片凌晨水势的变化。[结果](1)无论干旱与否,同一竹龄毛竹叶片凌晨水势在季节间差异较显著(P0.05),而在竹龄之间无显著差异。(2)同龄毛竹叶片凌晨水势随生长季节变化呈现峰值,且因竹龄而异。自然生长(对照)1年生和7年生毛竹叶片凌晨水势随季节变化呈现"单峰"趋势,以9月份最高;2年生至5年生个体叶片凌晨水势随季节变化为"双峰"趋势,分别在9月份和12月份出现峰值。截雨干旱后,1年生和2年生毛竹叶片凌晨水势呈"双峰型",3年生至5年生随季节变化呈"单峰型"。叶片凌晨水势与土壤水分状况随季节变化趋势具有一致性。(3)截雨干旱与自然生长下毛竹叶片凌晨水势于不同生长季节随竹龄大小的变化趋势较为相似。干旱与否,在8月份至10月份生长旺盛期,叶片凌晨水势随着竹龄增加而下降,水分有从幼竹向老竹输送的趋势。12月份至翌年3月份孕笋期正好相反,随着竹龄增加其叶片凌晨水势增加,水分具有从老竹高水势向幼竹低水势输送的趋势。表明水分在毛竹不同竹龄个体之间输送补给方向因生长季节不同而存在差异。(4)在生长旺盛期,干旱处理毛竹叶片凌晨水势显著低于自然生长毛竹,且随着竹龄增加,水势差异幅度增大;在孕笋期,5年生以上老竹干旱后叶片凌晨水势低于对照毛竹。(5)不同生长季节不同冠层部位叶片凌晨水势存在差异,但均不显著,叶片凌晨水势随冠层分布趋势也受竹龄大小影响。[结论]同一竹龄毛竹叶片凌晨水势存在较显著的季节间差异,毛竹叶片凌晨水势与土壤水分状况的季节变化趋势一致。水分在毛竹不同竹龄个体之间输送方向因生长季节而异,表明水势是驱动毛竹适应干旱胁迫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湿地松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生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南省湘潭县湿地松不同配方施肥试验为研究对象,于不同生长季节分别在施肥区和对照区采集针叶进行N,P,K,Ca,Mg,养分动态分析,并将各生长季节元素含量与树高,胸径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元素N,P,K,Ca,Mg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变化是不同的,N,P,K,Ca,Mg含量在生长初期最高,N,P9月最低,K,Ca,Mg速生期最低,Ca生长末期最高,N,P,K,Mg含量在生长季节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在夏季高温季节,选择重庆市大渡口区典型主干道的银杏、香樟和桂花3种行道树为调查对象,对行道树的立地条件、灌溉方式和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立地条件和灌溉方式对行道树高温季节生长情况影响。调查结果表明:立地条件中的土壤渗水性、栽植深度、灌溉方式对3种行道树高温季节生长情况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印楝种源不同生长季节冠层间的光响应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Li-6400P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研究了印楝4个种源在不同生长季节、不同冠层间的光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印楝种源间光响应曲线因叶龄和冠层部位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特征格局;在不同生长季节,印楝各种源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差异较大.生长初期的光补偿点相对较高,到生长盛期呈下降状态,总体上生长初期>生长末期>生长盛期.印楝光...  相似文献   

10.
1、修枝的季节修枝应在早春和晚秋树木休眠期进行,因为此时树液停止流动或尚未流动,不影响生长,而且能减少木材的变色现象。早春修枝之后,很快进入生长季节,且伤口容易愈合。实践证明,早春修枝比晚秋的效果更好。速生杨也可在生长季节修枝,以防止晚秋或早春修枝在剪口长出大量萌生的枝条。  相似文献   

11.
北京彩色植物现状和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彩色植物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在整个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一阶段全部或部分的叶片较稳定地呈现非绿色的植物。它具有色彩鲜艳、观赏期长、易于形成大色块景观的特点,可弥  相似文献   

12.
指出了樟子松适宜移植的季节及其在城市绿化中的作用。从栽前准备、栽植措施和栽后管理等方面阐述了生长季节樟子松移植技术,为提高非植树季节移植樟子松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蒙古栎不同季节的枝叶生长量变化,结果表明:5月5日—5月20日,侧枝径向、纵向和叶片生长较快,之后趋于缓慢。不同生长阶段侧枝纵向生长、侧枝径向生长及叶片生长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F值分别为:15.89**、37.42**和100.27**),侧枝纵向、径向及叶片生长量在5月5日—5月20日均表现出最大值,分别为3.86 cm、0.70 mm和37.52 cm~2,其他季节生长量较小。  相似文献   

14.
使用多尺度分析方法分析了长白山阔叶红松林林冠大气界面湍流交换的主导时间尺度特征及相应的作用系数特征及大气层结和林冠结构的影响。发现:水平风速的DTS大于垂直风速的相应值,垂直风速的DCR大于水平风速的DCR。大气层结影响是非线性的。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的DTS和DCR大于稳定层结下。在强稳定层结和强不稳定层结条件下,DTS和DCR主要取决于来流特征。生长季节各高度DTS的变化规律较为复杂且不一致,非生长季节各高度具有一致的变化。不稳定层结条件下的生长季节水平风速DTS大于非生长季节;林冠结构可以显著影响主导时间尺度和主导过程贡献率。图2表1参15。  相似文献   

15.
以光皮桦一年生播种苗为研究对象,从种苗形态、苗高和地径生长状况、根系生长的季节变化等方面研究光皮桦苗期生长特性,探讨其苗期生长规律和速生指标。  相似文献   

16.
干热河谷是指高温、低湿河谷地带。其气候特点是:冬春季节干旱无雨、空气干燥,夏季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在冬春季节植物停止生长、进行休眠阶段,是林业上植树造林的季节,而夏季虽然雨量较多,但是气温也很高,同时是植物的生长旺盛的季节,苗木移植容易死亡,不利于造林;由于这种小气候的原因,造成造林成活率低,造林不见林,一直以来是干热河谷造林难的最大问题。  相似文献   

17.
以3年生不同季节造林北美红栎苗木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造林成活率、光合速率及初期生长相关指标,结果表明:造林季节的选择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苗木的造林质量,造林季节对其抗寒性、存活率、初期生长、最大净光合速率影响较为显著,而对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不显著。在实际生产中,北美红栎造林在秋季造林为宜。  相似文献   

18.
《技术与市场》2007,(5):33-33
春夏季节,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外界生物环境,为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空间,这也是每年春夏季节成为鸡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滨海沙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与木麻黄生长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连续定位测定数据,对福建东南海岸带木麻黄林地土壤水分季节变化特征及木麻黄的季节生长进行了详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福建东南海岸带木麻黄防护林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分为5个时期:土壤水分积累期、土壤水分消退期、土壤水分缓冲期、土壤水分平稳期、土壤水分恢复期。土壤水分的季节变化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极大,在福建东南沿海地区,雨量不均,干湿季节明显,降水是限制木麻黄林木生长发育的主要因子。通过对土壤含水量和木麻黄生长量的分析,得到木麻黄生长量和土壤水分之间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关键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热条件是森林赖以生存的主要气候因素。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空气干燥,光照充足,温度高、降水量集中的季节,正是植物生长的季节。但是,导致干旱半干旱地区林业发展困难、林木生长量低的主导因素,既不是生长季的热量不足,也不是生长季的辐射总量欠缺,而是受水分条件的限制。因此,干旱半干旱地区要发展林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