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度市是全国农业大市,常年种植小麦140多万亩。在国家农业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持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科技水平,确保了粮食生产稳定增长。2005—2007年,每年承担50万亩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连续三年推广150万亩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粮食生产尤其是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经过7年实践,由小范围试点到全省范围大规模展开,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提高了河南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推动了河南小麦的发展.但在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认真研究解决.作者结合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实施历程,总结出小麦良种补贴所取得的成效,针对所存在的问题荐言献策,以期推动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更加顺利地实施.  相似文献   

3.
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是中央惠农政策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激发广大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小麦生产水平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4.
2005年以来,平度市连续六年陆续实施了国家小麦、玉米、棉花、花生良种补贴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农作物生产的提质增效,促进了优质专用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的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增强了农作物良种繁育和储备能力。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稳定。  相似文献   

5.
良种补贴是国家“三减免、三补贴”支农惠农政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统筹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举措。补贴以良种的形式供种到户,既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的体恤和关怀,也调动了种粮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2005年、2006年,河南省连续两年每年承担200万hm^2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良种补贴150.00元hm^2,每年3亿元,其中南阳市2005年承担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任务18.7万hm^2。  相似文献   

6.
梁贵伟 《种子科技》2006,24(5):31-32
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项目是国家保护和调动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开发的重要举措,是一项重视农业、惠及农村、富在农民的好政策。为此,我县各级政府十分重视,成立了项目领导小组、技术指导小组、实施小组,使2005年项目得到了顺利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实行小麦良种补贴是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扶持种植小麦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资金补贴,旨在提高农民收益,推进粮食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市从2005年起承担国家和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使小麦良种补贴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现以我市为例,对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实行小麦良种补贴,是中央财政和省财政扶持种植小麦农民选用优良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资金补贴。旨在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小麦科技水平,增加产量,改良品质,提高效益,推进粮食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市从2005年起,承担国家和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寻求解决对策,使小麦良种补贴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  相似文献   

9.
2008年,国家继续实施良种推广补贴政策,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面积1亿亩,其中河南省承担3000万亩。怎样才能夺取优质专用小麦高产稳产呢?搞好田间管理是关键措施之一。现将河南省优质专用小麦冬前、春季和后期田间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国梁 《种子科技》2006,24(4):32-33
水稻良种补贴是国家大力实施惠农政策,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举措。为充分发挥水稻良种补贴政策的引导作用,探索良种补贴与主导品种、主推技术、订单生产和种子基地“四挂钩”新的运行机制,2005年农业部和江西省农业厅确定在我县进行水稻良种补贴“四挂钩”试点。经过一年的试点工作,笔者认为,要搞好水稻良种补贴“四挂钩”工作,促进优质水稻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四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省实施良种推广补贴项目的实践证明:补贴以良种的形式供种到户,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广大农民的关怀,充分调动了种粮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是政策措施与技术措施紧密结合的抓手,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技术措施普及到田;是推动优质小麦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杠杆,对改善小麦品质,促进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良种推广补贴在增产、提质、节本、增收等多方面的综合效应,今年国家继续安排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项目,我省承担实施的项目任…  相似文献   

12.
小麦品种遗传潜力是实现超高产的基础.运用栽培技术进行科学调控.良种良法配套。可使遗传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发挥,获得超高产。近几年,随着国家惠农政策——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需要量不断加大。对小麦采取精播高倍快繁措施,不仅加快了小麦良种(尤其是优质专用小麦良种)的繁育速度。而且对于小麦良种的普及推广、尽快发挥良种的增产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实行小麦良种补贴,旨在帮助农民提高种植小麦科技水平,增加产量,改良品质,提高效益,推进粮食生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临汾市从2005年起,承担国家和省小麦良种补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了使小麦良种补贴工作持续健康地开展下去,本文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种植小麦实行良种补贴政策,小麦良种使用面积不断扩大,小麦新品种更新、更换速度加快,大田生产对小麦新、优、特良种用量逐步增加。为了促进当地小麦种子生产,使种子生产质量都能达到国家标准,确保种子质量,现结合本地实际和多年来从事小麦试验工作的一些经验,就小麦种子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我国小麦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实现优质专用小麦国产化,提高我国小麦品质的整体水平,国家农业部制定出一系列发展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长期规划和近期部署.其一是明确我国主产麦区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的优势区域,合理调整优质小麦生产的布局和品种结构,加快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其二是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的投入,加大对发展小麦生产的支持和保护力度,降低小麦生产成本,提高优质小麦种植收益.只有这样,我国才能在全球优质小麦及其产品的贸易上占据有利地位,实现我国由小麦进口贸易大国向出口贸易强国的转变.为了实现这一宏伟战略目标,应把握好如下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2003年,江苏省东海县秋播示范实施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政策,迄今,江苏省农林厅、财政厅下达东海县小麦、水稻良种补贴计划面积11.2万hm2。东海县是农业大县,年种子销售数量在300万kg左右。种子经销商与当前农业生产种子使用情况存在着脱节,种子经销商的目标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最优化,这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仍然存在较大差距。我们随机从东海县种子经销商中抽取30家进行调查研究。从被调查的30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家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搞好小麦良种生产,保证足量提供高标准的小麦生产用种,已成为种子企业,特别是项目区中标企业的一件大事.河南金源种业公司是河南知名企业,也是周口市主要的小麦良种补贴中标企业之一.多年来公司始终把为农户提供优质高产的种子作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狠抓种子繁育工作,在良种繁育、基地落实、种子生产加工方面.由于管理到位、措施得当,实现了基地面积逐渐增加、种子质量不断提高,为公司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8.
小麦良种补贴是国家支持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惠农政策。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良种补贴供种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小麦良种补贴项目运转良好,但在实施过程中,尤其在小麦生长季节,也出现了许多非种子质量方面的纠纷,有的纠纷反映强烈,影响较大。正确认识、积极稳妥应对这些非种子质量方面的纠纷,对于确保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政策的顺利贯彻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以来,郯城县种子公司通过招投标,连续三年承担完成了国家优质专用小麦良种推广补贴供种任务,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及省市业务主管部门的考核验收。实践证明,良种补贴项目的实施,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导向和酵母作用,不仅极大地推动了新品  相似文献   

20.
李陇强 《种子科技》2012,30(8):15-16
国家小麦良种补贴政策是继农业综合补贴、农机购置等补贴之后的又一惠农富民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加快小麦新优品种更新换代,提高良种覆盖率,充分调动农民种植小麦的积极性,提高单产、品质和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通过以科技服务和政策扶持相结合,良种良法配套与高产优质相结合的手段,推动粮食综合生产水平达到了新高度。本人是一名种子管理工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