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相对有人值班变电站而言,无人值班变电站是变电站一种先进的运行管理模式。它是以提高变电站设备可靠性和通信自动化为前提,并借助微机远动技术,对变电站实现远方监控,由远方值班员取代变电站现场值班员实施对变电站设备运行的有效控制和管理。该文通过对变电站集控的设计与管理,总结出变电站集中监控在山区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网改造与建设工程的深入开展,35 kV箱式变电站得到大力推广,逐渐成为农网变电站的主要模式。就当地35 kV箱式变电站实际应用情况,从35 kV箱式变电站建设、运行维护以及与常规型变电站的对比分析等方面,论述了35 kV箱式变电站应用情况,认为35 kV箱式变电站适合农网结构要求,符合农网实际情况和典型设计要求,是值得推广的一种变电站建设模式。  相似文献   

3.
由于变电站环境复杂、场景众多、设备丰富,无人机在变电站的应用还存在一定距离,但是无人机在变电站的深度融合应用前景十分广阔。1变电站运维工作现状1.1变电站巡视工作现状为了保障变电站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及辅控系统设备的安全健康运行,保障电网持续安全可靠供电。  相似文献   

4.
《农村电气化》2014,(4):63-63
<正>3月2日7时7分,新建张台500 kV变电站一次性成功投运,标志着沈阳与辽阳电网实现分区运行。此次工程总投资43136万元,包括新建张台500 kV变电站,增加2×1000 MVA主变;将500 kV徐辽线π接入张台变电站;远期规划长岭变电站扩建500 kV出线间隔1个,新建张台变电站—长岭变电站两回500 kV线路,将徐家变电站—长岭变电站500 kV线路π接入张台变电站。工程建成后,实现了沈阳与辽阳地区分区运行,彻底解决了部分变电站开关短路电流超标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1事故经过35 kV王家屯变电站是一座老旧的常规变电站,由110 kV老寨变电站及35 kV小河变电站供电,运行方式如图1所示。正常运行方式为老寨变电站(老王2)主供,小河变电站(小王2)作为备用电源。2013年6月5日,王家屯变电站的10 kV王1号沙店线发生了L1相接地故障。但该线路的断路器没有跳闸,而是越级导致110 kV老寨变电站"老王1"跳  相似文献   

6.
文章实现的智能锁控系统可独立运行,也可作为智慧变电站辅助设备监控系统的一部分,与变电站内其他子系统进行有机的整合,实现变电站的智慧运检管理,消除锁控信息孤岛,有效提升变电站运检效率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变电站安全管控水平。  相似文献   

7.
9月3日,广东电网公司下发了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四个供电局中选取的广州瓜岭变电站等5个220kV变电站,深圳桂花变电站等4个110kV变电站作为数字变电站试点工程的名单。  相似文献   

8.
杨星 《农村电工》2014,(5):39-39
<正>由于城区110 kV菜园变电站设备老化严重,为保证城区的可靠供电,山东省单县供电公司决定在菜园变电站东侧新建一座110 kV湖西变电站。湖西变电站110 kV电源进线仍使用原110 kV菜园变电站两路进线,分别为110kV单园线、110 kV白园线,两路进线由架空改为电缆引入湖西变电站间隔。  相似文献   

9.
以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数据来源,将混合遗传算法引入到农村电网变电站规划中。在考虑已有变电站的基础上,对规划水平年新建变电站的选址定容问题进行了研究。经过改进的变电站规划模型和算法适应度函数,能够根据供电区域内的负荷密度动态映射出变电站的合理供电半径约束取值,更适合于农村电网变电站规划。该算法在确定规划水平年新建站方案和划分所有变电站供电区域的同时,通过在染色体编码中计入已有站和控制染色体中已有站基因不参与算法部分环节的方式,给出了已有站的增容方案。算例表明,该模型和算法能较好地解决农村电网变电站规划问题,满足县(市)级电网变电站规划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变电站的供电范围优化应注意以下原则:合理调整容载比范围;线路供电半径应满足末端电压质量的要求;合理调整10 kV线路联络及负载率范围;各变电站供电范围相对独立;结合新建变电站投运和负荷增长,合理调整变电站供电范围;加强中压配电网对上一级电网的支撑。变电站应根据上述优化原则及选定供电区域变电站供电能力现状,采用相应具体措施对的变电站供电范围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无人值守变电站越来越多,它也是未来变电站运行管理的发展趋势。因此变电站站用电系统存在许多隐患,尤其是110kV及以下的许多变电站站用电系统存在的问题,并未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变电站的深入研究,对站用电系统可靠性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于工业用电需求逐渐增强,变电站中的供配电设备的重要性越发凸显。通过变电站,我们可以实现电压的转换,整个变电站供配电线路在电路系统的高效运行中起着关键作用。然而对于35 kV的变电站供配电线路关键技术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分析,对35 kV变电站供配电线路施工总体规划分析、变电站供配电线路施工方法与技术概述、变电站供配电线路施工关键设备检验与安装、变电站供配电线路施工电缆的铺设与验收、变电站供配电线路避雷设备的安装于主要事项进行了分析研究,给出了变电站供配电线路关键内容和结论。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变电站供配电线路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数字化变电站技术的发展是个漫长的过程,我国变电站的使用已经有了漫长的历史,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能的使用越来越多,为了满足目前我国电力企业的需求,变电站技术的提升是必然的。数字化背景下,变电站得以提升。实现了操作有序、自动化、标准化进行,解决了很多繁琐的工序,也大大提高了变电站的功率效率,保证了变电站的有效发展。实现变电站信息化、进行资源共享,这些都离不开数字化的应用,未来的变电站,离不开数字化应用。  相似文献   

14.
无人值班变电站将成为变电站发展的主要方向。在已有变电站“四遥”功能不能完全支持变电站的无人值班的基础上,阐述了新型遥视系统的应用。该文提出一种结合变电小区无人值班变电站现状的遥视系统应用的方案,通过高速网络实现各无人值班变电站的视频的互联,期望突破传统变电站之间没有视频连接的模式,利用安装在站内的摄像系统得到的信息,借助通信网络实现视频信息的共享。  相似文献   

15.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器使用也越来越多,而且用电量日趋升高,因此对变电站的日常维护也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介绍变电站日常维修的重要性、经常出现的问题以及日常处理措施,从提高变电站设备的良好率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为维护变电站的稳定和正常运行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加速了电力设备的更新换代,最近几年来变电站的改扩建工作任务显得尤为繁重,而变电站的改扩建工作并不象新变电站的安装,它的施工全过程必须在运行中的变电站进行,因此对于变电站的改扩建工作中危险点的分析和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该文就220kV马塘变电站35kV间隔改造工程,对现场危险点、源的分析和控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杜靖宇  赵春芳 《南方农机》2019,(13):254-254
随着电气时代的发展,数字化的变电站技术理所当然的成为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电力资源分配自动化技术。文章通过对一次设备进行智能化转变,再配以高效智能的网络化二次设备,根据IEC61850的标准,组成了现代化多层次、智能化、信息化的现代变电站系统。基于变电站数字化的发展趋势,对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的探究性话题显得非常必要。采用数字化技术的变电站,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加快对运行信息的处理。还在很大的程度上实现了变电站经济运行,减少了变电站从建设到运行维护的资金投入。为变电站的运行创造最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实现变电站无人值守的必要条件,该文对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在运行当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说明,并提出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需要改进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是电网中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要想电网能够正常稳定的运行,那么保障变电站的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变电站正常运行工作的主要障碍就是隔离开关出现的故障所引发一系列问题。变电站隔离开关的故障能够影响电网,并带来许多安全隐患。不解决好变电站隔离开关的故障问题,电力企业的整体利益也会受到不良的影响。文章对变电站隔离开关的主要故障类型进行总结和归纳,并对其产生故障的原因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应的有效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20.
变电站的正常运转需要变电站的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将大量的重复性操作用最佳的方案进行处理,展开这项工作需要对变电站进行标准化建设,让变电站的日常工作和设备管理都有一个可以遵循的标准和程序。本文主要阐述了变电站标准化建设现状以及标准化建设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