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诺氟沙星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首次报道了诺氟沙星(Norfloxacin,NFLX)在牙鲆体内的残留及消除规律并建立了组织中NFLX的分离提取及检测方法。以30mg/kg剂量连续5d口服灌胃给药,取血液、肌肉、肝脏、肾脏、鳃5种组织,组织中药物先加入pH7.4磷酸盐缓冲液匀浆,再用乙腈振荡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诺氟沙星的残留浓度,此方法平均回收率71.37%~82.13%,最低检测限达0.005μg/ml。残留研究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5种组织中消除速率快慢不一,肾脏及鳃等非食用组织为诺氟沙星残留的靶组织。若规定可食用组织中的诺氟沙星最大残留限量为50μg/kg,在本实验条件下,建议临床休药期为10d。  相似文献   

2.
首次报道了诺氟沙星在菲律宾蛤仔和海湾扇贝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在水温为(20 ±1) ℃的条件下,菲律宾蛤仔和海湾扇贝的混养系统中,以50 mg/L剂量连续10 d投喂诺氟沙星,取鳃、内脏团、闭壳肌等组织,进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浓度.结果表明:诺氟沙星在3种组织中消除速率快慢不一,鳃为诺氟沙星残留的靶组织.其在菲...  相似文献   

3.
3种药物在甲鱼体内的残留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呋喃唑酮、磺胺嘧啶和诺氟沙星各以3种水平分别混入饲料中投喂甲鱼(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投药饵时间分别为7d和14d。停药后24、72、120和240h分别取血液、肝、肾和肌肉测定药物残留量。结果表明,呋喃唑酮的吸收量甚微,4种样品中均未检出残留,说明该药只适用于肠道疾病的防治;磺胺嘧啶在4种样品中均可检出,在停药后24h,血液中含量最高,然后迅速降低,72h降至最低,240h则不能检出;诺氟沙星的药物残留变化状况与磺胺嘧啶相似。残留排除速度以肌肉中最慢,以停药24h残留量为标准,停药120h磺胺嘧啶残留率为76.8%(1.65-2.37μg/kg),诺氟沙星为46%(0.81-0.93μg/kg);停药240h则分别为25%(0.63-1.11μg/kg)和24.2%(0.35-0.44μg/kg)。血液、肝、肾和肌肉中的药物残留水平随给药量的增加而增加,给药时间的长短对血液中的药物浓度影响不大,但在肝、肾和肌肉中的药物残留则随给药时间的加长而显著增加(P<0.05)。建议饲喂磺胺嘧啶或诺氟沙星的甲鱼应在停药10d后上市。  相似文献   

4.
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相似文献   

5.
水温(28±2)℃时,按20mg/kg的剂量给平均体质量(500±10)g的鳜鱼单次口服乳酸诺氟沙星,服药后0.5、1、2、3、4、6、8、12、24、48、72、96h,分别测定鳜鱼血浆、肌肉、肝脏和肾脏中的药物含量,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药物在鳜鱼体内的代谢消除规律。结果显示,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达峰时间分别为4.333、6、3、5h,达峰质量浓度分别为3.625、2.39、33.089、19.375mg/L,各组织中肝脏吸收的药物含量最高,其次是肾脏、血浆和肌肉;乳酸诺氟沙星在鳜鱼血浆、肌肉、肝脏、肾脏中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2.589、131.652、16.830、30.558h,药物在肝脏中消除速度最快,而在肌肉中消除最慢。以肌肉中药物残留限量为50μg/kg计,建议单次投喂乳酸诺氟沙星的休药期不低于24d。  相似文献   

6.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和残留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高效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概述了国内外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模型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和消除)、生物利用度和残留消除规律等的研究情况,并总结分析了生理差异、药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其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动学和残留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氟喹诺酮类药物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中普遍使用的高效抗感染药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概述了国内外对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包括检测方法、模型研究、药物动力学(吸收、分布和消除)、生物利用度和残留消除规律等的研究情况,并总结分析了生理差异、药理、环境等各种因素对其在水产动物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和残留消除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肾脏23.25h。连续5d以30mg/kg的剂量混饲口灌大菱鲆,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肌肉74.88h<血液98.16h<肝脏186.43h<鳃192.12h<肾脏200.45h。以上研究表明,诺氟沙星在大菱鲆体内的吸收较为迅速,有利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用药。在组织中以肾脏中的残留最为显著。使用诺氟沙星进行大菱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时,至少停药30d后方可上市销售。  相似文献   

9.
该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淡水渔业用水中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3种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残留,建立了检测淡水渔业用水中喹诺酮类抗生素药物的方法。结果显示,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的检出限(按S/N=3计)分别为2.5、1.0、2.5μg/L,定量限(按S/N=10计)分别为5、1、5μg/L。按1倍、5倍、10倍定量限进行加标回收,3种抗生素的平均回收率为76.6%~89.9%,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72%~8.43%。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广州市番禺区淡水养殖水产品中氟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残留量,并对存在的风险点进行预警。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鱼肉中的7种氟喹诺酮类(诺氟沙星、培氟沙星、洛美沙星、氟罗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残留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022年共抽检191个养殖户的315批次水产品,共检出61个养殖户共75批次水产品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未检出超过限量标准的样品。养殖户的检出占比为31.94%,水产品总体检出率为23.81%;主要检出恩诺沙星75批次、环丙沙星16批次,其他氟喹诺酮类未检出。结论:广州市番禺区淡水养殖水产品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主要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情况较普遍,应加强对这两类药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养殖红笛鲷与野生红笛鲷肌肉中雌二醇、孕酮、睾酮三种性腺激素残留量。结果表明,在养殖红笛鲷与野生红笛鲷肌肉中均检出三种激素,养殖红笛鲷肌肉中三种性腺激素的残留量分别是野生红笛鲷的5.39、2.43、4.40倍;野生红笛鲷中的激素残留量较低,但仍能被检出,可能与环境激素有关。实验结果提示,放射免疫分析法可作为水产品中激素残留量的有效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南美白对虾体内药残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养殖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为实验对象,就其体内土霉素等多种渔药残留及分布状况进行研究, 比较不同规格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渔药残留差异,分析渔药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不同部位的残留状况。结果表明在罗非鱼体内已烯雌酚、呋喃唑酮、氯霉素3种渔药未见检出,南美白对虾体内已烯雌酚、呋喃唑酮、氯霉素、(口恶)喹酸和喹乙醇5种渔药均未见检出,而土霉素等常规用药在罗非鱼和南美白对虾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渔药残留量因其规格大小及部位而异,趋势为大规格样品渔药残留量相对较高,在罗非鱼及南美白对虾体内的增长情况与其体重具有负相关性;罗非鱼内脏渔药残留量明显高于肌肉组织,虾头为虾渔药残留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13.
我国渔药质量状况及水产品中渔药残留监控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介绍了我国渔药的产品质量状况,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我国开渔药残留监控的意义,分类研究渔药残留的危害,指明我国在残留监控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应采取的措施,介绍了1999年我国开展渔药残留监控工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14.
比较有机孵化基质对宽体金线蛭卵茧孵化效果和不同开口饵料对苗种生长发育的影响。孵化基质分别为土壤、牛粪有机肥、蘑菇菌渣,开口饵料分别为螺蛳、漂螺。试验结果显示,蘑菇菌渣+土壤组卵茧孵化率高达98.89%,显著高于土壤组和蘑菇菌渣组(P<0.05);幼蛭各生长指标显著高于土壤组、蘑菇菌渣组、有机肥组及有机肥+土壤组(P<0.05);混合组幼蛭各生长指标均显著高于未添加土壤组(P<0.05)。5种不同孵化基质孵化率依次为蘑菇菌渣+土壤>土壤>有机肥+土壤>有机肥>蘑菇菌渣。不同开口饵料的试验比较发现,漂螺组幼蛭成活率为72.50%,显著高于螺蛳组和螺蛳+漂螺组(P<0.05),漂螺组和螺蛳+漂螺组幼蛭体质量显著高于螺蛳组(P<0.05)。生长效果依次为漂螺组>螺蛳+漂螺组>螺蛳组。试验结果表明,蘑菇菌渣可以作为宽体金线蛭卵茧孵化基质;无厣结构的漂螺更适宜作宽体金线蛭幼蛭的开口饵料。  相似文献   

15.
吕丽  郑峻峰  张峰  阎喜武 《鲑鳟渔业》2011,(4):29-32,61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技术检测了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s、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柳蛤Mactra chinene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魁蚶Anadara uropygimelana)体内呋喃唑酮酶、氯霉素酶、恩诺沙星和有机磷的残留。结果表明,所检测的贝类体内均有不同含量的上述几种药物残留,但其残留量均在食用卫生标准的控制下,符合食品卫生安全标准。  相似文献   

16.
吕丽  郑峻峰  张峰  阎喜武 《水产学杂志》2011,24(4):29-32,61
本文应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技术检测了大连地区几种食用贝类(海湾扇贝Argopectens irradias、文蛤Meretrix meretrix、青柳蛤Mactra chinenesis、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和魁蚶Anadara uropygimelana)体内呋喃唑酮酶、氯霉素酶...  相似文献   

17.
养殖大菱鲆使用甲醛残留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针对工厂化养殖大菱鲆大量使用甲醛的现状,研究使用甲醛后对大菱鲆食用安全性的影响。主要通过测定用药后不同时间大菱鲆体内的甲醛残留量,探索甲醛在大菱鲆可食部分中的残留状况。研究发现,用药初期甲醛在大菱鲆体内会有一定量残留,但随时间延长残留量不断下降,在一定时间后大菱鲆可食部分甲醛残留量可以达到未检出水平。试验结果提示,大菱鲆工厂化养殖规范化使用甲醛,在第8天可以达到未检出水平,不会影响产品可食部分。  相似文献   

18.
应用伴刀豆凝集素A、麦胚凝集素、大豆凝集素和荆豆凝集素Ⅰ,检测寄生于金鱼皮肤、鳃和鳍上的多子小瓜虫滋养体糖蛋白残基的种类和分布。研究结果发现,伴刀豆凝集素A和麦胚凝集素免疫阳性染色在金鱼皮肤、鳃和鳍寄生的滋养体上均有分布,麦胚凝集素免疫阳性染色强于伴刀豆凝集素A,未见有大豆凝集素和荆豆凝集素Ⅰ免疫阳性染色。鳃上寄生的滋养体伴刀豆凝集素A免疫阳性染色最强,皮肤次之,鳍最弱。鳍上寄生的滋养体麦胚凝集素免疫阳性染色最强,皮肤次之,鳃最弱。研究结果表明,滋养体有单糖D-甘露糖和D-葡萄糖,以及氨基衍生物乙酰氨基葡萄糖。寄生于鳃上的滋养体D-甘露糖和D-葡萄糖可能较多,寄生在鳍上的滋养体乙酰氨基葡萄糖可能较多。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东山湾生态环境中多氯联苯的残留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东山湾海域的水质、沉积物和养殖贝类中的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残留进行气相色谱法检测,并对其在水域环境及贝类中的残留水平、生态风险及食用安全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 1)海水中PCBs浓度底层高于表层;夏季(8月)高于春季(5月)。总体上,东山湾海水中PCBs浓度的平面分布从湾内到湾外呈递减趋势。底层海水中PCBs与悬浮物浓度之间具有极显著的相关性。2)表层沉积物中PCBs浓度平面分布呈近岸高、湾中部和湾外低的格局;PCBs与总有机碳(TOC)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CBs残留量产生的生物有害效应的风险低。3)养殖贝类体中PCBs的残留量种间差异明显,对PCBs富集能力的大小,僧帽牡蛎、缢蛏和波纹巴非蛤最高,泥蚶和华贵栉孔扇贝次之,菲律宾蛤仔和杂色鲍最低。养殖贝类致癌风险指数在可接受风险范围内,贝类体中的PCBs残留水平居福建省沿海养殖贝类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20.
孔雀石绿对日本鳗鲡的背景污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孔雀石绿和隐性孔雀石绿,研究了水体使用孔雀石绿后,池塘底泥孔雀石绿残留和泥土背景污染导致的鳗鲡肌肉中孔雀石绿的残留和消除.连续使用三次孔雀石绿24 h后,水体中无孔雀石绿残留.池塘使用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导致池底泥沙中孔雀石绿残留,部分采样点检测到隐性孔雀石绿于泥沙中残留.池底孔雀石绿的残留,将导致鳗鲡孔雀石绿在肌肉中的残留,隐性孔雀石绿将长期于肌肉中滞留.孔雀石绿背景污染的池塘,应改造至无背景污染后使用,才能保障鳗鲡无孔雀石绿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