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要综述了草地退化的评估指标、分级标准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对"黑土型"退化草地的分类及分级提出了建议:首先,在退化草地分级标准的制定中,应对各特征参数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从中选出主要指标及其量化范围,再以此制定退化草地分级标准;其次,依据地形条件以及工程治理的需要,将"黑土型"退化草地先划分为三种类型,即滩地、缓坡地和陡坡地,然后再通过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分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为查清贵州省草地资源状况,按照《草地分类》要求及《天然草地退化、沙化、盐渍化的分级指标》《岩溶地区草地石漠化遥感监测技术规程》的分级标准,运用GIS空间叠加技术、监测点数据综合加权、样本点与NDVI建立相关模型,对贵州省区域内草地退化及石漠化状况进行评估.经综合评估,贵州省草地退化已缩减到20%左右,以轻度和中度退化为...  相似文献   

3.
青海省天然草地退化程度分级指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玉春  杜铁瑛 《青海草业》2013,22(1):19-21,32
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草地资源基础数据,参考国内外草地退化的分级标准,初步确定了青海天然草地退化的量化分级指标以及其他的辅助指标,进而将全省退化草地按退化程度划分为轻度、重度、中度3个等级,并指出了3个退化等级的表现特征和退化草地指示植物。  相似文献   

4.
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草地退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态问题之一,特别是新疆天山北坡地区的荒漠草原,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所导致的荒漠草地退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新疆天山北坡荒漠草地退化的现状,在总结了国内外荒漠草地研究概况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对新疆天山北坡地区荒漠草地退化的研究进展;在新疆天山北坡地区的荒漠草地退化研究,近年来主要集中在荒漠草地退化多样性演替、荒漠草地退化特征、荒漠草地退化遥感监测和重牧下抗牧策略等方面;通过以上综述,提出了荒漠草地退化中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的4个问题,包括荒漠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机理、荒漠草地退化评价体系、荒漠草地退化监测体系和生态恢复研究,并对今后该领域的研究做出了进一步的展望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特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了解区域尺度上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特征,在对三江源地区进行多样点采样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地不同土层的土壤物理和化学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不仅草地群落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下降,而且土壤各理化性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容重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碳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显著下降,尤其是0~10cm土层;草地退化加剧导致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对0~10cm土层影响更为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草地轻度退化阶段最高,且受草地退化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总氮与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与绝大部分草地演替阶段的生物量显著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可作为衡量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程度的重要土壤性状指标。人工草地的建植可明显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但短期内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并不显著,极度退化草地的土壤恢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草地退化指标及恢复措施   总被引:28,自引:11,他引:17  
草地退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重要问题,退化后的草地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各国重视的焦点和草原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退化草地形成的原因及其退化草地的诊断与生物环境指标,讨论了退化草地的特点及其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NDVI的藏北地区草地退化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藏北地区为研究区域,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反演草地植被盖度,以植被盖度作为判断草地退化的标准,综合计算藏北地区2000-2010年逐年草地退化指数(grassland degradation index),定量揭示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截至2010年,藏北地区草地退化现状仍然较为严重,退化草地的面积占全区面积的58.2%.其中,重度退化和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19.0%和6.5%,区域草地退化指数为1.97,接近中等退化水平.分区结果显示,藏北地区中部,东部,北部草地退化情况较为严重,均处于中等退化等级,西部地区的退化情况最轻,处于轻度退化等级.分析2000-2010年藏北地区全区及各个分区的草地退化趋势表明,只有北部地区有减缓趋势;2000-2010年间与1981-1985年间对比结果显示,重度退化及极重度退化草地面积比例上升幅度较大.2000-2010年间藏北地区平均草地退化指数为1.84,草地退化等级在轻度退化到中度退化之间波动.  相似文献   

8.
由于人为破坏和自然因素的影响,致使阿拉善盟荒漠草地严重退化,特别是草地植被的破坏,引起生态环境的恶化,对阿拉善盟17万居民的生产生活构成严重威胁,乃至对西北,华北地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文通过对阿拉善盟荒漠草地的退化现状及成因分析,阐述了草地生态建设的意义和对策,对该地区荒漠草地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草业》1999,(2):61-62
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天然草地退化的级别和指标。本标准适用于内蒙古天然草地,包括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低平地草甸。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21草地退化草地植被变得低矮、稀疏,种类贫乏,结构简单,草质变劣,生产能力降低,生态环境恶化的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总被引:25,自引:7,他引:18  
通过对江河源区高寒草甸退化草地现状的调查研究,将这一地区的退化草地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极度退化4类,对不同退化演替阶段的草地采取不同治理措施进行试验研究。最后提出了通过禁牧封育、毒杂草防除和草地施肥的措施进行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的恢复改良。通过建植人工草地和半人工草地的手段恢复与重建重度和“黑土型”退化草地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1.
在地理信息技术支持下,在TM遥感影像解译及野外样地数据验证的基础上,研究了草地退化(包括沙化、盐渍化)遥感调查分级指标,进行了内蒙古草地退化调查与遥感制图,掌握了全区草地退化(包括沙化、盐渍化)的程度、分布及动态数据,为今后开展草地生态状况提供可操作的监测方法。  相似文献   

12.
青海省三江源草地生态退化成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实地调研,主要对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的成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于该研究区域草地的退化都具有作用和效力,只是作用方向不同。然而,最终导致该地区草地急剧退化的主导因素为人为因素(人口增长、牲畜超载严重、经济活动等),尤其是超载过牧,迫使草地大面积退化、沙化、荒漠化,再加上鼠虫害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则进一步加快草地退化的速度。  相似文献   

13.
参考青海省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野外调查资料,结合2007年第二次草地资源调查时获取的最新数据,从退化草地面积、草地类鲜草产量初步对全省天然草地进行了退化趋势的分析,认为青海省天然草地的退化趋势始于上世纪70年代,但退化程度不明显。最近30年来,天然草地的退化速率明显加快,尤其是地处"三江源区"的天然草地,是全省退化扩展速率最快的地区。其原因,主要是人为活动和气候因素所致,自然因素对天然草地的影响是渐进式和缓慢的、不易察觉的一个过程,远不及人口和牲畜数量的增加、长期超载过牧等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干扰对草地动态演替产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更为严重。但自然因素对天然草地的影响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同仁县草地退化的原因是由自然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人畜活动、气候变化以及鼠虫害的共同作用导致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草地退化。论述了同仁县草地退化的现状及原因,提出了改善该地区草地退化的对策及措施,以期为同仁县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赵雪雁 《草业学报》2007,16(6):113-120
利用草地退化遥感数据、草地退化普查资料以及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定性与定量角度全面系统地分析了高寒牧区玛曲县草地退化的人文因素。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玛曲县草地退化与人口、经济发展、过度放牧、制度低效和牧民经营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这些因素深刻影响着玛曲县的草地退化。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玛曲县草地退化的因素可归纳为人口经济发展因子、载畜因子和牧业结构调整因子,各因子对草地退化的影响大小不同,其中,人口经济发展因子和载畜因子与草地退化呈正相关,牧业结构调整因子与草地退化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海西州草地退化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草地畜牧业是海西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而草地因各种因素严重退化,产草量下降,严重制约着海西地区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为防止草地退化,保护好现有植被,维护生态平衡,需要进一步加强政策落实,加大草地建设投入力度,改变传统的放牧方式,确保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造成青海省高原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阐述了气候变化、人为因素、草地管理和野生动物四个方面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退化高寒草地现状诊断分级和退化高寒草地治理轻简实用技术研究基础上,综合考虑川西北高寒草地当前生产力水平、不同类型草地的生态定位和发展潜力、国家政策导向、草地使用传统习惯、技术成本和推广难易等因素,集成形成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效果好、易推广的高寒草地分类分级治理技术。  相似文献   

19.
内蒙古天然草地退化成因的多因素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选取内蒙古草地典型草原、草甸草原及农牧交错带典型区,通过对区域内影响草地退化的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以草地退化面积为参考数列,以牧草生长季积温、降水变率和年大风日数等气候因子,草地超载比例、人工种草与围栏草场面积、年割草量、畜棚与畜圈面积和牧民人均收入等人类活动因子作为比较数列,对草地退化进行了多因素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客观、定量地揭示了草地退化与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受损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胁迫的结果,人类对草地的管理方式对草地生态系统具有巨大影响,人类可以通过多种管理措施来减轻牲畜对草场的压力,积极解决人与资源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1990~2021年草地退化评价相关的688篇核心期刊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功能,在系统梳理我国近三十年草地退化评价研究进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演进过程。结果表明,1990~2021年我国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核心内容是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已有评价指标中植被指标占56.5%、土壤指标占43.5%,此外草地退化评价方法、草地退化原因和退化草地修复措施也是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草地退化评价研究热点最初为草地退化内涵与草地植被恢复,到2010年前后为评价方法更新与指标体系完善,近几年则为草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与草地生态系统养分平衡与循环过程研究;草地退化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单独以植被或土壤为指标的单项评价,以及涵盖生态、生产、生计指标的综合评价,其中,生态指标主要包括植被、土壤指标,生产力指标包括草地生产力、草场载畜量,生计指标包括牧户感知与生计水平;草地枯落物作为草场放牧强度划分指标已被提出,由于放牧强度与草地退化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枯落物积累量作为草地退化指示指标的意义不可忽略,并急需明确不同退化程度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