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土丘陵区侵蚀沟沟坡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部位,该部位主要的水土流失控制方式是营造沟坡水土保持林.在宁夏南部山区,侵蚀沟沟坡水土保持林营造中主要整地方式是鱼鳞坑整地,配置树种以沙棘、山桃、柠条、马茹刺等小灌木为主.现从整地、树种选择、林分配置、抗旱栽植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侵蚀沟沟坡造林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高原山地综合地域的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演变规律,揭示其水土流失敏感性状况,以承德市为研究区,基于USLE模型选取评价因子构建水土流失敏感性指数模型,并借助ArcGis 10.2平台评价2009年、2013年和2017年承德市水土流失敏感性。研究结果表明:(1)影响承德水土流失敏感性变化的主要因子是降雨侵蚀力和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2)轻度、中度敏感是承德水土流失敏感性的主要表现;且敏感性等级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弱是其主要变化趋势。(3)近年来,承德水土流失敏感性整体呈上升趋势,以轻度敏感上升至中度敏感为主,且敏感性上升速度有加速趋势。(4)承德南部地区,由于山高陡峭和土壤可蚀性、降水、植被覆盖因子的影响,其水土侵蚀敏感性较高,属于水土流失重灾区。针对以上情况,结合承德实际情况,特提出两点建议,以期为承德市建立生态环境预警机制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措施提供思路,为承德市国土空间格局优化、制定管控机制和保护性开发措施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土壤侵蚀方程(USLE)为理论基础,选取影响因子构建指标体系。借助ArcGIS平台评价2000年、2010年、2020年的阜平县水土流失敏感性,并利用危险性指数来表征敏感性大小,从而探究阜平县水土流失敏感性时空演变规律,对生态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如下:降雨侵蚀力与植被覆盖度是影响水土流失敏感性分布的主导因素;2000年至2020年研究区域的敏感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危险性指数依次为4.37、3.64、4.28;阜平县水土流失敏感性变化最强烈的地方为史家寨乡,其次是夏庄乡、砂窝乡,危险性指数依次为5.42、4.87、4.52,平阳镇危险性指数最小为1.48。  相似文献   

4.
利用闽北地区9个气象站点1981-2010年30年的逐日降雨资料,研究了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闽北地区雨季分明,5-6月是梅雨季,占全年降雨量约35%;多年平均降雨量总体上表现为由中心向四周递增的趋势,其中,位于西北部的光泽县和武夷山的降雨量较为集中,而东部的政和县则年平均降雨量最少,仅为1628.2mm。(2)从降雨侵蚀力上看,闽北地区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为12567.88 MJ·mm/(ha·h),最大值出现在东部的政和县,为20700.59 MJ·mm/(ha·h)。(3)除政和县外,其他区域降雨量的时空分布大体与降雨侵蚀力的分布相一致。政和县多年平均降雨量在各区域中最少,但降雨侵蚀力却最大。因此,政和县在今后土地利用规划时,要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减少降雨侵蚀所带来的土地退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调查及资料统计,对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进行研究,以期了解该区种子植物区系的起源、组成、性质和特点。结果表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种子植物71科240属454种,其中,裸子植物1科3属9种,被子植物70科237属445种。研究区按科的分布型统计,可分为6个类型,世界分布型含有34科(包括175属328种),热带分布类型共16科(包括20属30种),温带分布类型共21科(包括45属96种)。从科的地理成分看,该区植物区系以温带性质的分布型科为主体;该区属的地理成分可划分为10个类型,以温带分布类型占绝对优势,温带分布类型共计174属,占总属数的72.50%,为该区的种子植物区系的主要地理成分。  相似文献   

6.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恶化是我国面临的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类型复杂、分布范围广,尽管我国已经运用一些方法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进行预报及防治,但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3S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使其成为检测与调查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将3S技术充分运用于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中。下面论述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概念、3S技术的定义及3S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方面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杨文勇 《现代园艺》2015,(6):122-123
水土流失是受水力、重力及其他外力作用影响,水土资源及土地生产力受到破坏,进而影响生态环境与人们的正常生活。水土流失具体含有土地表层侵蚀与水损失。土壤侵蚀指土壤受到重力、风力及水力因素作用,被破坏并产生沉积的过程。主要论述了水流失的定义、土壤侵蚀的特征、水流失的危害、特点及土保和水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侵蚀坡地龙眼园套种绿肥的综合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东沿海地区山地坡度较大 ,水土流失严重 ,导致果园土壤不同程度受到侵蚀。近年来 ,在龙眼开发性生产中 ,虽然重视了水土保持工作 ,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培肥地力措施 ,致使许多侵蚀坡地龙眼园的地力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导致龙眼树早衰 ,产量、品质、效益受到很大影响。为此 ,我们从 1999— 2 0 0 1年连续 3年对侵蚀坡地龙眼园进行套种绿肥试验 ,旨在探索套种不同绿肥对改变侵蚀坡地龙眼园土壤理化性状、提高树体营养、增加龙眼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的综合效应 ,为选择合适的绿肥和侵蚀坡地果园的持续利用与发展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材…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甘肃陇南蘑菇中毒事件发生较为频繁,对该地区物种多样性的代表性区域--尖山自然保护区分布的毒蘑菇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其从形态特征上进行了描述,对其中毒类型做了归纳。结果显示尖山常见的毒蘑菇有淡红鹅膏、灰鹅膏、毒红菇、马鞍菌等12种。其中毒类型主要为肝脏损害型、肠胃炎型以及精神神经型。本研究将对甘肃陇南地区的毒蘑菇中毒防治工作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杨宁  李晶 《现代园艺》2012,(17):52-53
水和土壤是一切生物繁衍生息的根基,更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黄土是第四纪时期形成的陆相淡黄色粉砂质土状堆积物。中国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广的国家。由于黄土高原上不尊重自然规律地开发水土资源,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本文从概念入手,分析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水土流失现状,提出合理化环境景观设计建议。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花卉产业已初具规模,形成以鲜切花为主体,盆花、盆栽观赏植物、绿化苗木及地方特色花卉等多类型、多品种并存共同发展的局面。区域布局已成雏形,主要品种和拳头产品具有一定市场竞争力。企业结构和功能定位逐步完善,从分工上看,既有花卉生产、种苗种球繁育企业,也有园艺工程、设备生产企业。还有花店、花市等相关服务性企业.从经济成分看,以民营企业和国营企业为主,国有控股、参股企业次之,外商投资、合资企业也占有一定比例。但是同哥伦比亚、肯尼亚、荷兰等世界花卉生产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花卉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定差距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化水平偏低、科技水平偏低、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产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等。  相似文献   

12.
四川丘陵区为紫色土壤,雨热同季,水土流失严重,坡耕地土层薄,一般在10~20 cm,土壤熟化度不高,耕层粘粒含量少,多呈现石骨子沙壤土类型.其特点是土壤保水、保肥性差,遇大雨易受冲刷,造成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13.
贵州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全地表网格采样法,贵州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为单元,研究了沙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及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小流域土壤有机质、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含量较高,达到了中、高肥力水平;而全氮、全磷、全钾都处于低、很低的肥力水平上.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养分含量也不同.有机质的含量为人工草场>灌丛地>坡耕地>人工疏幼林地>荒草地,有效氮含量变化趋势是人工草场>灌丛地>坡耕地>荒草地>人工疏幼林地,有效磷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全磷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坡耕地>人工草场>荒草地>灌丛地>人工疏幼林地,有效钾的分布规律是人工草场>坡耕地>灌丛地>荒草地>人工疏幼林地,全氮与全钾的含量与土地利用类型关系不大.总体上看,人工草场的养分含量最高,人工疏幼林地的养分含量最低.从变异程度上看,所有的养分都属于中等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14.
生物覆盖对黄土高原旱地果树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和山地占70%以上,常年干旱少雨,水资源较少,且水土流失严重。果树大部分布在干旱丘陵、山地,其中太行山为山西果树的主要分布区,其海拔、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极有利果树的生长发育。但目前由于缺乏以保水为中心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5.
北方山区梨和山丁子野生资源保护丁立华,石庆龙一、野生资源分布概况:我国北方山区,半山区及丘陵地带的野生砧本类的资源,经过近几年的调查和多方考证,从地理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北纬41°30'~47°25',东经120°~135°之间,即北方的黑龙江、吉林...  相似文献   

16.
茄子的营养与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玲 《蔬菜》2000,(12):35
茄子原产于东南亚、印度一带,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在我国的栽培也达2000年之久。茄子是以浆果为产品的草本植物,适应性强,栽培管理较简单,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但以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产量的74%,欧洲次之,占14%左右。我国的茄子栽培最为广泛,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其种植面积相当大,供应期很长,为夏季主要蔬菜之一。 茄子的种类很多,从颜色上分,有黑茄、紫茄、绿茄、白茄以及许多中间类型从形状上分,有圆茄、卵圆茄、灯泡茄、长茄等。 茄子果实鲜嫩可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每100g可食部分含蛋白质2.…  相似文献   

17.
刘美勤 《花卉》2016,(12):73-74
本文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植被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植被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从低处向高海拔处依次分布着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山地矮林和山地草甸等主要植被,其中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是保护区的主要植被类型,占到保护区总面积的85%以上。此外,本文对保护区内的植被类型和特殊的植被分布情况如"旗冠树"、"不老松"等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以全面揭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内植被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8.
刘艳 《现代园艺》2023,(8):143-147+150
深入探究罗霄山区2020年土壤侵蚀特点,能够为区域土壤侵蚀防治及未来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提供依据。以罗霄山区为研究区域,借助RUSLE模型、Arcgis 10.6软件,基于土地利用数据、降雨量数据、土壤数据、DEM数据以及NDVI数据,分析研究了罗霄山区的土壤侵蚀量特点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罗霄山区2020年土壤侵蚀面积约3.19万km2,占总面积5.16万km2的61.82%,每年土壤侵蚀总量为3445511.24万t,平均土壤侵蚀模数10954.96t/(km2·a)。(2)侵蚀面积排名前6的分别为宁都县、兴国县、遂川县、赣县、于都县、会昌县,侵蚀面积分别为4036.87km2、3212.34km2、3100.88km2、2974.13km2、2904.51km2、2715.42km2。(3)桂东县极强烈侵蚀等级的面积最大,同时,土壤侵蚀表现为极强烈的地类基本分布在林地、草...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干巴菌的分布及其在分布区内的植被类型,查清了干巴菌主要分布于针叶树林中,尤以云南松林内分布最多,但也分布于纯的栗树林中。通过对于巴菌生境中土壤微生物的分析,结果与宏观调查一致:其生长土壤较为贫瘠,是一种菌根菌。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方差/均值比率法测定了鹅膏属种群的分布格局类型。结果表明,47个鹅膏属种群,有1/4属于集群分布类型,有3/4属于随机分布类型。随机分布的种群其聚集强度指标扩散型指数、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标和平均拥挤度多对1.0没有显著的偏离,负二项参数则较大;而聚集分布的种群其聚集强度指标则符合聚集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