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张丹 《现代农业科技》2008,(12):346-346
分析了实现山区资源开发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条件与指导思想,对黄山市山区林业资源概况及其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介绍,并提出进一步合理利用当地山区资源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基于云南省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坝区地类面积调查核定成果,首次测算了云南省山区土地利用现状分类面积;进而从土地利用结构、土地利用程度和土地开发利用潜力3个方面分析了云南省山区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为合理利用全省山区土地资源提供了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3.
宁南山区草原建设由于存在诸多问题,致使草原建设举步维艰、长期徘徊不前。通过对宁南山区草原建设存在问题的探讨,提出了具体对策,以期对宁南山区乃至同类地区草原建设、草原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植树造林能够有效地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还能对山区的荒废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减轻环境的压力,防止山区自然灾害的发生,所以要注重山区植树造林技术与管护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经调查祁连山区分布的柴胡属药用植物种质资源有8种,本文较全面的论述了柴胡属8种药用资源在祁连山区的分布、生态学特性、化学成分及其在药用、饲料等领域的利用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湘西武陵山区有各类天然草地185万多公顷,为湖南省草地面积的29%.是湖南省畜牧业重要基地之一。本文通过湘西武陵山区的生态条件和草地资源的分析,探计了合理利用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最近怀柔县调查表明,平原与山区乡镇农民富裕程度的差距拉大。这虽有客观原因,但主要原因之一在于山区农民主观因素方面。据此提出以下对策:解决山区村级组织建设问题;促进高效合理利用资源;变换工作角度,抓中间整体推进;抓强乡促富民;加快培育社会化服务组织。  相似文献   

8.
张红  李卫兵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655-4657
以湖北省崇阳县为例分析了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优势和劣势,肯定了充分、合理利用丘陵山区的独特资源,灵活多样地发展现代农业的几种类型,提出了转变观念,坚持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加大投入,坚持用现代标准装备农业;实施项目,坚持依托国家宏观政策改造农业等丘陵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王丽娟 《浙江农业科学》2022,63(10):2204-2207
广大山区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山区接轨现代化、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在于发展山区经济,关键在于资源的合理开发与高效利用。本文根据山区在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程度、利用效率和利用效益等方面的异质性,总结凝练了4种针对不同山区类型的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模式,同时选取江山市清泉村、临海市羊岩山、开化县上安村和杭州市临安区白沙村等较为典型、取得一定成效、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共同富裕案例,拟从农业资源开发利用视角探索山区共同富裕的一般规律和实现路径,为浙江省乃至全国推动共同富裕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贫困山区经济,消除贫困,须协调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云阳县山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云阳县山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对策,以实现云阳县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宁县农村产业结构存在的产业优势不突出、农民收入不稳定、资源利用不充分及生态环境不平衡等主要问题,分析了兴草业、建枣园、办羊场三大主导产业和发挥无污染、无公害传统产业优势的调整对策,对合理利用山区资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摆脱贫困落后面貌,建设生态特色农业县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由于山区降雨量大、土壤抗蚀性差,以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等原因,福建省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因此,开展福建山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但山区水土流失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注重发挥绿色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探索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梳理归纳了山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的农...  相似文献   

13.
在乡村振兴这一战略大背景下,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土地流转有着同样的重要性,开展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经营是现代农业的一大趋势,但是山区与平原地区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它的不合理流转会带来保护与利用的矛盾加大。本研究通过对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流转现状的调查,发现在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流转数量少、难度大,农户流转意识不强,无法进行大规模化的土地利用等问题。影响土地流转的因素包括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农户自身观念以及传统文化等等。建议合理利用好传统文化对传统村落土地有效利用的积极影响,土地流转要因地制宜,加强引导和保障农户权益并且重视传统文化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山区传统村落土地才能更好地有效利用和健康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该项技术可以突破山区资源环境限制的瓶颈,解决“菇瓜争地”的矛盾,进一步优化和合理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湖北省西部房县的气候条件,为合理利用山区气候资源,提出了对山区农业生产发展有推广价值的作物布局意见和优化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插甸乡属于典型的高寒、冷凉、民族、山区为一体的山区乡,多年来一直只种植一季玉米或马铃薯,马铃薯收获后大部分土地闲置或种植一部分饲草。近2年来在马铃薯收获后种植高山反季豌豆苗,把空闲的土地合理利用起来,变特殊的气候劣势为优势,实现有限的土地增值、增效,提高农民收入,使广大山区农民尽快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17.
秦巴山区位于中国秦岭与大巴山之间,地域辽阔,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景观特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如何在西部大开发中可持续地利用山区自然资源,是山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必然面临的问题。而人和自然资源是研究山区人地系统经济发展的理想切入点。发展特色经济是地区优势发挥的动力,特色经济是山区发展的重要途径。镇巴是秦巴山区的一个国家扶贫农业县之一,人口多且经济落后是事实。大力发展山区传统产业、合理开发山区资源、引导第三产业是镇巴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以陕西省汉中市镇巴县为例,探讨山区特色经济及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晋中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及土地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要加强土地宣传教育,树立土地忧患意识;合理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山区土地利用率;集约利用城镇土地,开展土地整理;重视环境治理,提高土地质量。  相似文献   

19.
针对河池市喀斯特山区农田一年一熟、低产低收的种植模式,2003年以来在岩溶山区的稻田实施了“超级稻-油葵-萝卜”高产高效栽培课题研究,经过3年的示范,探索出一条“资源合理利用、粮经高效搭配、农田多熟增收”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水土保持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持、改良与合理利用山区、丘陵区、风沙区的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良好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