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1991—2005年期间对青海省牛羊吸虫感染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15年间肝片吸虫发病羊111299只,发病率为11.03%,死亡4323只,致死率为3.88%;双腔吸虫病发病羊48630只,发病率4.30%,死亡6863只,致死率为14.11%。肝片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有明显的季节性,病畜和带虫动物是该病的感染源。双腔吸虫是我省优势虫种,全省各地牛、羊普遍感染,灌木草甸草场、沼泽草场双腔吸虫感染严重。吸虫病多发在成年牛羊,没有品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肝片吸虫病是一种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人和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所致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1]。该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和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  相似文献   

3.
正肝片吸虫病能引起牛羊慢性或者急性肝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导致病畜消瘦,生产性能下降,特别对幼畜和绵羊危害严重,感染后大批死亡,给牛羊养殖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1病原该病原属于片形科片形属肝片吸虫,有两个种,为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肝片吸虫为大型吸虫,成虫雌雄同体,扁平叶片状,新鲜虫体呈棕红色,固定后为灰白色。寄生于羊、羊、象、鹿、猪、马、兔及人的肝脏胆管。虫体大小:20~40mm,宽  相似文献   

4.
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主要是由肝片吸虫寄生在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内引发的。该病的感染率高,发病率为10%~100%,能引起急性、慢性的肝炎或胆管炎,并可继发全身的中毒和营养障碍,不仅影响羊的生长发育,而且导致羊的生产性能显著降低,病情严重者能够引起羊只的大批死亡,危害非常严重。在充分查阅资料和调研的基础上,阐明肝片吸虫的发育特征、对羊致病的危害性与规律,并提出预防和治疗的措施,以供养羊户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肝片形吸虫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虫体寄生于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以致死亡。2012年7月5日本园1只3月龄骆驼突然死亡,剖检发现肝脏寄生大量肝片吸虫。因江西地区为肝片吸虫多发地,综合流行病学和剖检结果诊断为感染肝片形吸虫致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肝片吸虫病是牛羊主要寄生虫病之一。肝片吸虫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继发全身中毒和营养障碍病症,常引起牛羊的大批死亡。肝片吸虫病常流行于河流、小溪附近和低洼潮湿地带。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为椎实螺。  相似文献   

7.
<正>片形吸虫病是一种发生较普遍,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该病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所致,严重时伴有全身中毒和营养不良。生长发育受到影响,肉品质显著降低,大批肝脏废弃,甚至引起大量羊只死亡,造成很大经济损失。羊肝片吸虫病又名羊肝蛭病,是由肝片吸虫引起的羊寄生虫病。肝片  相似文献   

8.
<正>肝片吸虫属于片形科片形属,其发育过程需要中间宿主椎实螺。羊肝片吸虫病是肝片吸虫寄生在羊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有发育障碍和全身性中毒的现象,是危害羊的最为严重的蠕虫病之一。其中羔羊和成年绵羊感染率最高,可引起大批死亡,对养羊业危害相当严重[1]。笔者在2015年遇到一例典型的绵羊肝片吸虫病,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最后采用中医辅助西医的疗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现将该病的诊治体会报道如下,供广  相似文献   

9.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羊肝脏胆管内,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及营养障碍等症状的寄生虫病,该病可导致山羊大批死亡。2003年7月清流县林畲乡向阳村张某饲养的31只山羊发生羊肝片吸虫病,我们采用连续驱虫方法治疗,除在治疗前已经死亡5只外,没有继续发生死亡,现将这一起山羊肝片吸虫病的诊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才旦加 《畜牧与兽医》2012,44(8):101-102
<正>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和大片吸虫(F.gigantica)寄生在牛羊等动物肝脏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以急性或慢性肝炎或胆囊炎为主,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为特征的寄生虫病。该病常呈地方性流行,致使患畜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甚至引起患畜死亡,给畜牧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为进一步摸清绵羊肝片吸虫流行病学,为高寒牧  相似文献   

11.
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感染引起的一种主要发生于反刍动物的寄生虫病。该病一旦发生,极容易导致牛羊出现肝炎以及胆管炎,进而对牛羊的身体造成较大的威胁。肝片吸虫病是牛羊养殖过程中较为常见并且严重的一种寄生虫病。本文就该病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希望能够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是由肝片形吸虫寄生在羊肝脏胆管引起的一种蠕虫病,以破坏动物肝脏、胆管,引起急性、慢性肝炎、胆管炎为特征。多呈地方性流行,是当前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内寄生虫病。1基本情况2013年12月,我区某养羊户饲养绵羊123只,有23只1~2岁的羊只出现食欲减退、被毛粗乱、黏膜苍白、消瘦贫血、眼睑、胸前及腹下出现水肿,便秘与下痢交替发生,死亡4只。请求笔者帮助诊断治  相似文献   

13.
<正>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虫病,是由于肝片吸虫或大片吸虫寄生在牛、羊肝脏及胆管中,机械地引起肝炎和胆管炎等疾病,造成牛羊消化不良、全身性中毒和营养性障碍,使幼畜生长发育受阻,导致大批死亡,使役畜使役能力降低,肉用和乳用畜产品数量和质量下降,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正>家畜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引发的家畜寄生虫病,该病是牛羊吃了附着有囊蚴的水草感染引起,临床症状为病牛羊逐渐消瘦,彼毛粗乱,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放牧时患病牛羊喜欢啃土,拉稀拉出黑色粪便,粪便有时带血,一般发病20~30d左右,全身中毒而死。因此,加强该病的防治尤为重要。1病因分析1.1气候及环境因素该病多发生在初春秋末季节,此时气候寒冷,牧草干枯,牛羊体弱消瘦,抵抗力差,是肝片吸虫病高发期,在低洼和沼泽,  相似文献   

15.
羊肝片吸虫病的诊 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肝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片形属的肝片吸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中所引起的1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本病可引起羊急性、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障碍,使羊生产性能下降,幼羊可导致大批死亡,给养羊业造成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2011-2012年,笔者治疗羊肝片吸虫病26例,治愈25例,治愈率96%,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该病的诊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正>蒙古野驴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濒危动物。成年体重约250公斤,寿命25-30年。分布于中蒙边界的高海拔地区。肝片吸虫主要感染牛羊骆驼等反刍动物,虫体寄生于胆管,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以致死亡。2016年8月12日本园1头28岁蒙古野驴经治疗无效死亡,剖检发现大量肝片吸虫。因江西地区为肝片吸虫多发地,综合发病经过流行病学和剖检结果诊断为感染肝片吸虫致死。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该蒙古野驴为雌性,  相似文献   

17.
1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是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并继发中毒和营养障碍。该病是牛、羊最主要的寄生虫病,常引起幼畜大批死亡。肝片吸虫外观呈扁平叶状,体长21~41毫米,前端有头锥,上有吸盘,后方有腹吸盘。由于羊吞食囊尾蚴的时间和数量不同,可引起急性型或慢性型两种表现,急性型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沉郁,全身可视黏膜苍白或黄染,食欲明显减退,腹泻,触诊肝区疼痛,重症者多在数天内死亡。  相似文献   

18.
肝片吸虫病又叫肝蛭病,主要是由肝片吸虫和大片吸虫寄生在牛、羊肝脏及胆管中,使牛、羊消化不良、生长发育受阻,引发肝实质炎、胆管炎和肝硬化等病变,并伴发全身性中毒和营养性障碍。当呈地方性流行时,对牛、羊,尤其是幼畜危害相当严重,常引起大批死亡,使役畜役用力低,乳用畜产奶量降低10%以上,屠宰畜大批肝脏报废。1肝片吸虫的病因1·1病原与流行病学本病流行于潮湿多水地区,多雨年份流行严重。急性者多发生于秋季,慢性者多发生在冬春天寒、枯草的季节。肝片吸虫呈淡红色或略带灰褐色,虫体扁平,形状似柳树叶,长20~30 mm,宽8~10 mm;大片吸虫…  相似文献   

19.
<正>羊肝片吸虫病又称为肝蛭病,是由于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的肝脏和胆管内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寄生虫病,该病是危害我国牛羊养殖产业的最重要的寄生虫病之一,对畜牧业可以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肝片吸虫属于吸虫纲片形科片形属,虫体外观扁平呈叶片状,新鲜的虫体呈现棕红色、透明,主要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肝脏胆管和胆囊内,在临床上可引起慢性或急性肝炎和胆管炎,同时还可以  相似文献   

20.
羊肝片形吸虫的虫体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中,该病常呈地方流行,能引起羊急性或慢性肺炎和胆管炎,并伴发全身性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相当严重,可引起羊大批死亡.在其慢性病程中,可使羊消瘦,发育障碍,生产力下降,病肝成为废弃物,羊肝片形吸虫往往给羊的饲养者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