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建湖县恒济镇以科技示范户、专业户和乡土能人为主体,以农民为对象,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技协会通过办基地、组织生产等,大面积地推广应用先进农业技术和引进良种,引导农民朝生产集约化、经营市场化、管理科学化、制度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农技协会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排头兵”。  相似文献   

2.
《农村科学实验》2007,(5):M0002-M0002
“知识就是力量”,这话一点不假,这期我们介绍的二十道沟村的农民朋友就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镇党委和县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成立了农技协。[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惠农兴村计划”,浦北县创建了新型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党群致富联合体。“党群致富联合体”和农技协共有620个,会员5.8万人.其中党群致富联合体523个.会员4.9万多人.2007年上半年会员人均纯收入4905元.比非会员农民增收2830元。开辟了农村产业化的新路子.实现了农村党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技协大发展。  相似文献   

4.
伊通农技协联合会是集农业技术推广、科普宣传、新产品、新项目的示范与应用以及为农民产前、产中和产后提供各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服务组织,他们已经为伊通农业生产增添了累累硕果。伊通农技协联合会在长期的实践摸索中发现,发展科技农业首先要用科技武装广大农民的思想。为此农技协多措并举抓宣传,为农民  相似文献   

5.
农技协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民为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市场经济的需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组建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广大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对于农技协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优势和服务功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6.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诞生于上世纪改革开放的初期,是我国农村适应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以科技示范户、生产专业大户和经营大户为核心,由广大农民群众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自愿组织起来的农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这种组织的显著特征是:“民办、民营业、民受益”,具有松紧适度的组织形式,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廉价有效的服务功能和广泛的适应性,受到了全国农民的拥护和欢迎,成为推动“三农”工作,加快推进城乡科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我国农业、农村改革过程中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的又一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7.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兴起的,按业缘关系由农民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新型民间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农技协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灵活的机制,广泛的适应性,在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等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长白县马鹿沟镇二十道沟村位于鸭绿江上游,全村206户,740人。近些年来,二十道沟村在镇党委和县科协等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协助下。成立了农技协组织,并利用农民夜校和农函大等阵地,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素质入手,立足实际,广泛而系统地组织开展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并建立各种科技试验基地,把学习科学技术与开展各种技术服务与技术推广应用有机结合,有力地推动了全村经济的长足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素质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农技协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作用,对其在培育新型农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对完善农技协在新型农民培育中的作用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技协是科协系统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基层组织,在宣传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学习、应用、创新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技协是把农民、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等联合起来最有效、最节约的组织形式,是科协系统参与城乡统筹的得力抓手。因此,双流县科协始终把加强农技协工作,发挥农技协作用作为科协系统服务经济建设,服务城乡统筹,服务农民群众最重要的工作手段常抓不懈。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11.
农技协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农技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有效地把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传达给会员和农民,引导农民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脱贫致富,促进了农村稳定、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技协是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经济的必由之路,并将真正形成农业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经济发展的支柱。  相似文献   

12.
农技协是科协系统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最基层组织,在宣传农民、发动农民、组织农民学习、应用、创新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技协把农村的各类乡土人才、技术能手和能工巧匠聚集起来,上联科研院所、大专院校、  相似文献   

13.
要使基层农技协自生而不自灭.在生存中发展壮大。在社会上占有一席之地,而被社会认可,受到农民群众拥戴.必须在实际运行中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14.
元谍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以市场为导向,实施产销一体化经营,实现了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  相似文献   

15.
为发展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为农民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近日柘荣县成立了乡镇农技协会,现有会员463人。 农技协会的成立将缓解农村中缺技术、缺信息的状况,乡镇成立农技协会,并逐渐向行政村延伸,同时成立了31个村级农技协  相似文献   

16.
<正>本报讯近日,首家施可丰金穗惠农通服务站在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团林供销社正式揭牌运营,当日团林镇的广大农民朋友便可以在家门口用农业银行卡刷卡购买化肥、农药及办理存款、转账、理财、交费等各种银行业务。该惠农服务站的运营标志着施可丰公司开始涉足金融领域,开辟了一条"银企商"三家联盟,共同服务三农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7.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合作社法》)的颁布实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一件大事,对于促进农民合作组织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合作社法》还不够细致和完善,大家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看法,但是对《合作社法》的积极作用我们要给予充分肯定。第一,《合作社法》的颁布对农技协实现二次创业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遇。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起步于1982年,在市科协主持下,成立了晋宁上蒜乡段七油菜研究会、富民县养禽协会等我市第一批农技协。此后农技协迅速发展,26年来几经起伏,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273个协会,其中市农技协联合会一个,共有会员32591人;农技协会数及会员数已分别占全市农合组织337个、47344人的81%、68.9%,  相似文献   

19.
全面深入推动农技协转型升级,带领农民增收,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20.
全面深入推动农技协(1)转型升级,带领农民增收,在农民科学素质提升、创新驱动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