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徐国华 《当代农业》2011,(17):42-42
仔猪在秋季容易患黄、白、红三痢,分别是由溶血性大肠肝菌、致病性大肠肝菌以及C型产气荚膜菌引起的,均会引起仔猪的严重腹泻,并会导致病猪的高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秋季天高气爽,人的食欲提高,多食暴饮易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易引起腹部着凉,致使肠蠕动增加而导致腹泻,预防秋季腹泻重在保养脾胃,特别在秋季病菌繁殖快,食物易腐败,这是急性胃肠病的高发期。  相似文献   

3.
《中国畜禽种业》2008,4(4):53-53
1.食盐含量过高。为增强食欲.防止啄羽、啄肛等现象发生.在鸡饲料中添加了过多的食盐.使鸡饮水过度,常会出现强烈腹泻。另外,鱼粉的添加量过大或添加的鱼粉本身含盐多,也容易导致饲料中的食盐含量过高.引起蛋鸡腹泻。  相似文献   

4.
《当代农业》2010,(19):45-45
秋季禽腹泻的内因是酶在畜禽肠道内的发育成熟期活性较差.但营养需要相对较高.肠道负担重。造成胃肠道调节机能差。免疫机能也相对不成熟:外因是忽冷忽热.致病微生物的大量增殖.秋季家禽更易慈肠道疾病.  相似文献   

5.
仔猪在秋季容易患黄、白、红三痢,分别是由溶血性大肠肝菌、致病性大肠肝菌以及C型产气荚膜菌引起的,均会引起仔猪的严重腹泻,并会导致病猪的高死亡率。一、仔猪红痢1.症状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又称仔猪传染性  相似文献   

6.
一、细菌性腹泻 1.症状秋季天气忽冷忽热.造成肠道调节机能差.致病微生物大量增殖,引起腹泻。鸡群精神状态尚好.但生长缓慢.鸡冠苍白.部分鸡表现为拉白色条状或粘液状粪便.粪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粪便颜色微黄。个别鸡出现精神沉郁、缩头、头部震颤、来回乱跑、易尖叫、然后瘫痪.鸡群发病率为1%左右。  相似文献   

7.
纤毛虫病是秋季河蟹常发生的一种寄生虫病.病原体是由累枝虫、钟形虫、斜管虫等纤毛虫类虫体寄生于河蟹体表、附肢、鳃部等部位所引起。该病多发生于秋季鱼蟹混养塘,幼蟹、成蟹都能感染。由于鱼蟹放养密度大、夏季投饵施肥过多、排泄物长期积累、换水次数少等原因.导致水过肥、有机质含量过高.从而诱发此病。  相似文献   

8.
正一、没有保温措施在乡村走访时,看到很多养殖户家养殖的母猪分娩后仔猪没有保温措施。细谈时几乎所有养猪户都不知道哺乳期乳猪的温度需求(新生仔猪一周内28℃-32℃)。在冬季母猪分娩仔猪保温还好些。但在春、秋季节新生仔猪晚间很少有保温措施。这就导致了哺乳仔猪死亡率高、多发腹泻、断奶体重低的结果。解决方法:根据天气情况母猪分娩时及时上保温箱,电热板或紫外线灯。二、哺乳仔猪腹泻严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婴幼儿秋季腹泻的治愈率,缩短止泻和住院时间。方法:316例2岁以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110例,采用甲氰咪胍(15~20mg/(kg·d)),分3次口服或静脉点滴)加思密达(1/3~1/2包,每日3次口服)治疗;B组:102例,单独予甲氰咪胍治疗;C组:104例,单独予思密达治疗。结果:A组的止泻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58±1.24)d和(2.16±1.18)d,与B、C组两组比较明显缩短(P<0.001);且A组的疗效明显优于B、C组(P<0.01),其显效率(58.2%)及总有效率(96.4%)均高于B、C两组(P<0.001)。结论:甲氰咪胍加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效果佳且安全,两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场秋雨一层凉,绵绵的秋雨带走了夏日的炎热,但人体受到秋凉的刺激后,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适应性均有所下降。加之,秋季昼夜温差较大,非常容易因腹部着凉导致胃痛、腹泻的  相似文献   

11.
秋季的螃蟹不仅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不过有不少人吃了螃蟹后会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这通常是因为吃螃蟹的时候没注意细节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衡德茂 《当代农业》2014,(18):42-43
仔猪腹泻是指4月龄内的小猪,尤其是哺乳仔猪及其刚断奶仔猪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疾病。该病在仔猪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据报道,30公斤以下的仔猪全年平均发病率可达46.5%,死亡率10.3%;冬季发病率可达69.9%,死亡率可达19.6%。腹泻造成的危害很大,轻度腹泻会导致仔猪营养不良及生长受阻,严重腹泻则导致仔猪脱水,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13.
冯小鹿 《新农村》2014,(9):40-40
秋天气候多变,要加强自我保健,防范各种疾病。 秋季腹泻经炎夏消耗,入秋之后,人体消化功能下降,肠道抗病能力减弱,若有不慎,可能发生腹泻。秋季腹泻主要有两种:一是由菌痢、食物中毒、霍乱、伤寒等肠道传染病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腹泻;另一种是轮状病毒所致的婴幼儿腹泻。前者可见于各个年龄组,而后者则主要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秋季,要格外注意饮食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对婴幼儿要加强养护,饮食调理要规律,并注意气候寒热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发生腹泻后,应及时就医。  相似文献   

14.
婴幼儿秋季腹泻目前无特异方法治疗,思密达是近年来试用于治疗腹泻的新药,文献报道该药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有较好疗效[1]。1998年,我科用法国博福益普生公司出品的思密达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 本组84例随机分为两组,即思密达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平均月龄(9.0±2.0),病程为(2.2±0.8)d排便次数为(8.4±2.3)d。44例中有呕吐26例,发热22例,轻度脱水30例,中度脱水14例,低钾血症8例,酸中毒3例,合并上感2…  相似文献   

15.
《新农业》2008,(11)
秋末冬初季是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而且与夏季的肠道传染病有所不同。秋季特别要注意预防病毒性腹泻,婴幼儿尤其要做好预防。病毒性腹泻主要见于5岁以下婴幼儿,由轮状病毒感染导致,多为急性腹泻。肠道传染病是典型的粪一口传播的传染病。可以经水传播、食物传播、接触传播及苍蝇传播等4种传播途径,最后都是由粪便污染外环境后,再辗转经口传入。  相似文献   

16.
牛病毒性腹泻又被叫做牛黏膜,通常情况下导致这种疾病发病的原因可能为:在牛的体内存在大量的黏膜病毒,然后使牛的免疫系统遭到严重的破坏。其中,牛病毒性腹泻还是一种热性的传染性疾病。此种疾病的传染源是本身含有此种病毒的动物或是正在生病的动物。因为患上此种疾病的动物所产生的分泌物、或是粪便中都会含有大量的病毒,这样就会以使其他的动物被通过直接或是间接的方式传染到。牛病毒性腹泻在发病时具有传染速度极快、发病率高、以及死亡率高的特点。其中在经常发生病害的区域内,出现急性病毒性腹泻的情况比较少见,而且死亡率也不是很高。此外,另一个牛病毒性腹泻的特点就是常年都会发生,但在春季和秋季发生的病害格外严重。此种疾病的潜伏期为一周时间左右,但是很多都是属于隐性的感染,也就是说没有很明显的症状出现。  相似文献   

17.
进入秋季,天气变化快、昼夜温差大,鸡群常会出现以腹泻、脱水、消化不良、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和饲料报酬降低为特征的肠毒综合征。该病虽然死亡率不高,但常常造成饲料转化率降低、增重减缓,隐性经济损失巨大,而且常被错误地认为是一般的消化不良,或单一的小肠球虫感染。其实,该病是由多种病因共同作用导致的一种综合征,对鸡健康养殖造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8.
牧草上往往有大量寄生虫的侵袭性幼虫,牛羊放牧吃草时不断吃进这些幼虫而造成大量寄生,导致牛羊消瘦、腹泻、贫血、生长发育不良、流产、甚至死亡.现行的防治办法是春、秋季各给牛羊口服一次驱虫药片.  相似文献   

19.
柳丽  高和坤 《当代农业》2011,(21):42-43
仔猪腹泻是指由各种致病因子所引起的仔猪消化道机能紊乱.机体严重脱水,导致代谢性酸、碱中毒和低血糖或高血钾而产生的一系列全身症状,直至死亡的疾病总称。造成猪场仔街死亡率上升、  相似文献   

20.
<正> 秋季,小儿常患腹泻,多数是因肠道感染和轮状病毒引起的,少数由于受凉、过敏反应等所导致,尤其是2周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较高。主要症状为腹泻和呕吐,严重时会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对小儿身体健康极为不利,应注意防治。1.加强护理。要勤换尿布,便后冲洗臀部,以防止发生尿路感染和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