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政府着眼于提高引大工程综合效益,充分利用灌区现有的水土资源和节水改造项目,通过挖潜改造,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加快供水结构调整,全力配合支持好兰州新区的开发建设。目前,引大入秦工程改革发展正处在攻坚破难的关键阶段,工程水费收益难以保证工程的良性运行,如何使引大入秦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仍然是各级领导和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围绕引大灌区东南、西北片如何充分利用灌区土地资源及实施节水灌溉工程的效益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7月 1日 ,省引大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常泽国主持召开现场办公会议 ,专题研究引大灌区林草开发示范项目实施中的有关问题 ,有关处室负责同志 ,投资林草示范项目的甘肃省丰隆实业开发中心、河南绿桥公司的经理参加了会议。与会人员现场参观考察了灌区林草示范项目栽植、种植基地  相似文献   

3.
水利部要求西部地区的水利开发要遵循全局的观点、系统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要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利用三方面统筹规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遵循这一原则,为使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有效的利用,引大灌区结合实际,把节水灌溉作为今后发展的重要性措施.经测算,在总干、干渠规模流量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实施田间节灌工程和部分支渠、分支渠改建,可新增灌溉面积10万亩,节约水量677万m3,在引大灌区实施节水灌溉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节水效益显著的好工程,是引大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姚英 《甘肃农业》2004,(6):32-33
引大灌区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应做的工作 :1.加快田间工程配套 ,减少斗、农渠渗漏损失。 2 .引导灌区群众加强平田整地 ,改造土地畦块结构 ,大畦变小畦 ,改变落后的灌水方式 .3.在灌区内推广管灌、喷灌、滴灌、微灌等高新节水技术。 4 .强化灌区群众的用水商品意识 ,促进全社会节约用水。 5 .调整灌区农作物种植结构 ,种植耗水少且经济效益高的作物 ,提高灌区农民收入 ,促进灌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引大秦王川灌区农业综合发展布局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大秦王川灌区是兰州市待开发的最大农业后备资源区.从发展的观点看,今后秦王川灌区将成为兰州拓展空间和布局新产业潜力最大的地区,有着极广阔的开发前景.为了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良好机遇,发挥该区优势,必须使秦王川灌区各重点产业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布局和优化的结构.  相似文献   

6.
梁仲锷 《甘肃农业》2004,(10):65-66
引大灌区灌溉面积由原设计 86万亩扩大至 10 3万亩后 ,年总用水量不能超过 4 .4 3亿 。研究表明 ,灌区在原设计运行方式下运行 2 5年后 ,可能发生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面积将达到 17.5万亩。这就要求引大灌区改变原设计运行方式 ,在灌区全面推广实施节水灌溉 ,开展节水灌溉是灌区“两高一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了探索适合引大灌区实际的高新节水技术 ,为大面积发展节水灌溉提供技术和设备等方面的科学依据 ,使引大入秦工程在高效和可持续节水农业方面发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已建成的示范区进行了有关试验研究和监测 ,对示范区内的多种节水灌溉方式做出筛选和科学评价 ,并从技术、经济、运行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评价。  相似文献   

7.
兰州市3县5区的农作物套种蔬菜栽培模式多种多样,特别是榆中县的宛川河流域,永登县的庄浪河流域、引大灌区和大通河灌区,皋兰县的西电灌区、大沙沟、引大灌区、沿黄灌区,红古区湟水河流域,七里河区、西固区、城关区、安宁区的沿黄灌区,榆中县、  相似文献   

8.
因地制宜发展引大灌区节水灌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因地 ,制宜发展大型自流灌区节水灌溉 ,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节灌模式 ,是发展灌区节水农业的—个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引大灌区各种节水方式的适应性分析 ,提出了适合引大灌区节灌发展模式和思路。  相似文献   

9.
通过引大灌区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实践,灌区工程已发挥了效益,兰州新区、"兰白都市圈"水资源利用得以战略性支撑。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用水计划的编制在灌区灌溉实践中尤为重要。实行计划用水的基本条件是用水计划,编制用水计划是实行计划用水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浅析引大灌区群管组织已不适应当前灌区发展要求,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存在的问题,阐明只有深化改革,引大才能发展。用水产“参与式”灌溉管理可促进灌区持续稳定发展,进一步提高灌溉管理水平,减轻权民负担,增强水管单位的经济实力。  相似文献   

11.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大通河水流域调至兰州以北 6 0 处的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自流灌溉工程。工程设计总流量 32 /S,加大流量 36 /S。支渠以上渠道设计总长度约 880 ,其中总干渠、干渠、抽水分干渠合计总长2 0 5.7 ,支渠总长 6 75 。引大灌区规划灌溉面积 86万亩 ,年引水量 4 .4 3亿 ,设计净灌溉定额 2 95.4 /亩 ,毛灌溉定额 50 8.4 /亩。由于沿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 ,近 50 %的水损失于蒸发和渗漏 ,水浪费特别严重 ,节水潜力很大。根据测算 ,若实行节水灌溉 ,最大限度发挥引大水资源优势及投资效益 ,进一步挖潜灌区可耕面积 ,灌区面积由 86万亩可扩大至 10 0万亩以上。同时对于有效地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及缓解黄河全流域缺水现状有着积极的作用 ,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极为显著。渠道防渗衬砌作为一种传统的节灌方式在灌区已完成配套工程的农田中特别适应 ,是一种投资低 (亩投资30 0~ 4 0 0元 )、见效快、施工简单、群众乐于接受的灌溉方式。引大灌区于 1998年开始 ,在灌区内全面组织实施以渠道防渗衬砌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截止 2 0 0 ...  相似文献   

12.
2012年8月兰州新区批复建设以来,引大灌区农业灌溉面积逐年缩减,灌区供水结构呈多样化趋势,为了灌区供水协调长远发展,分析农业灌溉面积减少原因,探讨灌区农业科学合理发展,为广大用水户提供高效供水服务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周璐红  李亚妮  王晓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32-16233
利用Zipf定则对泾惠渠灌区2005年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潜力分析,得到研究区土地利用潜力为7.7485万hm2,土地利用潜力较大。通过研究区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分析,得到研究区土地开发潜力货币价值为28 455万元,土地开发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14.
卫星遥感技术在引大秦王川灌区土地利用调查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土地利用调查研究不仅要求多光谱分辨率,还要求更高空间分辨率。利用SPOT和TM(ETM+)的融合等卫星遥感技术对引大秦王川灌区土地利用进行调查,实现了土地利用调查的快速准确处理,可明显提高土地利用调查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了成本,保证了调查质量和科学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正一、可行性和必要性(一)水资源充沛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竣工通水,经多方努力,国家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1号口门给邓州引丹灌区分配年用水量6亿m~3。引丹灌区覆盖邓州16个乡镇,设计邓州灌溉面积8.82万hm~2,占邓州16万hm~2耕地面积的55%。截至2016年底,灌区有效灌溉面积7.60万hm~2,末级渠系配套3万hm~2,具备旱涝保收条件,受益人口达79.2万人。截至2017年7月底,引丹灌区累计为邓州引水近10  相似文献   

16.
在引大灌区建立全省最大的林草基地 ,经历了 1997年的提出、否定 ,2 0 0 1年的再提出 ,2 0 0 2年的准备 ,2 0 0 3年上半年的栽植、育苗 ,种草工作全面开始 ,虽然存在问题较多 ,但总算上了路子。笔者作为这个林草基地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实施者 ,在具体的实践和探索中 ,逐渐形成了一套打上本人印记的工作方法 ,被灌区人称之为“周氏模式”。笔者根据林草建设者的要求 ,同时也为了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深化 ,有必要对“周氏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周氏模式”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撕开一条口子”的战略战术。引大灌区是国家花…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如何有效提升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灌区管理水平,需要管理局及当地政府结合实际发展现状,整合相关资料和信息,对灌区缩减的原因进行全面判定,针对具体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和解决对策,确保灌区控制工作效率的全面优化和升级。本文结合甘肃省引大入秦工程管理局目前灌区锐减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集中阐释了相应的处理对策,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济南市邢家渡沉沙池是黄河下游邢家渡引黄灌区上的一个主干沉沙池,前后运行近30年,于2002年停止使用,灌区沉沙池约204 hm2的土地彻底废弃,已成为济南市区风沙的源头。根据废弃沉沙池沙化土地开发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按照废弃沉沙池湿地综合治理的策略和特色,研究制定废弃沉沙池沙化综合治理和土地开发利用模式,为小流域治理开发、水土保持规划奠定基础和决策依据,对区域开发、环境治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引大灌区属北温带半干旱区,大陆季风性气候,该区海拔1850m~2300m,无霜期短,年平均降水量仅261mm,气候冷凉。自引大工程建成后,该地区的水资源得到很大改善,但因土壤耕作层浅,地力瘠薄,盐渍化严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一年一熟制,产量低而不稳。该地区大部分农户仅依靠粮食种植,年人均收入较低,生活难以改善。引大灌区冬季光照充足、气候干燥、温室内湿度小、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发展日光温室生产辣椒有很大的优势,通过市、县农技部门地努力,近年来日光温室种植辣椒在该灌区已取得成功,大面积种植主要集中在秦川镇的榆川村、保家  相似文献   

20.
《甘肃农业》2005,(3):1
引大灌区林草开发招商引资的初衷,因为发起者——甘肃省丰隆实业开发中心的法人代表是全国黄金开发重点区域——河南省灵宝市人,想把当地通过搞黄金发家致富的大户引来。其主要原因是黄金开发矿产资源已到深部,开采难度加大,手里有钱的富户也已过了拼搏的年龄,不想再冒风险,想过平稳的日子,但也不愿意闲在家,想开展一些挣钱不多、但保险系数大的业务,林草开发比较适合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