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厚竹出退笋规律及退笋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厚竹出退笋规律,探讨厚竹退笋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变化特点,为合理利用退笋、提高厚竹林的综合效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观察厚竹竹笋的高生长过程,统计出笋量和退笋量,测量竹笋高度,总结厚竹出退笋规律;并采用常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测定退笋不同阶段营养成分的含量,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矿质元素含量,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氨基酸含量,分析退笋过程中营养成分的变化规律。【结果】1) 2015年、2017年和2018年厚竹出笋量分别为1 171、818和575株,出笋规律呈正态分布曲线,且从出笋初期至末期退笋率升高。退笋高度主要集中在50 cm以内,其中30 cm高度以下的退笋占比分别高达69. 81%、83. 60%、86. 09%,且在相同时间内,退笋高生长量低于正常笋。2)与正常笋相比,厚竹退笋的粗蛋白、可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均下降,而灰分、酸性洗涤纤维则高于正常笋,脂肪含量与健壮笋无显著差异(P0. 05);厚竹不同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PMgCa Zn Mn Fe Cu,其中P含量表现为正常笋高于退笋,其余均是退笋显著高于正常笋(P0. 05),且随退败程度加深呈增加趋势;厚竹退笋与正常笋都含有17种氨基酸,退笋氨基酸总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笋,且随退败程度加深呈下降趋势,退笋中期和后期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但退笋中主要鲜味类氨基酸含量比例增加。【结论】厚竹每年大量出笋,大小年差异没有毛竹明显,更适于培育优质竹林,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厚竹退笋率整体较高,退笋高度集中分布在50 cm以内。厚竹退笋主要集中在高生长初期。厚竹退笋仍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矿质元素等物质,具较高的食用价值,及时开发利用退笋可提高竹林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2.
安徽霍山毛竹笋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笋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笋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笋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笋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笋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3.
采用最新的国际标准方法测定了刚竹属8种笋用竹种鲜竹笋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灰分等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8种笋用竹种竹笋还原糖含量普遍为1.20~1.50 g·100 g~(-1),蛋白质含量为2.65~3.62 g·100 g~(-1)。以白哺鸡竹笋和红哺鸡竹还原糖含量较高,还原糖含量在1.40 g·100 g~(-1)以上;毛竹和花哺鸡竹为2种高蛋白竹种,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62 g·100 g~(-1)和3.61 g·100 g~(-1)。红哺鸡竹口感较优,且粗纤维、灰分含量不高,是食用佳品。8种笋用竹种竹笋中氨基酸种类齐全,除了色氨酸外,16种常见的氨基酸均被检出,氨基酸总量(T)均高于大白菜、蒜苗、韭菜、芫荽、空心菜等常见蔬菜。白哺鸡竹竹笋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的人体必需氨基酸(E)含量较高,E/T分别为37.704、36.029,超过了一般的蔬菜。甜竹、毛竹和高节竹竹笋中儿童必需氨基酸含量(CE)均在0.191 g·100 g~(-1)以上。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相关方法测定了云龙箭竹和空心箭竹两种不同地理种源竹笋的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云龙箭竹笋的含水量92.6%高于空心箭竹笋的含水量89.8%;而其粗纤维含量16.35%、粗脂肪含量4.52%分别低于空心箭竹笋的25.20%和4.76%;云龙箭竹笋的蛋白质含量23.65%、总糖含量14.59%分别高于空心箭竹笋的19.02%和5.59%。二者竹笋内均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其中云龙箭竹竹笋的灰分含量为13.51%,略低于空心箭竹笋的灰分含量13.73%;其竹笋的单宁含量为0.36 mg/g,远低于空心箭竹笋的单宁含量的1.40 mg/g。云龙箭竹口感与风味好于空心箭竹主要在于其含水量,粗纤维,总糖和单宁等基本营养物质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结果将对二者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竹笋作为高纤低脂的森林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而竹笋加工过程产生的大量废弃物长期以来未能得到产业化的资源再利用。【方法】该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竹笋加工废弃物(笋头、笋壳、笋衣、加工废液)所含的营养成分按大分子营养物质(如膳食纤维、多糖、蛋白、肽等)和小分子营养物质(如多酚、黄酮、甾醇、牡荆苷等)的研究和利用情况。【结果】竹笋加工废弃物中的笋头和笋壳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蛋白质和氨基酸,其中笋壳中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均分别高于笋肉、笋头等其他部位。同时,笋壳中富含酚类、类黄酮等具有降血糖、抗菌以及抗炎的活性功能成分,笋头和笋壳是植物甾醇研究和开发的优良资源,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可得到槲皮素、芦丁、牡荆苷等物质。【结论】竹笋加工废弃物中营养成分丰富,可资源化利用潜力十分巨大。为探究竹笋加工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的价值,该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为竹笋资源深加工、功能性竹笋食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营养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了浙江省内合江方竹和刺方竹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的水分、粗脂肪、灰分、粗纤维、维生素C、蛋白质、铁、锰、铜、锌、还原糖、氨基酸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方竹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干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8.11%,鲜笋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2.48%;氨基酸种类齐全丰富,含有17种氨基酸,干笋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10.7445g/100g,鲜笋氨基酸总量的平均值为0.9501g/100g,鲜笋中鲜味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总量的平均值为219mg/100g,明显高于普通的食用笋;13种不同种源方竹笋中,"丽水种源"合江方竹、"杭州种源"合江方竹等7个种源的干笋营养成分含量值更高,而"莲都种源2"刺方竹、"莲都种源1"刺方竹、"景宁种源"刺方竹等6个种源的鲜笋营养成分含量值更高。  相似文献   

7.
春笋冬出毛竹的营养成分、氨基酸和激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 cv.Pubescens)林进行了地表覆盖增温试验,并对出笋毛竹和未覆盖毛竹的营养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出笋林分植株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都比未出笋林分要高,但除了P外,差距不甚明显,竹林中增施氮肥有利于出笋;苏氨酸、丝氨酸、脯氨酸、蛋氨酸、赖氨酸5种氨基酸出笋林分比未出笋林分高出20%以上,这5种氨基酸可能对毛竹林笋芽萌动有一定的作用;笋芽的不同发育阶段的氨基酸含量是不一样的,随着发育阶段的前进,氨基酸含量也有很大增加;萌发芽GA3的含量是未萌发芽的12倍多,未萌发芽的ABA含量是萌发芽的5倍多,这表明鞭侧芽的萌发主要是由GA3/ABA的值来调控的。  相似文献   

8.
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营养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特产我国的珍稀保护竹种筇竹笋的笋体特征、营养成分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筇竹鲜笋平均笋壳占45.48%,笋肉占54.52%,笋肉含水率为90.80%,笋肉干物质分别占笋肉鲜质量和总鲜质量的9.20%、4.99%;干样平均含蛋白质348.3 mg.g-1,氨基酸总量349.93 mg.g-1,粗脂肪115 mg.g-1,可溶性总糖29.8 mg.g-1,P68.2mg.g-1,Fe 0.07 mg.g-1,Ca 0.54 mg.g-1,Mg 1.63 mg.g-1,Zn 134.80 mg.kg-1,Se 0.50 mg.kg-1。不同种源的筇竹笋蛋白质含量和氨基酸组成不同,并随着海拔高度上升、发笋时期推迟呈下降趋势,在笋体内表现为自上而下含量降低;水煮后筇竹笋蛋白质含量相对提高,但约75%的氨基酸流失;施肥后筇竹林分竹笋的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高于天然林。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筇竹种源选择、施肥措施及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建议,以提升筇竹林分经济效益、保护筇竹资源并实现可持续经营利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毛竹鞭笋经营培育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毛竹鞭笋为研究对象,设置了不施肥(CK)、施用复合肥(F)和施用有机肥+复合肥(YF)3种处理方案,测定并分析不同处理下鞭笋中可溶性固形物、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单宁、草酸以及氨基酸的含量。【结果】在毛竹鞭笋的营养成分中,施肥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具有显著影响,其中F处理和YF处理下含量分别为9.08%和8.55%,显著高于CK(6.67%),增幅分别为36%和28%,而其他成分含量受施肥的影响不显著,粗蛋白含量为1.96%~2.22%,粗脂肪含量为0.21%~0.27%。在3种处理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YF处理的含量最高(47.65 mg/g),显著大于F处理和CK中的可溶性糖含量(40.80、34.21 mg/g)。可滴定酸和草酸含量在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施肥未显著改变毛竹鞭笋中总氨基酸含量(4.859~5.501 mg/g)。整体上,毛竹鞭笋中各呈味氨基酸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甜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芳香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施肥对毛竹鞭笋中呈味氨基酸含量存在显著影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了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0.
采收期对3种笋用竹竹笋营养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不同采笋期对竹笋品质及营养成分的影响,对红哺鸡竹(Phylostachys iridescens)、白哺鸡竹(Ph.dulcis)和黄秆乌哺鸡竹(Ph.vivax'aureocaulis')3种笋用竹不同采笋期竹笋蛋白质、粗纤维、还原糖、灰分含量和氨基酸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3种笋用竹竹笋蛋白质干基含量均在310 g/kg以上,红哺鸡竹还原糖干基含量为107.0—188.1 g/kg,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还原糖含量分别为66.1—117.2,72.1—121.0 g/kg.3种笋用竹竹笋中粗纤维含量为43.0—84.2 g/kg,脂肪为26.0—36.0 g/kg.采收期异同不仅影响竹笋的粗纤维和灰分含量,也会影响到竹笋中蛋白质、脂肪、还原糖,但不同竹种的含量变化有所不同.红哺鸡竹竹笋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随采集时间的推后含量递减,但还原糖含量递增,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中脂肪、蛋白质含量随采集时间的变化不明显.3种笋用竹竹笋氨基酸总量(T)变化在13.06—35.4 g/kg,E/T值均在33.0以上.红哺鸡竹竹笋的T值随采收期的延后含量增加,而白哺鸡竹和黄秆乌哺鸡竹竹笋的T值则呈现出随采收期的延后含量递减,儿童必需氨基酸总量(CE)呈现类似的变化.竹笋营养成分和氨基酸的时令变化对于指导竹笋采集和竹林经营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柴河林业局天保工程区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森林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章通过对天保工程区各类土地资源在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前后的对比分析,系统阐述和评价了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该局森林资源和生态状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薛松  李志荣  倪翠萍 《防护林科技》2004,(Z1):92-93,105
在原有种植试验的基础上 ,选择适宜树种和模式对洪泽湖大堤防护林进行规划更新。在充分考虑防护功能的同时 ,注重堤防美化、生态保护和投资效益 ,适应新时期水利工程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不同引种区域的沙棘优良品种的栽培对比试验,选育出适合阜新地区栽培的优良沙棘品种。根据3a的调查结果,按照幼林的生长量、结实量和百粒果重等指标的综合分析,获得"丘杂F1代"、"白丘杂交"、"森淼"、"亚中杂交"等4个品种优于"辽阜1号"、"辽阜2号"对照品种,也优于引种的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4.
汇集17个臭椿系号,以当地臭椿为对照,营造了臭椿无性系测定林。经多点造林测试,选出3个优良无性系,分别是臭椿824005、82001和箭杆2号,其材积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0.2%~67.8%、30.2%~97.1%和26.7%~47.2%,生长表现优良,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巨桉内含物对牧草的化感作用,试验选用浓度为1∶10、1∶50、1∶100的巨桉根浸提液(母液浓度为1∶10,w/v),以蒸馏水为对照,按照培养皿水培和盆栽土培的生物检测方法,探讨巨桉根系对黑麦草、紫花苜蓿、高羊茅3种牧草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在水培试验中,对黑麦草表现为高浓度抑制其根和苗生长,低浓度促进其根和苗生长;对紫花苜蓿根和苗生长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在盆栽试验中,对黑麦草和高羊茅表现为抑制其根长和促进其茎高生长,随着浓度的增加,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对紫花苜蓿根和地上部分干重表现为促进作用,随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6.
论述了牡丹江野生百合科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7.
文昌市林业科学研究所2005年9月引种11个品种桉树优良无性系在迈号镇种植试验,通过6年对试验点跟踪调查、分析,对各品系的生长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为今后同一立地条件下种植桉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森林可持续经营策略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现代林业的核心,我国林业应走可持续经营带动多目标、多功能经营的超常规发展道路。文章提出了我国森林可持续经营的若干策略,以加快中国林业与国际林业同步发展的步伐。  相似文献   

19.
沙棘嫩枝扦插的病害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周自知  王星 《沙棘》2003,16(4):23-24
沙棘嫩枝扦插育苗是在特定的高温高湿条件进行的,插条很易受到真菌、细菌和病毒的侵染致病。经多年育苗推广的实践,介绍了插条常见病害的发病时期、症状和防治措施,并提出了运用合适的水分管理技术和有针对性的应用化学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思路,可供生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