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山杏壳木醋液的精制及抑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山杏壳木醋液为原料,经活性炭前处理,采用常压蒸馏和减压蒸馏方法进行精制分离,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精制的馏分进行成分组成分析,并对精制后木醋液的抑菌活性进行测试。试验结果表明,原山杏壳木醋液经过5%的活性炭前处理后再经常压蒸馏精制,主要成分由8种减少到4种,有助于山杏壳木醋液的精制;与常压蒸馏方法相比较,减压蒸馏收集0.1 MPa下,小于70℃的馏分,可以有效去除有害成分,精制效果好且后处理简单。精制山杏壳木醋液对6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抑菌活性,抑菌效果比浓度为0.4 mg/mL的对照品硫酸链霉素提高了1.6~6.7倍,最大抑菌圈直径可达42.33 mm。研究表明,精制山杏壳木醋液作为纯天然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山苍籽核仁油脱色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活性炭和双氧水对山苍籽核仁油进行脱色试验,结果表明:活性炭用量3%,脱色时间20min,脱色温度110℃;双氧水用量15%,脱色时间75min,脱色温度100℃为最佳试验组合,并可得色泽为铁钴12号的精制核仁油,接近椰子油。  相似文献   

3.
牛肝菌多糖脱色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粉末状活性炭作为脱色剂,研究了活性炭用量、吸附时间、脱色温度、多糖溶液pH对美味牛肝菌胞外多糖脱色效果的影响。结果得到了最佳的脱色工艺:30℃,多糖溶液pH值3.5,活性炭用量1.5%,脱色时间2h。  相似文献   

4.
纳米TiO2改性竹炭和竹炭抑菌性能比较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纳米TiO2分别对颗粒状及粉末状竹炭进行改性得到纳米TiO2改性竹炭,并对纳米TiO2改性竹炭(颗粒、粉末)、4种炭化温度(500、600、700和800℃)的竹炭及纳米TiO2共7种材料,在无光照条件下对2种霉菌(黑曲霉菌、绿色木霉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颗粒、粉末)抑菌效果最好,其防治效力(E)分别为90%和100%;4种炭化温度竹炭的E分别为25%、25%、25%和0,纳米TiO2材料没有抑菌能力,其E为0.试验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比普通竹炭的抑菌效果好,它是一种抑菌能力强的新型竹炭材料.  相似文献   

5.
柠檬酸用颗粒活性炭化学法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具有焦糖脱色能力的颗粒活性炭(GAC)在柠檬酸溶液脱色精制应用中的再生处理方法.对传统应用的NaOH再生方法进行了不同工艺方法和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NaOH的再生过程中添加少量的氧化剂和表面活性剂,能提高再生GAC的吸附能力10 %以上.氧化剂的加入量为GAC用量的3 %,表面活性剂为0.1 %.本研究为柠檬酸行业的液体精制脱色提供了一条经济的GAC再生方法.  相似文献   

6.
旨在通过活性炭对半乳甘露低聚糖溶液进行脱色精制,从而提高半乳甘露低聚糖的纯度.首先,运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得最佳的脱色条件,最后对脱色后的产物进行红外分析及吸附等温线的测定.研究发现:相比于粉末活性炭和柱状活性炭,颗粒活性炭的选择性脱色精制效果最佳,因此选择颗粒活性炭进行下一步的单因素试验和正交优化试验.首先...  相似文献   

7.
用纳米TiO2分别对颗粒状及粉末状竹炭进行改性得到纳米改性竹炭,并对纳米改性竹炭(颗粒、粉末)、4种炭化温度(500℃、600℃、700℃和800℃)的竹炭及纳米TiO2共7种材料,在无光照条件下对2种霉菌(黑曲霉菌、绿色木霉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颗粒、粉末)抑菌效果最好,其防治效力(E)分别为90%和100%。4种炭化温度竹炭的防治效力(E)分别为25%、25%、25%和0%,纳米TiO2材料没有抑菌能力,其防治效力(E)为0%。试验表明,纳米TiO2改性竹炭比普通竹炭的抑菌效果好,是一种抑菌能力强的新型竹炭材料。  相似文献   

8.
桐壳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对有机物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桐壳为原料,在通氮速率为200 mL/min、活化温度400℃、升温速率10℃/min和活化时间1 h的条件下,采用氯化锌活化法制备了桐壳基活性炭,并采用SA3100型表面积和细孔分析仪及扫描电镜等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桐壳基活性炭的表面细孔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还进行了亚甲基蓝和苯酚溶液的吸附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桐壳基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和细孔总体积可分别高达1 995 m2/g和1.521 mL/g,其对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能力随氯化锌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CT3.0对苯酚吸附能力高于普通商品活性炭,可望成为一种高效的有机污染物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和水蒸气用量对活性炭吸附性能、活化得率和固定碳含量的影响.并分析活性炭的孔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竹活性炭的低温氮气吸脱曲线属于典型的微孔结构活性炭的吸附曲线,其BET和微孔比表面积、总孔和微孔容积的数值是原料竹炭的2倍左右,但活化时间的延长对活性炭的微孔结构参数影响较小,不影响低分子有害物质的去除.得到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为:活化时间1.5h、活化温度900℃、水蒸汽用量430~480 g·h-1.制得竹活性炭具有较高的碘、亚甲基蓝和苯酚吸附值,优异的孔结构,活化得率可达45%,强度93.76%.最佳工艺制备的竹活性炭达到烟用活性炭国家烟草行业标准,基本达到净化空气用煤质颗粒活性炭国家标准,高性能竹炭制备烟用竹活性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竹醋液的精制方法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减压蒸馏法、活性炭吸附法、澄清剂法对竹醋液原液进行精制,并采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仪(GC-MS)对竹醋液原液和3种精制竹醋液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减压蒸馏法精制竹醋液效果最好,话性炭吸附法效果次之,而澄清剂法效果较差;竹醋液是一种成分较复杂的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水,其次是有机酸,醛类,醇类等物质;竹醋液的组分含量因精制方法不同而会引起成分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