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入侵种西花蓟马与本地种花蓟马生长发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在不同恒温条件下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花蓟马(Frankliniella ibtonsa)取食辣椒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存活率.并计算了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西花蓟马、花蓟马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历期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为直线关系:在各温度条件下各虫态的存活率均较高.西花蓟马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47、7.05、13.35、12.67、13.74℃,其有效积温分别为43.13、46.09、64.26、15.57、29.70℃,成虫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18℃,有效积温为199.07℃;花蓟马卵、1龄若虫、2龄若虫、预蛹、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92、10.36、12.84、11.88、13.19℃,其有效积温分别为44.82、26.15、40.16、15.03、22.83℃.成虫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2.03℃,有效积温为154.85℃.  相似文献   

2.
甘薯天蛾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室内饲养观察结果表明,甘薯天蛾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5.1℃、幼虫14.5℃、预蛹14.4℃、蛹16.8℃、成虫11.7℃;有效积温分别为卵40.8日度、幼虫158.3日度、预蛹37.6日度、蛹123.9日度、成虫58.7日度;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5.6℃,有效积温为370.6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该虫在泰安一年发生3~4个世代,与田间调查结果和发生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3.
利用光照培养箱,在18、21、24、27和30℃5个恒温条件下进行黄野螟饲养,并对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所设5个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成虫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0、10.39、8.24、13.32℃和9.97℃,有效积温分别为90.28、212.65、210.62、70.25℃和619.49℃。根据海南省各地年平均气温,推算出黄野螟在海南一年发生8~10代,与实际调查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4.
为预测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的发生期并为其田间有效防控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方法,测定27、29、31、33、35℃五个温度下大蜡螟幼虫龄期、各虫态存活率和发育历期及成虫寿命和繁殖力,对其发育速率与温度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显示,27~35℃范围内,大蜡螟能正常发育,但低温会使幼虫龄期减少,29~35℃下大蜡螟有7~10龄幼虫,而27℃下,大蜡螟仅有6~8龄幼虫。温度显著影响各虫态存活率,低龄尤其1龄幼虫受温度的影响较大,27~33℃下其存活率低于26.06%,当温度为35℃时其存活率高达87.27%。世代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均与温度呈负相关,卵期、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发育历期均在35℃降至最小值,分别为5.00、25.90、7.05和37.95 d。各虫态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二次回归模型。由直接最优法计算得到大蜡螟卵、幼虫、蛹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1、13.69、19.83和13.19℃,有效积温依次为100.32、514.09、95.13和789.87日·度。雌雄成虫的寿命和雌成虫产卵历期均随温度升高而缩短,温度...  相似文献   

5.
云南派姬小蜂Pediobius yunnanensis Liao是寄生于微红梢斑螟Dioryctria rubella Hampson蛹的内寄生蜂,目前国内外对其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尚无报道。本文以微红梢斑螟蛹为繁殖寄主,在15、20、25、30℃和35℃共5个恒温条件下,研究了云南派姬小蜂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0℃温度范围内,云南派姬小蜂的各阶段及世代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卵-幼虫、蛹、成虫、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83±0.18)、(13.63±1.11)、(14.27±1.36)℃和(15.43±0.48)℃。有效积温分别为(128.66±3.33)、(132.34±17.25)、(57.92±7.25)日·度和(291.37±10.73)日·度。  相似文献   

6.
绿翅绢野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18、21、25、29和32℃5个温度对绿翅绢野螟[Diaphania angustalis(Snellen)]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绿翅绢野螟在18~32℃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卵期、幼虫期、蛹期、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47、13.07、12.46、7.60℃和10.98℃,有效积温分别为76.45、280.57、158.32、105.62和666.58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南宁市1年的理论发生代数为6.25代,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可在其预测预报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温度对甘蔗条螟Chilo sacchariphagus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20、23、26、29和32℃不同温度下测定甘蔗条螟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成虫繁殖力。结果显示,在20~32℃范围内,各虫态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20℃下完成1个世代需要83.30 d,而32℃下仅需35.56 d。各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呈显著正相关,符合Logistic回归模型。卵期、幼虫期、蛹期、成虫产卵前期以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5.87、9.90、13.67、10.79和11.27℃,有效积温分别为69.49、490.99、142.95、26.72和717.68 d·℃。雌、雄成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雌成虫产卵量在26℃时最高为136.37粒/头。卵和蛹在26℃时的存活率最高,分别为94.71%和93.55%,在29℃时幼虫的存活率最高,为47.73%,在26℃时全世代的存活率最高,为42.08%。表明温度是影响甘蔗条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关键因素,26~29℃是甘蔗条螟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8.
不同恒温条件下测定了三叶斑潜蝇Liriomyza trifolii(Burgess)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并用直线回归法计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的历期、发育速率与温度间相关性明显,其卵、幼虫、蛹及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20℃、10.80℃、6.43℃、8.40℃,有效积温分别为68.4日度、66.7日度、161.3日度、315.0日度。  相似文献   

9.
食蚜瘿蚊最佳冷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对食蚜瘿蚊各虫态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以及有效积温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不同低温对食蚜瘿蚊成虫羽化率影响的试验,筛选出蛹的最适冷藏温度。结果表明:食蚜瘿蚊蛹的发育起点为(7.13±1.51)℃,有效积温为(156.30±22.21)日度;确定蛹的最佳冷藏温度为4-5℃,冷藏60 d后平均羽化率达70.8%。  相似文献   

10.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21~33℃范围内甘蔗红尾白螟蛹的发育历期,并测定了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红尾白螟蛹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129±0.529)℃,有效积温为(191.003±7.461)℃,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191.003±7.461)/T-(14.129±0.529),可用于成虫发生期和防治适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1.
不同温度下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15、20、25、28、31、34℃的恒温条件下,测定了苹果蠹蛾Cydiapomonella(L.)各发育历期、存活率及产卵量,组建了苹果蠹蛾实验种群生命表,以探讨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15~31℃范围内,苹果蠹蛾各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在15、20、25、28、31℃时分别为112.0、46.8、33.3、29.6、26.2天;在34℃时,苹果蠹蛾发育受阻,世代平均发育历期延长为31.4天。成虫寿命亦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单雌平均产卵量在25℃时最高,为92.7粒;在15和34℃条件下,没有有效卵产生。生命表分析显示,种群趋势指数(I)在20~31℃时均大于1,25℃时苹果蠹蛾种群内禀增长率(rm)和种群趋势指数最高,分别为0.0972和39.70。研究表明,25℃左右是苹果蠹蛾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适宜温度,温度过高或偏低均不利于苹果蠹蛾的生长繁殖。  相似文献   

12.
温度对食锈菌瘿蚊蛹发育及成虫寿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英  南小宁  贺虹 《植物保护》2012,38(2):130-132
为了明确温度对食锈菌瘿蚊(Mycodi plosis sp.)蛹发育和成虫寿命的影响,为利用该类昆虫进行植物锈病的生物控制提供基础,在智能人工气候箱内5个恒温条件下(18、22、26、30℃和34℃)测定食锈菌瘿蚊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并对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研究.在18~30℃的温度范围内,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从18℃的11.23 d和5.58d缩短至30℃条件下的5.98d和2.98d,与温度呈负相关,且温度对食锈菌瘿蚊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温度达到34℃时,蛹的发育历期和成虫寿命略有延长;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82±2.28)℃,有效积温为(142.03±17.52)日·度.食锈菌瘿蚊蛹的发育速率总体趋势符合逻辑斯蒂曲线;而成虫寿命则随着温度的升高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高温不利于其存活.  相似文献   

13.
为了明确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室内15、20、25、28、31、34 ℃条件下,测定了苹果蠹蛾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利用Marquardt法拟合推导出苹果蠹蛾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5~31 ℃范围内,苹果蠹蛾各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是当温度达34 ℃时,苹果蠹蛾发育速率变慢,各阶段发育历期出现较为明显的延长现象,各虫态死亡率大幅增加,已接近苹果蠹蛾存活的上限;苹果蠹蛾卵、幼虫、蛹和整个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64、10.68、9.33、10.41 ℃,有效积温分别为75.46、293.57、147.63、508.86日•度。说明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高温对苹果蠹蛾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双七瓢虫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2、25、28、31℃恒温条件下,对双七瓢虫[Coccinula quatuordecimpustulata(Linnaeus)]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速率、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9-31℃温度范围内,双七瓢虫各虫态发育速率加快、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在19、22、25、28、31℃温度条件下,卵-蛹期的发育历期分别为32.13、21.59、17.81、13.16 d和11.18 d.试验测得其卵,1~4龄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47、12.15、12.74、15.02、12.96℃和13.09℃,相应的有效积温分别为39.16、34.06、22.89、21.36、39.93℃和42.41℃.根据有效积温和发育起点温度建立了回归方程和历期预测式.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四川省甘孜州西藏飞蝗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是西藏飞蝗分布的主要限制性因子,作者通过试验测定了四川省甘孜州西藏飞蝗各种虫态的过冷却点、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该虫初产卵的过冷却点为-24.4℃,孵化前为-20.7℃,是耐寒性最强的虫态,1~5龄蝻、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分别为-9.28、-8.51、-7.18、-6.64、-8.07、-7.86、-7.96℃。卵、1~5龄蝻、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17、15.84、16.64、16.80、16.35、15.00、14.61℃,有效积温分别为179.14、67.53、61.07、62.09、71.16、91.20、787.78日度,卵到蝗蝻的有效积温为540.2日度。统计气象资料表明,夏季高温不是西藏飞蝗限制因素,甘孜州石渠、色达、理塘的冬季低温影响西藏飞蝗的安全越冬,在甘孜州其他县可以越冬,并可发生1代。作者在乡城县观测圃饲养西藏飞蝗能成功越冬,年发生1代,其发育进度与有效积温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6.
温度对棉黑蚜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艳  冯丽凯  张学坤  刘政 《植物保护》2017,43(3):114-117
在室内5个温度梯度(18、21、24、27、30℃)下,组建棉黑蚜的实验种群生命表,探讨温度对棉黑蚜在棉花寄主上生长发育、存活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8、21、24、27、30℃时,棉黑蚜若虫的总发育历期分别为10.46、7.4、6.07、4.98、4.52d;成虫寿命分别为25.4、21.5、18.4、13.8、13.3d;成虫产蚜量分别为57.5、68.9、64.8、49.6、30.8头。随着温度的升高,棉黑蚜若虫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显著缩短,产蚜量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减少。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在27℃最大。温度对棉黑蚜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对棉黑蚜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区马铃薯甲虫发育与温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新疆乌鲁木齐地区的马铃薯甲虫在15、20、25、30 ℃和32 ℃及相对湿度75%下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和发育速率。结果表明,马铃薯甲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其在20 ℃下完成整个世代需要59.2 d,而在32 ℃下完成1代则减少到32.9 d。并用直线回归法,得出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卵期11.9 ℃和32.26日•度,幼虫期4.6 ℃和526.32日•度,蛹期5.1 ℃和270.27日•度,成虫产卵前期14.4 ℃和117.65日•度,整个未成熟期7.9 ℃和675.68日•度,整个世代8.1 ℃和832.35日•度。结合乌鲁木齐市各月平均气温和累积有效积温,推测出马铃薯甲虫在乌鲁木齐地区一年可以发生的理论代数为1.89代,与田间实际发生代数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18.
花生新珠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铁山 《植物保护》2009,35(3):60-62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花生新珠蚧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32 ℃时,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并得到了花生新珠蚧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该虫在濮阳地区1年发生1代,与田间调查结果和发生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