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坝系建设在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加快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步伐,2001年国家启动了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项目。山西省涉及昕水河、县川河两条黄河一级支流,项目区总面积l857.0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610.86km^2,占86.7%。按照建设规划,新增骨干坝159座,淤地坝224座,坝系工程国补投资7002.2万元,占整个项目国补投资的79.3%。文章简述了坝系建设的措施,分析了预期产生的效益。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陕西省丹汉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的构成和使用情况,解决国家投资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矛盾,通过对典型小流域投资情况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比较,分析了陕西省丹汉江流域人工费用和原材料价格变化、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的实际需求和使用方式等。结果表明:陕西省丹汉江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实际投资需求远高于概算标准,近年来人工费用和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地方配套资金难落实,群众投劳和项目捆绑的数量十分有限,项目资金主要来源于中央投资,而实际落实的中央资金不仅要用于工程建设,还要用于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等方面。所有这些因素,导致项目资金严重不足。建议修订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定额、增加水土保持工程单位面积投资标准、提高中央投资比例、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多方融资、鼓励群众参与项目建设以及增加前期工作和项目管理费用等。  相似文献   

3.
以北京市的实际案例,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编制中存在的主体工程单价与水土保持工程单价水平不一致、工程措施中项目设置和主体工程项目设计脱钩、施工临时工程费用和主体工程费用重复、独立费用编制依据不足、招标阶段水土保持工程量清单编制及投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如何破解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的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两工”取消、土地承包期30年不变和“一事一议”等政策落实的新形势下,要明确国家、地方和村负责的公益性的水利水保工程建设项目的属性与范畴,正确看待土地缩减和占地用地问题,弄清农村“一事一议”建设项目的性质和范畴,对公益性农村水利水保工程实行全额投资、市场类建设项目实行市场与国补相结合、村集体和村民个体的建设项目实行民建国补、私建公助的运作方式。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南水北调东线一期江苏境内输水河道工程建设情况的调研,依托已颁布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及正在修订中的2021年版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测算了输水河道工程植物措施单位投资指标,提出了不同植被建设标准下的单位面积投资指标、乔木类投资指标、灌木类投资指标、草类投资指标,旨在用于指导输水河道工程植物措施投资的编制和审定,并为修编的水土保持定额及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修订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利部2003年初颁布的《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以下简称定额)填补了水土保持工程定额和投资标准的空白。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过程中,对于控制工程投资,保障资金安全,对工程实施量化管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已初步得到水利同行、计划等相关部门的认可,但是通过一定时间工程实践发现,  相似文献   

7.
1月9至10日,水利部在西安市召开了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管理座谈会。会议在听取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淤地坝管理办公室关于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与管理进展情况介绍的基础上,紧紧围绕近年来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实践,针对前期可研初设、工程投资标准、建设运行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工程投资状况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国家补助标准和治理措施单价是保证水土保持工程治理质量的关键。通过分析涪陵区水土保持工程 10多年的投资状况以及措施单价、治理面积与国家补助标准三者间关系 ,提出了多渠道筹集资金 ,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建立相应激励机制的对策 ,从根本上解决水土保持工程投资不足的问题 ,达到治理一片、成功一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工程总干渠的建设,会产生大量弃土渣,妥善处理弃土渣是工程征地移民、施工布置、投资概算和水土保持设计等工作的基础,是保障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问题之一。根据工程特点,通过详细现场调查研究、与当地主管部门充分协商、技术经济比较,制定了弃土渣场选择的基本原则——可行、经济、科学,确定了弃土渣场选择步骤,节省了大量资金,较好地处理了弃土渣问题。  相似文献   

10.
西藏自治区公路交通建设将带动地方经济跨越式发展,但由此产生的水土流失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该区公路建设以低等级公路整治改建为主,由于投资有限,加之区域气候环境较差,生态脆弱,所以在水土保持设计时,要结合工程和地区实际,因地制宜确定措施类型,尽量减少地表扰动,控制临时占地,制定适当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次,用较少的费用防治因工程建设而产生的水土流失,控制单位长度的水土保持投资,防止因投资过大使得水土保持措施无法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