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海南胡椒属植物资源形态多样性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胡椒属植物中,栽培胡椒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野生胡椒资源也具重要的开发价值。为了解海南胡椒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采集了74份材料,对其形态性状进行了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所研究的28个形态性状其平均变异系数为51%。数量性状中,侧枝长度的变异系数最大,为91%,叶片宽的变异系数最小,为46%;质量性状中,主蔓被毛指数变异系数最大,为170%,成熟叶片颜色指数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采用数量分类法对海南胡椒属植物的种质资源多样性进行了形态聚类分析,在阈值为0.139处,74份胡椒种质被分为3大类群;在阈值为0.032处,74份胡椒种质可分成SG1(所有的海南蒟)、SG2(6份假山蒟)、SG3(6份假山蒟和3份华南胡椒)、SG4(8份假山蒟和4份细叶青蒌藤)、SG5(假蒟和蒌叶)、SG6(印尼大叶种、班尼叶尔一号和古晋种3个栽培品种)、SG7(9份大叶蒟和2份复毛胡椒)和SG8(16份毛蒟和1份苎叶蒟)8个亚类。  相似文献   

2.
橡胶树RRIM600品系的内生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海南省儋州市的橡胶树RRIM600品系上,采集花、叶、枝、果、根组织分离内生真菌,共分离了504个组织块,获得内生真菌545株.根据形态特征对482株产生孢子的菌株进行鉴定,分别归入21个属,大部分为半知菌,共19属,其中丝孢纲真菌12属,腔孢纲真菌7属;少数为子囊菌,共2属.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拟茎点霉属(Phmopsis)为橡胶树5种组织中的优势属,刺盘孢属(Colletorichum)为叶片组织中的优势属,侧多隔孢属(Pleurophragmium)为根组织中的优势属.这5种组织中的内生真菌定殖率为50%~100%、分离率为0.74~1.52.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的相似性比较结果表明,部分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组织偏好性.  相似文献   

3.
大豆种子寄藏真菌通过侵染大豆种子、叶、茎、豆荚和花,寄藏于大豆种子的种皮、胚和胚乳等组织中,直接影响种子萌发或降低幼苗活力,导致大豆品质下降、产量降低,严重影响大豆的生产。文章介绍了大豆寄藏真菌的种类,重要寄藏真菌拟茎点菌属(Phomopsis spp.)、尾孢属(Cercospora spp.)和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p.)的研究现状,寄藏真菌的检测方法和防治技术,对于大豆病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臂形草内生真菌菌株HND5的分离、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我国主要臂形草(Brachiaria sp.)种质内生菌进行了活体检测、内生菌分离纯化、抗性评价及其初步鉴定。利用改良的苯胺蓝染色法对臂形草内生菌活体检测结果发现,内生真菌广泛存在于供试的9个臂形草品种中;通过组织块培养法从供试材料叶片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菌株HND5;体外抗性分析实验结果表明,HND5菌株对多种重要病原真菌具有明显的抑菌活性和较强的耐盐碱性;经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半知菌类(FungiImperfecti)从梗孢目(Moniliales)从梗孢科(Monillaceae)枝顶孢属(Acremonium)真菌。  相似文献   

5.
从海南省10个县市的15个不同地点采集橡胶树RRIM600品系的叶、枝、果、根等组织进行分离培养,共获得内生真菌507株,415株能够产生孢子,根据形态特征鉴定为18个属,23个种,其中丝孢纲真菌9个属,10个种;腔孢纲真菌6个属,9个种;子囊菌门真菌3个属,4个种。初步研究表明:在所研究不同地区的橡胶树中,穗黑孢霉(Nigrospora oryzae)、树状多节孢(Nodulisporium sylviform)、刺盘孢(Colletotrichum sp.)均有分布。不同地区橡胶树内生真菌定殖率为17  相似文献   

6.
香蕉内生细菌分离、活性评价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从香蕉健康植株的根、假茎、叶柄、叶片等组织中分离获得386份内生细菌分离物。通过体外活性评价筛选出对9种常见的植物病原真菌具有一定抗性的内生细菌分离物28份,占总分离物的7.25%,其中对香蕉枯萎病菌抑制率达到80%~100%的分离物有9份。初步测定结果表明,这些分离物的基础生物学特性的分类地位初步归属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芽孢杆菌属(Bacillus)、短杆菌属(Brevibacterium)、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和伯克霍尔德菌属(Burkholderia)细菌。9份分离物与病原真菌菌丝体对峙培养镜检结果表明,供试的9种病原真菌菌丝体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肿胀与断裂。内生细菌在香蕉植株体内的数量分布分析发现,内生细菌在根、假茎、叶柄、叶片等组织中的数量分布呈递减趋势。  相似文献   

7.
对山东省济阳、茌平、曹县、郓城棉花叶、茎、铃的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棉叶的内生真菌定植率最高。4个地区共分离出79个菌株,归属于16个属。依据内生真菌相对分离率,济阳棉叶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37.50%)和毛球腔菌属(37.50%),棉茎的优势属为镰刀菌属(28.55%),棉铃的优势属为中国炭疽菌属(100.00%);茌平棉叶、棉茎、棉铃的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57.14%、33.34%、100.00%);曹县棉叶、棉茎、棉铃优势属均为链格孢属(66.67%、100.00%、100.00%);郓城棉叶、棉茎的优势属为链格孢属(80.00%、100.00%),棉铃的优势属为黑孢子菌属(44.44%)。4个地区叶、茎、铃的Shannon-Weaver指数(H)、Evenness指数(E)、Margalet丰富度指数(R)高低顺序不一致。各地棉花叶、茎、铃的内生真菌相似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8.
从采自中国海南和泰国的海南粗榧(Cephalataxus mannii Hook.f)树皮样品中分离得到213株内生真菌,依据菌落形态和显微特征对其中142株进行初步的种属鉴定。结果显示,它们分属34个属,未知属37株。其中,采自海南的样品中内生真菌分属13属,未知属13株;采自泰国的样品中内生真菌分属27属,未知属24株,表明不同地区的海南粗榧内生真菌类群存在一定差异。海南产海南粗榧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为根霉属(Rhizopusspp.)和青霉属(Penicillium spp.),泰国产海南粗榧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为酵母属(Saccharomyces spp.)和毛霉属(Mucor spp.)。  相似文献   

9.
采集广西山口8种红树林植物的多个部位,采用2种培养基分离培养红树林内生真菌;采用挖块法和琼脂扩散法对4种细菌和3种真菌进行抗菌试验。结果显示,从8种红树植物的根、茎、枝和叶上分离出104株内生真菌,叶片中共分出43株菌,数量最多。从白骨壤上分离得到菌株20株,占总菌株数的19.23%,比例最高。根据形态观察,内生真菌隶属8个类群及不产孢类,其中不产孢类46株,数量最多,其次是青霉属。抗菌试验筛选出20株内生真菌对至少1种指示菌具有抗菌活性。表明红树林内生真菌菌种资源丰富,这些菌株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胡椒属种质蒌叶、墨西哥胡椒、假荜拔为材料,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HS-SPME-GC/MS)技术测定3种种质叶片中的挥发性成分及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鉴定出蒌叶、墨西哥胡椒、假荜拔的挥发性成分59种,其中从蒌叶中共鉴定出挥发性成分36种,其含量较高的有安息香醛、荜澄茄油烯和β-石竹烯,相对含量分别为23.56%、9.36%和8.54%;从墨西哥胡椒中鉴定出挥发性成分18种,其中含量较高的有肉桂醛、萜品烯和萜品油烯,相对含量分别为77.98%、5.88%和5.11%;而假荜菝叶片挥发性成分有25种,含量较高的有β-石竹烯、罗勒烯和芳樟醇。挥发性成分的种类在3种胡椒属种质中都不相同,总的相对百分含量也不同,说明不同的种质,叶片挥发性成分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几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管药膜法和田间试验研究飞机草、青葙、假蒟等6种植物叶片的乙醇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供试提取物均对螺旋粉虱表现出一定的生物活性,其中以飞机草和青葙的活性最高,其LC50分别为753.40,999.81 mg/kg,其余4种提取物对螺旋粉虱的活性大小依次为:假茼>菠萝蜜>含羞草>桃金娘.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飞机草和青葙提取物对螺旋粉虱成虫均具有较高活性,在50倍浓度处理下,飞机草和青葙提取物的防效均在75%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开发油樟内生菌资源并发现潜在活性成分,本研究以春季油樟健康植株的根、茎、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法分离纯化可培养内生真菌,结合ITS序列和系统发育树分析菌株多样性,筛选具有产黄酮功能菌株,设计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产黄酮效果最佳菌株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从油樟中共分离到62株可培养内生真菌,划分为3门、7纲、14目、22科、28属、54种。其中优势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RF为88.71%),优势纲为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RF为45.16%),优势目为格孢腔菌目(Pleosporales,RF为37.10%),优势科为格孢菌科(Pleosporineae,RF为14.52%)、亚隔孢壳科(Didymellaceae,RF为12.90%),优势属为链格孢属(Alternaria,RF为12.90%)、附球菌属(Epicoccum,RF为11.29%)。以纲为类群单位,根组织分离的16属20种21株真菌的系统发育可分为7个类群,茎分离的13属24种30株真菌则分为2个类群,叶的8属10种11株真菌则分为3个类群。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系数结果表明,油樟根部内生真菌种群多样性相对较丰富,群落分布相对均匀。10株内生真菌具有产黄酮功能,5株来自根部,5株来自于茎部,隶属2门3纲5目8科9属,其中YZ-29菌株产黄酮能力相对较强。YZ-29菌株最优发酵条件为初始pH 7、时间7 d、温度30℃、转速175 r/min、装液量80 mL/150 mL。综上结果显示,内生真菌在油樟不同组织数量、种群及组成上存在差异,分离得到的功能性菌株值得深入挖掘和开发利用,为开展内生真菌在油樟抗氧化成分的生物合成机制方面的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外源赤霉素处理对山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赤霉素处理可促进山蒌植株茎伸长,以80 mg/L获得最佳效果;40、20 mg/L赤霉素处理7次后,对茎粗的增加效应最强。赤霉素处理虽然不能增加叶片数,但40 mg/L可最大程度地促进叶面积指标增大。  相似文献   

14.
植物内生菌种类繁多,且具有较丰富的生物学功能。从海南特有药用植物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野生植株中分离内生真菌,初步探索其组织分布特点及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从华石斛中分离内生真菌179株,通过ITS序列将之划为51个OTU,分属于25个属以上的类群,其中叶点霉属(Phyllosticta)为优势属。仅轮层炭壳属广泛存在于华石斛根、茎、叶中,其余类群皆存在一定的组织偏好性,其中18个类群只在一种组织中分布。叶中分离的菌株数最多,占比60.33%。不同培养基条件下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种类也存在明显差异,以PDA和华石斛粉培养基分离到的内生菌类群最多,分别为12种,各占总分离类群的48%。12属36个菌株对至少1种供试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抑菌生物活性最强的菌株为拟盘多毛孢属(Pestalotiopsis)1株和蓝状菌属(Talaromyces)1株。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华石斛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菌株具有较强抑菌生物活性。这为华石斛内生菌资源的深入开发奠定理论基础,为进一步创制农用杀菌制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中草药提取物对 2 种杧果采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测定 71 种中草药丙酮提取物对杧果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 和杧果蒂腐病菌(Botryodiplodia theobromae Pat.)的抑菌活性以及对杧果(Mangifiera indica L.)采后炭疽病和蒂腐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 20 mg/mL 浓度下,丁香、肉桂、花椒、八角、肉豆蔻、山萘、益智、胡椒、荜茇等 9 种中草药提取物对该 2 株病原菌的平均抑制率大于 70 %,EC 50 的平均值为 4.30 mg/mL。在该浓度下,八角、荜茇提取物能有效降低杧果采后病害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对杧果炭疽病的防效分别为 92.32 %、88.01 %,对杧果蒂腐病的防效分别为 55.07 %、56.79 %。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从海南广藿香的根、茎、叶和花等组织中分离获得61株内生真菌,采用显微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15个属,其中优势菌群为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和干酪酵母菌属(Meyerozyma)。以澳洲坚果叶枯病菌(Pestalotiopsis microspora)、西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火龙果溃疡病菌(Neoscytalidium dimidiatum)为指示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拮抗菌株筛选,发现镰刀菌属(Fusarium)菌株PfuJ20、PfuG16和PfuG5对澳洲坚果叶枯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好,棒孢属(Corynespora)菌株PfuH2对西瓜枯萎病菌抑菌效果较好。采用滤纸片扩散法进行各菌株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等动植物病原细菌的抑菌作用评价,发现镰刀菌属PfuJ20、PfuG16对各细菌均有较强抑制效果,而链格孢属(Alternaria) PfuH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抑制效果相对最强。结果表明,海南广藿香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部分内生真菌菌株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相似文献   

17.
对人参两个栽培品种园参和移山参的内生真菌多样性进行初步研究。新鲜园参和移山参根经酒精和次氯酸钠消毒后,接种于PDA平板培养基上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根据菌落形态和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真菌的5.8S和ITS序列进行菌株鉴定。从人参中共计分离到内生真菌48株,园参中分离得到27株,移山参中分离到21株。通过形态鉴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了15株,分为14个分类单元,归属到8科9属12种。不同栽培品种的人参内生真菌形态各异,表现出了较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