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扭转振动减振器振动对曲轴弯曲、纵向振动的影响;实验测量了有无扭振减振器时的曲轴自由端的弯曲和纵向振动,其与计算结果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对某农用机械配套柴油机进行曲轴系扭转振动分析及扭转减振器匹配研究中,发现严重的扭转振动。通过对安装V带轮和扭转减振器两种情况下的曲轴系扭转振动、整机噪声及整机振动进行试验测量和信号分析,确定了三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匹配良好的减振器能够大幅改善整机的NVH性能。该项研究既使工程技术人员认识到对非道路柴油机进行扭转振动研究的必要性,又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扭转振动是如何对整机振动噪声性能产生影响的。  相似文献   

3.
车用柴油机曲轴扭振的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台多缸柴油机为例,采用结合有限元法(FEM)的多体系统仿真(MSS)方法,研究了曲轴的扭转振动。通过柔性多体动力学仿真计算,得出有无扭振减振器时曲轴自由端扭振特性。并与试验测量结果对比,两者吻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4.
韩兵  蔡忆昔  张彤 《农业机械学报》2011,42(6):12-15,11
研究了行星齿轮功率分流混合动力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特性分析方法,通过扭转减振器的刚度匹配实现系统共振转速的优化.针对混合动力系统可能出现的多种工作状态,建立传动系统的参数化振动模型.研究了动力传动系统转速比及减振器刚度对系统共振转速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只有在特定转速比区间发动机才会引起传动系统较高的共振转速,通过降低减振器扭转刚度可以降低系统共振转速,使其偏移发动机常用转速范围.  相似文献   

5.
针对钻杆振动问题,基于动力学理论,并结合钻杆系统结构建立了钻杆振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钻杆长度对纵向振动与扭转振动的影响,为钻杆振动控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磁流变半主动悬架的振动压路机动力学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振动压路机和磁流变减振器研究的基础上,应用磁流变减振器对振动压路机进行半主动控制,并对其进行动力学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磁流变减振器进行半主动控制的振动压路机,其减振性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发动机的扭转振动理论基础及测试方法,通过搭建柴油机扭转振动测试平台,研究了不同材料的曲轴对发动机扭振的影响,证实了安装合金钢材料曲轴的发动机扭振更小,并开发使用不同类型的曲轴扭转减振器来降低了发动机扭振。  相似文献   

8.
1双质量飞轮的发展 由于内燃机工作不连续造成了内燃机工作过程中的扭转振动,而在离合器上设置扭转减振器存在着致命的弱点。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更有效地达到隔振和减振的目的,双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简称为双质量飞轮)就应运而生了。其基本结构有三部分:第一质量(第一飞轮),第二质量(第二飞轮)和两质量之问的减振器。  相似文献   

9.
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减振支承系统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振动轮上的橡胶减振器进行了动态性能试验研究,根据系统隔振理论,分析了辐射型和平置型布置的振动轮减振支承系统各动刚度系数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典型样机振动轮减振支承刚度值;分析了减振支承系统刚度对振动压路机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针对曲轴扭转振动计算时激励力矩和阻尼系数难以确定从而导致计算精度受到影响的问题,采用PAK噪声振动分析软件PAK 5.3、美国EPC260型光电扭转振动传感器等对某国产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情况进行实验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可以对扭转减振器的设计进行评估和修正。通过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曲轴振动情况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国产发动机安装固有频率为416 Hz及428 Hz的皮带轮时,曲轴扭转振动能得到较好控制。  相似文献   

11.
目前应用的内燃机曲轴扭振减振器大多数是减振器和曲轴V带轮二合为一的产品。许多研究和设计着眼点都集中在解决内燃机轴系的扭振问题上,而忽略了由于橡胶减振层的原因导致V带轮径向跳动严重超差和动平衡质量下降,使高速运转的内燃机附加了一个振动源。经过整合研究和结构创新,在减振器上加了中心定位轴承后,就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对某一新设计出的直列六缸机的曲轴进行一维轴系扭振计算,为其确定出合适的减振器参数,即减振器惯性轮的惯量、连接刚度和阻尼。在此过程中,研究这些参数对轴系固有频率、临界转速、曲轴前端扭振振幅等扭振性能的影响。计算后发现曲轴的扭转刚度过小,造成合成扭振振幅值偏大。  相似文献   

13.
柴油机轴系扭振减振器的有限元优化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骞  郝志勇 《农业机械学报》2000,31(5):91-93,96
分别采用双扭摆模型法、多质量模型法和有限元模型法对一台N485型柴油机轴系扭振减振器进行了优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一种内燃机扭振减振器有限元优化设计方法及其通用计算机模拟程序,并通过计算分析对3种方法设计的扭振减振器效果作了比较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推土机传动轴系扭转振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型号推土机经常发生传动轴系失效问题,本文从扭转共振方面入手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建立了传动系统的三维动力学仿真模型,分析了传动轴系上扭转减振器的弹簧刚度以及内燃机飞轮转动惯量对系统自振频率的影响,为有效地避免轴系因扭转共振产生破坏失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内燃机曲轴振动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单综述了内燃机曲轴扭振、弯振和纵振的研究内容及相关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某发动机轴系为研究对象,运用有限元建模,结合动力学、润滑理论对轴系动态应力分布进行分析,采用非线性弹簧(NONL)、动态液压润滑(HD)、弹性动态液压润滑(EHD)对轴系应力进行对比分析,并针对曲轴振动过程中影响曲轴应力分布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算法下曲轴的应力分布差别主要是由于曲轴的扭转和弯曲计算结果有差别,同时曲轴在不同时刻不同截面由扭振和弯振引起的应力大小的贡献度不同.以EHD为基本模型进行分析表明,润滑参数油槽对主轴颈应力分布影响较小,只有-2.5 ~2.5 MPa.  相似文献   

17.
ER流体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粘性阻尼和回滞阻尼组成的阻尼模型,对电流变(ER)流体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应用迭代摄动法讨论了含有ER流体振动系统的非线性频谱,给出了带有ER流体阻尼器梁结构的计算结果。并应用Newmark数值积分方法分析了带有ER流体阻尼器梁结构的多自由度振动系统在不同电场强度和激励频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情况。结果表明,系统的刚度和响应的变化可以通过外加电场强度来控制,随着电场强度的增加,响应幅值减小且结构刚度变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