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王光明  李钦 《种子》1995,(5):53-53
甜菊种子具有许多与常见作物种子不同的特异性状.保存和育苗技术稍有不当.即易失去发芽力或降低成苗率.造成育苗失败.在北方春旱地区这种倩况尤为多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甜菊钟子及其育苗技术进行了多年的观察研究。1甜菊种子的特性1.1种子不实率高.质量差异大.甜菊为  相似文献   

2.
川麦冬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 以川麦冬根的嫩基部为外植体,对其无菌苗的诱导、增殖及不定根的诱导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用75%酒精20s+0.1%HgCl210min消毒效果最好。在以MS+6-BA2.0mg/L+NAA0.2mg/L的培养基中进行的不定芽诱导生长和继代培养,诱导和增殖效果较好,丛生芽的一代诱导率为80%,二代以后丛生芽诱导率为100%。在继代至第四代时丛生芽的平均数目达到6.24个,完全可以满足快速繁殖的需要。麦冬组培苗不定根的最适培养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达100%,田间移栽2周后成活率可达到100%,且幼苗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3.
陈叔平  舒世珍 《作物学报》1995,21(1):102-105
本研究采用同一个品种的来自3个不同生态区的种子,在两种包装条件,贮于-18℃、-10℃、0℃及室温下。经三年(1989-1992年)跟踪测定种子发芽力,研究甜区种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的生活力变化:Ⅰ、不密闭条件:种子生活力随贮藏温度不同,降低速率亦不同,即的生活力的低降速度,室温>0℃>-10℃>-18℃。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种子发芽力逐渐降低,12个月贮藏是甜菊种子发芽力逐渐降低,12个月贮藏期是期  相似文献   

4.
随着甜叶菊栽培年限的延长,虫害呈逐年递增的趋势,针对蚜虫、蝼蛄、地老虎、夜蛾、尺蠖等甜叶菊主要虫害的发生特征和规律,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因子正交试验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条件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探讨了植物生长物质(6-苄基腺嘌呤、奈乙酸)、蔗糖、水解酪蛋白(CH)对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对丛生芽诱导影响最大,其次是6-BA,NAA、CH影响较小。筛选出甜叶菊丛生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为MS + 6-BA 1mg/L+ 琼脂6g/L + 蔗糖30g/L。继代培养采用MS + 6-BA 0.5mg/L+ NAA0.05mg/L + 琼脂6g/L + 蔗糖30g/L。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4MS + 0.1mg/L IBA +琼脂6g/L + 蔗糖30g/L +1g/L活性炭,生根率达100%。已获得驯化移栽成活的植株,移栽成活率为92.13﹪。  相似文献   

6.
7.
采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甜叶菊种子,研究了NaCl对甜叶菊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效应。浓度<0.3%时表现为促进作用,浓度≥0.3%时表现为抑制作用,盐分浓度越高,对甜叶菊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越明显;甜叶菊幼苗生长状况随NaCl浓度的升高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由此说明当NaCl浓度≥0.3%时,对甜叶菊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影响明显,也说明甜叶菊的耐盐性相对较弱,不适宜在盐浓度较高的环境中生长。  相似文献   

8.
基于上海市12个城区532份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选用假想价值评估法设计问卷,实证分析上海城镇居民消费者对地产绿叶菜的支付意愿及其影响因素,重点关注价格对消费者地产绿叶菜购买意愿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标价格、蔬菜放心程度、地产蔬菜信任程度、购买成员、性别等变量显著影响消费者对地产蔬菜的支付意愿。具体而言,投标价格是影响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随着价格的增加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下降;消费者对蔬菜的放心程度越低,越倾向于购买地产绿叶菜,说明消费者对上海市地产绿叶菜质量安全总体信任度较高;消费者对地产蔬菜信任度越高,其额外支付意愿越高;男性消费者愿意为地产绿叶菜支付额外价格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家庭中非主要购买成员,作为家庭中蔬菜主要购买成员的消费者愿意为地产蔬菜支付额外价格的可能性更大。计算得知,相比外地产绿叶菜,消费者愿意为地产绿叶菜额外支付2.12元/kg。根据结论提出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提升蔬菜质量、稳控蔬菜价格、加强对消费者教育和宣传等措施。  相似文献   

9.
甜叶菊斑枯病生物防治拮抗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甜叶菊根部土壤中分离到放线菌A01和A64两个菌株,生长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抑菌效果好,为高效拮抗菌株。两个拮抗菌株的拮抗活性能稳定遗传。初步鉴定两菌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Waksman and Henrici),A01为黄色类群的一个种,A64为蓝色类群的一个种,种名未定。喷施抗生菌剂,可有效降低斑枯病病情指数,平均防效为56.3%。A01和A64混合构成的抗生菌剂防治效果明显好于两个菌剂单用,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抗生菌剂可显著提高甜叶菊叶片产量,平均增产18.7%,尤其在连作小区,增产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挖掘与甜叶菊重要农艺性状显著相关标记,利用相关标记辅助甜叶菊育种。本研究对93份甜叶菊种质材料11个重要农艺性状描述性统计,并利用58对EST-SSR引物对其扩增,群体遗传结构分析,基于以上分析采用Tassel 5.0的GLM (generalized linear model)模型进行EST-SSR标记与甜叶菊11个重要农艺性状的关联分析。分析检测到10个标记与6个农艺性状极显著相关,各标记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范围为0.071 6~0.189 3,部分标记与2~3个农艺性状极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1.
不同处理对甜叶菊种子出苗率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晒种、温水浸种、种子去冠毛和赤霉素浸种4种种子处理,以不做处理的种子做对照,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种子出苗和幼苗生长均好于对照,其中,种子去冠毛明显好于其它处理,出苗率比对照高11.7%,苗重比对照多0.185 g/株,而其它处理间差异较小.由此可以看出,对种子去冠毛处理效果最佳,可在生产中大力提倡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甜叶菊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是一种新兴的高甜度、低热量的天然糖料植物。叶片经晒干、粉碎后即可作为糖料,提取物糖甙甜度为白砂糖的250~300倍,热量为白砂糖的1/300。适宜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生长温度范围17~35℃,在黑龙江省种植,营养生长时间较长,叶片产量高、质量好。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甜叶菊新品种江甜2号在不同移栽密度下生长发育情况及产量水平,以明确江甜2号最佳移栽密度,2015年进行了甜叶菊新品种江甜2号不同移栽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3月中旬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以7 000株/667 m2左右的移栽密度较为适宜,不仅地上部总量大,而且叶茎比高,最终干叶水平最高。  相似文献   

14.
不同时期施硫对夏玉米硫积累和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不同时期施硫对夏玉米植株硫积累和籽粒品质的影响,在田间条件下对高产夏玉米(‘农大108’和‘金海5号’)进行不同时期(一次性基施,分别与大喇叭口期、开花期分期施)等量施硫(40 kg/hm2)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肥力条件下一次性基施、基施和开花期施硫肥均显著提高植株硫积累量;各器官中叶片硫积累量最高,穗轴积累量最低。各时期施硫处理显著提高‘金海5号’籽粒中可溶性糖含量,其中硫肥100%基施和硫肥50%基施+50%开花期分别高于对照21.0%和15.5%,而对‘农大108’影响不显著;各时期施硫处理对两品种籽粒淀粉和粗蛋白含量均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甜叶菊微卫星富集文库的构建与多态性标记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叶菊是我国一种重要特种经济作物, 其分子标记相关遗传背景研究甚少。本研究基于生物素与链霉亲和素的强亲和性原理, 用链霉亲和素顺磁颗粒捕捉人工合成的标记有生物素的寡核苷酸探针(AG)15, 间接筛选出含有甜叶菊基因组微卫星序列的DNA酶切片段, 将筛选得到的片段连接到pUC-T载体中, 构建甜叶菊微卫星序列的富集文库。挑取354个克隆进行菌落PCR检验, 从中筛选出158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结果表明, 134个(84.81%)克隆中含有微卫星序列, 其中完美型85个(63.43%)、非完美型15个(11.19%)、复合型34个(25.38%)。根据微卫星序列共设计出71对微卫星引物, 其中62对能扩增出稳定的条带。利用24个甜叶菊品系对这62对引物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表明, 有16个位点表现出多态性, 等位基因数为2~8个, 平均每个位点扩增得到4.5个等位基因, 多态性信息含量在0.3163~0.7595之间, 观测杂合度(Ho)与期望杂合度(He)的范围分别为0.2174~0.9167与0.3555~0.8076。通过聚类分析, 将甜叶菊分为大小叶两大类。本研究开发出的微卫星标记可为甜叶菊的分子遗传育种提供有效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6.
优质甜叶菊无公害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甜叶菊的人工栽培在我市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2009年种植面积为12万亩。我市优质甜叶菊无公害栽培技术已日臻完善,现介绍如下:1选用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17.
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ridine diphosphate glycosyltransferases,UGTs)催化糖基转移反应,与植物次生代谢密切相关。本研究根据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转录组数据库,克隆到一个催化莱鲍迪D苷(rebaudioside D,RD)合成的新型糖基转移酶候选基因,对其开展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等电点(pI)预测为5.54,理论分子量约49.66 kD,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基因与向日葵中的UGT89A2同源,故将其命名为SrUGT89A2。构建pET28a-SrUGT89A2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诱导表达得到重组蛋白,HPLC检测表明粗酶液能催化甜叶菊提取液形成一个新的色谱峰,该峰保留时间与莱鲍迪D苷一致。经进一步纯化UGT89A2蛋白,添加不同甜菊糖苷标准品为催化底物,但未鉴定出该蛋白催化的具体糖苷。该潜在催化甜菊糖RD苷合成的新型糖基转移酶基因SrUGT89A2的发现,为RD苷的生物合成和甜菊糖苷的生物途径研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为首次确定。基于莱鲍迪苷A的测定标准曲线和多种甜菊糖苷的高效液相检测图谱结果确定‘鑫丰3号’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组成。‘鑫丰3号’叶片中共含有甜菊苷,莱鲍迪苷A、B、C、D、E和莱鲍迪苷F,甜茶苷,甜菊糖双苷9种甜菊糖苷,其中莱鲍迪苷D和E为痕量存在。本研究不仅为后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了目前已有报道中最全面的紫外检测图谱依据同时也为新类型甜菊糖苷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安徽省明光市依托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作用,推动甜叶菊产业迅速崛起。2008年全市甜叶菊种植面积达到1万hm^2,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甜叶菊种植基地,从而赢得了“世界糖都”的美誉。  相似文献   

20.
李瑞锋 《科学种养》2009,(11):17-18
甜叶菊,又称甜菊,为宿根性草本植物,济宁市任城区种植甜叶菊已有2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甜叶菊之乡”。为进一步提高甜叶菊的产量和品质,2004~2006年我们进行了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并组装了一整套生产技术规程,2007年推广应用面积达5.3万亩,每亩比未应用的增产45.2千克,亩增效益512.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