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大棚秋延后栽培番茄,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供应市场,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比大棚延后生产黄瓜效益高1~2倍。春茬大棚黄瓜,秋茬改种番茄,对大棚倒茬,减轻土壤病害有一定好处。近年来,人们多用大棚春茬番茄潜伏芽生产秋番茄,但它不能解决春茬棚黄瓜改种番茄,必须采用育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四川南充地区开展探索大棚蔬菜膜下滴灌栽培.实践证明,大棚膜下滴灌种植节水50% ~60%,可节约肥料,减少水分蒸发渗漏,减轻病虫害发生,进而减少农药使用量,且利于土壤疏松不板结,年度栽培仅需翻耕1次,节省劳动力.番茄春提早上市,夏季遮阳栽培黄瓜,秋冬栽培青花菜,茬口安排紧凑,经济效益可观.现将大棚春提早番茄—夏黄瓜—秋冬青花菜膜下滴灌高效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嫁接栽培不仅增强黄瓜的抗病性、抗寒性产量也大大提高,因此嫁接育苗技术已成为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但在春大棚黄瓜生产中应用较少。因此,笔者在春大棚栽培条件下开展了本试验研究,一方面验证、示范嫁接栽培的增产效果,促进该项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为京郊春大棚黄瓜高产提供支撑;另一方面,试验收集了生产上常用的砧木,通过嫁接成活率、产量、抗病性等比较研究,筛选出适宜春大棚黄瓜栽培的砧木品种,为农民砧木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大棚、日光温室菜豆秋延后栽培技术皮连生齐心(南关区农林水利局)(吉林省蔬菜花卉研究所)菜豆是城乡人民日常需要量较多的一种大宗蔬菜,因此在栽培上占有重要地位。由于春茬保护地黄瓜、番茄生产效益较高,菜豆产值差一些,因此,春茬大棚、日光温室栽培的较少。大棚...  相似文献   

5.
根据常熟市设施蔬菜栽培连续几年生产实践,大棚番茄—水果黄瓜—叶菜类轮作栽培模式研究和生产示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6.
冬暖大棚冬春黄瓜生产从9月中旬开始至翌年6月下旬拔秧,7-10月份生产夏季番茄,番茄收后再种冬春黄瓜,一年两种两收,每亩大棚多增收入3000-5000元。  相似文献   

7.
农技110     
《长江蔬菜》2006,(3):57-57
保护地番茄何时抹权好?;春胡萝卜发生歧根的原因是什么?;大棚春提早栽培辣椒。定植后如何进行温、湿度管理?;大棚春提早栽培辣椒如何促进坐果和高产?;大棚黄瓜化瓜是怎么回事?怎么办?……[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王洪月 《蔬菜》1989,(1):15-16
春大棚黄瓜多层覆盖栽培,在生产上早有过应用,但用于棚内覆盖的是普通大棚膜,成本较高,1986年以来。我们本着节能、低成本、高效益的原则,采用地膜在大棚内进行多层覆盖,防寒保温效果显著。1988年,我区800多亩大棚黄瓜、辣椒、番茄等采用地膜进行多层覆盖栽培,均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下面就大棚黄瓜多层覆盖的保温效果与相应的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津优12号黄瓜是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2005年育成的适合春露地、秋大棚栽培的杂交一代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双层充气膜大棚作为一种保温、增温技术措施,已在我区推广。1990—1991两年在番茄生产上应用,能够保证在1—2月份上市。1992年在春黄瓜上进行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总结番茄育种的人工授粉技术,作者根据上海地区的气候条件,在上海航育种子有限公司开展了春茬番茄人工授粉杂交育种试验。该文从整地移栽、田间管理、人工杂交授粉、病虫害防治、种子的收集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上海地区设施番茄人工授粉杂交育种技术。  相似文献   

12.
柳虹 《吉林蔬菜》2003,(4):11-11
目前,黄瓜杂交种一代利用已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杂种一代种子供不应求。特别是近几年冬暖式大棚等系列保护栽培的迅猛发展,进一步加剧了杂交一代种子供与求的矛盾。而杂交制种生产现状是单位面积产量较低且不稳定。宁阳县作为黄瓜杂交制种的主产区,每年的制种面积1667.5万平方米,2000年平  相似文献   

13.
奚秀珍  蔺善仁 《蔬菜》1990,(6):21-23
我市太和区过去大棚蔬菜生产以黄瓜种。植为主。由于多年重茬,使产量逐年下降。春茬拉秧后由于高温多雨,病害重蔬菜产量低,所以秋茬只能作为露地生产,这就降低了大棚的利用率。为解决上述问题,近四年来我们在太和区新民乡十里台村进行塑料大棚番茄春秋两茬栽培试验,获得成功。该村莱田面积670亩,1986年大棚面积仅6亩,1989年发展到140亩。春番茄面积占139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9%;秋番茄面积135亩,占大棚总面积的97.4%。两茬番茄最高单产15850.3公斤,产值19503.38元。全村平均两茬番茄共单产9784.36公斤,产值12651.69元。  相似文献   

14.
日本农业属于精耕细作型,走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收益的路子。现代日本的蔬菜生产,几乎全部采用大棚生产,从翻地施肥、整地作畦、覆盖地膜,到播种育苗、移栽、定植、打药、收获,全部按照作业历,有条不紊地组织生产。但因大棚生产轮作倒茬困难,造成多年重茬,加重了病虫害的发生,故日本农户的大棚蔬菜栽培均采用嫁接技术。例如,我实习的筑坡市上田慎也家的大棚是采用如下作业历进行作业的:黄瓜(7~12月)—番茄(12月~翌年7月)。周而复始,每年都固定栽培、收获这两种蔬菜。其中番茄栽培的作业历如下:每年的10月10日在育种棚播种桃太郎番茄(接…  相似文献   

15.
导读:大棚间套种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模式,可实现一年四熟周年生产,产量高、见效快、经济效益显著,成为洪泽县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栽培模式之一。主要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大棚春番茄、夏丝瓜、空心菜、秋莴笋高效栽培所采取的关键技术措施,可为设施蔬菜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应用春茬大棚番茄潜伏生产秋番茄,比秋茬棚黄瓜平均产值增加经济效益40%左右。我们的体会是:1 利用春茬番茄潜伏芽生产秋番茄的好处1.1 解决了北方地区利用育苗生产两茬棚番茄生育期不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蔬菜》1987,(3)
十多年来北京郊区一直延用“长春密刺”为春大棚黄瓜的主栽品种,“长春密刺”黄瓜具有早熟丰产特性,比较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然而该品种种子近年来混杂、退化严重,而且对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抗性都较差,造成减产,个别大棚甚至因病害严重导致只种无收。为了改善春大棚黄瓜的生产状况,引进和选择出早熟、抗病、丰产的春大棚黄瓜品种,代替只用长春密刺单一品种是必要的。1983~1984年,近郊区一些社队小面积试种了天津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现黄瓜研究所)选育的适宜于保护地栽培的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较  相似文献   

18.
<正>"水泥拱架大棚春黄瓜秋番茄栽培模式"是近几年试验总结出的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西安市灞桥区石家道、刘村和莫灵庙等村应用推广面积已达到2 000余亩。春黄瓜于1月下旬至2月中旬播种育苗,3月上中旬定植,4月中旬上市,6月中旬拉秧,平均亩产量10 000 kg,平均亩产值25 000元。秋番茄于6月上中旬播种育苗,6月下  相似文献   

19.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黄瓜研究所培育的津杂一号和津杂二号黄瓜,适宜于春季保护地栽培。 1984年引入北京郊区试种,经几年区.试及生产示范后,在春季大棚及温室栽培,具有明显的抗病及早熟丰产特性,生产上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几年来推广面积迅速增加,1987年春,京郊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占全市大棚6000亩春黄瓜的20%;1988年扩大为3000亩。已成为京郊春保护地尤其是远郊区大棚春黄瓜的一个主栽良种。 一、津东黄瓜特性 1.抗病性1984~1987年在不同的试验示范点上与北京地区大棚原主栽品种长春密刺进行了抗病性对比,不同年份均一致,表现了津杂黄瓜有较强…  相似文献   

20.
董文奇 《蔬菜》1991,(1):16-17
近年来,由于大棚黄瓜连年重茬病害加剧,春季蔬菜大棚栽培开始向茄果类蔬菜发展。除了大棚番茄和茄子外,大棚青椒的面积也有了较多的增加。目前有不少菜农的大棚青椒亩产达到3000~4000公斤,亩收入1000~58000元,这说明生产大棚青椒不仅丰富了春淡季蔬菜市场,而且同样可以获得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