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破伤风又名强直病,锁喉风,是由破伤风杆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特征是骨胳肌持续性收缩,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和神志正常.笔者在临床上曾见过一例驴骡的破伤风病,经过一周时间的综合性治疗而痊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40例重型破伤风的护理体会彭华仙(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湛江524001)重型破伤风是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抢救和精心护理,病人很难度过危险期.本文对40侧重型破伤风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24例,女15例,年龄最小1岁6个月,最大...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破伤风340例临床分析林向荣(广东省阳江市人民医院儿科,阳江529500)新生儿破伤风是胎儿娩出后脐带处理或脐部护理不当,感染破伤风杆菌所致。为总结临床经验,现将1990年1月至1995年12月我科收治340例作一报道。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4.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本病为多种动物共患病,不同动物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等有所差异,笔者对马、牛、骡、驴等大家畜破伤风病的诊疗作了简要记录,并从对比分析中探索出一些规律,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笔者发现,一些阉割后的牛、猪等家畜,手术时虽注射了足量的破伤风抗毒素,但时隔不久,却又得了破伤风病.  相似文献   

6.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山羊的感染途径常见于阉割、断脐、断角、扣环损伤皮肤及产后感染等。实际生产巾.常有山羊因佩戴免疫耳标引发破伤风病例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破伤风单蹄兽易感,牛很少有。2004年,虎林清河良种场发生了一例奶公牛破伤风病例,经治疗痊愈。1、临床症状兴奋性反射增高,稍遇刺激既表现紧张,步态强拘  相似文献   

8.
羊在生长和发育的时候,难免因外部环境或者内部因素的影响,产生很多方面和类型的疾病,羊破伤风就是其中一种主要的类型.羊破伤风的传染性较高,且它有着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所以,羊破伤风的防治问题一直是相关学者所重视的问题.此文中,笔者以羊破伤风的病原及其各方面的特点为依据,对羊破伤风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破伤风毒血症是由破伤风梭菌特异性神经毒素引起的,通常由神经支上传至脊索,再至脑部。破伤风又名强直症,俗称七日风、锁口风、破皮风等,是由破伤风梭菌所致的一种人类和动物共患的急性、中毒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结合笔者收治48例病畜的体会.认为家畜破伤风的治疗原则应是:中和毒素、解痉镇静、消灭病原、对症治疗、加强护理。即发病后的4天内,以中和毒素为主,辅以解痉镇静、消灭病原和认真护理为治则;中期:即4—7天,以解痉镇静为主,辅以降毒补液、维护机能,防止继发感染为治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多潘立酮混悬液在新生儿破伤风中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近 2年我院收治的新生儿破伤风患者 2 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13例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潘立酮混悬液。结果 :观察组返流、呕吐 ,发生吸入性肺炎、窒息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营养供给及吸收 (每日喂奶量 )明显增加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0 .0 0 1) ;病死率下降 ,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多潘立酮混悬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破伤风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新生儿破伤风63例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普遍推行新法接生后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已大为降低 ,但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多 ,自行接生 (旧法接生 )的比例增高 ,新生儿破伤风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现将我科 1988年 7月~ 1998年 8月收治的 6 3例新生儿破伤风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 3例均为住院新生儿 ,男 2 9例 ,女 34例。潜伏期 <7d42例 ,≥ 7d2 1例。全部病例均用未经消毒的剪刀断脐 ,且断脐后脐部无作特殊消毒处理。6 3例均有早期不能吮乳 ,烦躁不安 ,啼哭不止 ,均有苦笑面容及全身痉挛。其中 13例出现全身紫绀 ,呼吸困难 ,超高热 ,痉挛持续 6~ 12 h。…  相似文献   

13.
破伤风又叫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传染病,病菌侵入畜体内繁殖并分泌毒素,引起全身或局部肌肉强直性痉挛及阵发性收缩,对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但神志正常.现将诊治鹿破伤风1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耕牛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毒性传染病,又名“强直症”,俗称“锁口风”,农忙时最易发生。如果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就会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破伤风抗毒素(TAT)对TAT皮试阳性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科2001年1月~2004年1月收治35例TAT皮试阳性的破伤风患者,予TAT 15U皮内注射.并予对照试验.对确定为阳性的患者.4次脱敏注射后,用3~5万U的TAT稀释后静脉滴注。结果:35例破伤风患者,全部由脱敏注射过渡到静脉正规治疗用药。结论:对TAT皮试阳性的破伤风患者.按规程4次脱敏注射后再过渡到大剂量静滴TAT.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达到治疗破伤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破伤风病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病。传统治疗牛破伤风病的方法,因成本高且疗效不显著而失去了治疗价值。该文主要介绍了牛破伤风病的病原、发病机理及症状,并将传统治疗方法与百会穴蛛网膜下腔注射疗法进行对比,为治疗牛破伤风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羊羔破伤风又名脐风、四六风,是因用未消毒的剪刀剪脐带使破伤风杆菌通过脐部感染所致。破伤风病死亡率高,给养羊带来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8.
方立銮 《福建农业》2006,(10):27-27
破伤风又名“强直症”、“锁口风”,是由破伤风梭菌经伤口感染后产生外毒素,侵害神经组织所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毒性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全身骨骼肌持续性或阵发性痉挛,以及对外界刺激反射兴奋性增高。  相似文献   

19.
1963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西兽医结合的治疗措施共治疗破伤风病37例,治愈35例,治愈率为95%。  相似文献   

20.
一、病原病原为破伤风梭菌,简称强直梭菌。该菌菌体细长,多单个存在,能形成芽孢,普遍存在于土壤中,动物的肠道中亦常有其芽孢存在。破伤风梭菌产生破伤风痉挛毒素、溶血毒素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