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霍乱又称鸡巴氏杆菌病,鸡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尤其对农村散养鸡危害极大,常给农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鸡霍乱又称鸡巴氏杆菌病,鸡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严重危害养鸡业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前期症状而突然死亡.尤其对农村散养鸡危害极大,常给农户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郑州某兔场青紫蓝兔发生疫情,通过对病兔进行血清学检查、组织触片观察、细菌分离培养、生化实验和动物试验,再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和病理剖解结果诊断该病为由兔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兔巴氏杆菌病。  相似文献   

4.
<正>禽霍乱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的一种出血性、败血性疾病。该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既可以地方性流行,也可以零星散发。感染该病的绝不限于家禽,各种野生鸟类都可以感染。金州区某鸵鸟养殖场曾发生过一起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鸵鸟霍乱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起羔羊巴氏杆菌病疫情的诊治,从该病的发病情况、临床及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防控措施等方面对羔羊巴氏杆菌病进行了介绍,旨在为养殖户及基层兽医进行羔羊巴氏杆菌病防控工作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猪肺疫(Swine,PasteureIIosis)又叫猪巴氏杆菌病,俗称锁喉疯。该病由猪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人和多种动物共患的传染病,病原存在于病猪的脏器、分泌物和排泄物中。病毒一般经呼吸道或消化道而感染发病,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易感动物很多,猪属于较敏感的动物之一,常见于中、大猪。该病一年四季都会发生,但较多发于春秋气候骤变季节。  相似文献   

7.
兔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兔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以败血症和出血性炎症为主要特征,因此兔巴氏杆菌病又称"兔出血性败血症"。该病是引起1~6周龄兔死亡的主要原因。兔对巴氏杆菌特别易感,且本病发病急,很难早期发现,导致病兔不能获得及时有效的治疗而死亡,  相似文献   

8.
由鸡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引起的鸡巴氏杆菌病在多数国家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急性过程呈现败血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影响养鸡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王景俊  兰代河 《农技服务》2014,31(7):173-173
<正>猪巴氏杆菌病又称猪肺疫,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所致一种猪的急性、热性传染病.俗称锁喉风或肿脖瘟。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猪的一种常见传染病,发病率达40%,死亡率在5%左右[1]。近年来,随着我国集约化养猪业的迅猛发展,猪巴氏杆菌病的发生有上升趋势[2-3],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损失。为该病的科学防治提供参考,现将该病的病原、流行病学、诊治措施等介绍如下。1病原猪巴氏杆菌病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属巴氏杆菌科巴氏杆菌属,为革兰氏阴性的短杆菌,无芽孢,无鞭毛,有荚膜,  相似文献   

10.
鸭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多呈地方流行性,病死率高,适时用药可控制死亡,耐过鸭生产性能下降,给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2001年10月中旬,本地一养鸭专业户周某饲养的1 200只肉鸭发生鸭巴氏杆菌病,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牛出血性败血症(又称牛巴氏杆菌病),简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传染快,以高热、肺炎、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器官广泛出血为特征。牛出败是牛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该病对养牛业的影响比较大,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相似文献   

12.
<正>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多为散发,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时,可引起该病的发生。现笔者将肉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诊治进行探讨,以供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13.
王萍 《中国畜禽种业》2010,6(11):125-126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禽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虽然该病全年均可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多杀性巴氏杆菌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病原菌,主要引起动物发生出血性败血病或传染性肺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人被动物咬伤可感染.笔者从一病例中分离多杀性巴氏本杆菌,进行鉴定,并对该病提出相应的防疫措施.  相似文献   

15.
犊牛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肺炎型巴氏杆菌病,是巴氏杆菌病中最常见的一种,呈急性胸膜肺炎症状,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干咳而显疼痛,流出混有泡沫的浆液性或带血的鼻液,后呈脓性。2007年11月及2008年2月问,平吉堡奶牛场100多头性控犊牛爆发该病,经过积极治疗,98%的病犊10天左右痊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牛巴氏杆菌病也称牛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也有溶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多为散发,其致病菌存在于病畜的全身各组织、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中,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当寒冷、闷热、潮湿、拥挤、通风不良、疲劳运输、饲料突变、营养缺乏时,可引起该病的发生.现就1起肉牛巴氏杆菌病的发生与诊治进行探讨,以供养殖户借鉴.  相似文献   

17.
杨端恒 《乡村科技》2023,(12):107-110
牛巴氏杆菌病是由革兰氏阴性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也被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牛只患病后不仅生长发育迟缓,严重时甚至会死亡,威胁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掌握此病的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至关重要。在阐述牛巴氏杆菌病流行特点及常用的诊断方法的基础上,总结该病的中、西医治疗方案,并提出严格消毒、接种疫苗、科学饲喂及建立应急处置机制等预防措施,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陈爱珍 《福建农业》2005,(11):30-30
鸭霍乱病又称鸭出败、鸭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该病在本地区流行有不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为主要流行季节。从发病的年龄来看,各种日龄均可发生,但以1个月龄以上鸭发病率较高。根据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应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该病。一、发病病因该病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禽型菌株,系一种不溶于血的格兰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吉林市江南公园送检东北虎病例的病原分离鉴定,分离出多杀性巴氏杆菌,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准确诊断和治疗该病提供依据,实验对该株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进行了研究。根据巴氏杆菌毒力基因toxA序列设计合成1对引物,以临床分离的虎源巴氏杆菌为模板,通过PCR技术,扩增出toxA基因片段。将长约526bp的toxA目的基因克隆到pGEM-T载体上,通过核苷酸序列测定,结果表明toxA基因序列与发表序列(X51512)的同源性为100%。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东北虎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可能来自其食物(牛、羊肉等)。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应加强检疫,切断巴氏杆菌病食源性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0.
巴氏杆菌病是牛群中常出现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这种病会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生长,给畜牧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本文将介绍巴氏杆菌的特点,该病的流行病特点,发病后的症状,并提出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