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霍乱病在大关县农村散养户或小规模饲养户中常见,由于禽养殖户养殖经验不足,饲养管理跟不上等原因,禽霍乱病频频发生,发病率和致死率高,给养禽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兽医临床实际工作经验,结合当地实际,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效果很好,本文提出禽霍乱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 禽霍乱,是人们熟知的家禽传染病,广大地区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对该病始终未能有效控制。本文就笔者多年防治禽霍乱的经验,在预防方面谈一些粗浅见解,供探讨。一、预防禽霍乱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临床兽医在长期实践中发现,禽霍乱对家禽的危害远远超过其他传染病。这是因为: 1.禽霍乱的发病和流行表现突然性。禽霍乱是由禽型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avimultocida)引起的。这种细菌很容易发生变异,在自然界经常出现弱毒菌株,它们可在家禽体内与宿主长期共存而不致病,但有时却因客观条件的改变使毒力迅速增强,造成禽霍乱在某一地区的  相似文献   

3.
禽霍乱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及野生禽类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较大日龄的禽类。发病特征为突然发病。发病时间短.以败血症为主要特征。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也时有发生。《动物防疫法》规定禽霍乱属二类疫病,对养禽业危害严重.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本文从禽霍乱的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以及防治等诸方面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4.
杨福 《中国畜禽种业》2012,8(5):149-150
禽巴氏杆菌病(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本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建水县是畜禽养殖大县,2011年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了1560多万头(只、羽、匹),从调查统计疾病情况看,禽类发生巴氏杆菌病的频率比较高。一年来养禽数量较多的曲江镇发生2起,发病460余羽,死亡398羽,死亡率达86.52%,通过采取措施,没有给群众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总结了防治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5.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家禽出血性败血病,是鸡、鸭、鹅等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由于病禽常有剧烈下痢症状,所以称为禽霍乱。病的特征是急性型呈败血症和剧烈下痢,慢性型则发生肉髯水肿和关节炎。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我国各地也时有发生,对养鸡业危害甚大。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随着国家对规模养殖扶持力度的加大,规模养殖得到迅速发展。但散养家禽数量也居高不下,因散养家禽防疫工作难度更大,防疫工作不容忽视。为指导农村散养生产,提高散养家禽成活率。发掘散养优势,真实掌握禽病发生发展现状和动态.维护好公共卫生安全,保护好人体健康,做好防疫工作.笔者历时一个月在本地区17个乡镇抽查340户散养家禽户,对防疫工作实地调查,结果表明散养家禽防疫密度普遍低下,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禽霍乱诊治     
禽霍乱对各种家禽,如鸡、鸭、鹅、火鸡等都有易感性,其中以鸭最易感,各种野禽也易感,而鹅易感性较差。禽霍乱造成鸡的死亡损失,  相似文献   

8.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各种家禽和多种野鸟都能感染,鸭最易感,雏鸡发病较少,3~4月龄的鸡和成年鸡较易感染发病,呈散发或流行性。2010年,某养殖户的家禽出现较大数量死亡,对46只基本无临床症状的鸡剖检,经临床诊断,细菌学检查和病理解剖学检查,进行了定性分析,诊断为禽巴氏杆菌病。1临床症状最急性行:见不到明显的临床症  相似文献   

9.
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它是由某些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家禽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禽霍乱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流行病学,提出了防治措施,以为禽霍乱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巴氏杆菌病主要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畜、禽共患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各种畜、禽及野生动物都可感染发病,以幼龄动物较为多见,且死亡率较高。禽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禽型菌株引起禽类的一种急性、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简称禽出败。本文根据福建省南安市养鸭户苏某饲养的一批肉番鸭的发病情况,阐述了此次发病的临床症状、剖检病变与诊断方法,并结合本人的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番鸭禽霍乱病的有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禽霍乱是由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能感染所有家禽,通过对砂坝镇中立村实地调查,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弄清了发病原因,采取积极主动防疫治疗措施,控制了该病的发展和蔓延,为今后此病防疫提供了一系列可靠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4.
春秋是禽病多发季节,危害比较严重的有鸡新城疫、禽流感、禽霍乱。但深秋禽的肠道疾病也较多发生,在这个季节多关照鸡群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1鸡瘟鸡瘟是一种微小毒性很强的滤过性病毒引起大面积鸡群、零星散养鸡、鸭、鹅发病。一般潜伏其为3~5d,传染快、死亡率高、大多于急性败血经过。临床可分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  相似文献   

15.
禽霍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家禽传染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其特征是:急性型表现为剧烈下痢和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慢性型表现为呼吸道炎、肉髯水肿和关节炎,发病率和致死率都较低。本病对各种家禽包括鸡、鸭、鹅和火鸡都有易感性,在鸭群中常呈流行性,1月龄以内雏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一旦发生会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将禽霍乱的综合防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6.
肉鸡禽霍乱是一种传播范围广、传染力极强的常见家禽疾病,给肉鸡养殖者带来了重大的损失。本研究通过分析肉鸡禽霍乱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及防治措施,为广大养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羽毛是家禽皮肤特有的衍生物,刚出壳的雏禽体表覆盖有均匀纤细的绒毛;成年健康家禽羽毛紧凑、平整、光滑且富有光泽。羽毛蓬松、污秽、无光泽见于副伤寒、慢性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绦虫病、蛔虫病、吸虫病、维生素A缺乏症、维生素B1缺乏症等。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病是家禽共患的一种巴氏杆菌病,根据病理变化、实验室细菌分离与鉴定、菌落形态与荧光观察、荚膜染色与观察、生化试验与血清学检查进行诊断,采取卫生管理预防、药物治疗和禽霍乱菌苗预防等措施,可有效控制本病的传播和发生。  相似文献   

19.
鸡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发的败血性传染病。临床以腹泻、发热、呼吸症状为主要特征,发病急、死亡迅速,该病属于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对家禽、野禽均有较强的易感性,并保持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对减少危害,对促进养鸡业的健康发展有着现实的意义。2014年4月本站曾接诊一例蛋鸡巴氏杆菌病,通过总结对该次疫病的诊疗作介绍。  相似文献   

20.
禽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病因 禽巴氏杆菌病又叫禽霍乱.是由多杀性禽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急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于自然条件有很大关系.在温热潮湿的地区和季节有多发倾向。通常以春末秋初发生较多,饲养管理不良促进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