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采用受体母牛带犊繁育技术来饲养初生和牛和西门塔尔牛,在整个阶段对母牛进行营养调控,之后为母牛和犊牛提供专业的饲养管理,使母牛快速恢复繁殖性能,提高犊牛的成活率,增加犊牛的日增重。结果表明,使用母牛带犊方式可显著提高2种犊牛3月龄的断奶重:和牛(99.1 g vs 77.5 g)、西门塔尔牛(135.39 g vs 97.44 g);围产期的营养调控显著降低了西门塔尔牛的难产率(15.78%vs 25%)与和牛的助产率(40.74%vs 50.00%);母牛带犊技术对母牛繁殖性能的恢复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
肉用母牛的饲养目标是在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达到一年一胎的基础上,提高母牛泌乳性能和哺育犊牛的能力,进而生产质量好、断奶成活率高的犊牛。因此,就必须在母牛的成长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养。本文主要介绍了育成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要点,以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断奶犊牛由于饲养技术和管理措施饲养管理不到位,犊牛生长受阻,架子牛发育不良,或者由于饲养技术和管理措施不到位,加大饲养成本,高喂奶量饲养出的奶牛体型看来膘肥体胖,但断奶后很难饲养,影响以后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肉用母牛是指断奶后到配种前的母牛。育成期是母牛的骨骼、肌肉发育最快的时期,体形变化大。6~9月龄时,开始发情排卵,一般在18月龄,体重为成年体重的70%时可配种。肉用母牛的饲养目标是在维持正常生理机能、达到一年一胎的基础上,提高母牛泌乳性能和哺育犊牛的能力,进而生产质量好、断奶成活率高的犊牛。因此,就必须在母牛的成长过程中,按照不同阶段的生理特点进行饲养。做好肉用母牛的饲养管理有利于提高母牛的繁殖机能,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李涛 《吉林农业》2003,(9):33-33
一、育肥犊牛品种选择 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或黑白花等优良种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所生的杂种犊牛。 二、犊牛的饲养管理 1、吃足初乳 肉用犊牛为自然哺乳,犊牛生后1~1.5小时及时喂给初乳,7日内一定要吃足。初乳有助于抗菌、泻胎粪,营养丰富。同时补喂维生素A,维生素D和维生素E。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于饮食有着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牛肉的质量。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肉用犊牛的饲养技术、肉用犊牛的管理技术,旨在能够在出生期、生长期等环节中,通过科学、恰当的饲养技术、管理技术提高肉用犊牛的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健康的肉制品,促进该行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饲养杂交肉牛,如果能抓住犊牛初生重、断奶重、断奶后的饲养及后期催肥,就可使其快速育肥,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1.抓杂交犊牛初生重。增加杂交犊牛初生重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选用良种公牛如海福特、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短角牛等,与本地体型较大的黄母牛进行改良配种。因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对西门塔尔牛的犊牛、母牛、育成牛以及公牛特性进行分析,探究西门塔尔牛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养殖人员提供建议与帮助。  相似文献   

9.
犊牛饲养管理是牛养殖技术中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犊牛各个时期的生长特点和规律,针对性地分析了新生犊牛、哺乳期犊牛及断奶犊牛的饲养管理关键技术及疾病防控措施,旨在为牛养殖从业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肉犊牛饲养环节在肉牛生产中尤为重要,初生犊牛的护理和新生犊牛、哺乳犊牛、断奶犊牛的饲养及管理各个环节都要制定科学的饲养工艺流程并实施科学严谨的饲养管理技术。针对肉犊牛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犊牛应进行合理补饲和饮水,建立休息围栏,与母牛同栏或分栏饲养,围栏内设食槽、水槽、盐槽和舔砖等。培养健康犊牛,去角、去势、环境控制、卫生防疫、疾病控制等关键环节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养牛业的不断发展,对于饲养者的专业饲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犊牛的饲养在牛整个生命阶段比较重要,尤其是断奶犊牛的饲养对整个牛场的影响非常大。所以要求饲养者必须重视断奶犊牛的饲养管理,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饲养,以保证牛场经济效益。本文主要围绕断奶犊牛的饲养和管理方式进行分析,给饲养者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以期降低饲养者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2.
犊牛早期补料技术,可使肉用杂交犊牛6月龄断奶体重达到180~220公斤,比不补料犊牛增加24~64公斤。  相似文献   

13.
刘青华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5):171-171,81
本文详细介绍了犊牛从出生到断奶的早期饲养管理技术,为养牛户提高牛群饲养质量提供了详实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4.
在肉牛育肥过程中,有几个环节是不容忽视的。从这几个环节入手,可降低饲养成本,缩短饲养周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杂交犊牛初生重增加犊牛初生重的关键措施之一是采用良种肉用种公牛(如海福特牛、西门塔尔、夏洛来牛、利木赞牛、短角牛等)为父本,以本地体型较大的母牛(如秦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入户走访,发现很多养牛户在养殖过程中存在很多技术误区,特别是犊牛阶段,饲养管理不当,引起腹泻,造成犊牛死亡率升高,进而提高养殖成本,针对这些现象,该文从新生犊牛的护理、饲养管理、早期断奶技术及疫病预防等方面进行论述,旨在帮助养殖户提高犊牛成活率,增加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6.
正现在的人们饲养母牛,既期望母牛受胎率高,泌乳性能好,哺育犊牛能力强,产犊后返情早,又期望母牛产出的犊牛质量好,初生体重、断奶体重大,断奶犊牛成活率高。现就如何饲养好、管理好母牛笔者给出以下建议:一、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17.
在奶牛养殖过程中,犊牛养殖的好坏,犊牛成活率的高低,可直接影响到奶牛养殖效益的高低,特别是犊牛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的饲养管理可谓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本文根据新生犊牛的生长发育特点,专门就犊牛从出生到断奶期间的饲养管理方法做一简要介绍,以供广大奶牛养殖爱好者参考。1初生犊牛的生理解剖特点初生犊牛主要以液体食物为食,  相似文献   

18.
犊牛早期断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成为规模养殖场提高肉牛养殖效益的重要技术。该文简要分析了早期断奶的优势以及犊牛消化系统的发育情况,并提出选择合适的断奶时间及方法,进而从吃足初乳和使用代乳料、早期补饲、饲喂方式以及预防腹泻等方面对断奶前后的饲养管理要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肉牛早期培育和断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9.
正牛肺炎型巴氏杆菌病是一种以支气管肺炎和胸膜炎为特征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常发生于犊牛转场的长途运输期间。加强饲养管理和预防性地使用生物制剂和抗菌药物相结合对于本病的防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1加强管理肉用犊牛应在预期的恶劣天气前几天断奶,这种作法特别是在我国东北地区是正确的,因秋季在北方可能寒冷和多风,并可能发生暴风雪。  相似文献   

20.
正犊牛是牛养殖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饲养技术和质量会对牛的生长起到重要影响。对犊牛进行早期补料和早期断奶,有助于促进其消耗系统的快速建立,降低其生病的概率,同时降低犊牛的饲养费用支出。本文简要分析了早期补料和早期断奶对犊牛饲养产生的影响,以及相关方法,旨在为广大养殖人员起到参考价值。1早期补料对犊牛饲养的影响及方法1.1早期补料对犊牛饲养的影响早期补料对于犊牛饲养的优势比较多,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提高犊牛在断奶后的体重增长速度,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