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干热蔗区是我国甘蔗糖业的重要生产基地,蔗区光热资源丰富,唯降水分布不均成为植蔗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根据蔗区植蔗特点和甘蔗需水规律,苗期抗旱是干热蔗区抗旱植蔗的关键,保证较多的总苗数和足够的生长量是苗期抗旱植蔗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制定相应的苗期抗旱植蔗栽培技术措施是解决该难题的重要保障;该观点为我国干热蔗区植蔗生产、甘蔗引育种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往每年榨季糖料蔗砍收后,在田间留下大量的蔗叶(叶梢),通常以就地焚烧的方式处理。但近年来因污染环境已被明令禁止。如何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已成为糖料甘蔗生产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综述了糖料蔗叶的营养成分,以及蔗叶还田、蔗叶作为饲料、栽培食用菌、生产木糖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存在问题。建议通过研究开发小型实用多用途的蔗叶粉碎机械设备,形成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为蔗农提供蔗叶粉碎还田作业服务;研发推广蔗叶回收机械,扩大利用蔗叶处理加工生产规模,形成工厂化、产业化生产,多头并进,有效处理利用糖料蔗叶,以促进蔗糖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蔗糖生产中蔗糖分是制糖企业农务管理及生产管理的一项重要指标,研究提高蔗糖生产中蔗糖分测定准确性的方法,对甘蔗品种选育、生产过程控制及企业降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蔗糖分检测方法,重点研究蔗糖分分析过程的取样方法对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并将蔗丝蔗糖分与生产报表进行数据对比。结果表明,糖厂以往取样方法测定的入榨甘蔗蔗糖分要高于蔗丝蔗糖分,而连续采集进入第一座榨机之前的蔗丝测定的蔗糖分,数据与生产报表结果更为接近,可以更及时准确得到入榨蔗料蔗糖分数据,能基本反映入榨蔗料蔗糖分情况,明显提高了糖厂化验室对蔗糖分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柳州市2007~2009年两个榨季糖料蔗种植及产量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指出了柳州市2008~2009年榨季糖料蔗产量下滑的原因,分析了柳州市糖料蔗生产的发展形势,为柳州市糖料蔗生产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5.
对滇西南四大蔗区106户甘蔗种植者的生产情况,如蔗地类型、田间管理、生产投入及效益、产业科技应用状况和甘蔗的竞争作物种类等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结果表明,滇西南蔗区主要以旱地为主,田间管理较粗放,新技术推广应用不足,种蔗效益较低。并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甘蔗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广东糖蔗区域布局的光、热、温、水等自然资源优势,当前糖蔗生产主要分布在经济欠发达的粤西蔗区和粤北蔗区,提出了蔗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增产增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7.
湛江蔗区农民种蔗素有留宿根蔗习惯。宿根蔗在甘蔗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宿根蔗占植蔗面积的4-5成。因此,宿根蔗产量高低对夺取大面积平衡高产关系很大。生产实践证明,旱地宿根蔗增产潜力很大,只要加强科学管理,增加投入,提高宿根蔗亩产8-10吨是有保证的。  相似文献   

8.
广东省湛江市近年来糖蔗生产滑坡的原因主要是种蔗相对效益低、糖价下跌、管理失控、作物生产布局调整及干旱,提出了制止糖蔗生产进一步滑坡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8个参试品种通过1年新植、2年宿根生产示范试验,6个品种云蔗03-194、VMC88-354、福农39号、柳城03-1137、德蔗07-36、云蔗01-1413表现较好,前5个作为旱地品种已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云蔗01-1413作为水田品种已在生产上进一步示范;云蔗03-258、福农40号由于晚熟低糖不再进行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10.
甘蔗是多年生的禾本科作物,具有宿根性。生产上利用蔗茎蔸部的地下蔗芽,在适宜条件下生长发育成蔗苗,长成新蔗株,这类蔗株称为宿根蔗。利用宿根蔗长新苗具有省工、省种苗、省成本、出苗早、延长生育期、提早成熟的优点。留、管宿根蔗应讲究方法,以达到预期的目的。1...  相似文献   

11.
广西来宾县充分发挥蔗糖生产的优势,认真把加速发展蔗糖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来抓,加强对蔗糖生产的领导,采取强有力措施,广泛开展科学种蔗,强化对原料蔗的管理,2001/02年榨季原料蔗获丰收。种蔗面积29200hm2,进厂原料蔗2612620t,比上个榨季翻了一番,比历史上产原料蔗最多的1998/99年榨季增产53万t,增长26.2%。创历史原料蔗最高水平。该县原料蔗获丰收,主要做法有: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计划。通过总结过去部分乡村种蔗致富快的经验后,县乡村层层统一思想认识,认为发展蔗糖生…  相似文献   

12.
蔗叶还田方法对宿根蔗地一些土壤肥力因素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在大田生产条件下,研究新植蔗地蔗叶还田对宿根蔗地一些土壤肥力因素的效应。试验结果表明:蔗叶还田能提高宿根蔗地的土壤pH值及土壤速效N、土壤速效P和土壤速效K含量,起到培肥地力,促进甘蔗生长的作用。其中尤以C处理对蔗地的培肥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卢昌 《中国糖料》2006,(3):59-62
概述了雒容农场近几年来糖料蔗生产的现状和成功经验,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今后糖料蔗生产发展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四川攀西蔗区甘蔗品种育目标浅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攀西蔗区丰足的光能资源居四川首位,现已是我省主产蔗区;但品种滞后于生产发展所需与旱坡地植蔗的客观现实表明,开展适宜蔗区生态条件的良种选育研究已是当务之急。本文立足于蔗区生态条件,就优质蔗种的选育目标作一浅议。  相似文献   

15.
主要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形式对广西柳江县7个乡镇65个村的糖料蔗农业生产多方面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该县糖料蔗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限制因子,为该县糖料蔗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试论攀西蔗区植蔗生产的生态优势与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四川攀西蔗区优越的生态条件可与珠江三角洲的惠阳及福建漳洲相媲美,现已是我省重点蔗区。“九五”期末,植蔗面积与蔗产量将分别增加30%和33.8%。品种滞后于生产发展所需与抗旱栽培是现阶段植生产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试验和调查结果的分析,进一步深化对在蔗尾下种基础上创新的宿根蔗尾下种技术的抗旱等生产价值和经济效益的认识,总结提出了整套宿根蔗尾下种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95年,来宾县党委、县政府把发展蔗糖生产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措施来抓,种蔗计划层层分解下达,列入各级领导的岗位责任制,制定种蔗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种蔗积极性,实行科学种蔗,甘蔗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稳定种蔗面积与提高单产的关系;甘蔗生产区域化布局;改善蔗地水、土、肥生产条件;合理甘蔗耕作制;挖掘宿根蔗增产潜力;甘蔗良种布局;病虫鼠害综合防治和甘蔗产量与质量的关系等6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云南水浇地宿根甘蔗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植甘蔗栽培、收砍质量、宿根管理、蔗地营养等方面综合分析了云南蔗区宿根蔗低产低效的主要问题。结合生产实际,因地制宜提出了实行快锄低砍,保护蔗蔸;蔗叶还田保持蔗地营养;地膜覆盖,保证土壤温度的“三保技术”和宿根蔗田间管理上及早开垄松蔸,早施肥管理,早防治病虫草害的“三早”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