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杨德兴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48-8349,8351
对植物新品种保护背景下的农民特权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农民特权制度是为了平衡植物育种者和相关公众利益而产生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民特权规定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基础上,从权利主体、权利客体和权利内容3个方面完善农民特权制定,合理构建育种者与农民利益分析机制。  相似文献   

2.
育种创新是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保障育种创新就需要完善植物新品种产权保护体系。正启动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有关植物新品种权内容中对"农民特权"的具体规定较为模糊,导致农民超越"特权"而侵犯品种权人利益的现象屡有发生,即品种权人权利与"农民特权"一直存在博弈。建议通过界定享有自繁自用权利的主体、限制自繁自用的种植规模、限制自繁自用的品种类型、制定科学合理的自繁自用种子销售监管方案等措施完善"农民特权"规则。  相似文献   

3.
植物新品种保护中“农民特权”的发展动态及应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指出农民特权是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比分析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UPOV)公约1978年和1991年两个文本中关于农民特权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发现,农民特权将按1991年文本所指方向发展。笔者对我国从制度上如何完善和应用农民特权维护农民利益促进农业发展提出四点建议,即重视"农民特权",提高全民的品种权保护意识;强化"农民特权"的保护,将受保护的繁殖材料扩大到收获材料;保证"农民特权",将育种者的生产权扩大到非商业目的的生产;加强植物新品种的司法保护,合理规范"农民特权"。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我国农民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传统的农民被人们认为是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出大力的人群,但当下我国农民在种植过程中不仅使用了先进的种植设备,还应用了相关的种植知识,从而确保提高农作物种植成活的概率,增加农民种植的产量,为了培训农民相关技术,从1998年开始我国开展绿色证书的培训制度,该项政策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文就我国农民绿色证书培训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运用经济学模型分析了土地征收与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适当和过度的限制。结合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可知,我国的土地征收、管制对农民土地权利的限制多是过度的。在理性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土地征收和管制限制农民土地权利的具体体现,并借鉴国外的相关先进经验,对我国土地征收、管制制度的完善提出合理性意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农民代代世袭着“农民”身份,这种身份限制使得他们被“农业户口”和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政策牢牢钉死在有限的土地上。而这里所讲的“农民”,已不再是一个由户口、户籍决定的“身份”,而是一个由工作性质和劳动方式决定的“职业”。这种变化无疑预示着,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制度层面上开始打破,“城乡一体化”开始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7.
魏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711-10713
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在我国已全面铺开,然而筹资困难始终是这一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限制要素。鉴于国内外社会保障发展的经验教训,我国政府不可能包揽农村医疗保障的全部筹资。因此,当前新农合筹资来源仍然要坚持多方负担的基本原则。研究认为,我国政府在新农合制度中承担了主要筹资角色,即一方面“拉”农民参加新农合;而另一方面,当前我国宏观农村经济政策走向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又“推”动了农民提高筹资能力。今后主要是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确保“推”“拉”结合,构建一个长效且随经济发展而逐步提高筹资水平的筹资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司法实践中,“退货折旧费规制”存在着折旧率标准的确立缺乏合理性、内容缺乏科学性以及与我国相关法律立法宗旨相悖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退货权”本身的理念出现了偏差,致使消费者退货权的行使屡遭尴尬。由于让消费者在退货时支付折旧费的规定本身就缺乏其作为一项法律制度存在的基础,因此“退货折旧费规制”的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应当考虑将其从我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加以剔除。  相似文献   

9.
随着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传统的农村社会结构已经不能从根本上满足农民的现代性需求,农民现代性进程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脱域”。这一问题的出现,既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公民社会形态不健全相关,也与我国农民的现代公民思想意识不成熟有着紧密联系。解决农民现代性的“脱域”问题,推进农民现代性发展,必须健全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拓展农民现代性发展空间,有效渗透和培养农民的现代公民思想意识。  相似文献   

10.
以发展绿色种植产业为导向,通过将我国中部、东南部大量种植的生姜引入到甘肃陇南成县黄陈镇,因地制宜采用温室大棚“东姜西种”,将农村闲置土地和闲置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培养创新科技型农民,服务农业发展和农民就业,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促进了乡村振兴,在全省范围内营造了农业创新科技种植新风尚。  相似文献   

11.
对山东省龙口市后店村种植业结构改革过程的调研和访谈发现,土地制度变革和农民主体性因素是影响后店村种植业结构发展过程中农民心态变化的主要因素。随着农村人口增多以及种植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后店村农民受具体土地政策的影响和"生存理性"的驱动,对于农业生产大致经历了从犹豫不决与彷徨不前到积极参加与安于现状并存再到瞻前顾后与力不从心的发展路径。面对当前农民的消极悲观心态,应科学利用农村的耕地资源,通过建设新型农村合作社,转变农民心态,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忻州忻府区与定襄县进行甜糯玉米“甜糯182号”复播微型大白菜种植模式试验并采用“科技+合作社+企业”的合作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种植农民收益约9.7万元/hm2,平均增收6.3万元/hm2(与单茬种植甜糯玉米比较),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以南方稻区农户农田轮作绿肥为例,基于506户农户微观调研数据,对其绿肥种植决策行为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从农户意愿来看,在充分尊重农户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农田引入绿肥进行土壤肥力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这一绿色农业发展模式能够得到多数农户的支持。从各因素的影响机制来看,农户年龄、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社会和生态福利认知水平以及外部因素是影响其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相对于个体特征和家庭禀赋,外部因素对农户绿肥种植决策正向促进作用更明显,尤其是政策宣传和种植补贴影响十分显著。据此,提出应充分尊重农户意愿,保障其追求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的权利;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户对绿肥种植的综合福利认知;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加强绿肥示范基地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农户绿肥种植补贴标准。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丹江口水源涵养区示范的13项绿色高效农业技术推广适应性和广度,提升区域农业绿色发展质量和能力,采取问卷调查和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农户的技术供给和获取途径及其对技术的采纳意愿。结果表明,技术1(良种及其繁育、栽培)、技术2(肥料及其施用)和技术3(植物病虫害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供需契合度分别为60%以上、50%~60%和50%~55%,其他类技术供需契合度较低。技术推广需加强技术指导和培训,其中技术1的2项技术(秋葵种植、苎麻种植)推广宜选择区域生态环境良好、交通便利且文化程度高的农户;技术2的养殖废弃物技术可选择文化程度较低的小农户或种植年限较短的专业大户进行推广;技术3中6项技术(茶园生草增产提质、魔芋病害防控、魔芋软腐病防治、设施蔬菜水肥药一体化、设施蔬菜绿色防控、土壤消毒防治根结线虫)宜选择种植规模较大的农户或男劳动力为主及生态环境良好区域的专业大户进行推广;技术5(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低氮磷排放环保饲料技术应针对专业养殖大户推广;技术6(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的低产田改土培肥技术宜选择生态环境较好区域的专业大户进行推广;技术8(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水稻种植效益差,直接影响到农户种植水稻的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新化县水稻产业的发展。立足县情找准水稻种植效益差的原因,推广可行的水稻高效种植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调查了2019年新化县水稻种植效益现状,分析了水稻种植效益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广绿色节本增效技术、"水稻+"高效种植模式及推进规模化生产等水稻高效种植途径。  相似文献   

16.
自信息化时代以来,大数据时代是继物联网、云计算的又一次技术变革,这次变革加速了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信息农业的转变。智慧农业的发展,创造了多维的与农业有关的数据。阐述了在农产品种植前的规划、种植时的管理和收获之后的营销,在已有的数据中挖掘可用的信息,农民可以准确掌握市场供需情况,合理安排种植,做到精准农业,帮助农民提升收入。  相似文献   

17.
我国烟区当前种植模式以连作模式为主,南方部分烟区采用以“烟草+水稻”或“烟草+油菜”为主的一年两茬复种种植模式,黄淮、西北、东北等北方烟区几乎全是烟草单作连作模式。找到能够安全越冬、与烟草种植时间较好衔接、从而实现一年种植两茬作物,有一定经济效益、可大面积推广的作物,并建立以烟为主的综合种植模式是目前黄淮烟区研究重点之一。所有以烟草为主的新种植模式都应该立足于烟叶质量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满足衔接作物农事操作简单、投入不大、有一定收益、烟农比较容易接受的要求,才能得到推广。  相似文献   

18.
充分利用云龙县气象站1977~2016年的40年逐月地面气象资料,以及云龙县所属的11个乡镇气象观测站订正后的逐月地面气象资料,用“扬弃”的理念在总结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对云龙县“麦地湾梨”气候资源进行综合性分析;应用GIS技术研究云龙“麦地湾梨”种植的气候适宜性,采用自然断点法将云龙县“麦地湾梨”气候适宜性划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四个层次区域,制作出云龙县“麦地湾梨”气候适宜性区划图,并粗略估算出云龙县“麦地湾梨”的可种植面积;针对对影响云龙县“麦地湾梨”生产的主要气象灾害,提出对策建议。云龙县现有的“麦地湾梨”优质高产区全部都在区划结果的种植气候最适宜区内,区划结果的实用性强,对云龙县地方特色品种“麦地湾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相似文献   

19.
为了有效防治核桃病虫害的为害,提高农户种植核桃的效益和积极性,本文针对以地方优良品种‘安康紫仁核桃’为主要栽植品种的核桃示范园区和基地进行定点不定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康紫仁核桃’生产中的虫害共有9种,病害6种。同时对该示范园发生最为严重的“三虫一病”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旨在明确‘安康紫仁核桃’发生的病虫害情况、为该品种在本区域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同时也为核桃产业在安康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