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甲醇冷浸提取法提取多蕊蛇菰次生代谢产物,并通过薄层层析-生物自显影法和含毒平板法分别测定了次生代谢产物对不同供试细菌和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多蕊蛇菰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对供试细菌的抑制活性最强,其次是正丁醇层,石油醚层提取物的活性最弱;所有提取物对桉树青枯病菌均表现出最强的抑制活性。多蕊蛇菰乙酸乙酯层提取物对降香黄檀炭疽病菌的抑制活性强,EC50值为0.89 mg/mL,正丁醇层次之,EC_(50)值为6.52 mg/mL,石油醚层提取物在供试浓度下未表现出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2.
生地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生地黄块根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为生地黄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回流提取生地黄根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分别得到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以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为对照,分别采用DPPH法、Feton法、FRAP法和还原能力测定法,研究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生地黄4种不同熔剂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清除活性(IC50值为0.178mg/mL)、还原能力(IC50值为0.341 mg/mL)和总抗氧化活性均最高,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DPPH.清除活性高于对照BHT(IC50值为0.456 mg/mL)。生地黄氯仿提取物的羟自由基(OH.)清除活性最强,IC50值为1.397 mg/mL。【结论】生地黄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忍冬果实的抗氧化活性,本试验对其乙醇冷浸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进行萃取,并通过DPPH法、铁氰化钾法和FRAP法评价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抗坏血酸及忍冬果实各极性部位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为:乙酸乙酯部位>VC>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其还原能力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总抗氧化能力为:VC>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石油醚部位。综合分析得出忍冬果实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乙酸乙酯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显著,石油醚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最弱。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金樱子乙醇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金樱子提取物分为石油醚相、氯仿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等5个不同极性部位,分析其总抗氧化力(TAC)及对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清除效果,比较金樱子提取物不同极性部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金樱子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且呈显著剂量-效应关系;金樱子提取物在不同反应体系中抗氧化效果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TAC比其他3个极性部位强,水相的TAC最小.乙酸乙酯相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均好于维生素C.  相似文献   

5.
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从多孔菌(Polyporus variusPers.:Fr.)摇瓶发酵液的上清液和菌丝体中提取生物活性物质,然后分别对不同细菌和植物病原菌进行抑菌活性的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发酵液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能显著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菌丝的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而菌丝的正丁醇提取物对5种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次生代谢产物,为夹竹桃科和大戟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华南地区常见的5种夹竹桃科植物和4种大戟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甲醇冷浸提取和乙酸乙酯萃取方法制备植物提取物,以薄层层析(TLC)—生物自显影法测定9种植物提取物的体外抗细菌和抗氧化活性,通过斑点及斑点的迁移率(Rf)初步评价样品中化合物的极性和活性,根据抑菌斑大小评价化合物的活性.[结果]除银柴外,其余8种植物提取物对供试细菌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活性,其中红背桂、红背山麻杆和蝴蝶果对7种供试细菌均表现出较强的抑菌活性,且红背桂和蝴蝶果提取物的抑菌斑直径超过10mm,Rf集中在0~0.13,说明活性化合物极性偏大.除夹竹桃科的羊角坳外,其余8种植物提取物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中红背山麻杆的抗氧化活性最强,Rf为0~0.52,抗氧化斑直径为5~10mm.[结论]TLC-生物自显影法能够快速检测和筛选具有抗菌和抗氧化活性的植物提取物.红背山麻杆、红背桂和蝴蝶果可作为抗细菌的候选植物资源利用,红背山麻杆可同时作为优良的抗氧化植物资源利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血桐叶提取物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为血桐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首先以70%乙醇回流提取血桐叶,依次用不同有机溶剂萃取,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酸、正丁醇萃取部位和水层部位;然后采用滤纸片法与最低抑制浓度法,考察血桐醇提取物各萃取部位对5种实验菌的抑菌效果;采用福林一酚法、DPPH法和邻苯三酚法分别测定血桐各萃取物的总多酚含量及其对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O-2)的清除作用.结果表明:血桐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金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藤黄微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其最低抑制浓度(MIC)为0.2~0.6 mg/mL,对大肠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的抑制作用均较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及水层萃取物4个部位的酚性含量分别为16.35%、30.38%、50.73%、24.64%.DPPH法与邻苯三酚法测定血桐醇提物不同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顺序为正丁醇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水层部位>石油醚萃取物.血桐叶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菌及抗氧化活性,为进一步研究其抑菌和抗氧化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丹参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φ=70%的乙醇超声提取丹参粉末,减压浓缩得到乙醇浸膏,加蒸馏水制成悬浮液,依次用等体积的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得到不同溶剂萃取物。通过体外抗氧化试验,研究丹参不同溶剂萃取物清除DPPH.、H2O2、.OH和还原Fe3+的能力(以BHT为对照)。结果表明,丹参4种提取物均具有不同程度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活性与提取物质量浓度呈量效关系。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H2O2、.OH的能力均较强,IC50分别为0.513和0.650 g/L;正丁醇提取物清除DPPH.能力最强,IC50为0.059 g/L。丹参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一种新的自由基清除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红花中的总酚提取率,评价其抗氧化活性,以水、70%乙醇、70%酸性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和正己烷为溶剂,采用冷浸提取、超声提取、回流提取和ASE快速溶剂萃取法对红花进行提取,采用Folin-Ciocalteu方法,DPPH抗氧化活性体外评价体系测定红花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4种提取方法中,回流提取总多酚含量最高,其余依次为超声提取、ASE提取和冷浸提取;6种不同溶剂提取总多酚含量效果排序为70%酸性乙醇>70%乙醇>水>正丁醇>乙酸乙酯>正己烷.结论:各提取方法中,70%酸性乙醇回流法提取物总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0.
采用80%乙醇和蒸馏水对毛子草进行提取,乙醇提取物加水分配后依次用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相应的提取物和水层部分。水提部分经醇沉、干燥后得到毛子草粗多糖。再采用Fe3+还原能力、水杨酸法和二苯代苦味基肼自由基(DPPH.)法,比较毛子草不同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以上提取物均对Fe3+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其中乙酸乙酯萃取物的还原力最强,但弱于对照品Vc;除粗多糖、水提取物和正丁醇提取物有较弱的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外,其余各提取物基本都没有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毛子草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有较强的清除作用,以乙酸乙酯提取物清除能力为最强,但各提取物的清除能力均较Vc稍弱。说明毛子草各提取物都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尤其是抗DPPH的活性最佳。  相似文献   

11.
摘要:以蒸馏水、乙醇、丙酮、正丁醇为溶剂对八角茴香进行提取,采用DPPH法对各提取物进行自由基清除实验,同时,以挥发性油和乙酸乙酯提取物作为抗氧化剂,定量加入油脂中,通过对强化保存期间过氧化值(POV)的测定,比较它们不同的添加量对猪油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质量浓度不同溶剂的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作用强弱是:乙醇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丙酮提取物〉蒸馏水提取物;挥发性油抗氧化效果不明显,乙酸乙酯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当乙酸乙酯提取物添加量达w=0.10%时,抗氧化效果优于w=0.02%的BHT,且添加量越高抗氧化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芸香草不同极性提取物中多酚含量的测定并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用70%乙醇、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等溶剂对云香草进行提取,分别测量其中的多酚含量,并以其中的多酚为基准,比较分析各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云香草70%乙醇、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取物多酚含量分别为3.87、0.52、0.41、0.83和1.57 mg/g,即提取液极性增大时,多酚含量也相应增加;各提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所含多酚质量浓度相同时,70%乙醇和水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较大,并与抗坏血酸相近,而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的抗氧化活性较小。[结论]芸香草多酚以极性多酚为主,且其抗氧化活性随多酚极性的增加而加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探究紫雀花(Parochetus communis)不同溶剂提取物及主要异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清除DPPH·法测定紫雀花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提物以及芒柄花苷、刺芒柄花素、维生素C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紫雀花的乙酸乙酯(IC_(50)=0.016 2 mg/m L)和正丁醇提取物(IC_(50)=0.045 9 mg/m L)显示显著的抗氧化活性,水提物其次,石油醚提取物最差;乙酸乙酯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正丁醇提取物的主要异黄酮芒柄花苷的抗氧化活性微弱。紫雀花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而主要异黄酮刺芒柄花素和芒柄花苷不是两个提取物清除DPPH·的有效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14.
蔷薇红景天提取物不同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淑珍  孟玉彩  安锡忠  赵文  王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0):10682-10683,10689
[目的]通过体外试验初步研究蔷薇红景天(RhodiolaroseaL.)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蔷薇红景天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3个不同极性部位,以还原能力及清除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亚硝酸根离子(NO2-)为评价指标初步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蔷薇红景天提取物的不同极性部位均有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不同而不同,且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的还原能力及清除O2-.和.OH的能力均强于水相,而水相对NO2-的清除效果好于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结论]蔷薇红景天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可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核桃青皮潜在的功能活性,以90%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蒸馏水为溶剂,采用系统溶剂法对核桃青皮活性物质进行了提取,并对不同溶剂萃取物进行了体外抗氧化能力和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90%乙醇对核桃青皮的提取率为36.79%,总酚和胡桃醌提取量分别为70.36、1.38 mg·g-1。乙酸乙酯萃取物对·OH和O2-·清除率分别为37.52%、56.53%,高于其他溶剂萃取物。在抑菌活性方面,不同溶剂萃取物对5种供试菌表现出不同的抑菌效果,正丁醇萃取物>90%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萃余水萃取物>石油醚萃取物。综上,核桃青皮提取物表现出良好的潜在抗氧化和抗菌活性,具有开发植物源抗氧化剂和抑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将嘉宝果果皮70%乙醇提取物分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和水部位等3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DPPH·、ABTS~+、·OH、 O~-_2·等4种自由基的能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各极性部位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以福林酚法测定各极性部位总多酚含量,分析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活性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对DPPH·、ABTS~+、·OH及O~-_2·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正丁醇部位,水部位清除能力最弱,乙酸乙酯部位(EC_(50)=0.944 mg/mL)和正丁醇部位(EC_(50)=1.121 mg/mL)对·OH的清除能力高于维生素C(EC_(50)=2.559 mg/mL)。乙酸乙酯部位的总多酚含量最高,为(41.287±0.421) mg/g,其次为正丁醇部位,为(36.211±0.240) mg/g,水部位最低,为(5.895±0.092) mg/g。总多酚含量与DPPH·、ABTS~+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O~-_2·的清除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4种抗氧化检测方法的试验结果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说明嘉宝果果皮提取物乙酸乙酯部位与正丁醇部位总多酚含量较高,抗氧化活性较强,是抗氧化活性物质的主要极性部位;4种抗氧化检测方法均可用于嘉宝果果皮抗氧化活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
三种海藻抑菌活性和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药敏纸片扩散法检测3种大型海藻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羊栖菜(Sargassum fusiforme)和海带(Laminaria japonica)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抑制作用,以DPPH清除自由基方法检测3种海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3种海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显著抑制作用,且以鼠尾藻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最佳;鼠尾藻提取物抗氧化能力较强,其中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比石油醚和正丁醇提取物强。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石荠苧提取物的体外抑菌作用和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和无水乙醇提取石荠苧活性成分,并对乙醇总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氯仿、正丁醇进行分步萃取,得到不同极性的各部分提取物,分别采用管碟法、倍比稀释法测定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提取物的敏感性,同时采用DPPH法和Fenton法研究不同溶剂萃取的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石荠苧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3、125.00、125.00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25、250.00、250.00 mg/mL;乙醇总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MIC、MBC分别为125.00、250.00 mg/mL.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醇总提取物、水提液清除DPPH·的IC50分别为422.5、425.8、413.4、611.4 mg/mL,其中乙醇总提取物清除作用最强;氯仿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乙醇总提取物、水提液清除·OH的IC50分别为542.2、577.1、925.5、781.2 mg/mL,其中正丁醇萃取物清除能力最强.综上,石荠苧提取物对细菌有抑制作用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m∶V)为1∶5,提取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毛竹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125,0.062 5 mg/mL;最低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0.500,0.500,0.125mg/mL。【结论】毛竹纤维在料液比为1∶5时提取4h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0.
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辣木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方法]对辣木叶乙醇初提物用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得到辣木叶石油醚提取物、二氯甲烷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同时对各萃取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辣木叶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3个提取层对DPPH自由基均有清除作用,在相等的浓度条件下,抑制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乙酸乙酯层、二氯甲烷层、石油醚层。虽然抗氧化活性较V_C弱,但浓度达500μg/mL以上时,辣木叶各层提取物均能清除90%左右的DPPH自由基。[结论]该研究为辣木叶中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化合物的进一步分离奠定了基础,并为辣木叶开发成天然抗氧化剂或天然日化产品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