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抑制剂对湖南早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氮肥抑制剂有利于增强水稻分蘖能力,提高水稻叶绿素SPAD值;与常规施肥相比,添加NAM复合型抑制剂后稻谷产量增加了15.9%,稻草生物量增加了15.2%,氮、磷肥料利用率分别提高24.4、14.0个百分点。这表明NAM复合型抑制剂是湖南早稻生产适宜的氮肥抑制剂,可在各水稻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92-96
为探索优化施肥与肥料添加剂对盐碱地土壤理化性状、棉花产量及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在东营滨海盐碱地采用大田小区试验,共设置7个处理,分别为对照(CK):不施肥;L:当地常规施肥;OAN:优化施肥+聚氨酸+NAM;OANB:优化施肥+聚氨酸+NAM+菌肥;OG:优化施肥+石膏;OA4:优化施肥+4%改良剂;OA5:优化施肥+5%改良剂。结果表明,在优化施肥基础上配合施用添加剂对盐碱地土壤养分有明显提高作用,其中以添加石膏或4%、5%改良剂对提高盐碱地土壤养分效果较好。与常规施肥相比,OG处理pH值降幅最大,达0.71个单位,降盐效果明显高于其它施肥处理;OAN、OANB、OG、OA4、OA5相较于常规施肥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分别增加1.86、2.23、1.65、1.73、2.31倍;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5%改良剂对提高棉花产量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肥料添加剂NAM(由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成分组成)是一种新型肥料增效剂,为使其有效利用,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NAM对寒地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应用NAM肥料添加剂能够提高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等养分情况下应用NAM肥料添加剂能够促使水稻增产,NAM肥料添加剂是实现化肥减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潜江市平原河网区水稻的养分利用效率。[方法]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习惯施肥和配方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肥料投入、养分表观协同利用率、肥料农学效率、水稻籽粒和茎叶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氮、磷、钾3者配施时肥料的表观利用率最高;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处理能提高肥料的农学效率、肥料养分利用率,并能促进氮的吸收,可增产3.45%,增收944.2元/hm~2。[结论]该研究为优化施肥结构,提高肥料养分利用率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轻简化施肥技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简化施肥技术利用缓释肥能够明显提高水稻产量,比不施氮肥对照增产5.0%~7.9%。一次基施缓释肥+一次尿素追施处理增产效果大于一次基施缓释肥和尿素处理,在减量10%的条件下仍表现较好。缓释肥还能提高水稻籽粒吸氮量,其氮肥利用率均明显高于常规肥料,并有助于水稻吸收的氮向籽粒转移。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土是潜在的后备耕地资源,其合理开发利用对增补耕地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以大棚莴笋为对象,研究灌溉和氮肥有机替代对滨海盐土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灌溉和有机肥替代均能提高莴笋的产量,其中灌溉+有机肥替代50%化肥氮处理增产23.88%,灌溉+常规施肥处理增产15.77%。与不施肥对照相比,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下莴笋茎粗显著增加,而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没有显著差异。灌溉+有机肥替代处理土壤pH和盐分含量均有明显下降,而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均有显著增加。因此,灌溉+氮肥有机替代可以明显缓解滨海盐碱土的土壤盐渍化,显著增加莴笋的产量,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对水稻产量盲目追求,水稻氮磷钾化肥用量普遍偏高,肥料增产效率下降,部分稻田土壤酸化。含硅土壤调理产品不仅能补充水稻所需养分,起到增产效果,还能改善土壤理化性状。通过多点田间小区试验,对不同含硅土壤调理产品在水稻上应用上开展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含硅土壤调理产品可在一定程度提升水稻实粒数,减少瘪粒数,实现水稻增产,较常规处理增产3.83%~22.30%。含硅土壤调理产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酸性土壤pH和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而土壤全氮较试验前和常规施肥差异不大。总体看,含硅土壤调理产品具有一定增产效果和改良土壤,提升土壤肥力作用,在土壤地力水平较低、常规施肥量较小、常规处理产量较低的地区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减氮施肥对水稻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显著性提高。20%氮肥减施(T2)后有机质、pH、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上升,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性升高,各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苗期,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数量明显提升。在水稻分蘖期,100%氮肥施肥(T1)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性升高。在水稻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生长期间可培养木霉菌数量差异都不显著。说明在稻菜轮作土壤中实施合理减氮施肥是减少养分累积、保持土壤养分稳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不同肥料类型和处理对水稻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当前我省大面积种植的5个水稻品种,在7种不同施肥处理下进行裂区试验,探讨不同施肥类型与水稻产量和农学利用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尿素+控失剂+饼肥配合施肥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平均较对照增产51.7%;该施肥处理还可以明显提高水稻的氮肥农学利用率,较尿素+饼肥施肥处理平均增加了20.1%;品种K优52和协优52在不同施肥处理下的平均产量和平均氮肥农学利用率均高于其它试验品种,分别为6.06 kg/667m2、10.3kg稻谷/kg N与6.10 kg/667m2、11.8kg稻谷/kg N.因此,控失剂的配合辅助施用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农学利用率;K优52和协优52的平均氮素农学利用效率高于其它品种.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养分增效剂(机械活化磷、长效复合肥添加剂NAM、聚合氨基酸类肥料增效剂PAA)对玉米产量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旨在为提高氮磷肥利用效率,实现玉米的高产高效生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NPK(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添加20%机械活化磷的NPK1、添加30%机械活化磷的NPK2、添加NAM的NPK3以及添加PAA的NPK4,干物质累积量分别提高了7.52%,10.59%,6.78%和14.54%,产量也表现出了增加的趋势,尤以NPK3增产效应最为明显,提高了11.83%。此外,养分增效剂的添加还显著促进了玉米植株对氮、磷、钾的吸收,与没有使用增效剂的NPK处理相比,4个处理植株的氮累积量分别提高了6.94%,6.54%,2.82%和9.71%;磷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0.15%,14.23%,9.18%和14.12%;钾累积量分别提高了13.08%,24.42%,20.22%和34.45%。氮肥利用率以NPK4最高,达42.4%,磷肥利用率以NPK2最高,为25.0%;氮肥和磷肥的农学效率和收获指数则均以NPK3最高。此结果说明,在生产实践中,PAA的添加更有利于促进玉米植株对氮的吸收累积;30%机械活化磷的添加更有利于磷养分的活化,提高磷肥利用效率;而NAM施用后的增产效果最为突出,更有利于养分向籽粒中转移,提高养分的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1.
单株限域定量施肥实现夏玉米一次性施肥的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提高肥料利用效率的施肥方法,根据夏玉米生长发育对不同养分的需求量,把单株玉米生长所需的氮、磷、钾肥料与土壤混匀后装入一次性塑料杯,将装有肥料和土壤的杯子置于耕层土壤中适宜的位置完成一次施肥,减少夏玉米的施肥次数。采用大田试验,在河南南阳研究单株限域定量施肥和常规分次施肥对夏玉米产量、夏玉米生长后期植株体内氮代谢水平、养分积累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等指标的影响。单株限域定量施肥比常规分次施肥处理夏玉米产量增加1.7%,氮肥农学效率提高0.5 kg/kg,氮肥利用率提高2.1百分点,生育后期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分别比常规分次施肥处理提高8.01%、3.4%。单株限域定量施肥处理植株氮磷钾养分积累量、干物质量、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与常规分次施肥效果相当,夏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均有所提高,表明该施肥方法能够实现一次性施肥兼顾高产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宁夏银北盐碱地玉米种植存在重施氮肥、不施有机肥、产能低下、土壤结构板结等问题。基于常规施肥,建立有机肥氮替代不同比例化肥氮的田间试验,研究其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氮素利用率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比较,有机肥氮替代处理对玉米株高、茎粗产生抑制作用,但提高了叶片SPAD值。随着有机肥氮替代比例减少,植株氮素总积累量表现为明显增加趋势,替代比例为20%处理下氮素积累量与生物产量分别较常规施肥显著增加26.02%、12.46%。有机肥氮替代处理显著提高氮素生理利用率,替代比例为20%的处理下氮素偏生产力与氮素农学效率最高。有机肥氮替代处理下土壤pH与全盐含量较常规施肥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含量明显增加,替代比例为100%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较常规施肥增加11.05%,同时,该处理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产量与植株氮素及土壤理化指标相关性表明,籽粒产量与生物产量均与植株氮素积累量、土壤全氮相关性显著,而籽粒产量与水稳性团聚体平均质量直径、大团聚体含量、破坏率相关性显著。因此,本试验条件下,有机肥氮替代20%化肥氮处理对产量及氮素利用率提升效果显著,且对土壤理化性质改善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双季稻化肥氮钾减施技术及效果,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双季稻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集成技术对双季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齐穗期剑叶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晚稻收获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氮钾优化施用及紫云英、秸秆协同还田集成技术能增强双季稻的光合效率,提高水稻产量,增强土壤生物活性,且以T4处理(紫云英和秸秆还田替代30%化肥氮)的水稻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净光合速率最高,土壤生物活性最强;与常规施肥处理T2相比,T4处理的2季稻谷总产量增长4.1%,其中早稻和晚稻分别增产6.3%和2.4%,齐穗期剑叶叶片Pn、Gs及SPAD值明显提高,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4.
NAM肥料添加剂在寒地玉米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促进NAM的推广应用,通过小区试验,研究了肥料添加剂NAM(由脲酶抑制剂和硝化抑制剂等成分组成)对寒地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氮处理相比,应用NAM肥料添加剂能够提高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减少20%氮肥用量的情况下应用NAM肥料添加剂处理的玉米未减产,说明应用NAM肥料添加剂是实现化肥减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5.
麦秸还田对水稻群体质量和土壤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粳型水稻品系2645为材料,在等氮量条件下设麦秸半量还田、麦秸全量还田和全施化肥(对照)3种处理,研究麦秸还田对水稻群体构建、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还田初期,两个麦秸还田处理平均土壤pH值和氧化还原电位(Eh)分别比对照降低4.2%和19.8%,土壤微生物数量较对照显著增加,土壤矿质氮含量较对照降低3.8%,导致拔节前水稻茎蘖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降低;还田后期,土壤矿质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47.4%、10.4%、6.2%、4.5%,麦秸还田后根系伤流速率增加19.9%,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增加30.1%,氮肥利用效率明显提高.表明:麦秸还田可提高稻田土壤肥力和水稻群体质量,全量还田作用最为明显,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探究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及土壤氮素的影响,为制备夏玉米一次性施用的缓释氮肥提供理论依据。以夏玉米品种"隆平206"为供试材料,在微区试验条件下,设置3种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脲甲醛肥料(A、B、C)、常规施肥处理(U)、不施氮肥处理(PK)和不施肥处理(CK),研究不同脲甲醛肥料与尿素配施对夏玉米SPAD值、植株地上部吸氮量、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无机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脲甲醛肥料均能有效提高玉米叶片SPAD值,脲甲醛肥料B效果最显著。脲甲醛肥料较普通尿素显著提高夏玉米产量和籽粒吸氮量,增产达5.7%~19.3%,籽粒吸氮量增加5.81%~20.15%,均以脲甲醛肥料B产量最高,脲甲醛肥料C次之,脲甲醛肥料A产量最低。脲甲醛肥料处理的氮肥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农学效率均高于常规尿素处理,分别增加2.98~9.62百分点、4.18~5.95 kg/kg和4.19~5.96 kg/kg,规律相似,以脲甲醛肥料B最高,脲甲醛肥料C次之,两者无显著差异。3种脲甲醛肥料配施尿素处理的土壤铵态氮在第30~50天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而土壤硝态氮在第10、30和50天显著高于常规尿素处理。3种不同脲甲醛缓释肥中,脲甲醛肥料B处理效果最好,可作为夏玉米专用缓释肥。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氮肥减施和有机替代对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为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合理施肥和土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氮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双因素区组试验,研究氮肥有机替减对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结果】氮肥减施和有机肥替代可显著提高莴笋产量,其中减氮25%+有机肥替代50%处理增产最显著(P0.05),达40 562 kg·hm~(-2),较不施肥提高17.7%,较常规施肥提高9.4%。氮肥有机替减处理下,莴笋株高和叶绿素SPAD值较不施肥显著增高(P0.05)。与常规施肥相比,氮肥有机替减处理降低了莴笋根层土壤碱解氮含量,缓解土壤酸化。随有机肥替代比例的增加,pH值呈上升趋势。氮肥有机替减降低土壤紧实度,对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结论】在长年的稻菜轮作大田下,氮肥减施和有机替代措施可显著增加莴笋产量,缓解土壤酸化,降低土壤紧实度,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为成都平原稻菜轮作区莴笋高产和土壤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减肥增效对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在水稻生产中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差异。[方法]以籼型两系杂交水稻隆两优688组合为试验材料,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水稻专用控失肥、炭基长效肥、保持性肥料、活性增效肥、活性糖肽肥和常规复合肥对水稻生长、产量、肥料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施用水稻专用新型肥料促使水稻植株分蘖高峰期延长,分蘖数和有效穗数大幅增长;新型肥料处理减氮12.51%、减磷6.67%、减钾6.67%,节省肥料成本184.65 kg/hm~2,同时少施一次穗肥,节省人工成本1 125元/hm~2,尽管各处理小幅减产,但肥料农学利用效率和偏生产力明显提高,净收入总体提高。其中,与常规肥处理相比,活性糖肽肥处理有效穗数提高14.76%,每穗总粒数也小幅增长,增产4.8%,N农学利用效率和N偏生产力分别提高29.3%和19.6%,P和K农学利用效率均提高21.4%,偏生产力则均增加12.3%,增收2 573.85元/hm~2,减肥、节本、增效、增收效果最为显著。[结论]不同水稻专用新型肥料处理按增效增收效果表现为活性糖肽肥>炭基长效肥>活性增效肥>控失肥>保持性肥料。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主要性状、产量及土壤环境和地力的影响,探索有机无机肥配施中纯氮的适宜配比。【方法】在南方双季稻田进行田间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在等氮、磷、钾量条件下,通过设置氮磷钾化学肥料(T_1)、80%化肥+20%有机肥(T_2)、60%化肥+40%有机肥(T_3)、20%化肥+80%有机肥(T_4)、有机肥(T_5)和不施肥(CK,T_6)6个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间水稻的产量、有效穗数、秸秆干重等差异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结果】20%~40%有机肥纯氮供应比例的施肥处理能够增加水稻的有效穗数,降低秸秆干重6.1%~6.9%,氮肥农学效率较高;土壤pH值变化不明显,能使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6.9%~31.5%。【结论】有机无机配施有利于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有机无机肥配施中纯氮供应比例在20%~40%间对提高水稻产量和降低氮肥环境负效应的综合效应最佳,肥料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如皋市测土配方施肥提高氮磷钾肥利用效率的效果和一次性施肥对常规粳稻生长的影响,设置常规全量、常规无氮、常规无磷、常规无钾、配方全量、配方无氮、配方无磷和配方无钾共8个处理,比较不同处理的水稻产量、植株养分吸收及氮、磷、钾肥利用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配方全量处理的穗数、每穗实粒数、千粒重和产量为所有处理中最高。配方无磷、配方无钾和配方全量处理比相应的常规施肥处理使水稻籽粒产量分别增加6.88 %、5.81%和6.96%。不同处理下水稻地上部氮、磷、钾吸收量差异较大。水稻配方肥一次性施用处理的氮肥、钾肥表观利用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9.84和11.31个百分点,其氮肥、磷肥偏生产力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12.66和172.5 kg/kg,其氮肥、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比常规施肥处理高9.6和21.75 k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