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威海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并为其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进行了威海市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筛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威选68、花育655、日花高油2号,宇花31、宇花91等表现优良,可在威海市作为高油酸花生推广利用;花育910、花育957、花育52、花育51等油酸含量不达标,其利用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决定;花育656、花育958、花育951产量较低,不宜在威海市推广。高油酸花生推广,要确保种源质量。在所有参试品种中,相对大果品种,中小果型高油酸花生有产量和质量优势。  相似文献   

2.
为推进高油酸花生产业化,对山东省花生研究所最新育成的7个高油酸花生品种进行了多点鉴定。结果表明:山东莱西春播种植,供试新品种的子仁产量水平与当前推广的普通油酸高产品种花育20号或花育25号、花育33号相当或更高;在安徽夏播种植其子仁产量高于高油酸对照品种花育32号或花育951,尤以花育664、花育666、花育963和花育964的产量优势更为明显;7个品种油酸含量均在80%以上,油亚比均高于23,其中花育964油亚比最高,达34.04。  相似文献   

3.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在新疆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其发展,新引进了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冀花11、冀花18及中花24,以鲁花19作为对照,采用单、双粒不同播种模式,调查、比较了参试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合北疆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及配套播种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油酸花生是今后花生生产的发展方向,为此,我们引进开展了4个品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的品比试验,以我市主栽品种宛花2号为对照,选择适合我市种植的高油酸花生新品种。结果表明,4个品种均适宜在我市种植,综合性状各有优劣并获得较为理想产量,花生籽粒和花生油商品性状好,且优于普通品种宛花2号。其中花育51、花育52、开农176产量高,亩产超过450 kg,经济效益好,适宜在南阳市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5.
花育665是利用冀花4号与CTWE搭配杂交组合,并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辅助选择而育成的我国首个高油酸兰娜型品种,实现了高产、优质和早熟的统一。山东莱西种植生育期在120天以内,2015—2017三年区试,比对照花育20号增产子仁8.44%~26.53%,油亚比为24.69。该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可为我国花生食品加工业提供优质原料。  相似文献   

6.
为交流高油酸花生品种示范推广情况,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花生品种更新换代和产业转型升级,由全国农技中心在河北省滦县举办了全国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观摩交流会议,观摩了位于滦县滦州镇的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高油酸花生品种展示田、高油酸花生绿色高质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田、花生种植全程机械化演示现场,走访了滦县天申粮油公司,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以滦县百信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为代表的河北高油酸花生大面积种植、推广、经营模式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4个高油酸花生品种冀花13、冀花16、花育32、花育662的栽培试验及数据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宜唐山东北部地区适宜推广的高油酸花生冀花16。  相似文献   

8.
花育963是山东省花生研究所以高含糖量普通油酸含量花生06-I8B4为母本、高油酸花生突变体CTWE为父本杂交,后代通过分子标记与近红外技术相结合选育而成的抗青枯病、高油酸大花生新品种。该品种2013~2015年参加山东省花生品比试验,子仁平均产量3 446.80 kg/hm~2,较对照品种花育33平均增产4.31%;油酸含量80.1%,油亚比为25.0。花育963于2015年通过安徽省品种鉴定(鉴定编号:皖品鉴登字第1505029),2018年通过国家品种登记〔登记编号:GPD花生(2018) 37037〕。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668和普通油酸花生品种白沙171、花育23号为原料,对其制作的蒜香花生进行了感官品质评价。结果表明,花育668蒜香花生蒜香味评分极显著高于白沙171蒜香花生(P<0.01),与花育23号蒜香花生差异不显著(P>0.05);其他指标与花育23号蒜香花生和白沙171蒜香花生差异不显著(P>0.05)。细腻度、异味、脆度、形态、苦味5项指标是影响蒜香花生总体喜欢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田间进行27个花生品种和16个花生品系对叶蝉和斜纹夜蛾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花生品种叶蝉和斜纹夜蛾虫害级别广义遗传力均为高,说明针对这两种害虫的抗性遗传改良具有可行性;鉴定出中抗叶蝉的花生品种18个,中抗斜纹夜蛾的花生品种19个、品系11个,其中兼抗普通油酸花生品种9个(花育31号、花育41号、花育6610、花育9610、花育9612、花育9613、花育9615、花育9616、花育9617)、兼抗高油酸品种4个(花育661、花育664、花育666和花育963)。这些抗源的获得为进一步研究其抗虫机制、进行抗虫育种提供了有价值的材料,同时也有助于建立健全花生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评价和充分利用花生新品种,本研究运用隶属函数法对12个花生品种品质的5项主要指标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隶属函数值不低于对照‘花育33号’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中花224’、‘云花1号’、‘花育9122’,这3个品种综合品质较优,适宜在北方地区种植推广。其中,‘中花224’油酸含量大于75%且O/L>10,可作为优质高油酸花生种质资源利用;‘云花1号’粗蛋白含量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营养品质,可作为优质鲜食花生品种;‘花育9122’含油量较高,可作为油用加工型花生品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介绍了高油酸花生花育917的品种特性,针对丘陵地区土壤瘠薄、肥力差的特点,通过冬前深耕、适期播种、合理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种植技术的运用,提高花生单位面积产量,集成了花育917在丘陵山区的绿色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铁岭市花生种植品种单一,仍然种植20多年前的老品种白沙1016,该品种退化严重,抗病性下降,产量低,品质差.经过几年的品种筛选、示范、推广,确定花育20作为该市花生主产区主推品种.介绍了花育20品种特征特性和花生大垅双行及大垅双行覆膜机械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4.
豫北地区花生种植模式以麦垄套种为主,传统麦垄套花生种植模式与农机农艺不融合,机械化种植难,不利于高油酸花生推广应用。改革传统的种植模式,推广高油酸花生麦垄套种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能够实现粮油协同增产增效,提高生产效率。本文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方面介绍了该生产技术规程,为高油酸花生麦垄套机械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根冠比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高脂肪品种菏花7号和高油酸/亚油酸花生品种开农6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整个生育期持续控水,保持土壤田间持水量为40%~45%的中度干旱。测定出苗后10 d、30 d、50 d和70 d的根冠比、经济系数、千克果数、单株饱果数和出仁率等,同时检测籽仁脂肪含量、油酸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抗旱能力强的品种根冠比大于正常水分处理的;30 d时菏花7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与正常水分间无显著差异;50 d时菏花7号和花育22号干旱处理的根冠比均显著大于正常水分处理;抗旱性品种花育22号和高脂肪品系菏花7号减产幅度较小,分别为21.00%和16.65%,高油酸品种开农61号抗旱能力最差,减产幅度达36.56%;干旱条件下,抗旱型品种脂肪含量无明显差异,高脂肪品系脂肪含量显著增加,高油酸品种脂肪含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根冠比、产量、品质的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适合我国北方广大花生产区种植的产量高、品质好、出油率高及适应性、抗逆性强等综合性状优良的花生品种,选出8个花生材料,以花育19为对照,通过不同试验比较,观察其生育期、抗病性、生物学性状、各品质指标及产量指标。结果表明:L15-3产量高,稳产性好,2015-2016年连续2a试验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花育19提高34.31%,居所有参试材料第一位;在8个参试花生品种中,L15-3蛋白质含量最高达到26.5%,居所有参试品种第一位,粗脂肪含量最高达到57.6%;出油率高达56.4%,属于高含油量类型。L15-3不仅高产稳产,而且品质好出油率高。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对花生品质粗脂肪及高蛋白优质花生品种需求逐步提高,L15-3选育成功,很好解决了我国大果花生高产与品质、大果与品质呈负相关的矛盾,集大果、高产、稳产、品质好、出油率高于一身。适宜在我国北方广大花生产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新郑市地处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过渡地带,土壤主要为褐土、潮土、风沙土,其中潮土和风沙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25.3%,这两类土壤非常适宜花生种植,新郑市常年花生种植面积约7.7万亩.高油酸花生的油酸含量远远高于普通花生,长期食用高油酸花生油可以降低血脂,控制血压,能有效地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生几率.随着高油酸花生品种在新郑市的示范和推广,高油酸花生以高产、优质、健康、高效的优势日益受到种植户和消费者的喜爱.特别是有机高油酸花生更是受到市场的青睐,种植效益较普通花生高1~2倍.为了加快高油酸花生基地的建设,促进花生良种的更新换代,增加种植效益,现根据新郑市的自然条件总结制定了一套有机高油酸花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高油酸花生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花生油酸含量低、稳定性较差、不耐储藏,已经不能满足食用油及食品加工的要求.基于"农业专业知识服务系统"收录的资料文献,对文献的作者、机构以及关键词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了农业前沿领域高油酸花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发现国内农业科研领域高油酸花生研究主要集中在品种选育、推广种植、品种评价及营养保健、产品开发4个方面,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为该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10-114
对18份高油酸花生品系进行产量鉴定、品质分析,并通过春季分期提早播种的方式鉴定其对低温高湿的反应。结果获得3期(4月13日、4月16日和4月19日)播种出苗率均不低于60%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S14、18L64)、3期出苗率均不低于43.33%的高油酸品系两份(18L46、18S5),明显优于两个普通油酸对照品种(花育20号和花育33号)。其中18S14第1期播种出苗最早,始苗积温287.10℃,比其它同期参试材料低81℃。本研究为耐低温高湿高油酸花生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高油酸花生品种潍花25和普通花生品种花育25为供试材料,各设置4个播期(5月2日、5月9日、5月16日、5月23日),研究不同播期对高油酸花生生育时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期确定烟台市自然条件下高油酸花生的最适宜播期,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烟台市高油酸花生适宜播期在5月9-16日,且应在适宜播期内适当晚播。播种过早,花生出苗期延长、出苗率低,不利于花生个体健壮生长;播种过晚,花生生育进程加快,结荚—成熟期缩短,不利于荚果发育,产量显著降低。若在适宜播期内因干旱等原因不能如期播种,应设法造墒播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