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玉米-油菜复种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对玉米收获后复种油菜的栽培技术与生态效益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复种油菜可延长土壤绿色覆盖时间,控制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油菜用作绿肥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性能。油菜生长速度快,可作为蔬菜开发,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一、间套复种的发展趋向浙江棉区长期沿用的绿肥小麦棉花这一种植方式,暴露出了土壤疲劳,病虫增多,产量徘徊停滞的缺点;加之近年植棉经济效益低,严重地影响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因而改革了旧的间套复种制度,逐步演化为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棉田复种芥菜(Brassica juncea)对黄萎病及土壤中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的影响,通过定量检测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数量,监测棉花黄萎病发生程度,研究棉田复种芥菜对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数量季节性动态的影响和棉花黄萎病的防治效果。试验设棉花单作和3月复种芥菜2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随着棉花的生长在不同时期取试验田中的土壤样品用于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密度检测,同时调查黄萎病发生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间,复种芥菜的棉田土壤中V. dahliae微菌核密度低于单种棉花的,两者在8月份存在显著性差异;棉田复种芥菜对棉花黄萎病有明显的防治效果,6月和8月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42.4%和19.6%。综上,初步认为棉田复种芥菜作为绿肥可以有效减少土壤中V. dahliae,并且减轻黄萎病的发生。这些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合理的农业措施防治棉花黄萎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 中棉所10号是黄淮海棉区进行耕作改制的夏播棉花新品种。与小麦、大麦、绿肥、油菜等作物一年两熟,增产显著。自1930年开始示范以来,至1983年迅速发展到530万  相似文献   

5.
油菜作绿肥和蔬菜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油菜作为绿肥利用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了油菜蔬油两用的研究现状,总结了油菜作为绿肥使用的优势及栽培要点,对油菜作为绿肥兼蔬菜使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在大麦田间套种作物种类繁多,诸如,棉花、油菜、蚕豆、西瓜、青蒜等。各地农友应以市场为导向,依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组配套作,现将大麦田间套作的两种形式介绍如下。1大麦(油菜或蚕豆)—西瓜—棉花种植方法:4m宽组合,秋播时在其中2.53m内播种3行大麦,麦幅47cm,空幅56cm,在1.47m内种绿肥。4月中旬绿肥埋青后移栽地膜西瓜,株距67cm。5月下旬,在西瓜两侧50cm处与大麦每个空幅内各移栽1行25cm株距的棉花,即为4行棉花,该方式一般比亩收大麦200kg左右,西瓜2100kg左右,皮棉80~90kg,这样全年为产值可达2000一2700元…  相似文献   

7.
长江下游棉区,棉花常遭蜗牛危害。3月上中旬当气温达到10℃以上时,越冬蜗牛便纷纷出土,危害三麦、蚕豆、油菜及绿肥等作物,后转移集中危害棉苗,以致暴发成  相似文献   

8.
棉花、蔬菜复种,往往限制于棉花单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使这种生产形式难以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繁昌县多种棉、菜农膜保护复种增产、高效原理,总结了提高棉花单产的几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9.
春油菜作绿肥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纯 《作物研究》1989,3(1):21-22
近几年来,绿肥生产面积减少,产量下降,影响了粮食生产的发展。历史上有些地区有以冬油菜压青作绿肥的习惯,但冬油菜作绿肥,成本较高,而且不能解决冬炕土与种绿肥的矛盾。为此,我们开展了油菜春播作绿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为了增加棉田效益,促进棉花种植的绿色与轻简化.介绍了适合江西植棉区棉花与油菜套作模式的绿色与轻简栽培技术,包括棉花和油菜的高产优质良种选择、田块选择、油菜秸秆还田、科学肥水管理、化学调控、病虫草害防控等方面内容,以供江西植棉区棉花与油菜两熟制种植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