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竹红菌素高产菌株的筛选与分子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用薄层层析(TLC)以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对82株竹黄子实体真菌的液体发酵培养物进行了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竹红菌素高产菌株ZHLS-03。经rDNA-ITS序列分析,该真菌与竹黄(Shiraia bambusicola,AY536374.1)相似度为100%。再结合其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确认该菌为竹黄无性型菌株。  相似文献   

2.
一株苝醌类光敏剂产生菌rRNA基因ITS区的测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 1株次级代谢产物为 艹北 醌类衍生物 (Perylenequinonesderiveration ,PQD)真菌的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ntertranscribedspacer,ITS)进行了克隆测序。在GeneBank中经Blast序列比对 ,与竹黄属竹黄 (Shiraiabambusi colaP .Henn)的ITS序列相似度达到 92 % ,表明该菌株与竹黄属的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3.
分离自安徽南部竹黄相关真菌的分子鉴定及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鉴定竹黄相关真菌,该试验从安徽南部竹林采集的竹黄菌子实体上分离纯化出50株真菌,对形态上有显著差异的代表性菌株进行18S rDNA/ITS rDNA序列测定,系统学分析表明,这些真菌中48株属于子囊菌门成员,2株为接合菌门成员。在子囊菌中又以肉座菌目和梨孢假壳科成员为优势菌群,其次为隔孢腔菌目、假毛球壳目和炭角菌目。   相似文献   

4.
药用菌竹黄的药用价值及资源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波  林海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89-13590
阐述了药用菌竹黄的药用价值、民间应用及临床应用情况,表明了竹黄对人类的重要作用与利用价值。指出为了人类自身的健康及发展,同时也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需采取一定的措施以加强对竹黄菌资源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自然生态环境下与竹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的重要生物因素,也为野生竹黄害虫或害螨的防治提供参考,对竹黄害虫或害螨种类和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共鉴定出危害竹黄的害虫3目7科10种,其中,鹊背筋隐翅虫(Oxytelus piceus)、竹黄长角象(Cedocus sp.)和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的危害较重,竹黄长角象(Cedocus sp.)为中国新记录种.结论:研究初步明确危害竹黄的主要昆虫或螨类的危害特点,并分析了制约竹黄自然资源研究与开发的生物因素,探讨其相应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浸渍法对金线莲内生真菌的培养滤液进行杀线活性及其稳定性测定,筛选高效杀线菌株,并 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对活性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从金线莲中分离获得内生真菌139 株,杀线活性大于 50% 的有21 株,其中菌株XX34、XX49 的培养滤液对松材线虫处理24 h 杀线虫率达100%,且这两株菌株的杀线 遗传稳定性较好。经鉴定,XX34、XX49 分别为阿姆斯特丹散囊菌(Eurotium amstelodami)和竹生炭角菌(Xylaria bambusicola)。高效杀线活性的植物内生真菌筛选在松材线虫生物防治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竹材化学成分分析和表面性能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系统地研究了不同竹龄、部位毛竹(Phgllochysheterocyclavar.pubscense)化学成分的差异;应用化学光电子能谱仪(ESCA)和红外光谱(FTIR)对竹材的表面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表明:不同竹龄竹材抽提物差异较大;竹材从根部到梢部,pH值逐渐增加;从竹青到竹黄,pH值逐渐降低;竹青表面的氧原子大于竹黄表面氧原子的比例;竹材的表面主要以木质素和各种抽提物为主,而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木质素和抽提物;靠近竹青处的竹材表面的半纤维素含量低于竹黄,竹青的表面的羟基震动强于竹黄,且竹青表面的活性自由羟基的数量高于竹黄表面。  相似文献   

8.
真菌的细胞壁,增加了提取基因组DNA的难度,为找到满足竹黄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的高质量DNA的提取方法,分别使用改良CTAB法、蛋白酶K法和高盐沉淀法提取竹黄菌菌丝体的基因组DNA,并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浓度和纯度、ITS序列的PCR扩增和酶切检测。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等量竹黄菌菌丝体的基因组DNA,蛋白酶K法和高盐沉淀法均能得到较为完整的且大于15kb的DNA,改良CTAB法DNA发生降解;通过PCR和酶切检测,3种方法所得基因组DNA均能有效地进行相应的酶反应。综合考虑基因组DNA的浓度、纯度、完整性和有无降解等,蛋白酶K法提取得到的基因组DNA(浓度为233.495ng/μL,OD_(260)/OD_(280)为1.806)最适用于全基因组的序列分析。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交叉实验方法,探索冷等离子体处理时间、功率和气体3个因素对圆竹竹青和竹黄表面润湿性的影响,通过液相滴定法对被处理竹青和竹黄进行接触角测定和表面能计算,将冷等离子体处理的竹材浸胶、干燥后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分析冷等离子体对竹材表面的处理效果。研究表明: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竹青和竹黄表面的润湿性提高,具体表现为接触角显著减小和表面能增大,获得的最佳处理工艺为:时间180 s、功率200 W、处理气体为氧气;经过冷等离子体处理后的竹青和竹黄表面对2D树脂的浸入和涂覆效果较好,具体表现为表面无明显皲裂现象发生及表面更加均匀、平整。  相似文献   

10.
毛竹材不同部位纤维形态及部分物理性能差异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明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竹青、竹黄及竹肉不同部位的纤维形态、力学性能以及干缩性能等差异,为毛竹材高效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方法  通过纤维离析与显微观察、力学性能与尺寸稳定性测试,分析比较毛竹材不同部位性能差异。  结果  毛竹材竹黄、竹肉与竹青不同部位中,纤维长度和宽度以及纤维占比差异极显著(P<0.01)。竹青和竹黄的纤维长宽比较为接近,且极显著小于竹肉(P<0.01)。竹青密布维管束,对毛竹材抗弯强度、弹性模量贡献最为大,其次为竹肉和竹黄。就顺纹抗压强度而言,从大到小依次为竹青、竹黄、竹肉。竹材横向干缩性明显大于纵向,全干干缩率从大到小依次为径向、弦向、纵向。竹材不同部位中,径向和弦向气干干缩率的大小关系略有差异。  结论  毛竹材不同部位性能差异明显,竹黄抗压力学性能优于竹肉,可将竹黄保留用于制备新型竹木复合材料,有助于提高竹材利用率。图2表5参37  相似文献   

11.
陈佳佳  叶亚新  金琎  李兆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5):11869-11870
[目的]为竹黄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组织分离,从野生竹黄子实体中获得能产生竹黄多糖的无性株,然后用其进行液态发酵培养,通过摇瓶正交试验确定其最佳培养基配方。[结果]碳源、氮源、生长因子和初始pH值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α=0.05)。其显著性依次为:碳源浓度〉生长因子浓度〉酸碱度〉氮源浓度,在交互作用中只有CGF×CN的影响达显著水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0g/L+酵母膏8g/L+玉米浆2g/L,最佳初始pH值为6.0。当摇瓶装量为50/250ml(V/V)。接种量为10%(V/V),培养温度为28℃,摇床转速为120r/min时,120h后发酵液的竹黄多糖含量为8g/L。[结论]该试验初步研究了利用竹黄无性菌株通过液态发酵生产竹黄多糖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  相似文献   

12.
张春杨  温玮  卢明锋  张壮志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313-10313
从华西箭竹病理组织上分离到一株真菌,通过对其产孢模式和分生孢子特点等的形态学研究,发现该菌为链格孢属小孢子种群成员。然而该菌具有区别于已知种的特征,如分生孢子梗常单生,少数成簇,无分枝;分生孢子大多单生,较少链生,孢身较大;寄主为华西箭竹,故立为竹链格孢新种。该模式标本保藏于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竹子害虫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0年开始,对云南省竹子害虫进行调查,共采集标本1500余号。结合资料记载,认为云南省竹子害虫共计7目49科224种,绝大部分种类危害较小,仅竹舞蚜、居竹伪角蚜、竹缘蝽属、竹枝叶野螟、竹蠹螟、刚竹毒蛾和笋横锥大象危害较大,分布较广,其中尤以竹蠹螟(Omphisasp.)、刚竹毒蛾(Pantana phyllostachysae)和笋横锥大象(Cyrtotrachelus buqueti)危害严重。为促进云南省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建议对该省竹子病虫害进行全面系统调查,并依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黄瓜为试材,研究竹醋液处理黄瓜育苗基质对基质微生物和苗期根圈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竹醋液处理育苗基质会增加基质中细菌的数量,减少真菌的数量,而放线菌数量以0.5%处理的最多。所以,0.5%竹醋液灌根,有利于黄瓜根圈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比较越南槐野生与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的结构及宿主相似抑菌功能,为利用有益内生真菌组改善栽培宿主药材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组织块法分别从野生和栽培根系分离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ITS序列特征鉴定内生真菌;分别采用琼脂块法和平板对峙法,以人体病原菌和丝状病原真菌为靶标菌,测定根系内生真菌组各分类单元的抑菌圈和抑制率。【结果】从越南槐野生和栽培根系分别分离鉴定得到234株36个分类单元和48株10个分类单元的内生真菌。野生根系内生真菌组的属、优势属、特有属、种、特有种的数目为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的3~5倍,其α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P<0.05),而两者间的β-多样性指数均极低。对于宿主相似抑菌活性分类单元的数目,野生根系内生真菌组是栽培根系内生真菌组的6~10倍,其中,分类单元Colletotrichum simmondsii对3种人体病原菌的抑菌圈直径均大于或等于阳性对照,Aspergillu.flavus、Phoma sp.、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Trichoderma asperellum、Trichoderma sp.、Talaromyces funiculosus、Fomitopsis sp.、Fusarium solani和Rhexocercosporidium sp.等9个分类单元对3种丝状病原真菌的抑制率均超过50%。【结论】越南槐野生根系内生真菌组具有生境特异性,生物多样性更丰富,且有强广谱的宿主相似抑菌功能,有益于在宿主根系合成结构独特、生物活性多样的代谢产物,进而赋予宿主药材独特的药效,可应用于改善栽培宿主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6.
郭辉娟  王薇  贺学礼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12):98-101,105
利用盆栽试验研究了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L.)、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玉米(Zea mays L.)和高粱(Sorghum vulgare Pets.)4种宿主植物对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根际土著丛枝菌根(AM)真菌生长发育的影...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引起植物炭疽病。建立刺盘孢属真菌PCR检测方法。【方法】比对分析刺盘孢属及其近似属的ITS序列,设计刺盘孢属特异性引物,建立PCR扩增体系,验证引物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设计出刺盘孢属特异性引物ITS-c3/c4,建立了刺盘孢属常规PCR检测体系。建立的PCR体系能从刺盘孢属菌株中扩增出449 bp的特异性条带,刺盘孢属的近似属菌株未能扩增到条带。灵敏度试验可检测到DNA的浓度为2.2 pg/µL。【结论】用建立的PCR体系对炭疽病梨果实样品进行检测,可从发病组织中检测到刺盘孢属真菌。建立的PCR方法可靠、灵敏度高,能够快速、准确检测出刺盘孢属真菌。  相似文献   

18.
杨琳  陈祥盛  李子忠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6):114-117,235
为探明取食、危害竹子的中国带叶蝉属叶蝉种类,为竹业生产中的害虫种类鉴定及防治提供理论参考,对危害竹子的中国带叶蝉属4种叶蝉,即黑瓣带叶蝉(S.nigrivalveus)、梵净带叶蝉(S.fanjin-gensis)、阔横带叶蝉(S.festivus)和黑颊带叶蝉(S.nigrigenatus)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记述,绘制了主要特征图,并提供了虫体彩色照片和分类检索表。首次报道竹子为4种带叶蝉的寄主植物,同时对取食、危害竹子的角顶叶蝉亚科(包括带叶蝉属)昆虫的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简要概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中国竹子蚧虫名录(同翅目:蚧总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列出中国竹亚科植物上蚧虫6科40属127种,其中粉蚧乘法17属21种,蚧科3属3种,仁蚧科2属3种,毡蚧科1属5种,链蚧科5属52种和盾蚧科12属42种,每一种都给出分布、寄生和寄生部位,建立了2个新组合:刺竹刺粉蚧Plancoccus bambusicola(Takahashi)(移自Planococcoides)comb.n.和单竹蔗粉蚧Saccharicoccus bambusus(Tang)(移自Pamicultor)comb.n.。给出2个新异名:即Nipponalerda triunpha Zhang,1998syn.n.为N.leptodermis Wanget Zhang,1994的新异名,Bambusaspis nematosphaerica Zhang,1992syn.n.为B.qing7yuanensis Huet Xie,1988的新异名。参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