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选取金定鸭为研究对象,系统研究不同输精参数(输精量0.03 mL、0.05 mL、0.10 mL、0.20 mL,输精深度3 cm、6 cm,输精间隔2 d、4 d、6 d,输精时间8∶00~11∶30、14∶00~17∶30)对蛋鸭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输精深度为6 cm的种蛋受精率最高可达92.81%,极显著高于输精深度为3 cm的种蛋受精率(P0.01);输精深度相同(3 cm、6 cm),输精量不同(0.05 mL、0.10 mL、0.2 mL)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高于输精量为0.03 mL的种蛋受精率(P0.01);8∶00~11∶30输精与14∶00~17∶30输精的平均受精率分别为90.62%和89.52%,表明输精时间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间隔为2 d、4 d时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间隔为6 d的种蛋受精率(P0.05),而输精间隔为2 d、4 d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表明输精间隔效应(2 d、4 d、6 d)对种蛋受精率有显著影响。研究结果对蛋鸭的人工授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季节和输精时间段进行人工输精操作对"京红1号"父母代蛋种鸡受精率和血蛋率的影响,试验选取23周龄"京红1号"父母代蛋种鸡15 960只,随机分为1、2、3、4、5、6、7组,每组2 280只。将春、夏、秋、冬四季人工输精时间划分为13∶31~14∶00、14∶01~14∶30、14∶31~15∶00、15∶01~15∶30、15∶31~16∶00、16∶01~16∶30和16∶31~17∶00七个时间段,且分别与七组鸡群对应。收集各组试验种蛋且每天每组入孵1 638个,记录各组受精率和血蛋率。结果表明:夏季,1组试验鸡群的受精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2组鸡群受精率显著低于3~7组(P0.05)。1组试验鸡群的血蛋率显著高于3~7组(P0.05),2组显著高于4~7组(P0.05);秋季,1组试验鸡群受精率显著低于6组、7组(P0.05),各组血蛋率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春季,各组鸡群受精率和血蛋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根据本研究结果建议:"京红1号"父母代蛋种鸡夏季于14∶30后、秋季于14∶00后、冬季与春季于13∶30后进行人工输精操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陈红萍  林如龙 《中国家禽》2014,(9):56-57,60
以公番鸭为父本、北京鸭为母本,研究不同输精剂量(0.03、0.05、0.10、0.20 mL),输精深度(3、6 cm),输精间隔(2、4、6 d),输精时间(8∶00~11∶30、14∶00~17∶30)等输精参数对半番鸭生产中人工授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输精深度为6 cm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深度为3 cm的种蛋受精率(P0.01);相同输精深度下,不同输精剂量(0.05、0.10、0.2 mL)对种蛋的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时间对受精率无显著影响(P0.05);输精间隔为2、4d时的种蛋受精率极显著高于输精间隔为6d的种蛋受精率(P0.05),而输精间隔为2、4 d的受精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4.
稀释比、输精量及间隔时间对川牧土鸡人工授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尹华贵 《畜牧与兽医》2002,34(12):20-21
以 1 %NaCl和 5 7%葡萄糖 (G)为稀释液 ,研究不同稀释比、输精量和输精间隔时间对川牧土鸡受精率、孵化率的回归程度。试验结果表明 ,1 %NaCl以 1∶1稀释 ,每次输 0 1mL ,6d输精 1次 ,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常规冻精输精时间对奶牛胚胎质量和性别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排处理供体奶牛发情后8~11、12~15h和16~19h采用常规冻精分别实施第1次配种,12h后第2次配种,统计输精时间对胚胎质量和性别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12~15h组第1次输精获得可用胚率显著高于8~11h组(62.8%vs56.6%)(P<0.05);也高于16~19h组(62.8%vs55.6%)(P=0.06)。性别鉴定后,8~11h组,12~15h组和16~19h组雌性胚胎率分别为47.0%,48.6%和45.2%,3组间雌性胚率无显著差异(P>0.05)。本试验得出,供体奶牛发情后12~15h第1次输精可获得可用胚率和胚胎雌性率的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6.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 ,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 ,平均受精率为 3 0 %~ 40 %。本研究通过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 (调教时间为 1~ 2周 ) ,采用按摩法采精 ,采精量平均可达 0 .8毫升 /只·次。采精频率为 1次 /天 ,连续使用 3天 ,休息 1天。随机选择樱桃谷产蛋母鸭 2 0 0只、金定鸭产蛋母鸭 2 0 0只、樱金杂交产蛋母鸭 45只。以翻肛法输精 ,每次每只母鸭输精量以 0 .0 4毫升为最佳。公番鸭的精子在输精后 4天活力最强 ,种蛋受精率最高 ,平均为94.12 %。初步研究表明 ,输精时间隔以 3~ 4天为宜。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最好在 3 0分钟内用完  相似文献   

7.
人工授精技术在骡鸭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 ,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 ,平均受精率为 30 %~ 4 0 %。本研究通过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 ,采用按摩法采精 ,调教时间为 1~ 2周。平均公番鸭的采精量可达 0 .8mL/只·次。采精频率为 1次 /d ,连续使用 3d ,休息 1d。随机选择樱桃谷产蛋母鸭 2 0 0只 ,金定鸭产蛋母鸭 2 0 0只 ,樱金杂交产蛋母鸭 4 5只。以翻肛法输精 ,每次每只母鸭输精量以 0 .0 4mL为最佳。输精后第 4d种蛋受精率最高 ,平均为 94 .12 %。初步研究表明 ,输精时间间隔以 3~ 4d为宜 ,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最好在 30min用完。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以用大恒优质肉鸡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的输精时间、不同的授精完成时间对种蛋受精率的影响以及种蛋保存时间和温度对孵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授精完成时间应该在5~30 min完成,输精时间以16:01~17:00之间输精效果最好;种蛋保存时间为3 d、7 d时,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保存时间超过10 d的种蛋;通过在养殖场进行关键技术的示范观察,优质肉鸡父母代种蛋受精率及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2.20%和91.63%,与技术应用前相比,分别提高了3.35个百分点和3.2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用3种鸡精液稀释液(即0.9%NaCl、5%葡萄糖和2.4%谷氨酸钠)和0.9%NaCl不同稀释倍数对精液稀释,输精后测定种蛋受精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用2.4%谷氨酸钠和1∶2的0.9%NaCl稀释液稀释的精液输精,种蛋的受精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试验使用同一冷冻程序,单个地测得10只公鸡冷冻精液的受精率为0~60%。这一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公鸡不同个体精子抗冻力的极大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冷冻精液的受精率与输精的活精子数、冷冻精液精子的活力与原精液精子的活力都有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和0.92)。试验还研究了用甘油作防冻剂的冷冻精液腹膜内输精、子宫内输精、深阴道输精和常规阴道输精的效果。其结果是冷冻精液子宫内输精和腹膜内输精的受精率比深阴道输精为高,而常规阴道输精没有得到受精。在本研究条件下,移除甘油的冷冻精液子宫内输精和腹膜内输精并未见提高受精率。  相似文献   

11.
为检测种公鸡精子在母鸡体内存活的时间,观测更换配种公鸡后后代更替情况.试验选择正常生产的五星黄鸡380只,分为两组,第一组母鸡60只,输精一次后连续收集16d种蛋,分别统计每天种蛋受精率和出雏率.结果表明:9d内维持80%以上受精率,之后迅速下降,第16天仍有5.6%的受精率,说明精子在母鸡体内存活时间可维持16d以上;第二组母鸡320只,用白羽科宝公鸡替换原黄羽公鸡,每5天输精一次.第一次输精后20 h开始收集种蛋并连续收集17 d,统计种蛋受精率和后代白羽、黄羽的羽色比例.结果发现:更换种公鸡后30 h内有0.67%的后代为白羽,第13天后代白羽率达到100%.说明更换公鸡精液13 d后可以收集种蛋并用于孵化.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南丹瑶鸡个体贮精时间的长短,为确定南丹瑶鸡最佳输精间隔时间提供理论依据。选择25周龄且均一度较好的南丹瑶鸡种母鸡300只,分成5组,每组4个水平,每个水平15只鸡,连续输精2天后收集种蛋且连续收集10天用于孵化。结果,输精后连续10天共收集合格种蛋1 636个,平均受精率为92.59%。输精后第1天到第7天的平均受精率都在95%以上,第8天后开始下降至90%以下。5组试验组中,仅第2组4个水平的平均受精率到第8天还保持在96%以上。结论:南丹瑶鸡连续输精两天后间隔不宜超过7天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淮南麻黄鸡种公鸡精液稀释和输精周期对繁殖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同稀释比例和输精周期的精液品质、受精率及孵化率。结果表明:公鸡精液1∶1稀释和原精30 min内的精子活力均为0.7以上,且差异不显著(P0.05);淮南麻黄鸡种母鸡原精液、1∶1稀释、1∶2稀释精液输精,受精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淮南麻黄鸡输精周期为5 d和6 d对受精率和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输精周期为7 d量、精子密度和活力,在淮南麻黄鸡种鸡生产中,1∶1稀释的输精间隔天数为5 d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北京油鸡种鸡的持续受精能力,研究共设计两个试验探讨输精间隔对种鸡持续受精能力的影响和种鸡个体间持续受精能力的差异。结果显示:相比于7 d与8 d的输精间隔,输精间隔为6 d时具有最高的平均受精率和最长的持续受精时间(23 d)。北京油鸡公母鸡繁殖性能均存在个体差异,单次输精后1~10 d内平均受精率高于90%的公鸡占比52%,平均受精率高于95%的公鸡占比10%;有55%的母鸡单次输精后1~10 d平均受精率在95%以上。结果表明,北京油鸡最佳输精间隔为6 d,为保证系谱准确性建议停精时长30 d或以上,北京油鸡种鸡个体持续受精能力间的差异为选育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5.
对鸡人工授精输精频率、混合精液和输精量等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输精间隔时间6d为最佳,受精率达88.25%,7d后下降非常明显,间隔9d时受精率低至69.98%;混合精液比单精输精效果好(受精率达91.63%),且持续时间长,比较稳定;输精量由原来的0.025ml降至0.0125ml时仍能获得87.27%的受精率。优秀公鸡采精量为1ml时,可配80只母鸡,大大提高了公母比例。  相似文献   

16.
试验选用1536只55周龄“京白939”父母代母鸡,按鸡笼分为4组,每组再分为4个重复小组。4个组的输精间隔时间分别为每3、4、5和6天输精1次。试验结果显示,每3天输精1次的种蛋平均受精率最高(95.35%)。每4天输精1次的受精率略低于3天的受精率,但差异不显著(P>0.05)。每5天和6天输精1次的受精率显著低于3天和4天的受精率(P<0.01)。输精间隔时间对受精蛋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在产蛋后期,输精间隔时间以每4天输精1次为宜。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深部输精技术在高原地区利用可能性及应用效果,我们在海东地区将深部输精与常规输精效果进行对比,选择144头3~4胎杜长大母猪随机分成3组,A1深部输精组,20mL输精量; A2深部输精组,40mL输精量; B组为常规输精组,输精量60mL;选择同场杜洛克公猪进行人工授精。结果显示,与常规输精相比,A2组和A1组,情期受胎率分别提高1. 70%和1. 13%(P 0. 05),窝产仔数分别提高0. 89和0. 41头(P 0. 05); A1组窝产活仔数提高0. 14头,A2组下降0. 20头(P 0. 05)。结论:母猪子宫深部输精可以减少精液使用量33%~67%,受胎率、产仔数等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窝产活子数虽有所下降,但差异不显著,建议扩大试验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对绒山羊公羊精液采用不同稀释液处理,以葡萄糖、柠檬酸钠稀释液效果最好,受胎率达93.55%;精液做1∶4~1∶39倍稀释后输精,1∶4~1∶19倍稀释效果较好,情期受胎率可达88.06%~89.74%;山羊精液经1∶9倍稀释后,输精量0.05~0.15 ml,输入有效精子1 000万~4 000万,对受胎效果影响不大.采用简易输精方法(仿照公羊本交的方式,用输精器将精液直接输入发情母羊的阴道底部),将精液直接输入阴道,与常规方法(用开膣器扩张阴道将输精器插入子宫颈口的输精方法)将精液输入子宫比较,对受胎影响不大,这种方法更适于农村牧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京红1号"父母代蛋用种鸡不同生产阶段适宜输精剂量,选取22周龄"京红1号"父母代母鸡16000只、公鸡4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母鸡8000只,公鸡200只,进行不同生产阶段不同输精剂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人工输精操作技术相同的条件下",京红1号"父母代蛋用种鸡在26~27与28~34周龄输精剂量为20μL/只时,平均受精率最低,增加10%的输精剂量可提高受精率0.88%;35~48与49~55周龄输精剂量减少10%受精率变化不显著;56~63周龄提升10%的输精剂量可有效缓解受精率的下滑趋势。因此,在种鸡生产的不同阶段适时调整输精剂量,可以保障父母代蛋用种鸡获得最佳的受精率指标。  相似文献   

20.
人工授精技术在骡鸭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鸭与家鸭为不同属的鸭种,自然交配受精率较低,平均受精率为30%~40%。本研究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对公番鸭进行隔离调教,按摩法采精,母家鸭以翻肛法输精。结果表明:公番鸭调教1周即可使用,每天采精1次,采精量可达0.8毫升/只;精子在输精后第4天活力最强,两次输精间隔以4天为宜;常温下采出的新鲜精液应在30分钟用完;每只母家鸭每次输精0.05毫升,种蛋受精率平均达7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