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推进现代造林技术的应用,提高林业造林质量,研究现代林业造林方法对生态公益林管理的影响。应用现代造林技术,提高公益林生态环境建设,对林木种植区域进行合理分配,加强林木种植后的养护管理;改善土壤条件及林木质量,形成更加稳定的林业生态结构,提升林木抗旱和抗病能力,保证公益林苗木成活率;对公益林生产标准进行规范,加强林木产品发展趋势的了解,在营林之前需要做好合理规划,保证其种植质量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已广泛应用于电子学、化学、医学材料、信息、环境、能源和安全等领域, 但在林业上的应用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中主要综述纳米材料对林木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林木生物技术上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纳米量子点荧光探针标记以及用纳米材料作为载体介导外源基因进行遗传转化等方面), 以及纳米技术在林木生物制药方面的开发应用, 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林木苗期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木苗期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对于指导培育壮苗、提高苗木质量和造林成活率至关重要。文中详细介绍了形态分析、植物组织分析、生理生化分析等几种主要的林木营养诊断方法在国内外林木苗期诊断试验中的应用情况, 从施肥方式、施肥量以及元素配比等方面对国内外林木苗期施肥研究进行总结, 并展望未来林木苗期营养诊断与施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艳丽 《林业科技》2012,37(6):48-52
综合介绍了化感物质的来源、种类及收集方法,并分别从化感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和林木化感作用表现形式两大方面阐述了林木的化感效应。接着对化感作用在林业上的应用潜力进行了归纳。最后指出目前林业研究化感作用所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林业中化感作用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自然干旱胁迫下喷施抗蒸腾剂对砂生槐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藏砂生槐为供试材料,叶面喷施不同质量浓度的抗蒸腾剂溶液,干旱处理后测定砂生槐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研究抗蒸腾剂对提高砂生槐抗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蒸腾剂具有提高砂生槐抗旱性的作用,其中400倍稀释抗蒸腾剂溶液处理可以提高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明显的降低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幅度,从而增强砂生槐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在林业中普遍存在着全息现象,树木的形态、生理活性、生化物质分布等都具有全息关系。全息生物学在林业上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并有着其特殊的应用价值。在林木遗传育种方面,全息定域选种是对树木个体内部位的遗传变异改良利用;对优树选择、早期选择以及组织培养中外植体的选择,都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林木的病理诊断防治、树龄确定、生物量测定和集约经营的经济林或种子园的树体管理等方面,全息生物学也有着重要应用。  相似文献   

7.
浸水催根育苗造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华北、西北、內蒙等地的干旱地区及沙区,往往育苗、造林成活率低和生长量不高,严重地影响林业生产事业的发展。因此,探讨提高林木的抗旱性,是一件迫切而重要的工作。在这方面內蒙、新疆等地农民,用浸水的方法提高林木成活率取得了丰富的经验,有关方面曾有报导和总结。作者经过几年试验研究和参考有关材料,提出用浸  相似文献   

8.
据文献记载,林木菌根真菌(以下简称菌根菌)不仅能帮助林木吸收土壤里的无机盐和有机营养物质,从而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率,并且还能起到减少土壤毒性、增强林木抗旱能力等有益作用。苏联、美国等对菌根菌研究较早,并已在农林业生产中应用。我国于1956年对松林菌根菌开始分离培养的研究。30年来进展较快,已由实验室发展到结合林业生产应用的研究。为了利用菌根菌促进辽西沙区松林的生长,提高造林成活率,我们于1983—1987年,  相似文献   

9.
飞机灭鼠在林业上的应用赵存玉赵凌国陈秀玉肖玉凡(黑龙江省带岭林业实验局森保站)飞机在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草原灭鼠和林业播种等方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林木害鼠防治方面却应用得很少。林木害鼠以其适应性强、食性杂、繁殖快和防治困难等特点,而成为当今林区影响造...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业生产技术研究的历史不长,但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令世人瞩目。目前已在林木育种、病虫防治、苗木繁殖等林业生产过程中应用并产生了很好的效果。本文概述了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同功酶在林木育种上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加强林业生物技术研究,促进生物技术同传统林业技术相结合,从整体上提高林业科研与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研制出的5种抗蒸腾剂F1、F2、F3、F4、F5的3种浓度0.05%、0.1%、0.5%在刺槐、核桃幼苗上的应用效果分析,得出如下结论:5种抗蒸腾叶面肥均能抑制刺槐、核桃叶水势的下降。F1处理对两种苗木叶水势下降抑制作用最小,F5处理对两种幼苗叶水势的下降抑制作用最大。各个浓度处理中,0.5%的F5处理对两种幼苗叶水势的下降抑制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2.
数字林业的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字林业是数字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林业经营集约度、实现林业信息化、进入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前提,是加速林业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数字林业的基本概述,介绍了数字林业的发展和现代信息化技术在数字林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林业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指出,绿色山西建设的关键是治旱兴林,治旱兴林的关键是科技治旱,成果推广应用和科技培训是科技治旱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4.
林火动态监测中3S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S技术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在林火监测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在阐述国内外林火监测中应用3S技术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总结了3S技术的应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在林火监测中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林业应用稀土的技术与效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连友钦  郑槐明 《林业科学》1995,31(5):453-459
稀土在提高林木种子发芽率,促进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木荷(Schima sunerba Gardn,et Champ)、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Blume)、泡桐(Paulownia sp)、杨树(Populus sp)等的苗期生长提高苗木质量,提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杉木种子园的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应用, 探索Photoshop 用于林业制图的可能性和实用性, 对软件的功能进行归纳分类, 提出编绘林业现状图、项目规划图、设计效果图的技术路线流程框架和软件应用技巧, 介绍图形图像编辑中技术操作要领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的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四川省退耕还林生态工程的实施情况全面了解和对典型工程县的深入调查剖析,总结出了各地探索出的很有推广应用价值的12种退耕还林植被恢复经营模式。经对这12种模式的效应、具体配置、例举的典型事例以及适用区域的介绍以提供给各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参考运用。  相似文献   

18.
沼肥对设施红地球葡萄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寻最适的沼肥施用方式,以日光温室栽培的5年生‘红地球’葡萄为试材,在‘红地球’葡萄果实第一次膨大期,设置施用化肥(作为对照)、沼液、沼渣、沼液+沼渣混合肥等几种肥料,每种施肥施用时间分别设定了1、2、3、4个月,就不同沼肥处理对葡萄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情况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沼液+沼渣混合沼肥处理3个月,或单一沼渣连续处理4个月,均可极显著提高土壤速效N、P、K含量,可以满足有机葡萄生长的需要,设施葡萄表现为光合速率增加,果实含糖量上升,果粒大小也有了极显著的增加。沼肥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增加土壤速效N、P、K含量以及补充各种微量元素,活化了葡萄体内的光合酶系统,从而提高了葡萄的光合效率;它还通过增加葡萄果实膨大的时间和效率,增加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而引起葡萄品质的提升。通过进一步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葡萄第一次膨大期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是土壤速效K含量。  相似文献   

19.
在云南的元江干热河谷,进行了尾叶桉U6无性系扦插苗育苗期的施用不同剂量Pt菌剂及干旱胁迫处理,提高苗木质量及植苗造林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以每株苗木用Pt菌剂15g+干旱胁迫处理的效果最佳,干旱胁迫反应能力的提高和施用Pt菌剂的增效作用可以叠加。其有助于提高尾叶桉U6无性系扦插苗出圃苗木的质量,使其植苗造林6个月时的造林成活率达93.33%。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反映尾叶桉U6无性系扦插苗木主要质量指标的因子是出圃苗木的主根长、苗高、地径、高径比和总生物量,并对尾叶桉U6无性系扦插苗主要质量指标与其造林成活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建立了相关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0.
论特色林果业在新疆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新疆这一特殊的生态环境下,特色林果在新疆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凭借新疆特有的自然资源,依靠国家、自治区政策扶持,通过科学技术支撑,龙头企业参与,果农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幅度提高了林果品质与产量。特色林果正逐步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之路,在促进新疆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