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苦参,别名苦槐,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药用地下根茎,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效,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疽尿闭、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皮肤瘙痒、疥癣麻风、阴疮湿痒、瘰疬、烫伤等。外用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苦参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栽培,适应性很强。是常用药材品种,用量逐年增大,价格上涨。苦参价格行情近年来野生苦参资源越挖越少,一些地方资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建立了参绒洁阴泡沫剂中苦参、赤芍、蒲公英、鹤虱、白鲜皮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赤芍、蒲公英、白鲜皮及鹤虱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泡沫剂主药苦参中苦参碱的含量。结果表明,中药品与对照品相应位置显现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苦参碱在0.502μg~2.51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002%(n=6)。采用TLC和HPLC鉴别和测定参绒洁阴泡沫剂具有专属性强、方法简单、准确性高的特点,可用于参绒洁阴泡沫剂中蒲公英、赤芍、白鲜皮、鹤虱以及苦参质量标准的控制。  相似文献   

3.
苦参属豆科落叶亚藻木植物,根部入药,其味苦性寒,入心、肝、小肠、大肠、胃经,有清热燥湿,止咳平喘,祛风杀虫和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疥疮顽癣的作用.在兽医临床上,因其疗效好而被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四物汤是《大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局方》,由熟地、当归、白芍、川芎四味组成,主治营血虚滞之证。方中熟地甘温滋补阴血,当归辛温养血和血,白芍酸寒和营养肝敛血,川芎辛温活血行滞。从阴阳言,熟地滋血之阴,当归养血之阳,芍药和肝之阴,川芎和肝之阳。金鉴(何韵伯)谓:“四物乃肝经调血之专剂,非心经生血之主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设置轻度干旱、中度干旱、重度干旱和正常灌水处理,测定苦参生物量、根长、株 高、小叶数、叶绿素、脯氨酸及总黄酮、生物总碱等指标,研究水分胁迫对苦参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苦参的生长与生物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在轻度胁迫条件下,苦参根长、株高、小叶数 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并显著促进生物量生长,而中度、重度胁迫则显著抑制苦参生长;随着胁迫程度加剧, 轻度、中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下苦参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分别下降2.20%、10.14%、40.51%,而脯氨酸含量逐 步增加,轻度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中度、重度胁迫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急剧增加,分别为 对照的2.4257、10.6920 倍;随着水分胁迫的加重,苦参总黄酮和生物总碱含量逐渐减少,轻度、中度、重度胁 迫下苦参总黄酮含量分别降低23.25%、47.47%、55.09%,生物总碱含量分别降低19.95%、23.12%、51.78%。说 明苦参具有较强的水分适应性和抗旱能力,且在适度缺水(土壤含水量在土壤田间持水量的50%~75%)有助 于苦参生物量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  相似文献   

6.
《山西农业科学》2017,(11):1782-1785
采用大田试验,设计玉米与苦参、冬小麦—谷子与苦参以及胡麻与苦参3种间套作类型,分析山西丘陵旱作半干旱区适宜苦参"粮药"间套作的类型。结果表明,玉米/苦参套作类型中苦参产量最高,小麦—谷子/苦参间套作类型的经济产量最高、生态效益最好;眉县苦参产量最高,赤峰苦参产量最低。研究将为苦参粮药种植模式的筛选、生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酸性染料比色法测定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方法]苦参总生物碱的浓度50%乙醇溶液,加一定pH值的缓冲溶液溴麝香草酚蓝指示液振摇后,氯仿萃取,萃取液于一定波长处测定吸光度A。[结果]氧化苦参碱检测浓度在0.013~0.026mg/m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7 1)。用氧化苦参碱作为对照品,在pH值7.0的条件下加入2.0 ml的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在417 nm处有最大吸光度,该条件下可准确地测定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的含量。试验测得不同产地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差异较大,其中所购得的陕西、甘肃苦参药材中总生物碱含量较高,分别为1.801、1.778 mg/kg。[结论]该试验所采用的方法操作简便、准确,可通过总生物碱的含量客观全面地评价苦参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温度及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获得苦参种子发芽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试验选择5,10,15,20,25,30,35℃共7个温度梯度,分别在全光照或全黑暗下进行处理,研究温度及光照对苦参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苦参种子萌发的温度为15~30℃,且15℃时发芽率达到最高;全光照或全黑暗对苦参种子的发芽情况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犬细小病毒感染是由犬细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疾病。若以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并加以中医、西医结合施治该病,临床效果事半功倍。本文介绍了犬细小病毒感染按温病卫气营血辨证的原则和方法,热在卫分,以轻剂辛凉清解;入营动血证,应清热解毒、凉血行瘀,血分湿热证,应化湿透热、凉血宁络;阴竭气脱、脉微欲绝,须益气救阴、敛汗固脱;恢复期犬低热不退可养阴透热。  相似文献   

10.
齐香君  刘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6):8823-8824,8842
[目的]为药用成分苦参碱及氧化苦参碱的来源提供新途径。[方法]考察了R1601菌株对苦参不同外植体在不同浓度乙酰丁香酮和侵染时间影响下苦参毛状根的诱导率;研究了培养基中的组分和浓度对苦参毛状根继代生长的影响。[结果]以苦参幼芽为外植体,在R1601菌液中添加100μmol/L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MS共培养基上暗培养2 d,苦参毛状根的诱导效果较好,诱导率28.6%,存活率46.7%;苦参毛状根在改良的继代培养基上生长良好。[结论]苦参毛状根的最佳诱导条件:以生长1周的苦参幼芽为外植体,R1601为菌株,添加100μmol/L的乙酰丁香酮,侵染20 min,(25±1)℃暗处诱导。  相似文献   

11.
利用不同强度的磁化弧光等离子体(电流强度为0,0.5,1.0,1.5,2.0,2.5,3.0 A)处理苦参种子,通过分析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根长、侧根数及根系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研究等离子体对苦参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苦参种子通过不同参数的等离子体处理后,苦参幼苗株高、根长、侧根数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均出现了"双峰"现象,其中,在电流强度为2.0 A时3项形态指标均达到最高,分别为7.74,12.16 cm和8条;另一峰则不稳定存在于某一强度下;经处理后苦参根系的干、鲜质量也有显著提高;0.5~2.5 A等离子体处理的种子的发芽势显著高于对照,以电流强度为2.0 A时苦参种子的发芽势最高,比对照增加了66.67%;等离子体处理显著增加了苦参幼苗根系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根系活力,分别在电流强度为2.5,0.5,1.0 A时最大。综合分析表明,2.0 A的磁化弧光等离子体处理对促进苦参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效果最佳;磁化等离子体处理可以打破苦参种子休眠,促进物质转化,加速种子的萌发,增加发芽势,提高根系活力,有利于形成齐苗壮苗。  相似文献   

12.
姚庆收  武玉永  王跃嗣  王娟  徐大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66-9567,9621
为了探索苦参愈伤组织培养的适宜条件和选择苦参总碱含量高的愈伤组织,用不同的消毒方法和不同的激素配比对苦参的子叶、叶片、地上茎和地下茎进行离体培养,诱导愈伤组织;并对外植体以及分别诱导出的愈伤组织进行苦参总碱的检测。结果表明,对苦参的外植体采用自来水冲洗30 min,75%酒精处理30 s,4%NaClO、滴加一滴tween-20,消毒5min就能取得较好的消毒效果;不同外植体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加1.0 mg/L 2,4-D和1.5~2.5 mg/L NAA的条件下,均能高效率的诱导出愈伤,且生长较好;初步认为子叶和地下茎的愈伤组织中苦参总碱含量较高,适合选择子叶或地下茎的愈伤组织进一步进行筛选高产细胞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苦参有用成分的大量生产提供新的途径。[方法]利用发根农杆菌R1601分别对药用植物苦参的根段、茎段、叶片、子叶进行侵染。[结果]在相同条件下,叶片、茎段和根段成功诱导出毛状根,但诱导频率不同,茎段作为外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26.7%,更适合作为外植体选用。毛状根除菌后,能在MS培养基上自主生长。[结论]发根农杆菌的RiT-DNA基因已经整合到苦参基因组中。该研究为采用生物技术生产苦参活性成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苦参对木材白腐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新型的环保木材防腐剂,选取中草药中具有较强抗菌性能的苦参为试验材料,以木材白腐菌(彩绒革盖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中药苦参处理后,菌丝的形态和生长曲线发生的变化.并通过提取苦参的有效成分进行抑菌性能的检测,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确定苦参中对木材白腐菌起抑制作用的有效成分为苦参碱.这为下一步研究利用中草药作为新型环保的绿色木材防腐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建平县是一个土地资源极为丰富、气候环境条件适宜苦参生长的地区,全县苦参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预计苦参年总产量达15万吨,实现产值16.5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21.1%。目前,"建平苦参"已经在国家质检总局取得了地理标识,苦参种植已成为该县重要的支柱产业及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为了积极推进苦参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实现苦参产业的高产优质高效,我们在苦参规范化栽培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总结出  相似文献   

16.
苦参不同采挖期生物碱含量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安平  郭华  王芳 《山西农业科学》2009,37(11):18-19,22
为了进一步确定苦参的适宜采挖时期,分期对同一生态区的苦参进行了采集化验。测试结果表明,9月29日、11月5日、11月29日采挖的样品苦参生物碱含量较高,而5月29日、8月29日采挖的样品苦参生物碱含量较低,因此确定9月29日至11月29日为苦参的最佳采挖期。  相似文献   

17.
基于喀斯特岩溶山区苦参人工种植实践,探索以河沙苗床为关键的苦参育苗移栽技术,以期能够积累和丰富苦参人工种植技术经验,指导苦参人工种植实践,促进和发展苦参人工种植产业。  相似文献   

18.
以苦参提取物做为抑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和悬滴法,室内测试不同浓度(1,5,10,20g·L-1)苦参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苦参提取物浓度对番茄灰霉病菌菌丝均具有抑制作用,且作用强度随浓度增加而增强。接菌后4d,20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菌丝抑制率达92.14%;苦参提取物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较强,且随着提取物浓度的增大,萌发抑制作用增强。20g·L-1苦参提取物处理的孢子萌发抑制率为97.46%,且均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不同温度、pH值、保存时间对苦参提取物抑菌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100℃,随着处理温度升高,其抑菌活性下降显著,100℃处理时抑菌率降至62.43%;pH值5~9抑菌活性最高且变化较小,pH值为11时,抑菌率下降到71.07%;在4℃下保存5d与0d的抑菌率无差异,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抑菌率逐渐降低,超过21d抑菌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正>苦参属于豆科植物,地方有野槐、苦骨、地骨、山槐子等诸多别名。苦参主要药用价值是根供药用,苦参的根具有清体热、燥体湿、杀体虫等诸多功效。近年来在农药领域的作用越来越广泛,据资料介绍,用苦参碱按不同浓度配比可生产杀虫剂和灭菌剂,用于农业病虫害的防治。苦参的栽培经济效益较高,据建平县实施标准化栽培的苦参实验数据显示,进行栽培苦参五年,苦参根的生产量可达2 500 kg以上,现市场价4.0~6.0元/kg,每666.67 m2收入可  相似文献   

20.
日光温室苦参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苦参(Sophora flavescensAi)t为豆科槐属植物,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苦参的根为常用中药材,有明显的抗菌、消炎、杀虫作用。除在医药上被广泛应用外,近年来又被广泛用于生物农药的开发,随着对苦参中提取的苦参碱应用研究的突破,苦参用量逐渐加大。但是苦参种子一般于10月中下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