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槐小卷蛾在石家庄地区的发生规律和行为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槐小卷蛾是一种为害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为了掌握国槐小卷蛾在石家庄地区的发生规律和行为特征,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观察的方法,研究了国槐小卷蛾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和行为特征。结果表明:国槐小卷蛾幼虫常蛀食为害国槐和龙爪槐的羽状复叶叶柄基部、嫩梢、花穗和果荚等,严重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及观赏性。国槐小卷蛾成虫在石家庄地区1 a中有2次发生高峰,其羽化盛期分别为5月下旬~6月中旬和8月下旬~9月中旬。  相似文献   

2.
掌握灰翅小卷蛾(Pseudohermenias ajanensis F.)在乐都区的生活史及习性,为防治提供参考,于2018-2019年对灰翅小卷蛾进行了定点定期观察和防治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乐都区为害云杉等苗木,乐都地区1a发生1代,以1-2龄幼虫钻进针叶内越冬,3月下旬越冬幼虫陆续爬出取食新的针叶,蛀孔多在针叶基部到1/2处,5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下旬成虫羽化,6月中旬产卵,幼虫发育不整齐,成虫出现时仍有幼虫,存在滞育现象。药剂防治试验表明1.2%烟碱.苦参碱乳油1000X、10%吡虫啉乳油1000X针叶喷雾防治灰翅小卷蛾幼虫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3.
国槐小卷蛾是为害国槐的重要蛀干害虫之一,常导致国槐树势较弱甚至死亡。由于隐蔽性很强,给防治带来一定困难。该文主要介绍国槐小卷蛾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析其发生为害的原因,以及在天津地区的发生情况,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是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一个珍贵用材树种,受荔枝异形小卷蛾(Cryptophlebia ombrodelta)蛀梢危害严重。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活史及各发育阶段特征,分析其各幼虫龄期特征及其在格木嫩梢的为害习性。实验室条件下,荔枝异形小卷蛾卵的发育历期平均为3.72 d,其孵化可全天发生;幼虫平均为20.43 d,可划分为5个龄期,各龄期头壳宽度和发育时间均随龄期上升呈指数增加;预蛹平均为3.28 d,蛹历期平均为8.67 d,14:00-16:00为蛹羽化高峰期;成虫寿命平均为9.38 d,雌虫寿命大于雄虫;一个世代约45.48 d。在广东省中部格木人工林内1 a可发生5代,第1代幼虫在3月中旬开始出现,4月中旬化蛹,4月下旬见成虫;第2~4代幼虫分别出现的时间为5月中旬、7月上旬和8月中旬,第5代从9月下旬持续至翌年3月,在格木人工林其通常以幼虫在其枝梢内越冬,有世代重叠现象。该虫在格木人工林内可大面积持续发生,同时为害多个嫩梢,幼虫钻蛀孔道长度平均为67.22 mm,为害高峰期为6-7月,即第2、3代为害最严重。基于荔枝异形小卷蛾生活史和格木生物学特性,探讨其防控方法及可行性,为开展格木人工林蛀梢害虫科学防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慈溪市蔗扁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在浙江省慈溪市1 a发生3代,危害植物有14科25种,以幼虫在寄主内越冬,成虫发生期分别为4月下旬到6月上旬,7月上旬到8月中旬,9月上旬到11月,幼虫危害期分别为5月上旬至8月上旬,7月上旬至10月中旬,9月中旬至11月下旬。成虫夜间羽化、活动,需补充营养。幼虫7龄,室内可以用生番薯Ipomaea batatas片为人工饲料进行饲养,幼虫有相互残杀习性。在幼虫期,用10%可湿性吡虫啉粉剂7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蔗扁蛾,效果较好;用1.8%阿维菌素乳油稀释1 000倍浸泡受害巴西木0.5 h防治蔗扁蛾,3 d后平均死亡率达97.1%。  相似文献   

6.
松皮小卷蛾是新近发生为害湟源县青海云杉的主要害虫,通过药剂浓度对比、药剂混合、药剂中加入柴油的防治试验,筛选防治松皮小卷蛾的适宜药剂。结果表明,在5%高氯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1 800倍液中加入0号柴油500倍液、800倍液混合均匀后喷雾,对松皮小卷蛾防效较好,且不损伤树木。  相似文献   

7.
槐小卷蛾是危害国槐、龙爪槐、五叶槐等的鳞翅目,卷蛾科害虫。本研究通过室内人工饲养和野外调查槐小卷蛾在山东东营的成虫和卵发生动态,结果显示:成虫发生盛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下旬至9月上旬;卵发生盛期为5月28~30日、7月22~24日和8月26~28日。明确槐小卷蛾成虫和卵的发生期对预防及综合治理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苹果透翅蛾Conopia hector Butler和苹小吉丁Agrilus mali Matsumura是当前吉林省各地果园为害苹果属果树的两种主要枝干害虫。在长春前者一年发生1代,后者三年2代或二年1代。均以幼虫在枝干内越冬。由于二者幼虫为害期长,又蛀入枝干内串食,所以用树上喷药防治幼虫和发生期较长的成虫均较难奏效。但这两种幼虫同时为害在枝干上造成的虫疤,却为涂药兼治提供了依据。且经济有效、简便易行,便于推广。试验用50%杀螟松或辛硫磷乳油,加煤油或柴油30~50倍液,20%杀灭菊酯乳油等合成菊酯类乳油50~100倍液,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用柴油或煤油作渗透剂可提高防治效果。涂药时期以春季和秋季落叶后为宜。  相似文献   

9.
正1国槐小卷蛾,又名槐小蛾,属鳞翅目、卷蛾科1.1为害特点主要以幼虫为害国槐枝稍和种籽。幼虫钻驻在当年生枝稍内部为害,轻者复叶表现失色由绿变黄,萎蔫下垂,而后干枯脱落,形成秃枝;重者树冠上部形成大量扫帚状丛生枯枝,影响树木生长和园林绿化效果。第二代幼虫除为害枝稍外,还可入侵槐豆果内蛀食,致使国槐果实变形、干瘪,不能成熟。1.2形态特征1.2.1成虫体长4.5~6.0毫米,翅展10~16毫米。为小型  相似文献   

10.
柳蝙蛾在敦化市二年完成1代,以卵和幼虫越冬。卵于5月中旬孵化,至9月末或10月初越冬。来年越冬幼虫于5月上旬继续取食为害,7月下旬进入蛹期,8月中旬见到成虫。防治方法主要是严格覆行检疫规定,及时排出带有害虫粪屑包的苗木,清除苗圃内和林内杂草。在低龄幼虫时,可喷洒25%高渗喹硫磷乳油1500倍液,或在中龄幼虫时用80%敌敌畏乳油50倍液滴入虫孔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国槐尺蛾是国槐树生长季节中为害最严重的害虫之一,在天津地区一年发生3-4代,以幼虫食害国槐的叶片,严重发生时,幼虫可将树叶迅速吃光,不但影响园林景观,而且使树势下降甚至死亡。根据国槐尺蛾的发生规律和生活习性采取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技术,早防、防小,在幼虫进入暴食期前控制住危害。  相似文献   

12.
浙江双栉蝠蛾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浙江双栉蝠蛾是福建省毛竹笋的一种新害虫,该虫在福建1年发生1代,6月中旬幼虫孵化,11月初至翌年2月上旬幼虫开始钻蛀毛竹笋萌发的不定根或冬笋,3月中旬至4月初幼虫开始大量集中在春笋的周围并蛀人笋内为害,幼虫历期长,达273~298 d.老熟幼虫在3月中旬开始结茧化蛹,化蛹盛期为4月中旬到下旬,蛹期23~28 d.4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羽化盛期为5月中旬.雌成虫羽化当天即可交尾产卵.雌成虫可多次产卵,平均产卵量为1 063粒,卵期25-30 d.  相似文献   

13.
不同杀虫剂防治国槐小卷蛾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继贞  陈爱勤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9):110-110,113
采用不同浓度20%菊杀乳油和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防治国槐小卷蛾,并分析了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浓度20%菊杀乳油防治国槐小卷蛾效果有显著差异,其中2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4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2000~4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8000倍液防治效果最差。因此,防治国槐小卷蛾防治可采用20%菊杀乳油2000倍液和70%艾美乐水分散粒剂40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筛选对板栗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高效低毒的生物源农药。[方法]用Potter喷雾法测定6种生物源农药对2种害虫的室内毒效,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其对2种害虫的防效。[结果]室内毒效测定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处理组栗实蛾幼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6.7%、83.3%,小蛀果斑螟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3.3%、86.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他4种药剂苏云金杆菌、皂烟液剂、烟碱液剂和茶皂素在室内和田间对2种害虫的防效均低于80%,防效较差。[结论]0.3%印楝素乳油和2.5%鱼藤酮乳油对栗实蛾和小蛀果斑螟具有较好的室内毒效和田间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桃小食心虫(Carposina sasakii Matsumura)在新寄主植物黑李上的发生情况,以闽东黑李种植示范基地核心区为观测和试验点,调查该虫的为害过程及发生规律,评价4种地面喷施药剂及4种果面喷施药剂的田间药效,筛选最佳防控药剂。结果表明:桃小食心虫只为害果实,4月下旬,成虫将卵散产于多地,初孵幼虫当天入蛀果内,果内虫道弯曲且充满虫粪,到6月上旬,老熟幼虫外啃脱果孔,入土结茧。诱捕成虫数量和果实表面着卵量随时间均呈"M"型变动,都可划分为初始上升期、相对平稳期和持续回落期,但它们起始、第1峰值、第2峰值及终结的时间节点不同,成虫羽化历期约33 d,成虫产卵果实表面历期约28 d。4种地面喷施药剂对老熟幼虫破冬茧出土的高抑制作用很难持续,48%毒死蜱乳油或52.25%氯氰.毒死蜱乳油前期抑制效果较好,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的相对持效抑制作用较好。4种果面喷施药剂,如药前卵果或虫果基数较低,应使用持效性较好的1%甲氨基阿维菌素乳油,如药前卵果或虫果基数较高,就应使用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  相似文献   

16.
国槐小卷蛾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槐小卷蛾的特征特性,针对国槐小卷蛾的生活习性及为害特点,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以期为国槐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国槐小卷蛾的食性范围。[方法]以国槐小卷蛾为供试昆虫,通过室内解剖观察和室外观测,对其在花榈木上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观察,对其寄主范围进行测定。[结果]51种供试植物中幼虫可取食11种豆科植物,其中只有取食花榈木、红豆树、国槐和龙爪槐的幼虫能完成发育。花榈木和国槐上的幼虫发育良好,存活率最高,而龙爪槐上的存活率较低,红豆树上幼虫死亡率最高。在花榈木及国槐上幼虫发育速度明显快于在其他2种植物上的。非选择性产卵测定结果显示成虫可在花榈木、国槐、龙爪槐、黄金槐上产卵;选择性产卵试验均显示成虫优先选择花榈木。[结论]该研究为国槐小卷蛾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斜线网蛾(Striglina scitaria Walker)隶属鳞翅目网蛾科(Thyrididae),以幼虫卷叶为害杨梅、余甘、梅、茶、栗树等木本经济植物。寄主杨梅和余甘为新记录。福州此虫年发生5代,以老熟幼虫于杨梅树头的枯枝落叶、杂草卷叶及土石缝隙内越冬。越冬幼虫于3月化蛹,3月底至4月中旬羽化。5~7月日平均温度23.7~25.8℃时在室内观察,一世代历期35.0~39.3天。每雌平均产卵15粒。产卵位置多在幼叶叶尖。根据幼虫越冬场所和虫苞掉落期,结合清园等农事,破坏土缝石缝潜藏场所,可以控制斜线网蛾的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9.
香蒲(Typha orientalis)是一种优良的水生观赏植物.2008年首次在香蒲上发现一种钻心虫——稻蛀茎夜蛾(Sesamia inferens).该虫钻蛀香蒲茎秆,造成枯心、无法抽穗,严重影响香蒲的观赏价值.室外观察和室内饲养结果表明,稻蛀茎夜蛾在武汉地区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香蒲茎秆内越冬,次年4月上旬老熟幼虫化蛹羽化.越冬代发生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第一代发生期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第二代发生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第三代发生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中旬.初步研究了香蒲稻蛀茎夜蛾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情况,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板栗透翅蛾的发生及防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两年的观察和研究,初步明确了板栗透翅蛾对板栗的为害特性和发生规律,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一些防治措施。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低频幼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或40%氧化乐果乳油兑煤油20倍涂刷为害部位,防治效果可达94.6%,而在高龄幼虫期涂药效果较差,需经过刮皮处理后涂药才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