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吴永才 《广西蚕业》2008,45(1):39-41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象州县县委、县人民政府紧紧抓住“东桑西移”的有利机遇,把桑蚕业确立为象州县一个新的主导产业,从实现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高度出发,狠抓桑蚕科技创新,积极探索、总结和创新小蚕共育技术,不断地推动我县的桑蚕生产向前发展,使象州县的桑蚕生产取得了骄人的成绩。2007年全县桑园面积达到20.28万亩,不少蚕区桑园户均5亩以上,形成大量的桑蚕专业村和专业户。  相似文献   

2.
廖红梅 《广西蚕业》1998,35(2):33-35
桑蚕茧是丝绸工业的重要原料。桂林地区是传统的养桑蚕地区.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全地区桑蚕生产几起几落,呈马鞍形发展.近年来卫出现大滑坡。本就桂林地区桑蚕生产历史,现状及恢复发展的耐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滕武耀  韦伟  钟坚 《广西蚕业》1996,33(1):36-40
我场的主要任务是生产桑蚕原种。为了对所生产的桑蚕原种质量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充分发挥本场繁种的技术优势。提高经济效益,在所领导的统一布置下,从1994年开始,派出两名科技人员到宁明县海渊镇楼上屯常年蹲点.进行原种质量跟踪,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相似文献   

4.
玉米市桑蚕种养有悠久的历史,全市现有养蚕户21430多户,蚕桑产业从业人员约85720人,投产桑园面积为2793.3公顷,鲜茧产量为3976.2吨。玉林市在桑蚕种养上具备气候、区域、资源和技术等多方面的优势,同时存在产区分布不均、蚕农的组织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管理体制不顺,蚕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缺少加工企业,蚕桑综合效益低等诸多问题,现紧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战略调整机遇,采取优化布局扩大规模、规范管理,标准化生产、理顺创新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高产业化水平等多项措施来促进玉林市桑蚕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宜州市蚕沙收集和处理方式的探讨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思庆 《广西蚕业》2008,45(3):43-44
宜州市是全国最大的桑蚕生产基地县市。2007年全市有10万农户36万农民种桑养蚕,桑园面积达到26.4万亩,蚕种饲养量超过110万张,鲜茧产量达4.2万吨,产值7.9亿元,桑蚕成为富民强县的特色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正> 从农村中聘用桑蚕技术员是解决桑蚕生产技术力量不足的一项措施。近几年来,为了加快桑蚕茧生产基地县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解决农村技术力量紧缺的问题,我们县公司先后从农村村级基层干部、养蚕专业户,以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当前柳州市蚕区桑蚕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强化安全生产意识、健全技术服务和落实技术措施、建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理工作机制等3个方面的对策,以保障桑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新型高效桑蚕增丝剂应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常文  邓兴才 《蚕桑通报》1994,25(3):29-30,28
三龄起蚕一次性对蚕添食新型高效桑蚕增丝剂(NHS)*,可在不延长桑蚕龄期,不增加五龄桑叶消耗量、食下量的前提下,提高叶丝转化率,提高蚕茧全茧量18.16%、茧层量23.24%、茧丝长度20.42%。结果表明,NHS具有适于农村蚕业生产应用的优良性能。  相似文献   

9.
从茧质看“桑蚕解氟剂”的解毒效果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吕顺霖,石旭平,李超龙为了防止和缓解由大气氟污染引起的桑蚕氟中毒症,保证蚕茧生产的正常发展,蚕业界正在考虑各种对策。其中研制一种缓解桑蚕氟中毒的药剂也是一项有效的技术措施。笔者在研究桑蚕氟中毒机理的基...  相似文献   

10.
烟台场桑蚕微粒子病防治的措施山东省烟台桑蚕原种场潘恒谦,张心雨,邓京兰,邹积伟我场1954年成立,开始生产桑蚕原种,经批准1957年起生产原原种,1959年起生产母种,从此承担了全省桑蚕三级原种生产的任务。几十年来,在上级党组织和业务部门的领导下,全...  相似文献   

11.
兰桂莲 《广西蚕业》1996,33(2):32-33
我市的农民种桑养蚕已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过去多按传统的老方法种养.饲养管理粗放,产量、质量都不高,养蚕收入较少。因此.桑蚕生产仅局限于少数村、户,小打小闹.生产规模很小。全市桑园200公顷,年产茧30吨左右,多年来生产在低水平徘徊不前。  相似文献   

12.
庞朝平 《广西蚕业》1994,31(2):56-57
桑蚕微粒子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给蚕桑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而微粒子病扩散的最快方式即是通过带“毒”的蚕种传染到蚕区.所以生产无微粒子病源的蚕种是蚕种场的首要任务。如果不进行科学的管理,不认真贯彻自治区“桑蚕良种繁育检验制度”,微粒子病随时都会突然发生,影响蚕种场的声誉、效益。  相似文献   

13.
结合河南省桑蚕种生产实际,分析桑蚕种浸酸处理生产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预防此类事故发生的技术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在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在桑蚕茧生产,经营方面,我们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上做了一点尝试,即由县蚕业指导站,县蚕种站联合成立了“邕宁县茧丝公司”即一套人马,几块牌子。公司于1989年正式挂牌营业,经营方式是技术部门与生产部门直接挂钩,共同开发桑蚕茧生产。公司负责制订全县桑蚕生产规划和措施,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以及种苗、蚕  相似文献   

15.
桑蚕品种的更新换代是蚕桑生产上的一个重要技术,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生产环境的变化,丝绸加工业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蚕品种经济性状的要求也随之改变,浙江省各县市针对本地区实际都在探索这个问题,如何兼顾蚕种场的繁育系数,农民的好养、高产.丝绸企业的高效、优质三个方面,寻找一个较优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16.
肖丽萍 《广西蚕业》2005,42(3):56-56
广西宜州市将建全国最大的桑蚕基地。发展桑蚕生产一直是宜州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头戏,据统计,2004年,这个市桑园总面积达14.3万亩,桑蚕茧产量达到了2万吨。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对茧丝绸行业的宏观指导,促进全行业的稳定和发展,国家茧丝绸协调办公室、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国家纺织工业局规划发展司日前联合下发了2000年度全国桑蚕种繁制发放数量、桑蚕茧和桑蚕丝生产指导性计划。 据统计,去年全国桑蚕产量约40万t,桑蚕丝产量预计4.76万t,目前全国茧丝供求基本平衡。随着我国丝绸产品出口形势的逐步好转,国家扩大内需的政策逐步到位,预计今年国内外市场对丝绸产品需求将有所增加。经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2000年度桑蚕茧及桑蚕丝生产总量应适当增加,计划全国桑蚕茧产量42万t,桑蚕…  相似文献   

18.
莫华忠 《广西蚕业》2009,46(2):48-50
本文通过对昭平县桑蚕产业的全面调查,提出了发展桑蚕产业的政策性建议和技术措施,在全球金融危机和茧丝绸价格低潮时期,发展桑蚕生产是难得的低成本投入的机遇,为桑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杨建设 《蚕桑通报》2009,40(4):43-45
“东桑西移”为云南蚕业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为了充分发挥推动和服务好云南蚕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执行桑蚕原种国家标准,不断地改革探索桑蚕原种生产的新技术,大力提高原种质量,为大量生产一代杂交种提供了量足质优的桑蚕原种,促进全省蚕桑产业稳步发展。现谈谈生产优质桑蚕原种的一些关键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广西桑蚕小蚕共育技术水平,通过调查、研究、集成总结出一套适合广西养蚕及气候特点的桑蚕小蚕共育集成创新技术,包括小蚕共育专用桑园管理、小蚕共育高效省力化技术、控制日眠和强健体质、专用设备创新、专用蚕种自动催青等5项创新技术,通过扶持建设我区50个标准化小蚕共育室、举办小蚕共育现场会和技术员培训,加大宣传力度,在广西大面积推广应用,推动广西小蚕共育率、单张蚕种产茧量增加,全面提高广西蚕茧产量和质量,实现广西桑蚕生产的高产、高效、优质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