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林杰 《福建农业》2005,(2):17-19
澳大利亚平菇(Pleurotusos-treatus(Jecq.Fr.)Quel.),中文名澳平。隶属于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日、侧耳科、侧耳属。澳平是侧耳属的一个新蕈菌,侧耳属种类很多,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大约有100多种,我国有25种左右。澳大利亚平菇是从国外新引进的菌株。澳平是隶属平菇白色品质,  相似文献   

2.
秀珍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珍菇,又名袖珍菇、环柄侧耳、姬平菇和小平菇等,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朵小形美,菇盖直径1-3厘米,淡褐色,菇柄粗壮,长2-3厘米,色白。我乡于2000年引进秀珍菇进行栽培试验,在积极探索规模栽培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经验。从2003年开始,  相似文献   

3.
杏鲍菇特征特性与栽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杏鲍菇(Pleurous eryngii)又名杏仁鲍鱼菇、刺芹侧耳.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开伞慢,柄组织细密,雪白粗长,孢子少,保鲜期长,寡糖含量丰富,味道鲜美,有"平菇王"之称,原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膜地带的一种野生大型肉质伞菌,自70年代开始商品性生产以来,现泰国、日本、美国及我国等许多国家已有一定规模的人工栽培,发展前景很好.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平菇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在生物学分类中属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目前世界上栽培的平菇种类很多,主要有糙皮侧耳、美味侧耳、白黄侧耳、佛罗里达侧耳等;按子实体色泽可分为浅色种(又称白色种)、灰色种和深色种(又称黑色种)3大类型;按出菇温度可分为低温种、中低温种、中广温种和广温种.  相似文献   

5.
正平菇学名侧耳,又名北风菌、冻菌、鲍鱼菇等,分类学上属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该属目前我国已发现有30多种,栽培较广的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金顶侧耳、凤尾菇及佛罗里达侧耳。平菇肉质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并且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培养料来源广,栽培方法简便,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产量高,是食用菌中栽培面积最大的种类。目前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本文主要介绍塑料袋栽培和室外  相似文献   

6.
采用同工酶分析技术鉴定11个平菇菌株亲缘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在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平菇适应性强,出菇温度范围广,栽培相对简易,产量高,肉质肥嫩,营养丰富,市场容量大,是我国近20年来发展最快的食用菌之一.  相似文献   

7.
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平菇属伞菌目,口蘑科,侧耳属。侧耳属的种很多.我国已发现的有三十几个种,其中人工栽培的就有11种.栽培比较多的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漏斗侧耳和金顶侧耳。平菇比较容易栽培,栽培量比较大,要事先做好充分准备,准备的主要内容有栽培季节的选择、菌种选择、栽培料的处理和出菇场的准备。食用菌在生产过程中,常常会受到病虫害的侵害。近年来,平菇细菌性引起的黄褐斑病又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正平菇学名侧耳,又名北风菌、鲍鱼菇等,属于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食用菌。由于平菇具有适应性强、栽培方法简单、生产周期短、原料广泛、成本低、产量高、市场需求大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青睐。但是,随着平菇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对其生产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在许多地方已成为制约平菇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平菇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平菇优质生产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又称刺芹侧耳,属担子菌亚门、担子菌纲、层菌亚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菇肉肥厚,质地脆嫩,有杏仁味,食用口感佳,味道好,素有“平菇王”美称。杏鲍菇营养成分丰富,含氨基酸15.85%,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6.65%,含粗脂肪3.5%,多糖类物质6.3%,富含人体  相似文献   

10.
鲍鱼菇(Pleurotus abalonus),又名台湾平菇,属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它常与美味侧耳、凤尾菇、盖囊侧耳、糙皮侧耳等侧耳属菌类相混淆.鲍鱼菇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台湾、福建、浙江等省,是一种夏季高温季节发生的菌类.栽培鲍鱼菇适用的原材料广泛,可利用废棉、棉籽壳、木屑、玉米芯、稻麦草、甘蔗渣等,可获得生物转化率100%以上,采用"代料袋式畦床二段法栽培技术"可获得生物转化率15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平菇属真菌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平菇肉质肥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较好的营养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欢迎。平菇发酵料栽培具有生产原料广泛,生产工艺简单,投资少,见效快的特点。由其是北方冬季生产平菇,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为农民在农闲季节里增加了一条致富之路。下面将我地秋冬季玉米芯发酵法平菇生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陆洋 《农家致富》2023,(11):6-7
<正>秀珍菇又名环柄侧耳,是平菇的一种,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菇体娇小,柄长5~6厘米,菌盖直径3厘米,呈扇形、肾形、圆形,子实体单生或丛生。市场前景秀珍菇因其外形悦目、鲜嫩清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获食客好评。近年来,其市场需求逐年增长,是一种适宜中小型种植户发展的优质食用菌品种。  相似文献   

13.
平菇又名侧耳、糙皮侧耳、蚝菇、黑牡丹菇,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侧耳科一种类,是种相当常见的灰色食用菇,影响平菇生长发育最主要的因素有营养、温度、水分、空气、光照、酸碱度等。本文介绍了平菇种植对环境的要求以及栽培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袁兰 《福建农业》2005,(5):12-13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日本称之为“雪茸”,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子实体单生或丛生,杏鲍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风味独特,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质伞菌,素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牛肝菌”之美称。一、生物学特性1.温度。杏鲍菇菌丝生长温度为5~35℃,适宜范围是20~28℃,最适温度为25℃,12℃以下与32℃以上菌丝生长缓慢、长势稀疏。杏鲍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8~20℃,12~15℃为最适;超过20℃、低于8℃子实体易萎缩死亡,8~10℃时子实体菌盖表面出现粗糙突起物。2.湿度。培养基中含水量55%~70%,菌丝生长旺盛、速度快。低于55%时,培养…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又称刺芹侧耳、雪茸菇、属侧耳科、侧耳属。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热带高山、草原、干旱沙漠地区的一种特殊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的营养非常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营养保健食品。味道鲜美,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素有"平菇之王"的美誉。由于洮南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昼夜温差大,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而且农副产品的下脚料非常丰富。为充分发挥自然资源优势,满足食用  相似文献   

16.
平菇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口味鲜美、营养丰富的菌类蔬菜。目前我省栽培面积约80万米~2,仅次于蘑菇。 平菇栽培简易、原料广泛、适应性强、管理方便。家前屋后、室内室外、人防地道均可栽培,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当前城乡的一项理想副业。现将适合我省应用的优良平菇品种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袖珍菇(Pleurotus geesteranus Singer),别名小平菇、环柄侧耳,隶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其味道鲜美,富含蛋白质、糖分、维生素和铁、钙等微量元素,且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保健作用,是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的食用菌.3年来,作者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进行袖珍菇的栽培,扩大了原料的来源及利用率,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杏鲍菇(PleurotuseryngiiDC.exFr.)又名刺芹侧耳,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原产于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肉瓜伞菌。其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营养丰富,具有杏仁香味和鲍鱼味,故称杏仁鲍鱼菇。又有“平菇王”、“干贝菇”、“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美誉。杏鲍菇入药有降血压和降血脂的作用,寡糖含量丰富,与双歧杆菌共用,有改善肠胃功能和美容的效果,是近几年来深受国际市场欢迎的珍惜食药用菌。杏鲍菇富含蛋白质、多糖、氨基酸、甾醇,且易于人体吸收,它包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  相似文献   

19.
正平菇原名侧耳,中国古称天花、"槐莪",欧美各国称蚝菌,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因其质嫩、肉厚、味美、色泽鲜亮,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所以深受市场欢迎。平菇属于中低温型的菌种,多适合于秋冬季和春季栽培,夏季由于气温高,湿度大,杂菌容易繁殖,易感染菇体及培养料,发生病虫害,为平菇生产的淡季。随着育种工作的进步,我国出现了高温型平菇菌株,并在生产中逐步推广,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夏季市场平菇  相似文献   

20.
<正>平菇又名侧耳,国外有娃菌、人造口蘑之称。在我国根据形态、特征、习性等差别又有不同的名称,如鲍鱼菇、背风菌、杨树菇等。在分类学上属担子菌纲、伞菌目、白蘑科、侧耳属。平菇是当今世界栽培最多的四大食用菌之一。经常食用平菇类菇体,能调节新陈代谢、降低血压、减少胆固醇。对肝炎、胃肠溃疡、癌症、软骨病等都有疗效。平菇的栽培可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和农产品下脚料,通过生物作用将粗纤维转化为人类可食用的优质蛋白质,是农民科技致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