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蒋学杰 《油气储运》2011,(11):28-29
为提高各种设施栽培的种植效益,笔者根据本地气候条件和各种设施结构性能,和菜农一起进行了蔬菜一年多茬栽培试验、示范,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以下七种高效模式:1.覆膜花生、青花菜、菠菜、马铃薯一年四种四收模式。采用这种模式每667平方米产花生300千克,青花菜1000千克,菠菜超过1000千克、马铃薯1500千克,产值7000元以上,从而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平凉市于20世纪90年代引进日光温室蔬菜栽培技术,经过多年的示范推广,已成为平凉市设施蔬菜生产的主要方式,但大多采用一年一大茬(黄瓜或番茄)栽培模式,未能充分发挥日光温室的生产潜力。为此,平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探索出了日光温室蔬菜一年三茬生产模式,使蔬菜生产避开了最冷的1—2月份,降低了蔬菜栽培的生产风险,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泾河流域是陇东黄土高原塑料大棚设施蔬菜主产区之一。为了进一步优化塑料大棚蔬菜品种布局,探索“春提早、秋延后”栽培模式,促进塑料大棚蔬菜产业高品质发展,泾川县开展了塑料大棚蔬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试验采取一年一大茬、一年两茬和一年三茬栽培模式,通过试验比较,一年三茬栽培模式比一年一大茬栽培模式纯收入高19.7%,一年两茬栽培模式比一年一大茬栽培模式纯收入低1.2%。  相似文献   

4.
日光温室一年两茬栽培是指前一年10月初育苗,翌年3月上旬至5月下旬上市,第2茬6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至10月末上市。这种技术模式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效益,是较为理想的种植模式,下面笔者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冬春茬栽培1、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5.
目前,在蔬菜保护地栽培中,改一茬为多茬、平面种植为立体种植、单一品种为多品种等种植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可提高设施利用率100%以上、土地利用率50%以上,经济效益提高30%以上。组合栽培技术中,合理优化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生产无公害蔬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介绍保护地黄瓜—茄子—花椰菜—芹菜组合栽培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6.
廖梓茵 《农业科技通讯》2018,557(5):272-274
钢架大棚娃娃菜—甜椒一年两茬栽培模式可以提高钢架大棚的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拓宽蔬菜商品市场,提高钢架大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笔者总结临泽县钢架大棚娃娃菜—甜椒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早春茬西瓜的经济效益和设施土地的利用率,对设施栽培西瓜进行了一茬双收技术的研究,该技术比传统栽培显著增效。经几年研究实践,将相关栽培技术进行总结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修文县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通过5年生产实践,摸索总结出棒豆-黄瓜-白菜一年三茬高效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的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各茬蔬菜的栽培要点。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乐亭县是设施农业大县,黄瓜复种番茄是乐亭县设施蔬菜主要栽培模式,该种植模式经济效益高、种植面积大。本文主要介绍了设施蔬菜上茬黄瓜、下茬番茄高效栽培模式,以及黄瓜、番茄无公害生产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朝阳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栽培模式不但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增加了农民收入,而且拓宽了蔬菜商品市场。总结了朝阳地区日光温室番茄一年两茬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试验一种设施菜薹周年栽培模式,为最终实现菜薹在苏州地区周年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助力蔬菜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传统栽培模式为对照,通过产量、商品性、菜地利用率和经济等指标衡量栽培模式的优劣.结果发现,改良栽培模式菜薹年总产量123 767 kg/hm2,较传统栽培模式极显著增产29.7%;改良栽培模式菜薹商品性的主要指标总体好于传统栽培模式;改良栽培模式年复种指数达到9次,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2次;改良栽培模式所有茬次菜田生产周期之和为267 d,较传统栽培模式减少70 d;改良栽培模式年经济效益114 926元/hm2,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61.8%;改良栽培模式投入资金回报率38.6%,较传统栽培模式增加26.6%.结果表明,利用改良栽培模式生产菜薹具有产量高、商品优、土地利用率高、经济效益增加显著的特点,值得在苏州蔬菜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设施农业是充分挖掘和利用土地资源、劳力资源、光热资源,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安全"的新型农业,日光温室蔬菜生产是代县设施农业反季节蔬菜生产的主要模式。黄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也是日光温室蔬菜栽培中的主栽品种。越冬茬黄瓜栽培是黄瓜冬季栽培中最普遍的一大茬,秋季播种、冬季采收、翌年春末夏初结束,一般亩收入2万~3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3.
秦小军  罗昀 《农业科技通讯》2007,(10):102-102,105
"前薯后菜"种植模式是宁夏引黄灌区的一种前茬种植早熟马铃薯,后茬复种大白菜的新型栽培模式。该模式有效的将设施与露地蔬菜种植结合起来,经过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高效农业规模化的提出,我市日光温室和大中棚发展迅速,至2006年底,设施栽培面积已占全市蔬菜栽培面积的45%以上。为了提高设施的利用率,摸索总结出"日光温室番茄—番茄—丝瓜"一年三熟轮作种植技术,已成为本地日光温室蔬菜周年多茬栽培的主要模式之一,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云南作为南菜北运和供港蔬菜的主要基地,在夏秋冷凉蔬菜和冬春冬早蔬菜供应具有显著的产区和环境优势。云南速生叶菜主产区采用设施内育苗,简易设施栽培,实现4种主要速生叶菜1年5~6茬栽培模式,不仅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增加了农民收入,成为当地精准脱贫的主要产业。  相似文献   

16.
刘春华 《当代农业》2014,(18):28-29
近年来,我们在探索农业高效种植技术过程中,利用露地栽培蔬菜,通过合理安排茬口实行1年多茬栽培,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经济效益,还可缓解蔬菜淡季供需矛盾,平衡上市,满足广大消费者需求。其中菠菜、厚皮甜瓜、辣椒1年3熟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显著,一般亩产菠菜3500公斤、厚皮甜瓜2500公斤、辣椒3200公斤,亩效益达1.9万~2.1万元,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石家庄市设施蔬菜各种栽培模式深入调查,筛选出适宜石家庄本地区气候、生产条件的设施蔬菜10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这10种模式茬口安排合理、可操作性强,充分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可大大提高菜农收益,进一步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8.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推崇,为确保设施蔬菜产业不断壮大,提高蔬菜生产设施的利用率,千山区利用大棚种植蔬菜,进行温室大棚一年三茬的高效栽培试验,该文就温室大棚蔬菜高效多茬栽培管理技术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铜仁市针对山地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自然生态气候特点,积极探索山地蔬菜避雨设施栽培,大力推进简易“伞”形钢架避雨棚设施建设,发展春夏山地蔬菜避雨立体栽培。为提高避雨棚土地复种指数和空间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笔者通过在海拔280 m区域进行的苦瓜套作空心菜“1+2”模式避雨立体栽培试验,探索了其高效栽培技术,为铜仁市山地避雨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设施大棚蔬菜"一年四茬"栽培高效模式,通过设施与栽培菜种的优化,良种与栽培方式的优化,合理安排蔬菜生产茬口,充分发挥了设施大棚的生产潜力,为甘谷渭河川区人多地少高效蔬菜生产做出了典型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