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牛梨形虫病是巴贝斯科和泰勒科的各种梨形虫在牛血液内引起的疾病的总称,本病是一种季节性的由蜱传播的血液原虫病,杂种牛、外来纯种牛易感性高,病情重,死亡率高。迄今为止,全世界已记载的各种哺乳动物的巴贝斯虫有67种,泰勒虫有13种。在我国的马、牛、羊、犬中,已发现8种巴贝斯虫和4种泰勒虫。我国牛梨形虫主要有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4种。2003年至2005年,我们诊治辽宁省锦州市周边地区牛梨形虫病213例,由于诊治及时、措施得当,仅死亡2头,死亡率为0.94%,其余均已治愈,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犬巴贝斯虫病是巴贝斯虫科、巴贝斯虫属的原虫,寄生于犬的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危害较重.随着国内宠物犬饲养数量增加,应对巴贝斯虫感染情况予以重视.该病经蜱传播,又称"蜱热"主要表现为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死亡率高.本文采用输血和应用特效抗巴贝斯虫药三氮咪和咪唑苯脲等综合治疗方法,以达到治愈该病的目的,为该病的诊治找到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卵圆巴贝斯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稽留、严重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  相似文献   

4.
奶牛焦虫病是由孢子虫纲、梨形虫亚纲的巴贝斯科和泰勒科原虫寄生于血细胞内引起的疾病.本地主要是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俗称焦虫)感染牛发病.  相似文献   

5.
羊巴贝斯虫病是巴贝斯虫寄生于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羊发病后,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20世纪70年代以来,豫西丘陵山区的牛羊持续发生巴贝斯虫病,以散发为主.羊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破坏宿主红细胞,临床上表现和羊巴贝斯虫病相似的症状.自2002年5月至2003年10月,洛阳郊区(县)小尾寒羊发生这两种病继发或并发流行,给养羊专业户带来巨大损失.在治疗上,常采用黄色素、贝尼尔、血虫康等药物治疗,效果均不十分理想,尤其是治疗方法麻烦且药量不易控制.试验依据两种病原的特性,有目的利用贝尼尔、盐酸咪唑苯脲单独治疗,并与配合治疗相比较,以期探索最佳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奶牛梨形虫病,也称焦虫病,主要由牛双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牛双芽巴贝斯虫寄生在红细胞内,而牛环形泰勒梨形虫则寄生在红细胞和网状系统内。  相似文献   

7.
奶牛焦虫病是奶牛巴贝斯焦虫、双形巴贝斯焦虫、环形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病原常表现为梨形、圆形、环形、杆形、月牙形、点状。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分别在牛的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进行无性繁殖。蜱是中间宿主,  相似文献   

8.
国产咪唑苯脲对奶牛巴贝斯虫病的疗效观察广州市凤凰公司(51052)向湘春,黄流明,张新长咪唑苯脲(Imidocaxb,商品名Imizol)为当今国际公认的最佳抗巴贝斯虫新药,对多种巴贝斯虫和无定形体均有良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广州某奶牛场一直是牛巴贝斯...  相似文献   

9.
牛梨形虫病是由梨形虫纲的原虫寄生于血液引起的病的总称,包括双芽巴贝斯虫病、巴贝斯虫病、环形泰勒梨形虫病,主要寄生在牛血液中的红细胞里,危害性很大,死亡率高。本病经蜱传播,春末和夏秋季节多发。在我国南方广东、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发病较多,近年来辽宁、河南、山东等地发病呈上升趋势,有的地区发病率高达60%~90%。2010年8月,河北省保定市某奶牛场有多头奶牛发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梨形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科、巴贝斯属的梨形虫寄生于马、牛、羊、犬等家畜的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寄生于犬的虫种主要是犬巴贝斯虫和吉氏巴贝斯虫,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发生、流行于多个省区,是流行于我国的主要虫种。笔者对我校动物医院接诊的一例斗牛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表现、病原学、血常规、血液生化、诊断与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与治疗水平。1材料与方法1.1病犬临床检查与治疗  相似文献   

11.
奶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发病快。死亡率高,晚期治愈率低。现将一例该病的临床诊断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牛瑟氏泰勒虫病(T.sergenti)是由长角血蜱(Haemaphysalis loniconis)。传播的牛血液原虫病。临床上表现为体温升高,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和体表淋巴结肿胀等症状。近年来牛的瑟氏泰勒虫病亦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对改良的新品种、外地引进的牛危害更为严重。国内对治疗牛巴贝斯虫病一。和环形泰勒虫病的药物研究较多,然而却忽视了防治牛瑟氏泰勒虫病药物的研究。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咪唑苯脲是目前治疗牛巴贝斯虫病的特效药物,而对牛瑟氏泰勒虫病的疗效尚无报道,  相似文献   

13.
天祝县莫客片一带牛梨形虫病发病率达24.6%,病死率28.6%;羊发病率34.2%,病死率27.5%,与往年相比变化不大,笔者从蜱控制、梨形虫病预防加治疗相结合综合防控入手,作控制、预防药物试验对比,筛选药效长、低毒、安全、广谱药物,结果显示用敌杀死环境灭蜱,同时注施可诺注射液控制蜱感染,用蒿甲醚注射液或盐酸咪唑苯脲,预防和治疗梨形虫病,能有效降低当地牛羊梨形虫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正附红细胞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传染病,主要引起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本病在世界各地广泛存在,经常引起牛、猪、羊等动物单发或群发病。牛梨形虫病是由巴贝斯焦虫和泰勒焦虫寄生于牛的红细胞及淋巴结、肝、脾、肺等组织器官内引起的一种血液原虫病,临床上又称焦虫病或血孢子虫病。蜱为中间宿主。病牛以稽留热、贫血、黄疸为特征。本文对2015年8月一例黄牛附红细胞体与梨形虫混  相似文献   

15.
巴贝斯虫病广泛存在于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给畜牧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对于巴贝斯虫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 作者就近年来治疗巴贝斯虫病的药物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常用的较为有效的药物咪唑苯脲对肝功能具有损伤作用,阿托伐醌和阿奇霉素联用可造成寄生虫细胞色素b基因突变,且复发感染和寄生虫对药物产生耐药性较为严重。对于抗巴贝斯虫的化合物开发主要集中在噻唑和咪唑等杂环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利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寻找寄生虫中适当的靶基因并进行其颉颃剂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另外还有一些试验结果显示部分传统药物对于抗巴贝斯虫有效。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犬吉氏巴贝斯虫病在我区时有发生,甚至有一定的流行性.对于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犬焦虫病)很少有病例报告.笔者自2001年以来在临床上先后筛选了咪唑苯脲、硫酸喹啉脲、三氮脒、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及中药等药物进行实验性治疗.通过治疗效果比较,应用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配合中药自拟"常槟汤"治疗犬吉氏巴贝斯虫病,收到满意的效果.临床应用具有剂量小、毒副作用小、疗程短、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病后恢复快等优点.应用伯氨喹啉和乙胺嘧啶配合中药治疗犬吉氏巴贝斯虫病21例,均获治愈.  相似文献   

17.
牛梨形虫是对牛危害较大的血液寄生虫,侵袭牛的梨形虫主要是牛双芽巴贝斯焦虫(Babesia bigemina)、牛巴贝斯焦虫(B.bovis)和牛泰勒焦虫(T.annulata)。牛梨形虫病是由牛梨形虫感染而引起的一种需经硬蜱传播的血液寄生虫病。据有关资料表明,在亚洲、欧洲大部分地区都有此病,我国主要发生于西部及南方各省,是一种世界性的血液原虫病。  相似文献   

18.
血虫净又名贝尼尔,主要成分为三氮脒,是治疗动物血液原虫病的首选药物,主要用于治疗马、牛、羊和犬的巴贝斯焦虫和锥虫。除治疗作用外,血虫净对动物梨形虫病还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是使用剂量过大,常发生血虫净中毒。病畜主要表现为肌颤、起卧不安、心搏加快和流涎等症状。  相似文献   

19.
奶牛焦虫病是奶牛巴贝斯虫、双形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寄生于牛红细胞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流行季节明显,多发生于6-9月。笔者采用输血与药物疗法相结合治疗该病,疗程短,治愈率高,现根据典型病例的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短角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又称血孢子虫或梨形虫)寄生在牛血红细胞或血浆内而引起的一类血液原虫病,本病通过硬蜱传播,多在硬蜱活跃季节(6~10月)暴发和流行,我国南方多为牛的双芽巴贝斯焦虫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