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在旋耕方式下,以施用氮肥300 kg/hm2(CK)为基准值对照,研究了减施总氮肥的10%(RF10)、20%(RF20)、30%(RF30)3个处理对小麦产量构成及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为保障粮食安全生产能力、实现小麦化肥减量施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300 kg/hm2(CK)施用量条件下,氮肥减量10%~30%,有助于增加穗长、茎、根和总干物质累积量;氮肥减量10%~20%,穗粒数增加,群体穗数、千粒质量下降,且减施20%时千粒质量下降显著;氮肥减量30%,群体穗数减少,穗粒数、千粒质量增加,但是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与CK(7 985.6 kg/hm2)相比,氮肥减施10%~20%,对小麦产量影响不大,RF10(7 761.3 kg/hm2)、RF20(8 071.3 kg/hm2)处理产量变化差异不显著;氮肥减施30%则显著降低小麦产量,RF30产量比对照降低1 066.2 kg/hm2。此外,氮肥减施10%~20%(RF10、RF20)处理的氮肥农学效率比对照分别提高0.42,3.17 kg/kg,减施30%(RF30)则下降0.25 kg/kg;减施10%~30%(RF10、RF20、RF30)处理的氮肥偏生产力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2.13,7.01,6.33 kg/kg。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区对比的方法研究寒地水稻最佳施肥模式,结果表明:不施氮肥的处理产量最低,产稻谷6 700.5 kg/hm2,处理CON2产量最高,产稻谷9 300.0 kg/hm2,其次是处理INM2和处理INM1。不施氮肥处理与其他处理相比差异极显著,其他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宽窄行的插秧方式较普通插秧方式增产效果不明显。处理INM2净增效益最高,达到4 297.8元/hm2。综合分析各项数据认为,在中等肥力水平的土壤上施纯氮100 kg/hm2、五氧化二磷25 kg/hm2、氧化钾75 kg/hm2;氮肥基施45%,分蘖肥20%,促花肥15%在7.5叶龄施用,保花肥20%在10.0叶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设置4个不同氮肥水平的田间试验,结合室内分析,研究了不同施氮量条件下湘南地区双季稻的农艺性状以及氮肥利用率.结果表明:增施氮肥可提高早稻的有效穗数和每穗的总粒数,而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有降低的趋势;晚稻增施氮肥使得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有所降低,每穗的总粒数增加.增施氮肥可提高早稻产量和纯收入,早稻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高经济施氮量分别为240.7 kg/hm2、220.1 kg/hm2.晚稻则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以减氮处理最高,晚稻最高产量施氮量和最高经济施氮量分别为122.3 kg/hm2、104.2 kg/hm2.增施氮肥可提高早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对晚稻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施氮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超级稻桂两优2号生育特性和产量性状的影响,为桂两优2号以及同类超级稻品种筛选出高效施肥模式和高产施肥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不同氮肥施用量(0、90、150、210、270、330 kg/hm2)处理,调查其茎蘖穗的生长动态以及产量性状变化。结果表明:桂两优2号在中等施氮水平下才能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利于干物质积累和获得较高产量,施氮肥210 kg/hm2的产量最高,为8 651.7 kg/hm2,其对茎蘖数动态控制及干物质的积累最有利;不施氮处理的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5.
平衡施肥对水稻金优527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平衡施肥对金优527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氮、磷、钾肥平衡施肥的产量最高,为9187.5kg/hm2,居各处理产量首位,比对照增产21.9%;其次是磷、钾肥配施,产量为8660.0kg/hm2,比对照增产14.9%;单施氮肥的产量较低,为7741.0kg/hm2,仅较对照增产2.71%。经济效益以氮、磷、钾肥平衡施肥的产量最高,为11160.3元/hm2。  相似文献   

6.
试验在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比较了宜施壮控释肥不同的控释时间及施肥方式对水稻(Oryza sative L.)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长施用控释肥具有缓慢释放养分的作用,能与水稻的生长期保持一致,并能满足水稻高产稳产需求;控释肥处理区的株高、穗长、千粒重和水稻专用肥区、常规施肥区均无太大差别,但可以明显提高水稻有效穗数、每穗实粒数;水稻控释肥CRU1产量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增产3 135.0 kg/hm~2,增产率为43.5%;比常规施肥对照增产1 800 kg/hm2,增产率为21.1%。  相似文献   

7.
崇明岛轻质土壤小麦配方施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建立适宜小麦种植的施肥指标体系,对崇明岛轻质土壤进行小麦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小麦增产率、单位养分籽粒产出率、产投比均以施氮肥最高;肥料利用率以钾肥最高,氮肥次之,磷肥最低;施氮肥0~255 kg/hm2、磷肥0~76.5 kg/hm2、钾肥0~76.5 kg/hm2,小麦产量随着肥料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继续增加施肥量,产量则逐渐下降;施肥量配比为氮274.7 kg/hm2、磷69.9 kg/hm2、钾74.0 kg/hm2时,产量最高为5 766.6 kg/hm2.  相似文献   

8.
氮肥施用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控释氮肥和普通氮肥为试验肥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法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全量基施普通氮肥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会造成水稻减产;而基施控释氮肥能提高群体的有效穗数,改善单株的产量构成结构,且显著提高氮肥利用率,最终提高水稻产量。在施N量减少30%条件下(CRU70%处理),水稻氮肥利用率最高,且产量显著高于普通氮肥处理(PU100%处理)。本研究条件下,CRU70%+PU30%处理的实粒数和结实率最高,水稻产量最高(8 939 kg/hm2),较CRU70%处理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研究新型氮素调控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利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结果】INM处理株高比FFP处理高,分蘖比FFP处理多,水稻鞘腐病和褐变粒均明显比FFP处理轻。INM处理穗大且整齐,剑叶大,倒伏明显比INM处理轻,水稻植株衰老过程慢,根系颜色新鲜,白根多,根系活力强,平方米有效穗、穗实粒数、穗瘪粒数、产量均比FFP处理高,穗长和千粒重接近。平方米有效穗多15.2个、穗实粒数多2.8个,公顷产量达到11.679t,增产16.8%。【结论】INM施肥方式明显优于FFP。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微生物肥料(对照)产量为7 758 kg/hm2,几种微肥处理产量在7 900.5~8 328 kg/hm2,各处理均比对照增产,其中,以0730A处理的产量最高,为8 328 kg/hm2。相关分析表明:水稻产量与有效穗、总粒数呈0.01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