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3 毫秒
1.
促排卵素3号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促排卵素3号对正常发情排卵的60头奶牛进行提高情期受胎率试验,对40头排卵迟缓、卵巢静止的母牛进行治疗试验取得明显效果,提高情期受胎率275个百分点,对排卵迟缓、卵巢静止母牛治愈率达95%。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母牛:选择本场12队、4队发育正常的配种母牛60头作提高情期受胎率试验。卵巢静止、排卵迟缓的40头牛作治疗试验。1.2 促排卵素3号系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每支含量为200微克。1.3 注射剂量及方法:1.提高情期受胎率在配种前肌注促排3号200微克,注射后立即输精。2.治疗排卵…  相似文献   

2.
我县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冬春寒冷 ,日照短 ,加上饲养管理粗放 ,奶山羊的季节性发情明显。造成部分母羊卵巢功能减退 ,卵泡发育迟滞 ,出现排卵迟缓甚至不排卵 ,安静发情、短促发情、断续发情及假发情等现象多见 ,阻碍繁殖 ,影响了配种情期受胎率 ,使我县波尔山羊改良本地奶山羊进程缓慢。经我们在母羊发情配种时注射促排 2号、3号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使情期受胎率由 4 4 %~ 5 8%提高到了 6 5 %~ 79%。1 材料与方法1 1 药物 促排 2号 (LRH -A)、促排 3号 (LRH -A3 )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 ,均购自南京动物激素厂 ,剂量按…  相似文献   

3.
作者应用促排卵二号生殖激素,对排卵障碍的一些母牛,在输精的同时肌注200mg1支,对照组输精时不作任何处理,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牛第一情期受胎率平均为79.4%,比对照组(46.2%)情期受胎率提高33.2%,差异极显著(P〈0.01),明显缩短了母牛的空怀天数。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应用促排 2号处理发情母牛 ,第一情期受胎率 75 2 8% ,总受胎率 89 89% ,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 3 4 9和 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昌图县冻配工作已开展多年.冻配技术已普及.我们查看1999年配种的记录。统计1022头参加配种的母牛、各月份第1情期配种与受胎情况见表1。 将全年分三个阶段.即1~4月份为第1阶段.5~8月为第2阶段.9~12月为第3阶段。就每个阶段的母牛的配种受胎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1,第1阶段配种232头母牛.第1情期受胎166头.受胎率为71.5%。比全年平均第1情期受胎率高4%。比第2阶段第1情期受胎率高12%、比第3阶段.第1情期受胎率高3.5%,复配率为28.4%。 这个阶段属早春时节.母牛正处…  相似文献   

6.
应用促排2号,3号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提高牛情期受胎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促排2号、3号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提高牛情期受胎率李继忠赵德华王彦辉于连柯(齐齐哈尔市家畜繁育指导站)(齐齐哈尔市榆屯乡畜牧站我市由于地处北部亚寒带,寒冷季节较长,冬日照短,饲养管理粗放等,使牛的发情表现不明显或不正常。造成了牛的繁殖障碍,影响了牛...  相似文献   

7.
交巢穴注射HCG提高奶牛群体情期受胎率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我场奶牛的情期受胎率一直在58.1%左右徘徊,要想提高比较困难。笔者从2000年1月开始到10月,用HCG提高奶牛群体情期受胎率进行试验,收到了满意的效果。1试验材料1.1选择股份制奶牛场4队、5队、6队的荷斯坦优良奶牛680头。1.2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的HCG1000单位,批号为990510。2试验方法2.1随机取样将发情母牛分为试验一组、试验二组和对照组,每组115头。2.2对试验一组的奶牛配种后5-10分钟,交巢穴一次注射HCG1000单位;试验二组奶牛配种后5-10分钟,颈部上1/3…  相似文献   

8.
王晓燕  彭措 《畜牧与兽医》2006,38(11):63-64
从2003年6月~2005年6月对湟源县城周边地区农户饲养的母牛在进行人工授精时应用促排卵素3号(人工合成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高活性类似物)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以提高情期受胎率和双犊率,取得显著效果。具体做法如下。1材料和方法试验药物为浙江杭州生物药品厂生产的促排卵素3号、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试验牛选自湟源县城周边地区农户饲养的可繁母牛、改良母牛。将试验牛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试验组183头,对照组367头。试验组在母牛发情输精前(直检卵泡处于发育期)或输精后(直检卵泡处于排卵期)同时肌肉注射促排卵素3号50μg/头,1次即可。对…  相似文献   

9.
对直肠检查发现的发情而卵巢上无卵泡发育或长期不发情母牛,采用口服催情散与肌注前列腺素F2α进行治疗。结果表明:口服催情散后120-240h有96.3%(52/54)母牛发情,发情母牛中有92.3%(48/52)母牛排卵,第一情期受胎率为89.6%(43/48):肌注前列腺素F2α后60-100h有80%(16/20)母牛发情,发情母牛中有81.3%(13/16)母牛排卵,第一情期受胎率为53.8%(7/13)。两种药物作用结果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母牛在发情时。时间短、卵泡发育成熟快,为此一般生产中在发情期配种两次即可.然而采用直肠检查方法可具体判明卵泡发育程度及排卵时间.掌握得好.一次输精配种即可。尤其适用于那些表现发情异常不易观察的母牛.还有些个体卵泡发育与排卵过快或过缓的母牛以及已妊娠又表现发情的母牛等情况.对这些母牛通过直肠检查来划断其排卵时间是极为必要的。总之.有利防止漏配或误配.减少输精次数。提高受胎率。  相似文献   

11.
高春国 《中国牛业科学》2006,33(3):15-18,22
本研究围绕解冻后精液保存温度、母牛发情规律、输精部位和情期输精次数等影响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精解冻后,在低温(4℃)下保存6h、在常温(10-15℃)下保存4h和在高温(28℃)下保存2h输精对受胎率没有显著影响;曲靖母牛发情表现明显,在发情母牛卵泡发育至成熟期时冷配受胎率最高(84.40%);母牛发情配种所占比重依次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母牛2-4胎时冷配受胎率最高,达72.03%,5胎以上的冷配受胎率则有所下降;母牛冷配最佳输精部位是卵泡发育好的一侧子宫角和子宫体内,同时输精可得到较高冷配受胎率(80.38%)。在同一个情期,输精1次与2次对受胎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于黄牛发情季节应用国产氯前列烯醇 2次处理黄牛具有明显的同期发情效果 ,96小时内母牛同期发情率可达 80 %~ 92 .5% ,母牛于第 2次药物处理发情后发情率、卵泡发育率无明显差异 ,3mg氯前列烯醇剂量的人工配种情期受胎率与自然发情情期配种受胎率相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3.
促排多胎素具有刺激成熟卵泡排卵,促进发情,调节发情周期,提高母畜受胎率的功效。本试验应用促排多胎素对农村分散饲养、产犊后久不发情或发情迟缓的母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效果研究。结果:在注射药物后24~72h内有91.67%(55/60)的母牛发情,经直肠检查发情母牛中排卵率为89.09%(49/55),情期冷配受胎率为63.27%(31/49)。试验表明:促排多胎素对产后久不发情或发情迟缓的母牛进行诱导同期发情处理效果明显,是一种理想的催情药物。  相似文献   

14.
使用PMSG等激素提高四川黄牛繁殖效率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母牛发情一定阶段应用PMSG,氯前列烯醇和抗PMSG血清处理,8头交牛发情率87.5%,第一情期受胎率71.4%总受胎率85.7%,得一胎孪生母牛,比对照组有明显提高。该处理方法在缩短空怀期,治疗屡配不孕等方面也表现了良好作用,是提高母牛繁殖效率的有效方法,值得扩大试验推广。  相似文献   

15.
适时输精是提高母牛受胎率的一个主要措施。母牛发情一般持续2~3d,排卵多发生于发情末期,因此在母牛发情末期输精较为适宜。然而由于大多养牛户不懂这方面的知识,往往是一发现母牛发情则马上牵至配种站要求输精,结果由于输精时间偏早而使复配率增高、受胎率降低;此外,基层配种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对输精适宜时间把握不准,也是导致受胎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为解决上述问题,提高配种受胎率,节省冷冻精液配种的人力物力消耗,我们于1997~1998年在赞皇县的院头、大家峪两配种站开展了该项研究。1 材料与方法1-1 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选择了93头发情排红后的荷斯坦牛进行直肠检查,发现了有71排卵,占76.34%;有22头还未排卵,占23.66%。同时,对已排卵和未排卵组进行配种受胎试验,结果表明,占76.34%已排母牛受胎率仅有4.23%;占23.66%的未排卵级组母牛受胎率高达77.27%,差异极显著(P〈0.01)。作者认为,在母牛发情排红后,用直肠检查法检查卵泡排卵与否来确定是否配种,指导临床实践,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选择临床和产科检查正常的久配不孕母牛为试验牛,发A,B两组,A组于输精前0-2h每头肌肉注射促排卵3号200μg;B组于输精前0-2h每头肌肉注射促排3号200μg基础上,于输精前或后再肌肉注射0.25%亚硒酸钠溶液15~20ml选择与试验牛同期上站配种的正常母牛对为对照组C,输精时不做任何处理,3组牛受胎结果表明,A,B组可获得与C组相同的情期受胎率和总受胎率(P〉0.05)。  相似文献   

18.
(续上期) 2.1.1抑制卵泡发育的制剂 此类制剂主要是延长黄体期,抑制卵泡的发育和发情,经过一定时间后同时停药,由于卵巢同时失去外源性激素的控制,卵巢上同期黄体已退化,于是同时出现卵泡发育,引起发情。此类药物主要为孕激素及其类似物合成。临床上多应用三合激素(主要成分是孕酮,丙酸睾丸素、苯甲酸雌二醇)代替孕激素处理。刘竹初(1989)利用此激素处理母牛,得到94.04%的同期发情率。尽管三合激素用于同期发情效果显著,但若其用量过大,将会降低受胎率。张巨顺(1989)研究发现,4-5月和9-10月三…  相似文献   

19.
定时输精程序(Ovsynch/TAI)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姚国良 《中国奶牛》2008,(12):33-35
应用生源结合诱情素的定时输精程序。对不发情、卵巢静止的奶牛以及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不发情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74%,而正常配种的情期受胎率为49.8%.提高24.2个百分点;对卵巢静止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有效率为97.2%,情期受胎率为64%:对产后60-75天发情正常的奶牛应用定时输精程序处理后情期受胎率为68.6%,按正常方式配种的奶牛情期受胎率为45.6%,情期受胎率提高23个百分点。结论:定时输精程序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具有明显效果.适合国内饲养条件下任何奶牛场使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同期发情定时输精提高水牛繁殖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国产氯前列烯醇对36头本地沼泽型水牛,和13头摩拉杂交水牛,进行激素诱导同期发情和定时人工授精,60天内配种母牛发情率和配种受胎率是:本地水牛100%和86.11%,杂交水牛100%和53.85%,明显高于同期母牛的自然情率和配种受胎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