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工蜂产卵群介王一法在养蜂生产中,有时会遇到工蜂产卵群,这是失王太久的缘故。再向其介绍蜂王时,非常困难,虽经多次介绍,毁坏多只蜂王,但总难成功。我的工蜂产卵群介王法效果不错,成功率高。现介绍给大家,蜂友不妨试一试:把工蜂产卵群的巢脾抖蜂全部提出,使该群形成无脾群,这时把要介绍的蜂王装到王笼里,用1根棍把它吊在该箱靠壁处,然后盖好箱盖即可。  相似文献   

2.
<正>在王台未成熟仍在封盖王台内,群内多次调进各种日龄卵虫脾,不影响处女王台出和以后的出巢交尾,还能增加群内幼蜂数。在处女王交尾期间,养蜂者为了充分利用交尾群内蜜蜂哺育幼虫的潜在能力而向交尾蜂群内调进子脾或卵脾,群内断子多日后,蜂群突然出现蜂卵成片,易产生错觉误认为群内有产卵蜂王,从而  相似文献   

3.
快速解除分蜂热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立伟 《中国蜂业》2002,53(6):15-15
养强群夺高产是每个养蜂者期盼的事 ,但蜂群养得强壮了 ,如管理措施不当 ,也容易产生分蜂热 ,一旦产生了分蜂热 ,就会影响花期蜂群获得高产。如何快速解除分蜂热 ,使蜜蜂极积投入到采集中去呢 ?下面谈谈三种简易办法 ,供同行们参考。方法一 :把产生分蜂热蜂群内的王台除净 ,在蜜蜂大量活动时和一弱群直接调换位置 ,这样一来蜂群的内环境发生改变 ,而弱群内虫卵较多 ,蜂王产卵积极 ,解决了老子过多 ,哺育蜂过剩的问题 ,分蜂意念马上就可解除。方法二 :将分蜂群的蜂王带两框将要出房的老子一并提出 ,让蜂王休息备用 ,过 2日待蜜蜂知晓失王后 ,…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来常出现暖冬,暖冬对蜂群安全,危害极大,主要表现为:蜂王秋天停产晚,越冬期间再产卵;暖冬蜂群空飞多,损蜂多;蜂群缺饲料饿死整群的多。所以在越冬期间要抓住这三个主要矛盾问题进行预防,以保安全越冬,春繁顺利。1防蜂王冬季产卵:2006年的冬季就迟到近一个月,正常年份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是“霜降”树叶落光,蜜蜂结团越冬,可今年“小雪”已过树叶常青,蜂群还在产卵活动,培育的幼蜂不健壮,正常的越冬蜂也已把青春消耗。必须适时囚王断子,我地一般是9月20日前后囚王,囚王后又常出现死王现象,所以不少人忌于囚王,具体解决办法请参阅本刊2002年第二期(囚王中的难题及其解决办法),此处不再赘述。很多养蜂者囚王断子后,到“立冬”以后再放王,气温异常回暖时,扰乱了蜂王的生物钟,蜂王疑是暖春早到又产卵,致使幼蜂育不成;越冬蜂累死;饲料消耗,一举三失,越冬蜂群不安全。经多年实践证明要在秋季囚王断子后直至春季开繁再放王,为保护蜂王不被蜂团舍弃而冻死,要并群为超强群越冬,把三个强群或多个弱群,并入一个巢箱中,把几个囚王笼挂在中间蜂路上,蜂量充满整个巢箱,形成一个超大蜂团,此举优越性在于保护蜂王安全;节约越冬饲料,蜜蜂的基础代谢热量就足以维...  相似文献   

5.
提早育王分蜂,对提高蜂王产卵率,培养和维持强群,增加蜂群数量,扩大生产规模,增加经济效益,有重要意义。 无论是用普通方法养蜂还是多箱体养蜂,在蜂群进入幼虫积累期,外界蜜粉源日益丰富、蜜蜂分蜂季节即将来临时,应进行人工育王和分蜂。 春季蜂群里的蜂王,多数是头年秋天培育的,经过秋季和早春两个产育季节,产卵高峰期即将结束,产卵力也开始逐渐下降;尤其是那些质量不理想的蜂王,腺体开始老化,维持强大的群势已无能力,如不提前更换,等到产卵力明显下降时再行换王,将会造成损失。所以有经验的养蜂者,都在春末秋初择机育…  相似文献   

6.
杨德庄 《蜜蜂杂志》2006,26(4):15-16
在群内失王后6天内,既不可有处女王,也要清除所有急造王台,更不可在6天内介绍过蜂王;即使蜂王被围死,也还得再等6天才行。群内失王够6天时间,准备介绍蜂王之前,要把蜂群仔细、彻底地检查一遍,在确定无王的情况下直接介绍蜂王。如发现有处女王,或是急造的或别群的处女王误入的,都不可直接介绍蜂王,应清除处女王后,再等4天才可直接介绍蜂王,我认为这样才可确保成功。我以往10多年的实践都可证明这种介绍蜂王方法的可靠性。凡是有一定养蜂经验的蜂友都清楚:蜂群的群体行为因时间、地点和外部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同样一种方法在这个地区、这个…  相似文献   

7.
赵良权 《蜜蜂杂志》2020,40(9):33-33
蜂群合并,是养蜂过程中淘汰弱群、扶壮强群常用的方法.因不同蜂群接受蜂王的信息素不同,不同蜂群气味不同,若不进行人工干预,直接将2群蜂合并在一起,常常会引起围王、工蜂间相互撕咬.现实中,很多蜂友在对蜂群合并时,都建议使用花露水.为此,笔者2020年4月先后对4群蜂进行了试验,结果都以失败告终.现特将经历分享出来,让广大蜜蜂爱好者和新从事养蜂的朋友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在饲养管理中,无论蜂友们平时工作有多细致和勤奋,但总难免有几个蜂群会失王,如不及时介入成熟王台或诱入蜂王,将会造成工蜂产卵,甚至灭群的损失。尤其是在炎热的季节,诱王难度就更大,损失也更为惨重。养蜂前辈们在长期艰苦的养蜂实践中,已经为我们总结出了多种诱王的方法,供我们在不同的蜂种、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蜜源条件  相似文献   

9.
<正>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在不断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千变万化的气候及蜜源植物流蜜特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蜜蜂形成了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只有在生产实践中充分发挥其特性,养蜂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下面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供蜂友在日常蜂群管理时参考。一、新王群积极性高涨蜂王是蜂群的"国王",一旦失王,蜂群开始骚乱,之后情绪低落,两天后,当工蜂将2日龄的小幼虫改造成急造王台情绪开始稳定,蜂群恢复正常。当新王交尾成功开始产卵后,蜂群情绪空前高涨,主要表现在蜂王  相似文献   

10.
甘筱中 《蜜蜂杂志》2010,30(5):21-21
中蜂失王介王等一系列的介绍蜂王的工作比西方蜜蜂轻松得多,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中蜂确有怒杀或弃杀自群蜂王的行为。笔者多次目睹蜂王被杀致死,造成蜂群分蜂失败的情形。现把失败的经验整理成文,借杂志一角,供初养中蜂的蜂友参考,或许会悟出一些蜜蜂情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在我们的养蜂工作中,为了使蜂王保持良好的生理机能和延长幼蜂寿命,大家从晚秋一直把蜂王扣到翌年早春,大部分蜂友主张扣王越冬,认为蜂群稳定,蜜蜂死亡率低,节省饲料;有的蜂友说放王越冬好,认为蜂王在群内自由、安全,利用她自身的越冬本能.这两种方法越冬各有长处.不管是放王或是扣王越冬期间,我认为都应注意两点.  相似文献   

12.
张友存 《蜜蜂杂志》2006,26(9):15-15
实践证明,介绍蜂王是养蜂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怎样才能得心应手地获得介王成功,是很多养蜂人梦寐以求的事。为了弄清西蜂的介王法,笔者历经了无数次的失败,得到的结论是:西蜂的介王法应灵活机动、因群而异。下面谈谈本蜂场介绍西蜂蜂王的方法,但愿对那些介王难以成功的蜂友有一点帮助。1直接介王法没有失王感的蜂群更换蜂王和新组蜂群,应采用直接介王法。使用此法,只要操作得当第二天即可见新王正常产卵。做法是:某一群蜂需要更换蜂王时,提出1框蜂带王,用蜜水喷雾;把需换的蜂王弃去或贮备另用,用王笼提来要介入的新产卵王直接介入,用蜜水喷雾,…  相似文献   

13.
刍议育王     
养蜂人都希望自己饲养的蜜蜂群势强、经济效益高。为此 ,许多蜂友不断更新养蜂技术和经营方法 ,重视引进良种 ,在人工育王和自然育王方面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 ,力求培育理想的优质蜂王。人工育王就是在具备育王的气候和充足的蜜粉源条件下 ,根据蜜蜂生物学特性 ,在强大健壮蜂群的人工王台里移虫或移卵来培育蜂王的方法。能够根据人们的需要定向培育出适宜的蜂王。自然育王是在有分蜂热并有强烈分蜂情绪条件下 (急造王和自然交替王例外 ) ,由工蜂自然筑造王台 ,老王在台里产卵 ,由蜂群自己培养蜂王的方法。因自然育王筑造的王台数量极其有限 ,…  相似文献   

14.
王永余 《蜜蜂杂志》2008,28(8):43-43
蜂不咬,王不知,能偷梁换柱地把刚刚产卵不久的新蜂王不关不笼,不知不觉地介绍到想换王的老王群中去,此法在养蜂实践上确有实际意义.前两年,我曾用一两群搞过试验,这次全场换王获得成功.愿把此法提供给众蜂友,以便共同研讨.  相似文献   

15.
《中国蜂业》2017,(8):30-31
<正>夏秋季节,外界有蜜粉源流蜜的情况下,将一群蜜蜂快速分为两群或多群,从而可实现蜂群的快速繁殖,可在短期内增加蜂群数量,扩大饲养规模,提高养蜂效益。根据养蜂实践,现介绍三种快速繁殖蜂群的好方法,以供蜂农参考。1.继箱分蜂在夏秋季节,当蜂群群势达到8~12脾,如果要分蜂繁殖,先把产卵蜂王预备好,处女王的出房时间确定  相似文献   

16.
王晓亮 《蜜蜂杂志》2005,25(4):20-20
在蜂群失王,多次介绍蜂王而不能成功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此法。选择天气晴好的傍晚将无王群的箱盖、纱盖、覆布全部除掉,逐渐撤出巢脾,同时将蜜蜂抖入箱内。在蜂箱一侧靠壁处放入3张蜂路有手指宽的巢础,蜜蜂因为天黑会很快聚集箱内,爬在蜂箱四壁,慢慢地在空框上梁下结成一个蜂团。蜂群露天存放一段时间后,外界温度逐渐下降,箱内工蜂运动量大大减少,此时将产卵蜂王轻轻放于蜂团上,蜂王就会很快爬入蜂团内,再盖好覆布和箱盖。3~5天内逐渐调回老子脾和蜜粉脾来恢复蜂群环境,诱王即告成功。巢内抖蜂诱王法@王晓亮$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吉林丰满1…  相似文献   

17.
养蜂多年,经常利用蜂王自然交替.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粗浅的经验,谈出来与蜂友们一起讨论. 观察发现,蜂王自然交替现象,发生在蜂王已老或有残疾时,蜂群为了延续种群有准备地提前育王,这种情况出现的王台大而直,位于蜂群温暖的地方.新王出房不发生自然分蜂,新王产卵后不久老王就自然消失了.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养蜂生产中,许多蜂农饲养双王群,但是蜜蜂的习性是1群蜂只有1只蜂王,双王改变了蜂群的生活习性,容易造成失王,一旦失王,不容易补成双王群。因此,要加强管理,预防失王发生及防止盗蜂。1.尽量不要使用老王。老王各项机能衰老,容易被工蜂淘汰,要使用青年蜂王。  相似文献   

19.
自然换王法     
在养蜂生产中,蜂群失王或分蜂介绍蜂王是常有的事。用王笼扣王对蜂王会有一定影响,现将我所用的换王方法介绍如下:先从强群中提出正在出房的子脾,从3个以上强群每群各提1张脾,加到失王群中,目的是把群味混合,不会引起蜜蜂间的斗杀。上午完成组合以后,下午提入巢脾上的老蜂均飞回原群,黄昏前把育王箱中的蜂王连同蜜蜂一同提到失王群靠箱边右侧,中间加1张蜜脾,盖好箱盖。第二天下午把蜂脾靠到一起即可。这种换王方法成功率高,对蜂群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0.
芝麻花不囚王……蜂友老马不搞科学养蜂,芝麻花期不囚王,在炎热的暑天,让蜂王任意产卵,强群统统卷翅成弱群,27群蜂,芝麻花期没取到蜜,越冬只好买白糖饲喂。而笔者从7月13日囚王,一直囚王28天,蜂群不患卷翅病,14群蜂取蜜650千克。囚王后,将王笼挂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