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毒力测定和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甲4氯对草坪盆上芫荽具有较高的灭除活性和防除效果,药后10天LC50为205.49mg/L;用13%2甲4氯400倍液防治台湾草坪中的盆上芫荽,药后10天防效为82.00%;在2甲4氯药液中加入0.1%洗衣粉有增效的作用,LC50为174.42mg/L,防效提高到90.39%;使用2甲4氯+0.1%洗衣粉500倍液防除盆上芫荽的效果随喷药次数增加而提高,喷药1次、2次、3次,药后30天防效分别为75.12%、85.36%和99.08%;2甲4氯使用500倍对台湾草安全,可用于防除草坪盆上芫荽和其他阔叶类杂草。  相似文献   

2.
农抗120例防治花生叶斑病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表明,用2%农抗120水剂按种子量的2%拌种用30-50倍液浸种,以及播前种子处理并在花生叶斑病初发期用该药100-200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均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7.0%,66.7%-67.0%和66.5%-78.0%;且增产作用明显,增产率在3%-17%之间。  相似文献   

3.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分离和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水稻叶鞘、根系,玉米叶鞘和土壤中以及稻纹枯病菌菌核上分离到360株细胞,经平板抑菌初测得到59株拮抗菌。其中,抑菌带宽0.56~0.84cm的7株中,除B1-2-1外,其它6个MSE系列菌株均来自玉米叶鞘。分离材料不同,其拮抗细菌的分离率明显不同。即稻体最低(4.25%),土壤纹枯病菌菌核最高(23.8%),玉米居中(16.3%)。在室内人工接种病菌条件下,测定其中43个拮抗菌株对离体稻秆纹枯病的控制作用,筛选到防效在48.47%~90.95%的13株。其中,MSE1-7,PBR-1,MS2-1,L1-3-1,H1-4,L1-5-3的防效均达80%以上。对上述13个菌株补加MSE1-4,共14个供试菌,接种病菌,对再生稻纹枯病防效为32.00%~47.78%的5株(其中MSE1-4为47.78%,L1-5-3为40.44%)。其中,MSE1-4,MSE1-7对稻苗地上部生长有一定的抑制效应,干重分别比对照降低6.85%和1.34%,但对根系有促生作用,根系干重分别比对照增加10.25%和2.81%;L1-5-3,3′-71和MS2-1对稻苗地上、下部生长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3 年的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番茄病毒病效果较好的药剂依次为:病毒A,N14 + S52 ,PV- 86 -1 ,抗毒剂1 号,平均防效为58 .09 % ~71 .70 % ,防病增产幅度为11 .16 % ~29 .48 % ;综合防治平均防效达70 .3 % ,投入产出比为1∶16 .4 ,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于1994—1996年,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对莠去津、禾耐斯、乙草胺、拉索、巨星和2.4—D丁酯单用及混用于春、夏玉米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播后苗前土壤处理,春玉米田单用乙草胺200—300ml/亩,或禾耐斯75—100ml/亩,或莠去津200—300ml/亩;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或拉索300ml/亩对禾草株防效达90.4%以上,对阔叶草株防效达80.7以上。春玉米田乙草胺100—200ml/亩十巨星1g/亩,或禾耐斯50—75ml十莠去津100—150ml/亩,夏玉米田2.4—D75—100ml分别与莠去津100—150ml/亩、拉索300ml/亩、或禾耐斯60ml/亩混用对禾草防效达95.3%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90.2%以上,且扩大杀草谱。2.苗后茎叶处理,春玉米田单用巨星1g/亩、或2.4—D50—75ml/亩对禾草防效差,对阔叶草鲜重防效达85.7%以上,单用莠去津200—250ml/亩对禾草防效达94.2%以上,对阔叶草防效达80.1%以上;夏玉米田单用莠去津150—200ml/亩,杂草防效达79.4—84.8%,莠去津100—200ml+2.4-D50-75?  相似文献   

6.
试验研究表明爱福丁(BA-1)乳油防治苹果全爪螨(苹果红蜘蛛)0.9%剂型明显比1.8%的剂型为优。0.9%的剂型经济有效施药剂量为9000 ̄15000倍稀释液(1 ̄0.6ppm),残效期为28天以上;防效为84.2% ̄92.4%。1.8%的剂型经济有效施药剂量为12000倍稀释液(1.5ppm),残效期为21天,防效为84.25%。  相似文献   

7.
9512—1乳油对部分烟草害虫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512-1乳油是联华实验室开发的阿维菌素类农用杀虫杀螨剂。室内用浸叶法,分别测定了1%9512-1乳油对烟草主要害虫烟青虫、烟蚜的毒力,表明1%9512-1乳油对供试昆虫有突出的毒杀效果,其2000倍液对2龄和3龄烟青虫在72h内死亡率分别达87.77%、100%;对烟蚜的LC50值为0.33mg/L。田间实验表明,1%9512-1乳油对烟蚜的防效高于90%,15d后可高达95.4%。  相似文献   

8.
精克草能防除花生田杂草的两年两地药效试验结果表明:精克草能25-35ml/667m^2防除花生地禾本科杂草,药后10天防效为89.3% ̄92.7%,药后20天防效为89.1% ̄95.4%,药后40天株防效为90.6% ̄97.4%,鲜重防效为91.6% ̄97.9%,与高效盖草能25ml/667m^2防效相当,对花生安全、具有高效,安全、农本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黄肇尧 《中国农资》1997,(5):17-17,20
利用多抗霉素防治番茄早疫病,晚疫病,灰霉病效果表明:1.5%多抗霉素300倍液防治这三种病害防效分别为91.6%,90%和88.6%,防效优于百菌清和多菌灵。  相似文献   

10.
室内及田间试验示范表明,用麦棉宁按种子重量的0.1%-0.2%(有效成分)拌种,对棉苗根腐病的防效在54%以上,保苗效果达90%以上,并对棉苗有良好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11.
90B4-2-2菌株的培养及最大菌落数产生的发酵模拟生产工艺条件,正交试验得到最适培养基碳、氮源组成为(%)黄豆饼粉1.0,淀粉1.5,酵母粉0.8;最适生长温度为30℃;pH7.0,接种量4%,在250mL三角瓶中装70mL培养基,200r/min摇床上培养35h,菌落数为6.69×10  相似文献   

12.
细菌生物膜(BF)与人及动物的某些感染性疾病密切相关,因此近年来BF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BF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控制其相关感染的研究动向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M/80,000 propamidine inhibits the oxidation of the nitrogeneous constituents of the medium in which the bacteria grow. A certain latent period occurs before the inhibition reaches a maximum and the drug is more effective at pH 7.8 than at pH 6.7. As is shown in the accompanying article by Dr. Kohn, this concentration is in the minimal effective range for the inhibition of growth. A latent period and a similar pH effect also are present when growth is inhibited. It is thus possible to conclude that propamidine, unlike sulfanilamide and its derivatives, directly affects the oxidative metabolism of these bacteria.  相似文献   

14.
15.
16.
研究菌源性胞外弹性蛋白酶对弹性蛋白、明胶、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卵白蛋白等的分解情况.表明菌源性胞外弹性蛋白酶对于弹性蛋白含量丰富的肉类有较强的水解力;对于较韧的肉类(牛肉、猪肉),其水解力可达59.9%,对于较嫩的肉类(鱼肉)水解力仅为22.8%.  相似文献   

17.
研究菌源性胞外弹性蛋白酶对弹性蛋白、明胶、酪蛋白、大豆分离蛋白、牛血清白蛋白、卵白蛋白等的分解情况。表明茵源性胞外弹性蛋白酶对于弹性蛋白含量丰富的肉类有较强的水解力;对于较韧的肉类(牛肉、猪肉),其水解力可达59.9%,对于较嫩的肉类(鱼肉)水解力仅为22.8%。  相似文献   

18.
杨树细菌溃疡病已在东北杨树栽培地区大面积发生,危害黑杨派,青扬派与黑扬派杂交种及无性系。通过抗病良种筛选试验,在黑龙江省选出Lz_2(辽杂2号)、A_(15)(小黑×波)、613(银×中)、A_(102)(小黑×黑小)♂、A_(98)(小黑×黑小)5个抗病优良品种。对轻病树可用50%DT杀菌剂、40%复合克菌灵、10%双效灵、5万ppm/ml井岗霉素、12.5%氯霉素灌根或注干,均有显明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马铃薯青枯菌生物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山东省枣庄,新泰、济南,泰安等8个县市采集到的马铃薯青枯病标本中分离到54个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并对3种双糖和3种已醇的利用能力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山东马铃薯青枯菌存在4种生物型,大部分菌株属于生物型Ⅲ(23 54)和一个新生物型(24 54)能使3种双糖和两种已醇利用产酸,但对甜醇不能利用产酸有少数菌株属于生物型Ⅱ和(?)  相似文献   

20.
番茄青枯病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以不同抗青枯病水平的番茄品种(品系)进行5×5双列杂交的遗传分析表明,番茄对青枯病的抗性至少由3对基因控制;在抗性遗传效应中,加性成分占主导地位;广义遗传力为97.0%,狭义遗传力为69.0%;抗病对感病为不完全显性;湘引和亚鲜具较多的正效基因,对于加强它们杂交后代的抗性水平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区组间F=2.110,表明5×5完全双列杂交的25个遗传型间Q值差异很显著。可作进一步分析。2.1协方差(Wr)对方差(Vr)的回归分析5个亲本家系的方差(Vr)及各亲本家系F1与其轮回亲本间的协方差(Wr)列于表2。据表2的资料,求得Wr随Vr的回归直线为Wr=0.34+0.95Vr,回归系数b=0.95,达到极显著水平,很接近Hayman模型中的回归系数期望值B,表明本研究符合Hayman模型。以Wr为纵坐标.Vr为横坐标,作回归直线Wr=0.34+0.95Vr及抛物线Wr=为亲本的表现型方差,其值为18.5),该抛物线为限制各亲本家系的(Wr,Vr)点可能出现的区域,它给出了任何Vr,Wr的最大值(图1)。2.1.1各亲本的基因分布沿着回归直线,携带最多正效基因的亲本最接近原点,携带最多负效基因的亲本离原点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